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LS194模块的研究及m序列发生器的设计.doc_第1页
74LS194模块的研究及m序列发生器的设计.doc_第2页
74LS194模块的研究及m序列发生器的设计.doc_第3页
74LS194模块的研究及m序列发生器的设计.doc_第4页
74LS194模块的研究及m序列发生器的设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 05411 学号 0541104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74LS194模块的研究及m序列发生器的设计学 院 长安学院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高 杨 帆 指导教师 陈晓 摘要 1摘 要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移位寄存器74LS194的研究和m序列码发生器的产生原理以及基于Multisim 2001、Protel 99SE软件的实现。m序列码发生器的产生原理和实现是CDMA通信中的核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基于对74LS194移位寄存器的研究,对伪随机序列的特性及对m序列发生器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运用Multisim 2001的模拟仿真和Protel 99SE进行印刷电路板设计,验证其正确性,最终产生m序列码。关键词 74LS194 m序列 Multisim 2001 Protel 99SE 2 ABSTRACT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main contents of shift register 74LS194 research and m sequence code generator as well as the emergence of the principle based on the Multisim 2001, Protel 99SE software implementations. m sequence code generator for selecting the principle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CDMA communications is the core of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Text 74LS194 shift register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seudo-random sequence and the structure of m sequence generator is analyzed using simulation of Multisim 2001 and Protel 99SE to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design, verification of its correctness, and ultimately produce m sequence code. Keywords : 74LS194 m serial Multisim 2001 Protel 99SE4 目录 目 录第一章 移位寄存器1.1移位寄存器的概述1.2移位寄存器的原理第二章 典型的移位寄存器2.1 74LS194的概述2.1.1概念2.1.2 管脚及功能介绍2.2 74LS194移位寄存器的应用2.3 本章小结第三章m序列发生器3.1 概述3.2 m序列的基本特性3.3 m序列的产生3.3.1 m序列的结构图3.3.2 m序列产生的基本原理3.3.3 m序列的实现3.4 本章小结第四章 PROTEL 99SE的介绍4.1 Protel的概述4.2 PROTEL99 SE软件的组成4.2.1 PROTEL99 SE软件的组成4.2.2 PROTEL99 SE软件的主要特点4.3 用PROTEL99 SE软件进行电路设计的基本步骤4.4 实例:7位m序列码发生器的设计4.5 本章小结第五章 Multisim2001 软件介绍5.1 概述5.2 Multisim 2001的特点及组成5.2.1 Multisim 2001的特点5.2.2 Multisim 2001的组成5.3 用Multisim 2001设计电路的基本步骤5.4 本章小结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1 本文总结6.2展望致谢参考文献 第一章 移位寄存器 5第一章 移位寄存器1.1 移位寄存器的概述 移位寄存器是数字系统中的重要逻辑部件,具有移位和寄存的功能,简称移存器。