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综合考虑自然 社会经济条件 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总方向 根据区域内部差异 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一 地理条件 二 农业布局特点 三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商品粮基地建设 四 农业发展方向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为三大林区之首东北林区 大小兴安岭 长白山地 西南林区 横断山区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 喜玛拉雅山南坡 东南林区 人工林 山环 大小兴安岭 长白山地 平原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东北平原 面积35万平方千米 为我国三大平原之首 水绕 黑龙江 松花江 乌苏里江 鸭绿江 图们江 辽河 位于我国东北部 我国领土最东 东经135度 最北 北纬53度 一 地理条件 包括东北三省黑 吉 辽以及内蒙古东部 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2 9 人口占全国的9 5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的分布 1 自然条件 气候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 和 等 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区 其特点是 但农作物易受 的影响 是农业生产中最难改造的自然因素 生产品种 耕作制度 生产季节 温带湿润 半湿润季风 雨热同期 低温冷害 气候 跨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冬长寒 夏短暖 气候条件 农事活动 春播 夏管 秋收 气候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 农作物品种 喜凉作物 农作物生长季节 4 10月 1 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地区相比 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限 一年只能一熟 春种秋收 春秋两季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漫长寒冬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等 2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 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的条件 有利于农忙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 农闲时发展副业 增加收入 还可以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 地形 土壤条件 1 包括 和 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 2 广布 土层深厚 有机质含量高 高原 平原 山地 黑土 黑钙土 黑土 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 三江平原西部 黑钙土 松嫩平原的中西部 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 乌克兰 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土地资源 1 耕地面积广大 人均耕地面积多 占全国的1 5 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之首 为我国人均水平的2倍左右 2 土壤肥沃 有机质含量高 3 地势平坦 耕地集中连片 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2 社会 经济条件 是我国重要的 基地 对外联系方便 开放较晚 较低 工业 交通发达 人口密度 是我国一个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 农牧兴工 工促农牧 东北区是我国自然资源丰富 多民族融合 开发历史近似 经济联系密切 经济实力较雄厚的大经济区 这里地平 土肥 林丰 矿富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 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P62活动 珠三角 毗邻港澳 交通便利 自然条件优越 生产技术好南疆 光热条件好 土地资源丰富 需引水灌溉 市场对长绒棉需求大海南岛 水热条件能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对橡胶需求量大昆明 四季如春 气候适宜花卉生长 国内市场广阔 二 农业布局特点 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 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2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1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3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热量条件 纬度地带性分异 水分条件 经度地带性分异 纬度 经度 地形 平原地区 包括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辽河平原 玉米 非常普遍 以松辽平原最为集中 水稻 东部山区河谷盆地 辽河 松花江灌区 小麦 北部地区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兴安落叶松 大兴安岭红松 小兴安岭 长白山鹿茸 人参 长白山苹果梨 延边柞蚕 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苹果 辽南 西部草原 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三河马 三河牛 呼伦贝尔的三河地区东北红牛 松嫩平原西部 森林资源优势分析 1 全国最大的林区 面积约5000万公顷 占全区面积的42 2 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 森林木材蓄积量占全国的1 3 1995年木材产量占全国的38 4 3 宜林地广 4 树种丰富 兴安落叶松 大兴安岭 寒温带针叶林 红松 小兴安岭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活动P64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条件 平原广阔 黑土肥沃 水源充足 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 一年一熟 有广阔的湿润半湿润山地丘陵 温度低 成材时间长 但病虫害少 有一定面积的草原 但低温期长 草类干枯期长 不利于畜牧业发展 三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商品粮基地建设 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 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000多万吨 商品率达60 以上 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 4多 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其中 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特点 大规模专业化 特点一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东北地区农场经营规模大 有利于 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农业 最高的地区之一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机械化水平 特点二 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是 的前提 商品化 粮食作物 东北商品粮基地已经形成了 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P66活动 1 东北地区大型国营农场多 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高 人口少 人均占有粮食多 2 东北地区在全国粮食生产中占优势 人均耕地多 有大规模经营的基础 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 耕地比重将呈下降趋势 因此 在相当长时间里 我国商品粮供应仍是紧张局面 巩固东北商品粮基地 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依托 P66活动 3 1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 树立大农业观 发展多种经营 3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 中国和美国玉米带比较 相同点 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高 自然条件优越 不同点 经营方式不同 我国为国营农场 美国为家庭农场 美国专业化程度 科技水平高 我国玉米带纬度高 自然条件相对差 四 农业发展方向 问题 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 土地沙化 盐碱化和草场退化 自然灾害频繁 以及环境污染 目标 有条件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和高水平的农业专业化区域 原因 人口增加 高强度的开发 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方法 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 坚持开发 利用与治理 保护相结合 坚持经济 生态效益的统一 方向 重点 1 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图4 13三江平原稻 食用菌 鱼 貉复合生态模式 2 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方向 重点 图4 14东北地区中 西部的草业 畜牧业 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 3 山区农业发展方向 方向 重点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 多元开发特色农产品 种植 养殖特色农产品 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 农业布局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商品粮基地建设 成为大规模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 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平原地区 知识结构 地理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社区服务项目合作协议
- 合作广告推广及效果评估协议
- 建筑设备节能改造工程合同
- 建筑室内装饰工程合同书
- 地基买卖协议地基买卖协议
- 分布式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协议
- 林业砍伐审批流程及合同样本
- 2025年新零售行业背景下在线生鲜电商平台市场潜力分析报告
- 美容院合作合同样本及注意事项
- 农业智能装备购置及维护服务协议
- 儿童智能玩具调研报告
-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民事判决书
- 尿道损伤的分类与治疗
- 供配电技术基本知识课件
- 应急信息报送制度
- 铁道车辆构造与检修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浙人美2011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水资源》教案及教学反思
- 《机电设备组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 电力市场交易体系规则培训PPT
- 350吨汽车吊地基承载力验算
- 2023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3297企业文化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