粒缺伴发热抗感染一例_第1页
粒缺伴发热抗感染一例_第2页
粒缺伴发热抗感染一例_第3页
粒缺伴发热抗感染一例_第4页
粒缺伴发热抗感染一例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粒缺伴发热的治疗 参赛单位 甘肃省肿瘤医院 病例特点 患者基本信息 任某 男 58岁 身高 172cm 体重 59kg 体表面积 1 7m2入院时间 2012 2 18主诉 间断发热 咳嗽伴头晕 乏力1月余临床诊断 1 多发性骨髓瘤 B期 2 肺部感染既往史 既往体健 否认药物过敏史血压 140 80mmHg血型 O型吸烟史 30余年 40支 日家族史 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肿瘤疾病史 病例特点 入院治疗概况 第一阶段2012 2 19至2012 2 23考虑肺部感染 行微生物检测 同时经验性给予抗感染治疗第二阶段2012 2 22至2012 2 25临床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行VADT VCR0 5mgd1 4 THP20mgd1 4 DXM20mgbidd1 4 沙利度胺50mgd6 21 方案进行抗肿瘤治疗第三阶段2012 2 26至2012 3 12粒缺伴发热 进行微生物检测 抗感染治疗第四阶段2012 3 13患者教育 出院 病例特点 第一阶段抗感染及升白治疗 入院前1月无明显诱因 出现发热 最高体温达39 5 伴有咳嗽 咳黄色粘痰 肺部可闻及湿啰音血常规示 WBC ANC RBC HGB PLT均低于正常值2012 2 19给予该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头孢他啶2 0gbidivgtt 同时积极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00 g皮下注射 联用2天2012 2 21咽拭子检测示 查见多量G 链球菌 未见致病菌 培养48小时无真菌生长 病例特点 图12012 2 19至2012 2 23患者体温变化 病例特点 第二阶段抗肿瘤治疗 2012 2 22患者抗感染及升白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 血象恢复正常经评估无化疗禁忌症 给予全身抗肿瘤治疗具体化疗方案VADT VCR0 5mgd1 4 THP20mgd1 4 DXM20mgbidd1 4 沙利度胺50mgd6 21 化疗进行顺利 病例特点 化疗后主要辅助治疗药物 病例特点 第三阶段粒缺伴发热的治疗 2012 2 29至2012 3 9抗感染及升白治疗2012 2 27化疗结束后第2天 查血常规示 WBC ANC RBC HGB PLT 2012 2 29化疗结束后第4天 出现发热 体温38 5 生命体征 BP140 79mmHg P102次 分 R25次 分 查体口咽部 会阴和直肠部未见渗出 未触及肿块 心肺未见异常 PICC导管穿刺处局部清洁无压痛 无红斑和硬结 查血常规示 WBC ANC RBC HGB PLT 进一步降低同时给予痰培养 药敏 血培养 药敏 体液培养 药敏 病例特点 粒缺伴发热肿瘤患者的抗感染诊治流程 初始经验性抗细菌治疗 治疗调整 治疗终点 根据风险评估 确定初始抗细菌治疗给药方案 根据病情进展和微生物学检查结果调整初始给药方案 根据ANC值 病原体或感染部位确定治疗终点 FreifeldAGetal 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11 52 4 e56 e93 MASCC 多国癌症支持治疗学会评分系统 ANC 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 临床评估MASCC评估 病例特点 粒缺患者感染常见致病菌 FreifeldAGetal 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11 52 4 e56 e93 病例特点 G 杆菌是我国血液科患者感染主要致病菌 05 08年血液科医院感染病原菌检出率显示 血液科感染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其中大肠埃希菌为第一位致病菌 一项自2005 2008年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1770例医院感染患者的统计分析 共检出病原菌562株 王秀丽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11 1589 1591 大肠埃希菌22 2 肺炎克雷伯菌13 0 鲍曼不动杆菌9 1 铜绿假单胞菌8 5 其他克雷伯菌8 0 表皮葡萄球菌16 2 金黄色葡萄球菌5 5 化脓性链球菌3 0 溶血葡萄球菌1 8 N 562株 图2我国血液科患者感染主要致病菌 病例特点 我院血液科患者感染主要致病菌 2011年10 12月我院血液科感染病原菌检出率显示 血液科感染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其中大肠埃希菌为第一位致病菌 王秀丽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11 1589 1591 N 562株 大肠埃希菌25 肺炎克雷伯菌10 44 阴沟肠杆菌11 34 铜绿假单胞菌8 20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 02 图3我院血液科患者感染主要致病菌 化脓性链球菌15 83 粪肠球菌9 67 金黄色葡萄球菌8 33 病例特点 粒缺伴发热患者重度感染风险评估 FreifeldAGetal 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11 52 4 e56 e93 临床评估 MASCC评估 风险评估结果 高危患者 病例特点 抗菌药物选择 依据该患者危险性评分结果和我院常见致病菌 参照药物对肝脏 肾脏 骨髓的不良反应及药物潜在的相互作用风险 药师建议经验性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药师建议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病例特点 2012 2 29至2012 3 9粒缺伴发热治疗阶段 3月5日患者体温38 8 WBC0 36 109 L ANC0 07 109 L血培养 PICC及锁骨下尖端细菌培养 痰培养 大肠埃希菌 ESBL 未见真菌药敏 对氨曲南 头孢克肟 头孢他啶耐药 对头孢吡肟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等敏感药师建议 调整为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钠0 5Q6hivgtt 0 5g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病例特点 图42012 2 29至2012 3 9患者WBC及ANC变化 病例特点 图52012 2 29至2012 3 9患者体温变化 病例特点 2012 3 12患者经过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钠抗感染治疗10天后 患者体温37 0 咳嗽及咳痰症状消失 听诊肺部湿啰音消失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白治疗13天 血象正常 生命体征平稳 病例特点 患者依从性日常生活日常饮食复诊注意事项 出院教育 留下临床药师联系方式 告知患者出现特殊不适或有任何药物治疗方面的疑问都可以电话咨询 临床药师向您提示 1 化疗后患者体力较差 平注意御寒保暖 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 居住环境应该保持干净 注意通风 2 在患者体力允许情况下 适当下床活动 有利于身体恢复 3 患者出院初期应该避免食用生冷食物 以免引起腹泻 4 定期复查血常规 若有问题 请及时联系我们 2614521医师签名 雷旭东 病例特点 1 第一阶段 针对患者咳嗽 咳痰及血象指标 给予经验性抗感染及升白细胞治疗 选用药物及剂量合理 2 第二阶段 基于第一阶段经验性治疗有效的情况下 针对患者的基础疾病行VADT方案化疗 3 第三阶段 化疗结束后第4天出现 度骨髓抑制 粒缺伴发热 经亚胺培南抗感染治疗6天 患者发热症状无明显改善 临床药师全面评估后建议调整亚胺培南用药剂量由q8h改为q6h 治疗小结 病例特点 4 疗效评估 亚胺培南调整剂量抗感染治疗3天后 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血象逐步恢复 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复查微生物检查结果阴性 患者出院 5 肿瘤患者化疗后 不良反应较多 与患者建立联系 长期随访 治疗小结 谢谢各位专家 Q A 病例特点 2012 2 16血常规报告单 病例特点 2012 2 27血常规报告单 病例特点 2012 2 29血常规报告单 病例特点 2012 3 5血常规报告单 病例特点 20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