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属性 植物形态 小乔木或灌木,高达 15m。树皮灰黄色或黄褐色;幼枝有毛。桑叶-原植物果实叶互生,卵形至阔卵形,长 615cm,宽 412cm。先端尖或钝,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齿,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绿色,脉上有疏毛,脉腋间有毛;叶柄长 12.5cm。雌雄异株,骨朵花序腋生;雄花序早落;雌花序长 12cm,花柱不明显或无,柱头 2。聚花果(桑椹)熟时紫黑色或白色。花期 45 月,果期 67 月。 生于山林中、路旁。全国有栽培。中药属性药材简介 药材学名 Folium Mori 英文名 Mulberry Leaf 基原 该品为桑科 Moraceae 植物桑 Morus alba L. 的干燥叶。 别名异名 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霜叶霜、桑叶蜜、桑叶、冬桑叶桑叶 【别名】铁扇子,家桑叶,枯桑叶,荆桑叶,桑椹树叶,桑树叶,黄桑叶,霜桑叶,冬桑叶,白桑叶,鸡桑叶,子桑叶,山桑叶,金桑叶,晚桑叶,老桑叶,双叶,双桑叶,童桑叶,神仙叶。 【商品名】冬桑叶:又名霜桑叶、晚桑叶、老桑叶。为晚秋至初冬经霜后采收的桑叶。以叶大而肥,色黄橙者为佳。 嫩桑叶:又名新桑叶。为春季桑叶茂盛时采收的桑叶。长于清肝明桑叶日。以叶大而肥、色碧绿者为佳。 【处方名】桑叶,霜桑叶、冬桑叶,双叶,双桑叶、炙桑叶,蜜桑叶、炒桑叶等。 处方中写桑叶、霜桑叶、冬桑叶,双叶,双桑叶均指生桑叶。为原药材去杂质生用入药者。 炒桑叶为桑叶用文火微炒,至深黄色取出摊晾入药者。 炙桑叶又名蜜桑叶。为桑叶用蜂蜜炙后入药者。 采制 初霜后采收,先除去杂质,然后晒干。 性状 多皱缩,破碎。完整者有柄,叶片上面黄绿色或浅黄棕色,有的有小疣状突起;下表面色较浅,叶脉突起,小脉网状,脉上被疏毛,脉基具簇毛。质脆。气微,味淡、微苦、涩。 理化鉴别 取该品粗粉 2g,加石油醚 10ml,冷浸 24 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小体积,点样于硅胶 G 薄层上,滴加 1香草醛浓硫酸液,电吹风加热显红色,放置后显紫色。 (检查三萜类)成分分析研究进展:略。药用价值 由中国少数民族苗族所传秘方,原料来源于云贵高原无污染地带的稀有植物,是一款具桑叶有较强抗氧化功效的袋茶饮。 富含稀有元素有机硒、锗,是天然的强抗氧化剂,可清除体内自由基,使蓄积在人体内的毒素和废物被氧化,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促进新陈代谢和微循环。 对于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冠心病、高血压、甲、乙型肝炎的治疗以及癌症术后放化疗病人的康复有非常好的辅助作用。性味归经 味苦、甘、性寒。 日华子本草:暖,无毒。桑叶的图片 纲目:味苦甘,寒,有小毒。 医林纂要:甘酸辛,寒。 归肺、肝经。 纲目:手足阳明经。 本草经解:入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 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功效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主治 风热感冒或风温初起,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咳嗽胸痛;或肺燥干咳无痰;咽干口渴;风热及肝阳上扰;目赤肿痛。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本经:除寒热,出汗。 唐本草:水煎取浓汁,除脚气、水肿,利大小肠。 山东中药:治喉痛,牙龈肿痛,头面浮肿。 本草拾遗:主霍乱腹痛吐下,冬月用干者浓煮服之。细锉,大釜中煎取如赤糖,去老风及宿血。 日华子本草:利五脏,通关节,下气,煎服;除风痛出汗,并扑损瘀血,并蒸后罯;蛇虫蜈蚣咬,盐挼敷上。 本草图经:煮汤淋渫手足,去风痹。 丹溪心法:焙干为末,空心米饮凋服,止盗汗。 本草蒙筌:煮汤,洗眼去风泪,消水肿脚浮,下气,利关节。 纲目: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 本草从新:滋燥,凉血,止血。 百草镜:治肠风。 本草求真:清肺泻胃,凉血燥湿。 本草求原:止吐血、金疮出血。应用 (1)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咳嗽。