移存器从结构上看,是将若干触发器级联起来。按数据输入方式来分,有串行和并行两种;而移位方向,则有左移和右移;按数据输出也有串出和并出之分。商品化通用寄存器可使数据串并出入,并可左右移位,应用灵活方便。为了准确分析移位,正确使用移存器,灵活运用移存器,这一节将做进一步的讨论。 在数字系统中,常常要将寄存器中的数码按时钟的节拍向左移或右移一位或多位,能实现这种移位功能的寄存就称为移位寄存器。顾名思义,移位寄存器具有数码的寄存和移位两个功能。若在时钟脉冲的作用下,寄存器的数码向左移动一位,则称左移;若数码依次向右移动一位,成为右移。移位寄存器的每一位也是由触发器组成的,但由于它需要有移位功能,所以每位触发器的输出端与下一位触发器的数据输入端相连接,所有触发器公用一个时钟脉冲,使它们同步工作。但移位寄存器的次态受移位功能的限制,因为寄存器中的触发器只能存储1位二进制数,0或1,所以移位寄存器的次态只能有两种情况。例如,原态为1011,当它右移一位时,若移进的为1,则次态为1101;若移进的为0,次态则为0101。1.2移位寄存器的原理移位寄存器可分为单向移位寄存器(单向左移,单向右移)双位移位存寄器寄存器。一、 4位右移寄存器1原理:单向移位寄存器由4个维持阻塞的D触发器组成。4个D触发器共用一个时钟脉冲信号,因此为同步时序逻辑电路。数码由最左边的FF0的DI端串行输入。6 74LS194的研究及m序列发生器的设计 由于D触发器的驱动方程为:Qn+1=D 故 D0=DI,D1=Qn0,D2=Qn1,D3=Qn2 时钟方程:CP0=CP1=CP2=CP3=CP每一个触发器的输出其右边触发器的输入,则对应每一个CP上升沿,数据右移一位。图1-1 移位寄存器的右移图 1-2 右移寄存器的时序图表1-1 4位右移寄存器的状态表 输 入 现 态 次 态注 释DI CPQ0n Q1n Q2n Q3nQ0n+1 Q1n+1Q2n+1 Q3n+1 1 0 0 0 0 1 0 0 0 连续输入4个1 1 1 0 0 0 1 1 0 0 1 1 1 0 0 1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0 1 1 1 连续输入4个0 0 0 1 1 1 0 0 1 1 0 0 0 1 1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第一章 移位寄存器 7二、4位左移寄存器原理:数码由最右边的FF3的 端串行输入。每一个触发器的输出其左边触发器的输入,则对应每一个CP上升沿,数据左移一位。 时钟方程:CP0=CP1=CP2=CP3=CP图1-2 移位寄存器的左移 说明: 移位寄存器(单项左移,右移)有相同的存储单元组成(D触发器); 移位寄存器的位数由触发器的个数决定; 各触发器共用一个时钟信号,属于同步时序电路。8 74LS194的研究及m序列发生器的设计 第二章 典型的移位寄存器2.1 74LS194的概述2.1.1概念 74LS194是一种典型的中规模集成移位寄存器。它有4个RS触发器和一些门电路所构成。图2-1为它的管脚图。图2-1 74LS194的管脚图 74LS194(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是一种功能很强的通用寄存器,它的具体逻辑功能由管脚9和管脚10的S0,S1来确定。它具有并行输入、并行输出、左移和右移及保持等五个功能。2.1.2管脚及功能介绍74LS194共有16个管脚,其中D0、D1、D2、D3为并行数据输入端;Q0、Q1、Q2、Q3为4个触发器输出端;SR为右移串行输入端;SL为左移串行输入端;S0、S1为操作模式控制端;CR为直接无条件清零端;CP为时钟脉冲输入端。 当S0S1=00,为状态保持;S0S1=01为数据右移;S0S1=10为数据左移;S0S1=11为并行送数。此外, 清除功能共5个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是由逻辑图中的门电路来保证的。 