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十三讲_第1页
13-第十三讲_第2页
13-第十三讲_第3页
13-第十三讲_第4页
13-第十三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讲1K41300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图考点60 P125考点61 P126导墙的形式(a)(b)断面最简单,它适用于表层土质良好和导墙上荷载较小的情况;(c)(d)为应用较多的两种,适用于表层土为杂填土、软黏土等承载能力较弱的土层,因而将导墙做成倒“L”形或“”形;(e)适用于作用在导墙上荷载很大的情况,可根据荷载计算其伸出部分的长度;(f)适用于相邻建(构)筑物一侧需加强的情况,以保护建(构)筑物;(g)适用于地下水位髙的土层,须将导墙提髙,以保持泥浆面距地下水位1m,导墙提高后两边要填土找平。考点62 P126二、支撑结构类型(一)支撑结构体系(2)在软弱地层的基坑工程中,支撑结构承受围护墙所传递的土压力、水压力。支撑结构挡土的应力传递路径是围护(桩)墙围檩(冠梁)支撑;在地质条件较好的有锚固力的地层中,基坑支撑可采用土锚和拉锚等外拉锚形式。考点63 P127(3)在深基坑的施工支护结构中,常用的支撑系统按其材料可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和钢支撑体系两类。考点64 P128放坡基坑稳定措施 1.坡顶卸载:禁止在基坑边坡坡顶较近范围内堆放材料、土方和其它重物以及停放或行驶较大的施工机械。2.坡面:坡度:严格按设计坡度放坡,基坑较深时分级放坡。分级放坡时,宜设置分级过渡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土质条件、放坡高度及施工场地条件确定,对于岩石边坡不宜小于0.5m,对于土质边坡不宜小于1.0m。下级放坡坡度宜缓于上级放坡坡度。护坡:坡面叠放砂包或者土袋;锚杆喷射混凝土;塑料膜或土工织物覆盖坡面。3.坡脚压重:坡脚叠放砂包或土袋。4.基坑降排水:保持基底和边坡干燥。5.缩短基坑暴露时间。6.加强监测:严密监测坡顶位移。考点65 P131(2)出现异常停挖1)支护结构变形达到设计规定的控制值或变形速度持续增长且不收敛。2)支护结构内力超过其设计值或突然增大。3)围护结构或止水帷幕出现渗漏,或基坑出现流土、管涌现象。4)开挖暴露出的基底出现明显异常。5)围护结构发生异常声响。6)边坡出现失稳征兆。7)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变形过大或已经开裂。考点66 P133三、基坑的变形控制(一)基坑变形特性2.围护墙体水平变形1)开挖较浅,未设支撑:不论刚性、柔性墙体,均表现为墙顶位移最大,向基坑方向水平位移,呈三角形分布。2)开挖较深:柔性墙体设支撑,表现为墙顶位移不变或逐渐向基坑外移动,墙体腹部向基坑内凸出。考点67 P1333.围护墙体竖向变位1)围护桩或地下连续墙底下因清孔不净有沉渣时,维护墙在开挖中会下沉;2)围护结构下方有顶管和盾构等穿越时,也会引起维护结构突然沉降。考点68 P1334.基坑底部的隆起1)基坑底不透水土层由于其自重不能够承受不透水层下承压水水头压力而产生突然性隆起;2)基坑由于围护结构插入坑底土层深度不足而产生坑内土体隆起破坏。考点69 P1335.地表沉降围护结构的水平变形及坑底土体隆起会造成地表沉降,引起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变形。考点70 P133(二)基坑的变形控制(2)控制基坑变形主要方法有:1)增加围护结构和支撑的刚度。2)增加围护结构的入土深度。3)加固基坑内被动区土体。加固方法有抽条加固、裙边加固及二者结合的形式。4)减小每次开挖围护结构处土体的尺寸和开挖支撑时间。5)通过调整围护结构深度和降水井布置来控制降水对环境变形的影响。6)加强监测。(地表、管线、周边建(构)筑物沉降)考点71 P134(三)坑底稳定控制(1)加深围护结构入土深度。