本品甘寒质轻,轻清疏散,长于凉散风热,又能清肺止咳,故常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常配菊花、连翘、杏仁等同用,如桑杏汤。 (2)用于肺热燥咳。本品苦寒清泄肺热,甘寒益阴,凉润肺燥,故可用于燥热伤肺、干咳少痰,轻者可配杏仁、沙参、贝母等同用,如桑杏汤;重者可配生石膏、麦冬、阿胶等同用,如清燥救肺汤。 (3)用于肝阳眩晕,目赤昏花。本品苦寒,兼入肝经,有平降肝阳之效,故可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常配菊花、石决明、白芍等同用;本品技能疏散风热,又能清泻肝火,益阴,凉血明目,故配菊花、夏枯草、车前子等清肝明目支配,可用治疗肝经风热,肝火上攻所致目赤、涩痛、流泪等实证;配合滋补精血之黑芝麻,即桑麻丸,又可用于肝阴不足,眼目昏花之虚证。 (4)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等症。本品甘寒,尚有凉血止血之功效。可单用,或配伍其他止血药同用。用法用量 煎服 510g;或入丸散嫩桑叶(去蒂洗净暴干为末)一斤, 巨胜子(即黑芝麻,淘净)四两,白蜜一斤。(用量根据医方集解补入)将芝麻擂碎熬浓汁,和蜜炼至滴水成珠,入桑叶末为阿胶桑麻膏。早盐汤下,晚酒下。 。外用煎水洗眼。该品蜜制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叶。 1、手脚麻木:不积压痛痒。用霜降后桑叶煎汤频洗。 2、风眼多泪:取冬季不落的桑叶,每天煎汤温洗。或加硭硝亦可。 3、眼红涩痛:用桑叶研末,卷入纸中烧烟熏鼻,有效。 4、头发不长:用桑叶、麻叶煮淘米水洗头。七次后,发即速长。 5、吐血不止:用晚桑叶焙干,研为末,凉茶送服三钱,血止后,宜服补肝、肺的药物。 6、肺毒风疮:用好桑叶洗净。蒸熟一宿,晒干,研为末,水调服二钱。 7、痈口不收:用经霜黄桑叶,研末敷涂。 8、汤火伤疮:用经霜桑叶烧存性,研为末,油调敷涂。数日可愈。现代研究主要成分 1黄酮类 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占桑叶干重的 13,是植物界中茎叶含量较高的一类植物。韩国和日本学者从桑叶中分离出 9 种类黄酮,主要是芸香苷(芦丁)、槲皮素、异槲皮苷、槲皮素-3-三葡糖苷等化合物。 2生物碱 生物碱是桑叶的主要活性成分,日本学者 Asano 等(1994)从桑叶中分离出多种多羟基生物碱,包括 DNJ(1-脱氧野尻霉素)、N-甲基-1-DNJ(N-Me-DNJ)、2-氧-D半乳吡喃糖苷-1-DNJ、fagomine、14-二脱氧-14-亚胺基-D-阿拉伯糖醇、14-二脱氧-14-亚胺基-(2-氧-D-吡喃葡萄糖苷)-D-阿拉伯糖醇和 1,2,3,4-四羟基-去甲茛菪烷(去甲茛菪碱)等 7 种生物碱。其中 DNJ(1-脱氧野尻霉桑叶-原植物素)在植物界中,唯桑叶独有。 3,植物甾醇 桑叶中植物甾醇含量比一般植物高 34 倍。主要是 -谷甾醇(-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osterol)、-谷甾醇 -D-葡萄糖苷(-sitolsterol-D-glucoside)、蛇麻脂醇(羽扇豆醇,Lupeol)、内消旋肌醇(Myoinositol)、昆虫变态激素、牛膝甾酮(Inokosterone)、蜕皮甾酮(Ecdysterone)等。 4-氨基丁酸(-aminobutyric acid) 桑叶中丰富的 -氨基丁酸(平均含量为 226 mg/100g)引人注目,-氨基丁酸由谷氨酸转化而来,而桑叶中 -谷氨酸含量最高(2323 mg/100g)。 5桑叶多糖 桑叶中富含 桑叶多 糖,具有显著的 降血糖 和抑制血脂升高 的作用 (陈福君等,1996)。药理功效 日本、韩国和中国专家对桑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桑叶次生代谢物的药理活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抗凝血作用 桑叶提取物 能明显 延长小鼠体内全 血凝固 时间和显著延长 家兔血 浆的激活部分凝血活酶(APTI)时间,凝血酶原(PT)时间和凝血酶(TT)时间。由于凝血过程启动环节分外源性和内源性两个环节,APTI 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的活性,PT 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活性,而 TT 反映的是两者共同途径即凝血酶活性。说明桑叶对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反应有直接抑制作用。 2降血压作用 桑叶中的芸香苷、槲皮素、槲皮苷能增加离体及在位蛙心的收缩力与输出量,并减少心率。