第二章 典型的移位寄存器 9表 2-1 74LS194 功能表功能 输 入 输 出CP CRS1 S0SRSLD0D1D2D3Q0Q1Q2Q3 清零00000送数111abcdabcd右移101DSRDSRQ0Q1Q2左移110DSLQ1Q2Q3DSL保持100Qn0Q1nQ2nQ3n保持1Q0nQ1nQ2nQ3n2.2 74LS194移位寄存器的应用移位寄存器应用很广,可构成移位寄存器型计数器:顺序脉冲发生器;可用数据转换,即把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或把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等。(1) 在数据传送体系转换中的应用。数字系统中的数据传送体系有两种,包括串行传送体系和并行传送体系。串行传送体系:即每一节拍只传送一位信息,N位数据需要N个节拍才能传送出去;并行传送体系:一个节拍同时传送N位数据 在数字系统中,两种传送体系均存在,如计算机主机对信息的处理和加工是并行传送数据的,而信息的传播是串行传送数据的,因此存在两种数据传送体系的转换 串行并行转换器 :10 74LS194的研究及m序列发生器的设计 在数字系统中,信息的传播通常是串行的,而处理和加工往往是并行的,因此经常要进行输入、输出的串、并转换。串行并行转换器是指串行输入的数码,经转换电路之后变换成并行输出,用二片74LS194四位双向移位句寄存器组成的七位串行并行数据转。转换电路如图2-2所示,其转换过程的状态变化如表2-2所示。具体的转换过程是:串行数据D6D 0从SR端输入(低位D0先入),并行数据从Q1Q7输出,表示转换结束的标志码0加在第一片的D0端,其他并行输入端接1。清0启动后,Q8=0,因此S1S0=01,第一个CP是74LS194完成预置操作。例如,并行输入数据0111111送入Q1Q8,由于此时Q8=1,S1S0=01,故以后的CP均实现右移操作,经过七次右移后,七位串行码全部移入移存器。此时Q1Q7 =D6D 0,且转换结束标志码已到达Q8,表示转换结束,此刻可读出并行数据。由于Q8=0,S1S0再次等于11,因此第9个CP使移位寄存器再次预置数,并重复上述过程。图2-2 七位串入-并处转换电路图 第二章 典型的移位寄存器 11表2-2 七位串入-并处状态表 七位并入串出转换电路 图2-3为它的转换电路图,其转换过程的状态变化如表2-3所示具体的转换过程是:工作时ST = 0首先使启动信号,则两片74LS194的S1S0=11,第一个CP来到后执行送数操作,Q1Q7=0d1d2d3d4d5d6d7,且2门输出位1。启动ST =1,1门输出为0,S1S0=01,移存器执行右移操作,经过七次右移后Q0Q1Q2Q7=11111110,七位并入代码d1d7全部从Q7串行输出。此时由于Q1Q6全为1,1门输出为0(表示转换结束),使S1S0=11,第九个CP后,移存器又重新置数,并重复上述过程。 图2-3 七位并入-串出转换电路12 74LS194的研究及m序列发生器的设计 表2-3 七位并入-串出状态表(2) 组成移位型计数器。所谓移位型计数器,就是以移位寄存器为主体构成的同步计数器,它的状态迁移关系除第一级外必须具有移位功能,而第一即可根据需要移进“0”或者“1”。所以,这类计数器的设计,只需对第一级进行设计,而其他各级维持移位功能。2.3 本章总结本章主要介绍74LS194移位寄存器的相关知识,通过对该寄存器原理的深入分析,阐述了74LS194模块送数、移位、输出数据的基本流程。并在这个基础上对移位寄存器的几个应用作了说明对于正确分析、使用移位寄存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 m序列发生器 13第三章 m序列发生器3.1 概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伪随机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被广泛应用于导弹,卫星,飞船轨道测量和跟踪,雷达,导航,移动通信,保密通信和通信系统性能的测量以及数字信息处理系统中。m序列是伪随机码中,带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周期最长的一种最基本的序列。伪随机码,又称伪随机序列,是一种可以预先确定并可以重复地产生和复制,又具有随机统计特性的二进制码序列。在现代工程实践中,伪随机信号在移动通信,导航,雷达和保密通信,通信系统性能的测量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连续波雷达中可用作测距信号,在遥控系统中可用作遥控信号,在多址通信中可用作地址信号,在数字通信中可用作群同步信号,还可用作噪声源以及在保密通信中的加密作用等。伪随机发生器在测距,通信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伪随机信号与随机信号的区别在于:随机信号是不可预测的,它在将来时刻的取值只能从统计意义上去描述;伪随机序列实质上不是随机的,而是收发双方都知道的确定性周期信号。