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群的特征同步练习 基础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C根据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D性别比例不会影响种群密度2.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B点表示种群的增加量最大 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C从O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DD点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3.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之一为样方法,下列关于样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调查鱼塘中鲫鱼种群密度可以选择样方法B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选择样方法C需要在生长密集的地方选取样方D压在样方边线上的个体应舍弃4.下图为某地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时间死亡率出生率A该地的人口增长率保持不变B该地的人口增长较快C该地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该地的老年人口比重较高5.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随机取样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6.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年龄结构稳定型的人群保持零增长B不是所有种群的年龄金字塔都有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三个年龄组C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 11,则出生率越高D若某动物种群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降低7.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8.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捕获了5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大约为( )A50只 B200只 C400只 D100只二、填空题9.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和_,其中_(方法)适用于调查地块的长与宽相差不大的地块。(2)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该不同,如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_。(3)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为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取10个样方,则抽样时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为_。若调查中小样方为1m1m,对某种植物种群调查的结果为:12株、18株、16株、16株、15株、13株、15株、11株、13株、13株,则所调查种群的密度为_。(保留整数) 能力题一、单选题1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以及其他生物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C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D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年蚜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种群密度能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3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下表。三个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为( )年龄期个体数甲乙丙幼年期600400200成年期400400400老年期200400600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4下列为某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示意图,近期内种群密度将会越来越大的是( )5如图为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则该种群的年龄组成( )A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 B由衰退型变为稳定型C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 D由稳定型变为衰退型6如图是世界人口数量从公元纪年开始到2000年的变化曲线。在AB段世界人口的年龄组成特点是下图中的(横坐标是年龄,纵坐标是人口数)( )7据统计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9%,然而人口数量仍增加了127万,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严格的人口政策B性别比例失调C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迁入率大于迁出率8根据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曲线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B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C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D甲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二、填空题9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下图1中A、B、C三种类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上图2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则甲、乙、丙分别对应图1中的_。(2)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应为图1中_所示类型。(3)假如图C代表的种群是某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我们应该特别保护_(年龄段)个体。 提升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实际值D将M只鹿标记后,在重新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2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8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5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5只。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是A小于72只 B大于72只C小于144只 D大于144只3根据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曲线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B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C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D甲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4甲、乙两图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分别是A衰退型、增长型B增长型、衰退型C稳定型、衰退型D稳定型、增长型5下列关于某地区人口数量动态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B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C人口数量问题既有其自然生理基础,又有其社会种群数量变化制约因素D不同人口种群出生率的差异主要是生殖年龄与个体数6某中学生物科技小组对某一地段中的蒲公英进行调查,得到下列一组数据:样方X1X2X3X4X5X6X7X8种群密度(株/m2)37152498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种群密度为6.5株/m2B用此方法求出的种群密度与实际密度应完全相同C再重新选一次样方,所得的结果与这次应相同D此方法为标志重捕法7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能影响该种群的密度8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空间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二、填空题9“标志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初捕32321418重捕3641818(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_。(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率(/)为_。(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 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_。答案和解析 基础题【答案】1D 2D 3B 4B 5B 6.A 7.C 8.B 9.【答案】(1)五点取样法 等距离取样法 五点取样法(2)大(3)10m 约14株m2【解析】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的基本内容,性别比例会影响种群密度,所以答案D。2.