芸香苷使蟾蜍下肢及兔耳血管收缩,槲皮素可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循环。-氨基丁酸、芸香苷、槲皮素有降血压的作用。-氨基丁酸是神经传达物质,能促进脑组织的新陈代谢和恢复脑细胞功能,同时,能改善脑部血液流动,增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促使血压下降。 3降血脂、降胆固醇、抗血栓形成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桑叶有抑制脂肪肝的形成、降低血清脂肪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活性成分包括 DNJ、植物甾醇、黄酮类等。 桑叶中含有强化毛细血管、降低血液黏度的黄酮类成分,另外桑叶茶内含有抗体内 LDL-脂蛋白氧化的成分,所以桑叶在减肥、改善高脂血症的同时,又有预防心肌梗死和脑溢血的作用。日本专家土井佳代证实,桑叶提取物对高脂血症血清脂质升高及动脉粥样硬化有抑制作用。桑叶茶可使高脂血症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HDL-C/TC 明显升高(plt0.05),总胆固醇(TC)、LDL-C、三酰甘油(TG)明显降低(plt0.05),过氧化脂质(LPO)显著降低(plt0.001),说明桑叶茶可降低血脂、软化血管、清除体内过氧化物,从而对高脂血症血清脂质升高及动脉粥样硬化有抑制作用(黄代青等,1995)。 4降血糖作用 自古以来,中医就将桑叶作为治疗消渴症(即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的中药应用于临床, 日本古书吃茶养生记也记载桑叶有改善 “ 饮水病 ”(即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的作用。国内外研究资料证实,生物碱和多糖是桑叶中主要的降血糖成分。 桑叶的降血糖作用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一是通过生物碱 DNJ(1-脱氧野尻霉素)对二糖类分解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从而抑制小肠对双糖的吸收,降低食后血糖的高峰值(Kimura,1995);二是通过桑叶生物碱 fagomine 及桑叶多糖促进 细胞分必胰岛素,而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对糖的利用、肝糖原合成以及改善糖代谢,最终达到降血糖的效果(陈福君等,1996)。 从桑叶中分离 出的 多羟基去甲莨菪碱 具有 很强的糖苷酶抑制 作用 (Asano 等,1994) N-Me-DNJ、 ; GAL-DNJ 和 fagomine 都可显著地降低血糖水平,其中 GAL-DNJ和 fagomine 降血糖作用最强(Kimura 等,1995)。 5抑菌、抗炎作用 桑叶汁对大 多数革 兰氏阳性菌和革 兰氏阴 性菌以及部分酵 母菌有 良好的抑制生长作用(樊黎生,2001)。而且所需的抑菌浓度低、pH 值范围为宽(49)、热稳定性强。桑中的芸香苷能显著抑制大鼠创伤性浮肿,并能阻止结膜炎、耳郭炎、肺水肿的发展。桑叶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与祛风、清热功效相符(陈福君等,1995) 6抗病毒、抗肿瘤作用 桑叶能预防癌细胞生成,提高人体免疫力,主要功能成分是 DNJ、类黄酮、桑素、-氨基丁酸及维生素,能抑制染色体突变和基因突变。DNJ 有显著的抗逆转录酶病毒活性(Tierney,1995)。其 IG30 为 1.22.5 g/mL,且随 DNJ 剂量的增加,抑制力增强(欧阳臻,2003)。DNJ 对肿瘤转移的抑制率是 80.5,其抑制机理可能是 DNI 通过抑制糖苷酶的活性在肿瘤细胞表面产生未成熟的碳水化合物链,削弱了肿瘤的转移能力。 朝鲜学者 Kim(2000 )发现桑叶中分离纯化的两种类黄酮槲皮素-3-D 吡喃葡萄糖苷和槲皮素-3-7-二氧-D-吡喃葡萄糖苷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的生长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应。桑叶中的桑素具有抗癌活性,桑叶中的维生素具有抑制变异原效应 。 7抗衰老、抗疲劳作用 浙江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通过 4 年的实验(赵丽君等,2004),证实桑叶具有类似于人参的补益和抗衰老作用。人参属于热补,而桑叶属于清补,无忌限,无论老幼均可使用,且四季皆宜 。 