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 联系网站删除“历境练心”系列班会讲稿三则 吾师郭志峰 其一,总论篇 新唐书载,裴行俭初任吏部待郞时,头一次见到尚未成名的前进士王勮(王勃之兄)、苏味道,便道:“两位以后定能够担任遴选官吏的职务,我愿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你们教育。”吏部的同事李敬玄常常对裴行俭赞扬王杨卢骆四人的才华,裴行俭说 “如勃等,虽有才,而浮躁衒露,岂享爵禄者哉。炯颇沈默,可至令长,余皆不得其死(王勃等人虽有文才,但浮华炫耀,哪里是能享受爵禄的人?除了杨炯还算沉静安稳,应该可以做县令,其余的人都不能善终啊)。” 后来杨炯终任盈川县令,王勃溺水而亡,卢照邻因患顽症不能治愈,投水自尽;骆宾王更因谋反被斩首。而王勮、苏味道后来果任遴选官吏职务。皆应裴行俭所断。 随意翻检史书,察言行而知凶吉,观造作而断枯荣之人数不胜数。 有人称,此是达易经之理,通卜筮相星卦数之术所致,以人有定命,物有定数耳。此论故作宏雅,实则浅薄;只知其名,不解其实。据此论调,既是定数,一切谋求、努力、憧憬岂不枉然?人人岂非皆是定数的棋子?可见,此论守一言而欲废事功,托空理而欲绝垂化。直欲使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颓丧,使圣贤济世化人之苦心罔措,使迷人愚痴消极、迷惑颠倒而后快。 自诩“唯物主义” 者高呼,谈凶论吉是“唯心主义”!此亦可怜悯者。抛开凶吉能预测的事实与道理不谈,空喊口号。言物而不知“物”之道,说心而不解“心”之理,掩耳盗铃、蒙目捉燕,两端俱破,徒托空言。一事当头,打卦抽签、求神问卜更胜于前者。 前者必问,既非定数,何能预知祸福?管辂之卜何宴(管辂见过何宴后,预言何宴不久死于非命,果应验),康节之察介甫 邵康节闻杜鹃声于天津桥上,曰:朝廷将用南人为相(指王安石),天下自此多事矣,验 作何解释?易经、诸多术数莫非虚妄?后者亦必怒,“物”道不就是自然规律,“心”理不就是人的心理活动?谁人不知?装什么高深? 前者只信有命,不信立命,或只知知命之术而不知立命之学,况知命而不能改犹如不知。后者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只解其名而不解其用。 在孔子之前,周易(简称易)仅是伟大的卜筮之书。按易理能预卜凶吉祸福、人命物理,这只是浅层次上的伟大。只有知数(包括天道、物运、人事)之学而没有立命之道。孔子以后,易不仅能卜事,更能谋事;不仅知定数,更能知何为定数,何以解定数。是孔子从易中深切了悟人性与天道的统一性并为之立“传”作“彖”,使筮书易更承载了言德的要义。由此开掘出义理易学之深遂内涵,贯通了天道人德的辩证统一关系,同时也赋予了人性以神圣积极的光辉!将天道归于人性,将人性之至归于天道。“天”(孟子的定义是:莫知为而为者)是人的“天”,人性迁则天道变。人的思想言行、起心动念本身包含着关乎自己的天道,暗藏着命运。人是可以通过改变心而改变天命的。特别是论语中“天下归仁”一句赋予了人无量的作为。这是易在深层次上的伟大。故,孔子后,儒家始称易为“经”。 因此,说没有定数可知是无知的,说一切有定数是可怜的,说定数而不能改是可悲的。 张载正蒙大易篇第十四中说:“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 既为君子谋,若有定数,还谋个什么?若无定数,又何必以易而谋?既能为君子谋,为何不能为小人谋? “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的深意是,凶吉有数(称规律亦可),君子以易能使趋吉避凶,小人却不出定数。君子小人知命虽同而立命迥异。何也?惟君子小人自身的德性、器识、觉解(古今“君子小人”的含义稍异)不同。大善命迁,至德无命(不受定数所限),虽无命而不废世行(不为所欲为),亦不可以世禄世福量之。 熊十力、牟宗三对此研究最力,体悟最深,他们认为,君子顺天性,小人逆天性。熊十力先生说:“天命即是自性,天是无声无臭,命是流行义。 天命亦是万物之本性。 冲寂之至名曰天,流行不已名曰命。 本心是动而恒寂,於虚灵而识其寂然不扰之真,方是复返本心。”由此可知,君子是由复返本心而制诸祸患的,因复返本心即是归天性。既然已复归天性,天冲寂之至无祸患可言。天无祸患则本心无祸患,本心无祸患则君子无祸患。故欲立命先做君子,欲做君子先复本心。 