之所以称其为伪随机序列,是因为它表现出白噪声采样序列的统计特性,在不知其生成方法的侦听者看来像真的随机序列一样。m序列作为一种基本的序列,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规律性和相关性。 m序列的理论发展比较成熟,实现比较方便,利用n级移位寄存器可以产生2n-1的m序列。目前,3G及beyond 3G仍是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码分多址,其中的码就是PN码,PN码的选择直接影响到CDMA系统的容量,抗干扰能力,接入和切换速度等性能。因此,PN码技术作为3G及beyond 3G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以得到广泛的关注,研究和应用。在目前的CDMA系统IS-95中,就是采用基本的PN序列m序列座位地址码,利用它的不同相位来区分不同的用户。14 74LS194的研究及m序列发生器的设计 m序列码发生器是一种反馈移位型结构的电路,它由n位移位寄存器加异或反馈网络组成,其序列长度M2n-1,只有一个多余状态即全0状态,所以称为最大线性序列码发生器。由于其结构已定型,且反馈函数和连接形式都有一定的规律,因此利用查表的方式就可以设计出m序列码。3.2 m序列的基本特性归纳起来,m序列的基本特性有:(1) 由n级移位寄存器产生的m序列,其周期为N=2n-1;(2) 在每个周期中,“1”码出现2n-1次,“0”码出现2n-1-1次,即0,1出现的概率几乎相等。(3) m序列和其移位后的序列逐位模二相加,所得的序列还是m序列,只是相移不同而已。例如1110100与向右移三位的1001110,模二相加后的结果是0111010,相当于原序列向右移一位后的序列,仍是m序列。(4) m序列发生器中移位寄存器的各种状态,除全0状态外,其它状态只在序列中出现一次。如7位m序列中顺序出现的状态为:111,110,101,010,100,001和011,然后再回到初始状态。(5) 分布无规律,具有与白噪声相似的伪随机性。3.3 m序列的产生 3.3.1 m序列的结构图 m序列是由多级移位寄存器的基础上,加上异或反馈电路构成的。在二进制移位寄存器发生器中,若为n级,则能产生的最大长度的码序列为2n-1位。现在来看看如何由多级移位寄存器经线性反馈产生周期性的m序列的。如图3-1所示: 第三章 m序列发生器 15图3-1 简单最长线性序列信号发生器结构图 这是一个简单最长线性序列信号发生器的结构图,D1,D2,D3为三级移位寄存器。3.3.2 m序列产生的基本原理移位寄存器的作用为在时钟脉冲驱动下,能将暂存的“0”或“ 1”逐级向右。模二加法器的作用为图3-2所示,即0+0=0,0+1=1,1+0=1,1+1=0。图3-1中D2,D3输出的模二和反馈为D1的输入。在图3-3中示出,在时钟脉冲的驱动下,三级移位存储器的暂存数据按列改变。D3的变化即输出序列。如移位寄存器各级的初始状态为111时,输出的序列为1110010。在输出周期为23-1=7时,D1,D2,D3又回到111状态。在时钟脉冲的驱动下,输出序列作周期性的重复。因7位为其所能产生的最长码序列,1110010则为m序列。这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m序列的最大长度取决于移位寄存器的级数,而码的结构取决于反馈抽头的位置和数量。不同抽头组合可以产生不同长度和不同结构的码序列,有的抽头组合并不能产生最长周期的序列。对于何种抽头能产生何种长度和结构的码序列,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在已经得到3100级m序列发生器的连接图和所产生的m序列结构,如表3-1所示,例如,4级移位寄存器产生的15位m序列为111101011001000。同理,我们不难根据m序列反馈函数表得到31,63,127,255,511,1023位的m序列16 74LS194的研究及m序列发生器的设计 图3-2 模二加法图3-3表3-1 m序列反馈函数表 第三章 m序列发生器 17由上面的简单7位m序列发生器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n级m序列发生器的示意图及反馈函数是如何产生的.如图3-4所示:图3-4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的产生示意图这个线性序列信号发生器是由n级移位寄存器,加上异或反馈网络构成的。