另外,桑叶中所含的槲皮素、酚类化合物、维生素 C 等成分能通过抑制或清除自由基来防止氧化损伤。桑叶具有类似人参的补益与抗衰老、稳定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能缓解生理变化引起的情绪激动,提高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阻止体内有害物质的产生,减少或消除已经产生并积滞于体内的脂褐质(黄东等,2000)。桑叶能提高小鼠对高温刺激的耐受能力和防止由于应激刺激引起的肾上腺皮质分布功能低下,而当肾上腺功能低下时,桑叶可使之恢复正常。桑叶能延长小鼠游泳及转棒时间,具有增强机体耐力作用,能延长果蝇的寿命。能有效地清除生物氧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唐法娣等,2000)。 8抗丝虫病作用 单味桑叶注 射液有 抗丝虫病的作用 ,桑叶 片可用于治疗丝 虫性象 皮肿和乳糜尿(姚连初,1996;王培义,1999),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桑叶所含芸香苷、槲皮素、异槲皮素、香豆素、氯原酸等成分抗炎、消肿、软化组织及抗菌等作用的综合结果。 9解痉、抗溃疡作用 桑叶中的槲皮素能降低肠、支气管平滑肌的张力,其解痉作用强于芸香苷,芸香苷能降低大鼠的胃硕埽芙獬然狄鸬男交【仿危伦滠肯丬?510 mg/kg 能显著降低大鼠因结扎幽门引起胃溃疡的病灶数(徐爱良等,2005)。 10改善肠功能、润肠通便及减肥作用 DNJ 矿物质以及小肠内未被吸收的糖类进入大肠后由肠内菌丛作用引起发酵,产生丁酸、丙酸、乳酸、乙酸等有机酸,使肠内环境变成酸性,肠道内容物酸度增大,能抑制有害细菌的增殖,起到调节肠道、改善便秘、改善腹部胀满感的作用,具有导泻通便、减少某些急腹症的发生,保护肠黏膜和减肥等作用(金丰秋等,1999;杨海霞,2003)。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鲜桑叶煎剂体外实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和炭疸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煎剂还有杀钩端螺旋体的作用。 2、降血糖作用 桑叶在脱皮固酮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糖尿病;或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抗胰岛素血清引起的小鼠高血糖症均有降血糖作用。脱皮固酮促进葡萄糖转变为糖原,但不改变正常动物的血糖水平。有人认为桑叶中所含某些氨基酸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以降低血糖。 3、其它作用 对鼠肠肌有抑制作用。对动情期子宫有兴奋作用。稀释液静脉注射可出现暂时的血压下降。脱皮激素能促进细胞生长,刺激真皮细胞分裂,产生新生的表皮并促使昆虫脱皮。对人体能促进蛋白质合成,排除体内胆固醇,降低血脂,桑叶乙醇提得的植物雌激素,喂饲小鼠可减慢生长率。10桑叶注射液,注射于兔股四头肌或滴入兔眼结膜内,均未发现有局部刺激作用。豚鼠过敏性实验为阴性。对羊红血球未见溶血反应。桑菊饮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指数,使嗜酸性细胞增多。 桑叶 - 药毒理学 10桑叶注射液小鼠体重量 20g1 次腹腔注射的安全用量相当于人用量的 250倍。以相当于人用量的 60 倍连续给小鼠腹腔注射 21 天,对肝、肾、肺等无损害。若给予更大剂量,则使上述脏器发生变性和出血。 桑叶 - 用药禁忌 1、不良反应机制:桑椹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致使肠道内的消化酶不能破坏C 型产生荚膜杆菌 B 毒素,而引起出血性肠炎。桑椹含脂肪酸,过量食用对消化道可产生刺激症状。 2、不良反应:过量服用中毒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大便呈果酱样,皮疹、风团、喉咽肿胀,胸闷不适,伴有烦躁不安、精神倦怠、面色青灰、口唇干燥、四肢发凉,严重时因出血性肠炎导致血压下降、脱水、休克而死。美容作用 桑叶是桑科植物桑树的叶子。中医药学认为,桑叶性味苦、甘、寒,有散风除热、清肝明目之功效。近年来的研究证明,桑叶还有良好的皮肤美容作用,特别是对脸部的痤疮、褐色斑有比较好的疗效。 痤疮,俗称粉刺,是常见于青年人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男女青年进入青春发育期后,体内性激素水平增高,促使皮脂腺增生肥大,皮脂腺分泌增多,导致皮脂淤积,堵塞了毛囊口,增多的皮脂不能及时排出就形成了痤疮。