【答案】D【解析】种群密度为B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此时两者的差值最大,因此种群的增长量最大,A正确;种群密度为D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此时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值,B正确;从O点到D点,种群数量逐渐增多,环境资源逐渐减少,因此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C正确;根据S型曲线,进行捕捞时最好捕捞至时(B点时),因此此时增长率最大,D错误。故选D。3.【答案】B【解析】调查鱼塘中鲫鱼种群密度应该选择标志重捕法,A错误;一般用样方法调查双子叶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B正确;调查某植物种群密度时在该植物分布较密集的地方选取样方,会导致调查结果与实际值相比偏大,C错误;对于边界线上的个体,要计相邻两条边及夹角中的数目,D错误。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口的数量变化的有关内容。由图可知,该地人口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该地年龄结构为增长型,该地的人口增长较快。B正确。故本题选B。5.【答案】B【解析】用样方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关键步骤之一是在调查区内随机取样,而不能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A项正确,B项错误;常用的取样方法有等距取样法和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适合长方形地块的取样,五点取样法适合于较为方正的地块进行取样,D项正确;最后根据调查的数据取各样方的平均值估算种群密度,C项正确。6.【答案】A【解析】年龄结构为稳定性的人群需要保持替补出生率人口才会保持零增长,故A错误;有的昆虫没有生殖后期,故B正确;若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雌雄比越接近1:1,出生率越高,故C正确;性成熟推迟,可以造成出生率降低,故D正确。7.【答案】C【解析】蔓生或丛生植物不宜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要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8.【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已知第一次捕获了灰苍鼠50只,第二次同一地点捕获了灰苍鼠5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地区灰苍鼠的种群数量大约为50*52/13=200只,故B正确。D实验的测量指标最好是枝条的生根数量9.【解析】(1)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其中五点取样法适用于调查地块的长与宽相差不大的地块。(2)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大。(3)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为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取10个样方,则抽样时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应按长条形地块的长度除以样方的数量进行计算,即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为1001010m。计算所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应取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即为(12181616151315111313)1014.2株m214株m2。 能力题【答案】1. D2. C3. A4. A 5.A 6.A 7.D 8.B 9.答案:(1)A、B、C (2)A (3)幼年【解析】1解析:选D。D项与种群的概念相符;A项中包含了多种生物;B项中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一般情况下,一个池塘中不会只有一种鱼;C项中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也不会只是一种真菌。2解析:选C。蔓生或丛生的植物不宜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因为此类植物计数比较困难。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种群密度可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是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只有随机取样,才能尽量避免主观因素所造成的误差。3解析:选A。种群的年龄组成有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增长型年幼的个体较多,种群数量会增多;稳定型是各年龄段比较适中,种群数量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衰退型是年老的个体较多,种群数量会减少;从表格中看,甲、乙、丙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依次是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4解析:选A。幼年个体占比例大,老年个体占比例少的年龄组成类型为增长型,其种群密度将会越来越大。5解析:选A。开始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年龄组成为稳定型,最后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故年龄组成变为增长型。6解析:选A。根据人口变化曲线可知,随着时间变化人口数量逐渐增加,从而可以知道,人口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幼年个体数量多,而老年个体数量少,故选项A正确。7解析:选D。决定种群数量的因素除出生率和死亡率外,作为城市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8解析:选B。由图中数据可判断甲、乙两国人口的年龄组成类型。甲国家幼年个体所占比例很大,老年个体所占比例非常小,故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而乙国家幼年和成年个体数量相当,故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9解析:(1)分析甲、乙、丙曲线知其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因此分别对应A、B、C。(2)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将使捕捞水域中鱼种群的年龄组成成为图1中A所示的增长型。(3)若图C代表某种濒危动物,我们应注意保护幼年个体,以维持其增长潜能。答案:(1)A、B、C (2)A (3)幼年 提升题【答案】1.B2.C3. B4. B 5.D 6. A 7.D 8.B9.答案:(1)NMn/m (2)144 高(3)8/9(或32/36) (4)2.51【解析】1.答案B解析样方法中接近于正方形的区域采用五点取样法,长方形的区域采用等距取样法;古树木数量较少,一般采用实地计数的方法,蛇的种群密度的调查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获得的调查数据是一个近似值,而不是一个精确值;被标记的鹿在整个种群中所占的比例与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标记的占捕获总数的比例是相同的。2.答案C解析设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为N,则N484515144,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再次捕获时带标记的应该大于15,所以N应该小于144。3.答案B解析由图中数据可判断甲、乙两国人口的年龄组成类型。甲国家幼年个体所占比例很大,老年个体所占比例非常小,故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而乙国家幼年和成年个体数量相当,故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4.答案B解析甲图曲线表明年龄越小,个体数越多,年龄越大,个体数越少,即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其发展趋势为增长型;乙图曲线表明幼年个体少,而中老年个体多,因此其发展趋势为衰退型。5.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做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点解析-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详解(基础题)
- 2025年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生态修复工程环境监测技术挑战报告
- 有用的企业面试题库【基础题】附答案详解
- 解析卷-北京市西城区育才学校7年级数学下册变量之间的关系专项练习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计算机视觉在电子元件制造缺陷检测的应用前景报告
- 解析卷青岛版8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B卷)
- 2025年度夜间经济特色摊位租赁协议范本下载
- 2025版大型超市蔬菜批发供应合同
- 2025版私人合伙旅游度假合作协议书范本
- 2025版房地产项目投资担保合同
- 2025至2030中国PE微粉蜡市场需求量预测及前景动态研究报告
- 近视推拿培训课件
- 2025年国企运维岗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职业卫生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江苏省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员A证考核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北京标准租房合同范本下载
- 2025年洛阳理工学院招聘硕士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25修订版测试题及答案
- 第一单元复习与提高(单元测试)-五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广西柳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含答案)
- 2025年湖北高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