其中C0,C1Cn为反馈系数,这些特征系数的取值为“0”或“1”,由异或网络组合逻辑产生的输出an,如图3-5所示:图3-5 上式可根据已得出的m序列反馈函数表得出。 值得注意的是,与m序列码相似的是M序列码。如果反馈逻辑中的运算含有乘法运算或其它逻辑运算,则成为非线性反馈逻辑。由非线性反馈逻辑和移位寄存器构成的序列发生器所能产生最大长度序列就叫做最大长度非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或叫做M序列,M序列的最大长度为2n。在实际工程应用中,m序列比较成熟,但M序列与m序列相比较,最大的优点就是数量大,即同样级数N的移位寄存器能够产生平移不等价M序列的总数比m序列大的多,且随N的增大而迅速增加。 18 74LS194的研究及m序列发生器的设计 3.3.3 m序列的实现对前面两节内容的介绍,我们已经对m序列的基本特性和相关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主要阐述m序列是怎么产生的。 m序列是数字电路在通信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形式。m序列发生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很多,既可以用硬件(反馈移位寄存器)通过加法器产生,也可以有软件产生。鉴于本文是对m序列的初步研究,所以接下来只讨论用硬件方法实现7位m序列码发生器。m序列码发生器是一种反馈移位型结构的电路,它由n位移位寄存器加异或反馈网络组成,其序列长度为M=2n-1,只有一个多余状态即全0状态,所以称为最大线性序列码发生器。由于其结构已定型,且反馈函数和连接形式都有一定的规律,因此可以根据查表的方式(表3-1)反馈函数F和移存器位数n的对应关系。本文研究M=7的m序列码,首先根据M=2n-1,确定n=3,再查表可得反馈函数F。但由于电路处于全 0 状态时,F=0,故采用此方法设计的m序列发生器不具有自启动特性。为了使电路具有自启动特性可以采取两种方法:(1)在反馈方程中加全 0 校正项 Q1Q2Q3, F=+ =Q1Q2+,其逻辑电路如图 3-6(a)所示。图3-5 M=7的m序列码发生器(a)加全0校正项;(b)利用全0状态置数 第三章 m序列发生器 19(2) 利用全 0 状态重新置数,从而实现自启动, 其逻辑电路如图 (b)所示该电路输出的m序列码为 0011101。这里做以下几点说明: 必须指出,最长线性序列信号发生器一共有M=2n-1个有效状态,全0状态是偏离状态。由于反馈网络是异或网络结构,当各级触发器均处0状态时,其输出F=0。因此,最长线性序列信号发生器是在全0状态下不具有自启动特性。为了使其具有自启动性,必须修改移位寄存器D0的值,使其处于全0状态时能自动进入有效状态。 由图3-5可知,D0接“1”,D1,D2,D3接地,所以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状态为100。又因为反馈函数F= Q1Q3,输出函数Z=Q3,所以不难的出该电路输出的m序列发生码是0011101。如表3-2所示:表3-2 m序列码产生示意图Q1Q2Q3Z1000110011110111101101000011 如图3-5所示,该m序列发生器主要由一个移位寄存器和一个异或门电路组成。Q0Q1Q2Q3表示寄存器的状态信号,D0D1D2D3是数据输入端,SR是右移数据输入端,CR是系统复位端,S1S0是两个输入控制端,具有四种不同的组合功能,20 74LS194的研究及m序列发生器的设计 分别是:数据左移,数据右移,保持和数据输入。在这里S1S0=01,表示数据右移。 在七位m序列码发生器的设计电路中,除了74LS194移位寄存器模块的应用外,还用到了其它模块,如CC4069,CC4070,CC4071等。其中CC4069主要用作反相器,CC4070主要是具有异或作用,CC4071具有正逻辑或功能。3.4本章小结本章介绍了m序列发生器原理,性质,应用以及是如何产生的。重点分析了M=7的m序列码发生器的原理结构,深刻阐述了线性反馈电路的作用和一个m序列码是如何产生的。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m序列发生器的反馈函数F可以通过查表取得。 (2)由于电路处于全 0 状态时,M=7的m序列码发生器的反馈函数F=0,故采用此方法设计的m序列发生器不具有自启动特性。需加以调整是电路具有自启动性。(3)在现代工程实践中,伪随机信号在移动通信,导航,雷达和保密通信,通信系统性能的测量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连续波雷达中可用作测距信号,在遥控系统中可用作遥控信号,在多址通信中可用作地址信号,在数字通信中可用作群同步信号,还可用作噪声源以及在保密通信中的加密作用等。