痤疮的产生,虽然主要是由于青春期内分泌改变,雄性激素比雌性激素分泌量相对的增多而引起。但是,高脂肪、高糖饮食、长期便秘等是诱发痤疮的重要原因。中医认为,过食油腻辛辣食物,脾胃积热生湿,外邪侵犯皮肤则生痤疮。由于桑叶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有人试用桑叶煎剂治疗痤疮二百五十八例,其收效达到百分之八十九以上。具体办法是,每日取鲜桑叶五十克,煎水分三次服用,一般十五天见效。还有人用鲜桑叶适量,捣烂,敷痤疮处每日三十分钟,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至于用桑叶来治疗面部褐色斑,具体方法是:用市售桑叶五百克,经隔水蒸煮消毒,去除杂质,干燥后备用。每日十五克,沸水浸泡后作茶饮用,连服三十天为一个疗程。专家们认为,服用桑叶可以对皮肤褐色斑有良好疗效,可能与其对机体分泌功能的改善有关。同时,根据药理研究证明,桑叶富含黄酮忒、酚类、氨基酸、有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及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这对改善和调节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特别是抑制色素沉着的发生和发展均有积极作用。如果将桑叶煎汁,提取其有效成分并经浓缩后作为化妆品添加剂加入美容霜中,与口服同时长期外用,无疑对面部褐色斑会有更好的效果。中医传承民间传说 相传宋代时,某日严山寺来一游僧,身体瘦弱且胃口极差,每夜一上床入寐就浑身是汗,醒后衣衫尽湿,甚至被单、草席皆湿,20 年来多方求医皆无效。 一日,严山寺的监寺和尚知道了游僧的病情后,便说:“不要灰心,神农本草经我有一祖传验方治你的病保证管用,还不花你分文,也没什么毒,何不试试?”翌日,天刚亮,监寺和尚就带着游僧来到桑树下,趁晨露未干时,采摘了一把桑叶带回寺中。叮嘱游僧焙干研末后每次服二钱,空腹时用米汤冲服,每日 1 次。连服 3 日后,缠绵20 年的沉疴竟然痊愈了。游僧与寺中众和尚无不惊奇,佩服监寺和尚药到病除。 桑叶又称霜桑叶,农历节气霜降前后采摘,它味甘、苦,性寒,无毒,入肝、肺经。桑叶治病入药始于东汉,神农本草经里列为“中品”,其意是养性。现代中医习惯将它列入辛凉解表类药物中,作疏风清热、凉血止血、清肝明目之用,其实桑叶还有止盗汗的作用。而神农本草经中亦早就有“桑叶除寒热、出汗”的记载;丹溪心法中亦有“桑叶焙干为末,空心米汤调服,止盗汗”之妙录。近年来,不少医生用桑叶在临床上治盗汗,屡用屡效,患者不妨一试。各家论述桑叶成熟期神农本草经:气味苦甘寒,有小毒,主寒热出汗。 本草拾遗:桑叶、汁,主霍乱腹痛,吐下,研取白汁,合金疮。又主小儿吻疮,细锉大釜中,煎取如赤糖,去老风及宿血。椹,利五藏关节,通血气。 日华子本草:暖,无毒。利五藏,通关节,下气,煎服。除风痛出汗,并扑损瘀血。春叶未天,枝可作煎酒服,治一切风。 开宝本草:霜后叶煮汤,淋渫手足,去风痹殊胜。 : 本草经疏 本经无气味。详其主治,应是味甘气寒性无毒。甘所以益血,寒所以凉血,甘寒相合,故下气而益阴。是以能主阴虚寒热,及因内热出汗。其性兼燥,故又能除脚气水肿,利大小肠。原禀金气,故又能除风。经霜则兼得天地之清肃,故又能明目而止渴。发者,血之余地,益血故又能长发,凉血故又止吐血。合痈口,罨穿掌,疗汤火,皆清凉补血之功也。 本草纲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的加法课件
- 量房中的力学之旅:《室内结构设计与实践教案》
- 合同签订方第三方支持协议
- 纪念白乔恩课件
- 早教知识培训方案课件
- 销售业务合同审核流程表
- 有限单元法基础与工程应用 模拟试题及答案
- 纪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宁夏小考数学试卷
- 浦东区笔试小学数学试卷
- 粉尘清扫记录-带说明
- 中式烹调技艺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陕西华山的险峻之旅
- 苏教版分式章起始课-展示课件
- 《茶文化与茶健康》第一讲
- OBE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反向思路初探
- GB 24541-2022手部防护机械危害防护手套
- 《PLC与变频器控制》课件 1.PLC概述
- 智慧产业园综合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 国王的恩赐-传奇-任务全书
- 资产负债表(个体工商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