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卡片说明.doc_第1页
PDF卡片说明.doc_第2页
PDF卡片说明.doc_第3页
PDF卡片说明.doc_第4页
PDF卡片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DF卡片说明简介1942年,美国材料实验协会出版了一套卡片,约1300张,称为ASTM卡片。这套卡片逐年有所增删。1969年起,改由粉末衍射标准联合会(JCPDS)负责卡片的编辑出版,改称PDF卡片。到1982年已出32集,化合物总数超过4万种。为便于运用卡片库,还出版了几种检索手册。图示10 d1a1b1c1d78I/I12a2b2c2dRad.FilterDia. Cut off I/I1 Coll. I/IcRef.3 d I/I1hkld I/I1hklSYS. S.G.a0 b0 c0 ACa b g ZDXRef.4 99eanwbegSign2V Dm.p.ColorRef.56PDF卡片分为10栏,介绍如下:第1栏: 1a、1b、1c是衍射图样中位于前射区(2q 90)范围内的三条最强线的面间距,按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1d是样品的最大面间距。 第2栏: 2a、2b、2c、2d分别为栏对应各条线的相对强度。通常以最强线为100。如果最强线比其他各条线强得多。则可将该线的强度定为大于100的数值。 第3栏: 实验条件。Rad.(辐射),(波长),Filter(滤片),Dia.(相机直径),Cut off(实验装置所能测的得最大面间距),Coll.(光阑或狭缝的尺寸),I / I1(强度测量方法),Ref.(参考资料)。 第4栏: 晶体学数据。SYS.(晶系),S.G.(空间群),a0、b0、c0、(晶胞参数),Z(晶胞所含物质按化学式计算的个数),A(轴比a0 / b0),C(轴比a0 / c0),DX(由射线衍射数据计算的密度数据),Ref.(本栏的参考资料)。 第5栏: 物性数据。:ea、nwb、eg(三个方向的折射率),Sign(光性正或负),2V(光轴夹角),D(密度,实验测得),m.p.(熔点),Color(颜色),Ref.(本栏参考资料)。 第6栏: 试样情况。如试样的化学成分、来源、制备方法、热处理等。有时注明(升华点),(分解温度),(转变点)。获得衍射图样的温度也注在此栏。其它如旧卡片的删除情况也表示在这一栏中。 第7栏: 试样的化学式和化学名称。合金、金属氢化物、硼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和氧化物采用美国材料实验协会的金属体系物相符号。这种符号分为两部分,首先在圆括号内表明物相组成,当物相有一定化学比或成分变动范围不大时,用化学式表示,如(Fe3C)、(VC0.88)等。在圆括号之后,注明晶胞中原子数目和点阵类型,如(Fe3C)16O、(TiO2)6T等。表示点阵类型的符号是:C简单立方,B体心立方,F面心立方,T简单正方,U体心正方,R简单三方,H简单六方,O简单正交,P体心正交,Q底心正交,S面心正交,M简单单斜,N底心单斜,Z简单三斜。 第8栏: 矿物学名称。此栏右上角标有者,表示数据高度可靠;i表示已经标定指数和估计强度,但可靠性不如前者;无符号表示可靠性一般;o表示可靠性较差;c表示数据是计算值。 第9栏: 上述各条件下收集到的全部(hkl)衍射、d值(,埃)和相对强度I / I1。按面间距d值的大小由大到小排列。 第10栏: PDF卡片编号。如TiO2编号为21-1276。前一数据表示卡片位于第21组,后一数字为卡片在组内编号为1276。旧卡片经过重大修正的,在编号后注明 MAJOR CORRECTION,次要修改的则注明MINOR CORRECTION。 计算机中jade里PDF卡的含义图:Density(c)=是晶体学计算得的密度,即理论密度,X射线密度。Density(m)=实验测量获得的密度。Cubic -(Unknown)(立方晶系)Fd-3m (227) (空间群)cell(8.382)晶胞参数Mwt=237.73 分子量VOL晶胞体积Z=8表示一个单包中含有8个分子定 量 相 分 析目的定量相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多相混合物中各相的含量。原理多相混合物的衍射图样中,会同时呈现各相的衍射线,其强度与其含量有关。单相试样衍射线的积分强度为: (1) 式中:I0入射线强度 e 电子电荷m 电子质量 c 光速S0 入射线截面积 v0 晶胞体积F 结构因数 (LP) 角因数T 温度因数 m 试样的线吸收系数试样为混合物时,a相强度与其体积分数C a 有关: (2) b 相为: (3) 此时: m 混合物线吸收系数 v a 、v b a、b 相的晶胞体积由上式可以看出,定量相分析关心的是各个物象的某条衍射线的强度。选择衍射线时,应使它的强度尽量的高,与其他衍射线的分离情况尽量的好。同时定量相分析时要注意两点:试样制作要极仔细,要使各相的颗粒足够细,混合足够均匀,以使所测数据能代表整个试样的情况;强度测量要极为精确,因为这是计算的依据。定量相分析方法定量相分析的方法很多,下面为主要的几种:外标法外标法通常以待测物相的纯物相为标样。要测定a相含量,将(2)式中与含量无关的各项归结为常数,则改写为: (4) 由 (5) wa a相质量分数 r、ra 平均密度、a相密度 带入(3)式中: (6) 又: m* = m/r m* 混合试样的质量吸收系数 则: (7) 对于纯相的试样即标样,同指数衍射线的强度应为: (8) 则两者强度比值: (9) 在定量相分析之前,可以计算或实测得/与的对应关系,并作出/曲线,根据测得/即可得。实验时,只需分别测得试样和标样的一条衍射线(通常为最强线)的强度/即可得到。 由于、是两次实验测的的数据,因此,任何影响衍射线强度的实验条件变化,都会引起实验结果的偏差,这也是外标法最大的弱点。 如果试样中各项为同分异构体,则质量吸收系数=.,式(9)可简化为:(10) 内标法内标法是在试样中加入一定重量的标准物之后,根据待测相与标准物的衍射线强度比,来确定两者的含量比。设待测相含量为,加入标准物后,含量降为,标准物的含量,可计算得到。由(7)式得: (11) 将常数、合并成一个常数K:(12) 式中、可由实验测得, 已知,则只需知道K值即可得的值。 K值的获取方法有三种: 1. 利用已知物相成分的试样测出强度比,根据式(10)算出K值。 2. 利用粉末衍射卡片库,在检索手册中列有参考强度比I/,a相、S相分别为/, /, 则式(10)中K值: (13) 3. 直接计算法。由K值的定义,有: (14) 式(10)亦可作如下处理:配一系列不同含量的待测组分和标准物的均匀混合样。然后在相同条件下测量、,绘制/曲线,并根据样品的测量值/,从曲线上查出/,并求得。令试样重量为W,加入s相Ws则: (15) (16) 由以上两式可得: (17) 内标法可以借用标准物来一一测定试样中晶态相的含量。即使试样中含有非晶态物质,也不妨碍内标法对晶态相的测定。 内标法不受试样吸收的干扰。由于它清除了试样基体吸收的影响,有时又称为基体清除法。将标准物称为清除剂。也可用待测相a本身作为标准物加入。 外推法当要求测定的样品数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