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第一学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第一学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第一学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广东省阳春市春湾中学 伍诺第一课时一、 新课导入毛泽东同志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二、学习目标(全班齐朗读)1.积累文言词语,翻译理解课文内容。(重点)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重点)3.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难点)三、走进课文1、学生介绍作家资料。 作者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人。清代文学家,乾隆十九年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戌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亲自撰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2、朗读课文。(1) 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2) 全体同学朗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节奏。4、请个别学生在黑板对下列加点词注音: 河干(n) 门圮(p) 船棹(zho) 曳(y) 湮没(yn) 啮沙(ni) 坎穴(kn) 溯流(s) 臆断( y ) 3字词释义、课文翻译理解(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1)、小组讨论,质疑重点字词,疏理翻译各文段。 (2)小组派同学对重点字词释义,翻译各文段。 四、课堂练讲评(学生抢答) 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门圮于河(倒塌) B、棹数小舟(划船) C、不亦颠乎(颠倒,即本末倒置) 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2、(1)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中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 ) A、尔辈不能究物理 B、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2)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 ) A、水不能冲石 B、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C、求之下流,固颠 D、石必倒掷坎穴中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 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则故事用庙僧、道学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在河里的石狮子的三种不同结论,说明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切不可主观臆断。 B、文章中出现了两次“笑”。讲学家的“笑”是对庙僧的肯定,表示赞同他的看法;而老河兵的“笑”流露出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嘲讽和挖苦。 C、本文文笔简约精粹,不冗不滞,叙事委曲周至,说理明畅透辟,故事意味隽永发人深思。 D、文章最后一句以简短的议论作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揭示出文章的主旨。 五、归纳总结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启示)?(原文回答)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理解分析)本文用和尚、讲学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在河里的石狮子的三种不同结论,来说明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观臆断。6、 课后作业(小组讨论合作完成)1、故事中的人物是怎样寻找石兽的?(列图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