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1.(2016苏州中考)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铜B.二氧化碳C.金刚石D.氯化钠【解析】选D。铜和金刚石都是由原子构成;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2.(2014广州中考)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实心球体B.质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关键明确原子的构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是实心球体,A错误;由图示看出,质子、中子与电子并不是均匀分布在原子中的,B错误;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差不多,它们都比电子质量大的多,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错误,D正确。3.(2016黄石中考改编)对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生活中的现象解释A美酒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乙醇、油漆需要密闭保存分子质量很小,故液体均易挥发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D石油气加压可贮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加压使得间隔缩小【解析】选B。美酒飘香,是因为酒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A正确;乙醇、油漆需要密闭保存,是因为乙醇、油漆中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为防止运动到空气中造成损失,需要密闭保存,B错误;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C正确;石油气加压可贮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D正确。4.(2016连云港中考)铀235(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铀属于非金属元素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C.该原子核内有51个中子D.该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解析】选B。铀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铀235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均为92;铀235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该原子核内有235-92=143个中子。5.(2016安徽中考)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钒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3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 g【解析】选B。由钒元素的元素名称可以确定其为金属元素;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相等,由图中信息可以确定,钒元素的原子序数及核外电子数都为23,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6.(2016呼和浩特中考)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D.该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决定【解析】选D。由元素的名称可知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正确;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B正确;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电子的运动空间越大,原子越大,C正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由质子和中子决定,D错误。7.(2016泸州中考)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画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2)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信息如图1所示,从图中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A.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氧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C.氧元素有O2和O3两种单质(3)图2是硫化氢(H2S)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解析】(1)氧是8号元素,核内质子数为8,核外有2个电子层,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6个电子,据此可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单元格所提供的信息,其中原子序数为8,相对原子质量为16,氧元素符号为O,名称为氧,属于非金属元素。从图中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A。(3)根据分子的构成,反应物为H2S和O2,生成物为H2O和S,据此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答案:(1)(2)A(3)2H2S+O22H2O+2S置换反应8.(2014盐城中考)下图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B、C属于离子的是(填写离子符号)。(2)若D表示某元素原子,则m=,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在A、C形成的化合物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解析】(1)质子数和电子数不相等的是离子,故A、B、C中属于离子的是B,其符号为Na+。(2)根据原子核内质子数=电子数,则17=m+2+8,则m=7,为非金属元素,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3)A为氢元素,C为硫元素,且C最外层电子数为6,易得2个电子,A、C形成的化合物为H2S,因为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C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答案:(1)Na+(2)7得到(3)-2价【知识链接】根据结构示意图判断粒子的种类9.(2014福州中考节选)根据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将下图方框内项内容补充完整:【解析】元素周期表中,正下方的数字即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钠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1,即X=11;2+8+Y=11,Y=1;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最外层少于4个电子易失去,因此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失去这1个电子而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钠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其离子符号为Na+。答案:22.99111失Na+10.(2016益阳中考)如图所示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1)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2)写出11号和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3)同一周期(横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任写一点)。【解析】(1)由于元素的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为钠元素,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为氯元素,钠为+1价,氯为-1价,故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3)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可以看出,同一周期(横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具有的共同特点是电子层数相同。答案:(1)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NaCl(3)电子层数相同【备选习题】1.(2014青岛中考)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I),具有“智力元素”之称。健康成人体内的碘元素含量为2550 mg。已知碘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3,则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A.28B.53C.74D.103【解析】选B。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已知碘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3,则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2.(2014泰安中考)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只能由分子、原子构成B.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C.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D.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解析】选D。A选项中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故错;B选项中分子的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故错;C选项中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的数目可能变也可能不变,故错。3.(2014安徽中考)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B.元素符号是GaC.属于金属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g【解析】选D。根据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则镓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A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镓元素符号是Ga,B正确;根据化学元素中文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有“钅”字旁,因此镓属于金属元素,C正确;根据图可知信息: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其单位为1,而非“g”,故D错误。4.(2014乐山中考)如图分别是铝元素、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铝原子第一电子层有3个电子B.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C.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氯与铝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2【解析】选B。根据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第一电子层有2个电子,A错;根据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值即为原子的质子数可知,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B正确;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C错;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故铝元素的化合价常显+3价,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故氯元素的化合价常显-1价,氯与铝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D错。5.(2014呼和浩特中考)下列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B.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C.钠原子的质量比钠离子大得多D.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解析】选D。钠原子和钠离子质子数与中子数相同,电子数不相同,化学性质不同,钠原子的性质活泼,易失电子,钠离子的性质稳定,电子的质量相对于质子和中子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质量基本相等。6.(2014烟台中考)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不同种元素B.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C.的化学性质相似D.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解析】选D。A选项中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错;B选项中其离子符号应当是Mg2+,故错;C选项中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因此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错;D选项中的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发生化学反应时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其化合价为+1价,故正确。7.(2014潍坊中考)如下图所示,在a烧杯中盛有酚酞溶液,在b烧杯中盛有浓氨水,有关现象和解释正确的是()选项现象解释Aa烧杯溶液变红色b中氨分子运动到a中,氨气溶于水,氨水呈碱性Ba烧杯溶液变红色氨气与酚酞反应生成红色物质Cb烧杯溶液为无色b中氨分子没有运动Db烧杯溶液为无色a中酚酞分子运动到b中,氨水呈中性【解析】选A。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显碱性,使酚酞变红,A正确,D错误;氨水使酚酞变红的原因,并不是氨气与酚酞发生反应,B错误;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C错误。8.(2014重庆中考A卷)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2)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下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填序号)。A.B.C.D.【解析】(1)氯化钠由离子构成,金刚石由原子构成,干冰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2)因该粒子核电荷数为11,故该粒子为钠原子,是金属原子,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3)观察图示可知,分别为一氧化碳分子、氧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为碳原子,为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一定改变,而原子种类及个数都不会改变,故选D。答案:(1)氯化钠 (2)失去(3)D9.(2014泸州中考)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主要是因为 。(2)写出由8号、13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解析】原子的最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西玉林容县使用周转编制公开选调教师6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房屋边缘维修协议书范本
- 2025福建漳州法院招聘15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合肥租房定金协议书范本
- 新婚夫妻财产分割协议书
- 危房处理安置协议书模板
- 合伙租地养殖协议书范本
- 无抵押循环贷款合同范本
- 不能适用合同编的协议
- 二手房订房合同协议书
- 人力资源培训:招聘与面试技巧
- 委托运营合作合同协议
- 违章作业培训课件
- 2025年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维保)模拟试题题库(附答案)
- 2025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上学期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药品临床应用解读
- 2025年广西宾阳县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医院财务面试试题及答案
-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
- 体育与健康《立定跳远》教学课件
- 煤炭贸易基础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