伪随机发生器在测距,通信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第四章 PROTEL 99SE 软件介绍 21第四章 PROTEL 99SE 软件介绍4.1 Protel的简要介绍Protel是Protel公司在80年代末推出的一款功能强大的电路CAD软件。其所设计的电子电路的产品,涵盖了从小型的电子产品,一直到复杂的电子计算机是目前国内电子行业使用最为广泛的电路设计软件。我所应用的PROTEL 99SE是Protel公司推出的最新版本应用于电路原理图设计,电路板设计等,是EDA行业的主流产品。它不仅在绘制原理图,PCB版布局布线等方面功能更加完善,而且为用户提供了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仿真器,它可以对所画的电路原理图进行即时仿真,因此在电路的整个设计周期都可以仿真查看和分析其性能指标,以及便时的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从而更好的完成电路设计。Protel基于Windows环境,功能强大,人机界面友好,能让人们在具有在完整的功能环境下,提升设计上的品质和效率。4.2 PROTEL 99SE软件的组成和特点4.2.1 PROTEL 99SE软件的组成Protel 99se由五大系统构成:1.原理图设计系统-原理图设计系统是用于原理图设计的Advanced Schematic系统。这部分包括用于设计原理图的原理图编辑器Sch以及用于修改生成零件的零件库编辑器SCHLib。2.印刷电路板设计系统-印刷电路板设计系统使用于电路板设计的Advanced PCB。这部分包括用于设计电路板的电路板编辑器PCB以及用于修改,生成零件封装的零件封装编辑器PCBLib。3.信号模拟仿真系统-信号模拟仿真系统是用于原理图上进行信号模拟仿真的SPICE 3f5系统。22 74LS194的研究及m序列发生器的设计 4.可编程逻辑设计系统-可编程逻辑设计系统是基于CUPL的集成于原理图设计系统的PLD设计系统。5.Protel 99se内置编辑器-这部分包括用于显示,编辑文本的文本编辑器Text和用于显示,编辑电子表格的电子表格编辑器Spread。4.2.2 PROTEL 99SE软件的主要特点1. PROTEL 99SE系统针对WindowsNT4/9X作了纯32位代码优化,使得PROTEL 99SE设计系统运行稳定而高效。2.SmartTool(智能工具)技术将所有的设计工具集成在单一的设计环境中:SmartDoc(智能文档)技术将所有的设计数据文件存储在单一的设计数据库中,有设计管理器来统一管理;SmartTeam(智能工作组)技术能让通过网络安全地对同一设计进行单独设计,再通过工作组管理功能将各个部分集成到设计管理器中。3.对电路印刷版设计时的自动布局采用不同的两种布局方式,即组群式和基于统计方式,新增加了自动布局规则设计功能;增强的交互式布局和布线模式。4.电路板信号完整性规则设计和检查功能可以检测出潜在的阻抗匹配,信号传播延时和信号过载等问题:广泛的集成向导功能引导设计人员完成复杂的工作。5.原理图到印刷电路板的更新功能加强了Sch和PCB之间的联系;可以用标准或用户自定义模板来生成新的原理图文件;集成的原理图设计系统收集了超过6000个元器件。6.通过完整的SPICE 3f5仿真系统可以在原理图中直接进行信号仿真;可以选择超过60种工业标准计算机电路板布线模块,或者用户可以自己生成一个电路板模块。PROTEL 99SE软件在仿真方面的特点: PROTEL 99SE提供了高级数模器件混合仿真器,它可以精确地仿真各种器件构成的电路,在仿真方面的特点有: 第四章 PROTEL 99SE 软件介绍 231.强大的分析功能用户可以根据PROTEL 99SE电路仿真器提供的功能,分析设计电路的各个方面的性能,如电路的交直流特性,温度漂移,噪声,失真,容差,最坏情况等特性。2.丰富的信号源其中包括基本的信号源:直流源,正旋源,脉冲源,指数源,单频调频源,分段线性源,同时还提供了丰富的线性和非线性源。3.充分的模型仿真库PROTEL 99SE提供了20多个数字和模拟仿真元件库,共包含6000多个常用元器件。这组库中包括常用的二极管,三极管,单结晶体管,变压器,晶闸管,双向双晶闸管等分立组件,还有大量的数字器件和其它电路器件。4.友好的操作界面(1)无需手工编写电路网表文件。系统将根据所画的电路图自动生成网表文件并进行仿真。(2)通过对话框完成电路分析各参数设置。(3)方便的观察波形信号。可同时显示多个波形,也可单独显示某个波形;对波形进行多次局部放大,也可将两个波形放置与同一个单元格内进行显示并分析比较两者的差别。