(2)坑底土体加固。(3)坑内井点降水。(4)适时施作底板结构。考点72 P134考点73 P135考点74 P134考点75 P136(3)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土技术具有其独特优点:1)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土;2)搅拌时无振动、无噪声和无污染,可在密集建筑群中进行施工,对周围原有建筑物及地下沟管影响很小;3)根据上部结构的需要,可灵活地采用柱状、壁状、格栅状和块状等加固形式;4)与钢筋混凝土桩基相比,可节约钢材并降低造价。考点76 P106盾构法基本施工步骤:1.始发端和接收端各建一个工作竖井。2.盾构在始发端工作井内安装就位。3.依靠盾构千斤顶推力(作用在已拼装好的衬砌环和反力架)将盾构从始发工作井的墙壁开孔处推出。4.盾构在地层中沿着设计轴线推进,在推进的同时不断出土(泥)和安装衬砌管片。5.及时地向衬砌背后的空隙注浆,(目的)防止地层移动和固定衬砌环位置。6.盾构进入接收工作井并被拆除,如施工需要,也可穿越工作井再向前推进。考点77 P107考点78 P140(2)按开挖面是否封闭划分,可分为密闭式和敞开式两类。按平衡开挖面土压与水压的原理不同,密闭式盾构又可分为土压式(常用泥土压式)和泥水式两种。敞开式盾构按开挖方式划分,可分为手掘式、半机械挖掘式和机械挖掘式三种。考点79 P144二、盾构选型依据与原则(2)选型的基本原则:1.适用性原则;2.技术先进性原则;3.经济合理性原则。考点80 P147(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施工设施布置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主要包括盾构工作井、工作井防雨棚及防淹墙、垂直运输设备、管片堆场、管片防水处理场、拌浆站、料具间及机修间、两回路的变配电间等设施以及进出通道等。2.施工设施设置(1)工作井施工需要采取降水措施时,应设相当规模的降水系统(水泵房)。(2)采用气压法盾构施工时,施工现场应设置空压机房,以供给足够的压缩空气。(3)采用泥水平衡盾构施工时,施工现场应设置泥浆处理系统(中央控制室)、泥浆池。(4)釆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时,应设置电机车电瓶充电间等设施。考点81 考点82 P154考点83 P109三、管片拼装管片分类管片按材质分:钢筋混凝土管片、钢管片、铸铁管片、钢纤维混凝土管片、复合材料管片。其中,钢管片、铸铁管片一般用于负环管片或联络通道(设置在两条地铁隧道之间的一条横向通道,起到安全疏散乘客、隧道排水及防火、消防等作用)。钢筋混凝土管片是盾构隧道衬砌中最常用的管片类型。考点84 P109按管片螺栓手孔大小分:可将管片分为箱型和平板型两类。箱型管片是指因手孔较大而呈肋板型结构,只有强度较大的金属管片才采用箱型结构。平板型管片是指因螺栓手孔小或无手孔而呈曲板型结构的管片,钢筋混凝管片多采用平板型结构。考点85 P157三、管片拼装控制(一)拼装方法2.拼装顺序一般从下部的标准(A型)管片开始,依次左右两侧交替安装标准管片,然后拼装邻接(B型)管片,最后安装楔形(K型)管片。考点86 P1574.紧固连接螺栓先紧固环向(管片之间)连接螺栓,后紧固轴向(环与环之间)连接螺栓。采用扭矩扳手紧固,紧固力取决于螺栓的直径与强度。考点87 P110 P1575.楔形管片安装方法考点88 P158考点89 P163四、地层变形的预测和施工监测 考点90 P376(二)制作过程质量控制(1)模具安装符合要求后进行试生产,在试生产的管片中,随机抽取3环进行水平拼装检验,合格后正式生产。(2)合模前清理模具各部位,脱模剂涂刷应薄而均匀,钢筋骨架和预埋件严禁接触脱模剂。(3)模具周转100次必须进行检验。(4)混凝土浇筑前,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5)管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