所以,孔子而后,在儒家传统文化中,知命不是重点,重点在立命造命,而立命之本便在立心! 孟子说:“行有不得反(“返”)求诸己”,荀子说:“人定胜天”。荀子认识到有个定数的天道,但人心可以改变它,若人心不变则“天定胜人(亦荀子语)”。孟子认为做不成事,返回头改变自己的心。立命先改心,大改大立,小改小立,速改速立,缓改缓立,不改不立。 古来由改变存心而安身立命者甚繁,先仅举一例证明。 昔,宋大夫蒋瑗,有十子,一偻、一跛、一挛、一躄、一颠、一痴、一聋、一瞽、一哑、一狱死。公明子皋见之,问曰:“大夫所行何如,而祸至此?”瑗曰:“予生平无他恶,唯好行嫉妒。胜己者忌之,佞己者悦之。闻人之善则疑之,闻人之恶则信之。见人有得,如己有失。见人有失,如己有得耳。”子皋叹曰:“大夫心行如此,须至灭门矣,恶报岂止此乎!”瑗闻其言,惶然畏惧。子皋曰:“天虽高,而察甚下。若能改往修来,则其转祸为福,不患迟矣。”瑗自此改惕,尽反生平所行,不数年,所存诸子之疾,渐次而愈。 蒋瑗还是蒋瑗,存心迁则祸福转。可见,人的心念决定祸福。此类事绝非杜撰,亦非鲜闻,浩浩卷帙,何处不有?至于问有人心恶而叨福、有人心好而坐祸者,更是陋人,以人之祸福起点不同,心恶而福多者,能回善心其福更多,反之亦然。况善恶辨之极难,立心不同于俗善。裴行俭正是以王杨卢骆等言行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心性断其祸福的。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而知其祸福,靡不有验,左传国语记之甚多 ,有何可疑?至于裴行俭断杨炯“可至令长”而不断可至于太守,“余皆不得其死”而不断其它祸(如穷愁潦倒等),则正是立心之奥处。 所以,立心之学,虽至切至要亦至大至深,非可数语说尽。故要用今年一年的班会时间来讲析其中奥处。 讲稿共六章,依照由浅入深次第,分别为:一、心大福大,二、心平路平,三、心厚命厚,四、心淡事淡,五、心诚德成,六、心净乾坤净。每章的结构均为解析一篇例证十则感言若干(你们自己写) 从来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况本人忝列师位,叨窃虚名,只一粥饭师、名号师而已。看看半生虚度,而一事无成。苦乐年华,转眼成空,荣辱得失,恍若一梦。回想过去种种,怵惕难安。扪心自问,四十年来,未尝有一言一行能做到真正问心无愧。纵使偶尔真对某人好,也依然隐藏着一个巴望此人强过别人的私心,甚至施惠图报的卑劣心,何况他事?实在说,举心动念,无不是过,无不是孽啊!写到此处,我能听到天良责罚的万钧雷霆,我无法抑制心灵深处的战栗。后文所陈一切恶行过患,就是看着自己的心在写,就是写出自己的忏悔,以奉告你们,聊作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三基三严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威高安全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新能源行业品牌影响力提升与市场推广策略报告
- 2025年安全生产管理师模拟题集
- 2025年兽医执业资格考试
- 销售一年的工作总结(资料25篇)
- 《骆驼祥子》心得
- 2025年招待所使用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4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业务知识考试复习试卷及答案
- html和css试题及答案
- 基于品牌忠诚度的餐饮App的营销策略研究以“瑞幸咖啡”App为例
- 如何完成原料药中元素杂质的风险评估报告
- 商业计划书推广
- 选品与采购全套教学课件
- 维生素D与女性生殖健康的预防
- DB13-T 5838-2023大型会展活动临建设施安全、绿色管理通用要求
-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
- 材料风险调差表
- (订正版)全面质量管理知识习题集大全(含答案)
- 武汉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报告
- 主变压器安装施工方案完整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