(4)强大的波形信号后处理,可利用各数字函数对波形进行各种分析运算并创建一个新的波形。(5)方便的测量输出波形。PROTEL 99SE提供了两个测量光标,打开它们可测量波形数据。4.3 用PROTEL 99SE软件进行电路设计的基本步骤用PROTEL 99SE软件进行电路设计的基本步骤是:24 74LS194的研究及m序列发生器的设计 1.设计电路原理图 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是整个电路设计的基础,因此电路原理图要设计好,以免影响后面的设计工作。电路原理图的的设计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1)设置原理图设计环境;(2)放置元件;(3)原理图布线;(4)编辑和整理;(5)检查原理图(6)生成网络表。2.设计印刷电路板(1)规划电路板;(2)设计参数;(3)装入网络表;(4)元器件布局;(5)自动布线;(6)手工调整。4.4 实例:7位m序列码发生器的设计下面以7位m序列码发生器的设计来说明PROTEL 99SE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1. 设计电路原理图原理图最基本的要求是正确性,其次是布局合理,最后是在正确性和布局合理的前提下要求美观。根据以上的电路图设计步骤,7位m序列发生器的 第四章 PROTEL 99SE 软件介绍 25设计过程如下:(1) 启动原理图设计服务器进入PROTEL 99SE,创建一个数据库,执行File/New命令,从框图则服务器(Schematic Document)图标,双击该图标,建立原理图设计文档。双击图标,进入原理图设计服务器。如图4-1所示:图4-1(2) 设置原理图设计环境 执行Design/Options和Tool/Preferences,设置图纸大小,捕捉栅格,电器栅格等。(3)装入所需的元件库 在设计管理器中选择Browse SCH页面,在Browse区域中的下拉菜单框中选择Library,单击Add/Remove按钮,在弹出的子窗口中寻找PROTEL 99SE子目录,在该目录中选择Library/SCH路径,在元件库列表中选择所需的元件库,单击Add按钮,即可把元件库添加到元件库管理器中。如图4-2所示:26 74LS194的研究及m序列发生器的设计 图4-2(4) 放置元件根据电路的需要,在元件库中找出所需的元件,然后用元件管理器的Place按钮将元件放在工作上,再根据元件之间的走线把元件调整好。(5)原理图布线利用PROTEL 99SE提供的各种工具,指令进行布线,将工作平面上的器件用电器意义的导线,符号连接起来,再根据元件之间的走线吧元件调整好。(6)编辑和调整 利用PROTEL 99SE所提供的各种强大功能对原理图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修改,以保证原理图的正确和美观。同时对元件编号,封装进行定义和设定。(7)检查原理图 使用PROTEL 99SE的电气规则,即执行菜单命令Tool/REC对画好的电路图进行电气规则的检查。若有错误进行改正。(8)生成网络表 网络表是电路原理图设计和印刷电路板之间的桥梁,执行菜单命令Design/Creat Netlist可以生成具有文件名,元件封装,参数及元件之间连接关系的网络表。 第四章 PROTEL 99SE 软件介绍 27经过以上步骤,完成了对7位m序列码发生器的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如图4-3所示: 图4-3 m序列发生器电路原理设计图2. 印刷电路板的设计电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出设计电子产品,而电子产品的物理结构是通过印刷电路板实现的。PROTEL 99SE为设计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电路板设计环境,使电路设计更加方便有效。应用PROTEL 99SE设计印刷电路板的过程如下:(1) 启动印刷电路板设计服务器 执行菜单File/New命令,从框中选择PCB设计服务器(PCB Document)图标,建立PCB设计文档。双击文档图标,进入PCB设计服务器界面。如图4-4所示:图28 74LS194的研究及m序列发生器的设计 (2)规划电路板根据要设计的电路确定电路板大小。选取Keep Out Layer复选框,执行菜单命令Place/Keepout/Track,绘制电路班的边框。执行菜单Design/Options,在“Singal Lager”中选择Bottom Lager,把电路板定义为单面板。(3)设置参数参数设置是电路板设计非常重要的步骤,执行菜单命令Design/Rules,左键单击Routing按钮,根据设计要求,在规则类中(Rules Class)设计参数。(4)装入元件封装库 执行菜单命令Design/Add/Remove library,在“添加/删除元件库”对话框中,选取所有元件对应的元件封装库。(5)状如网络表 执行菜单Design/Load Nets命令,然后在弹出的窗口单击Browse按钮,再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电路原理图设计生成的网络表文件(扩展名为NET),如果没有错误,单击Execute。若出现错误,必须更改错误。(6)元器件布局 PROTEL 99SE既可以进行自动布局,也可以进行手动布局,执行菜单Tool/Auto Placement/Auto Placer可以自动布局。布局是布线关键性的一步,为了布局更加合理,做好采用手工布局方式。(7)自动布线PROTEL 99SE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无网络,基于形状的对角线自动布线技术。执行菜单命令Auto Routing/All,并在弹出的窗口中单击Route All按钮,程序即对电路印刷板进行自动布线。只要设置有关参数,元件布局合理,自动布线的成功率是100%的。 第四章 PROTEL 99SE 软件介绍 29(8)手工调成自动布线结束后可能存在一些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可以手工调整,把电路板设计的尽善尽美。(9)打印输出电路印刷板图执行菜单File/Print/Preview,形成扩展名为PPC的文件,在执行菜单命令File/Print job就可以打印输出印刷板电路图。如图4-5所示: 图4-5 m序列发生器PCB印刷电路图4.5 本章小结 本章简单介绍了PROTEL 99SE的一些功能,通过实例讲述了通过软件设计印刷电路板的步骤和过程。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电路设计越来越复杂,手工设计越来越难适应形式发展需要,PROTEL 99SE以其强大的功能,快捷实用操作界面及良好的开放性,为设计者提供了现代电子设计手段,是设计者能够快捷、准确的设计出满意的电路原理图和印刷电路板,是从事电路设计的一款良好的工具。30 74LS194的研究及m序列发生器的设计 第五章 Multisim 2001 软件介绍5.1 概述Multisim是一个完整的设计工具系统,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元件数据库,并提供原理图输出接口、全部的数模Spice仿真功能、VHDL/Verilog设计接口与仿真功能、FPGA/CPLD综合、RF设计能力和后处理功能,还可以进行从电路原理图到PCB布线工具包的无缝隙数据传输。它提供的单一易用的图形输入接口可以满足你的设计需求。Multisim提供全部先进的设计功能,满足你从参数到产品的设计要求。因为程序将原理图输入、仿真和可编程逻辑紧密集成,用户可以放心的进行设计工作,不必顾忌不同的供应商的应用程序之间传递数据是经常出现的问题。5.2 Multisim 2001的特点及组成5.2.1 Multisim 2001的特点 Multisim是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 (Electronics Workbench)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操作界面友好,电路原理图的设计输出快捷;2. 元器件库丰富,有数千个器件模型;3. 虚拟电子种类齐全,如同操作真实设备一样;4. 分析设备广泛,帮助设计者全面了解电路的各种特性;5. 能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和仿真;第五章 Multisim 2001 软件介绍 316.可直接打印输出实验数据,曲线,原理图和元器件清单。5.2.2 Multisim 2001的组成该软件以图形界面为主,采用菜单、工具栏和热键相结合的方式,具有一般Windows应用软件的界面风格,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熟悉程度自如使用。软件有以下几部分组成:一、Multisim的主窗口界面。启动Mu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