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第30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配套课件(必修3).ppt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第30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配套课件(必修3).ppt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第30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配套课件(必修3).ppt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第30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配套课件(必修3).ppt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第30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配套课件(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0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近几年广东高考命题主要集中于考查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思想 尤其是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李贽及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及由此反映出的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 2015年高考历史复习中注意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放在整个儒家思想发展过程中 认识两者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并正确评价宋明理学对当今社会所具有的启示作用 注意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反对君主专制 并比较中西启蒙思想的异同 一 宋明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1 儒学正统的危机 1 魏晋南北朝时 道教的迅速传播及其对儒学的 冲击 佛教 2 唐朝统治者奉行 的政策 挑战儒学的正统地 位 三教并行 2 儒学大师韩愈提出复兴儒学 3 隋唐以来雕版印刷的发明 书院的兴起 二 主要流派与思想1 程朱理学 1 程朱的本体论 天理 或 理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主张理先物后 朱熹强调天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 2 朱熹的人性论 人性即天理 存 灭人欲 天理 3 二程 认识论 提出 三纲五常 格物致知 4 影响 成为南宋以后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朱熹编著的 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 的教科书 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的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 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 陆王心学 1 陆九渊创立 心学 心 提出 即是 理 并作为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本体论 强调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本体论 认为穷理不必外求 只需内心反省即可得到天理 认识论 2 王阳明发展 心学 宣扬 心外无物 本体论 提出 认识论 主张恢复良知的本性 提出 学说 认识论 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 实践 知行合一 心外无理 致良知 图说历史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3 影响 明朝中期以后 陆王心学得到广泛的传播 三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 李贽的离经叛道 内在矛盾 市民工商业者 1 政治 明朝后期 中国社会 空前尖锐 2 经济 江南的 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 3 思想 道学家为抬高自己 把孔子奉为神圣 4 个人 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 5 主张 反对绝对的思想权威 提出不以 之是非为 是非 批判道学家的虚假说教 肯定人的正当私欲 孔子 6 特点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时代的要 求 资本主义萌芽 2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 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 主张 a 认为 是天下之大害 君主专制 b 提出 天下为主 君为客 的民主思想 提出用 取代皇帝的 一家之法 特点 限制君权 保障民权 天下之法 2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主张 a 提出 思想 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 重视实 地调查研究 经世致用 b 主张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倡导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特点 实学 的积极倡导者 3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和辩证法思想 主张 a 世界是 的 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物质 b 物质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c 事物是可以认识的 d 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是绝对的 具有朴素的 思想 辩证 特点 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式 具有划时代意义 一 程朱理学的三大特点 1 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 道 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 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理学所强调的天理 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 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 人性论 存理灭欲 或 存心灭欲 的修养论 格物 或 格心 的认识论 成贤成圣的境界论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功能论 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 更多吸收了佛 道因素 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 它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 宋明理学的佛道化是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 把佛 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 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 提出了 存天理 灭人欲 的道德主张 材料二 朱熹说 所谓天理 复是何物 仁 义 礼 智 信岂不是天理 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妇 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人欲 不容并立 遏人欲而存天理 一事不穷 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 则阙了一物道理 研读 材料一中 天下只是一个理 万物皆是理 反映了世界的本原是天理 材料二中 一事不穷 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 则阙了一物道理 反映了程朱理学提出了 格物致知 的认识论 材料中 天理人欲 不容并立 遏人欲而存天理 反映了程朱理学 存天理 灭人欲 的人性论 材料一 程颐说 天下只是一个理 万物皆是理 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 二 17世纪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1 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抨击 提出 君为民害 论 民主君客 论等 2 提出 工商皆本 思想 3 提出经世致用 重视民生 黄宗羲 顾炎武 的思想 4 提出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思想 5 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具有早 期启蒙性质和民主色彩 材料 古者以天下为主 君为客 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 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 天下为客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 为君也 黄宗羲明学术 正人心 拨乱世 以兴太平之事 顾炎武尽天地之间 无不是气 即无不是理也 气 是物质实体 而 理 则为客观规律 王夫之研读 注意归纳每段材料的要点 黄宗羲的观点关键信息是 天下为主 君为客 顾炎武的观点蕴含着经世致用的思想 王夫之的观点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色彩 考向一 宋明理学 1 2013年广东文综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 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 但 不识一个字 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陆九渊 解析 选d 关键是 明理 一词 说明理学已经产生 则a b两项可排除 而朱熹是主张格物致知的 是通过外在手段明理 而材料是反对的 因而选d项 2 2013年福建文综 朱熹在 漳州劝农文 中说 请诸父老 常为解说 使后生弟子 知所遵守 去恶从善 取是舍 非 爱惜体肤 保守家业 在此 朱熹 a 教诲后生弟子遵从 三纲五常 b 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 慎思明辨 c 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 天理 d 劝导百姓遵循一种 理性 的生活秩序解析 选d 本题关键在于对 知所遵守 去恶从善 取是舍非 爱惜体肤 保守家业 这段话的理解 a项 三纲五常 是指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仁 义 礼 智 信 材料没有表达出这个意思 b c两项都缩小了材料范围 只提到一个方面 去恶从善 保守家业 所以选d项 3 2013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 自汉至唐 儒学被奉为 周 公 孔之道 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 孔孟之道 促 成这一变化的是 a 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 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 陆王心学日益兴起解析 选c 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朱熹整理 四书 并加以注解 使之成为儒学的经典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选择c项 4 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 理学家王阳明说 士以修治 农以具养 工以利器 商以通货 各就其资之所近 力之所及者而业焉 以求尽其心 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 民 之道 则一 而已 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 王阳明 a 重申传统的 四民 秩序b 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 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解析 选d 解答本题时 要抓住题干材料关键句子 以求尽其心 则一而已 四民异业而同道 等进行观点的提炼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选d项 5 2012年海南单科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 天以阳生 万物 以阴成万物 生 仁也 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 仁 与万物生成的关系b 孟子的仁政思想c 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d 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解析 选a 依据所学知识 首先排除b d两项 题干认为 阳生万物 而何为 生 呢 生 仁也 其主要阐释的是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a项正确 考向二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6 2013年山东文综 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 文主义思想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b 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 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d 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解析 选c 否定性选择题 李贽生活在明朝中后期 中国有资本主义萌芽但尚未出现资产阶级 故c项说法错误 答案选c项 1 2013年广东广州一模 魏晋南北朝时期 有一种思想易为处于动荡之中的人们所接受 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涣散了人们同疾病作斗争的意志 影响了人们创新医药的积极性 该思 想是 a 心学c 阴阳五行 b 理学d 佛教 解析 选d 结合所学可知a b两项分别产生于南宋 北宋 明显不符 战国时 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五行说广为流行 被秦汉道家 儒家和神仙方士以及后世道教所吸取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战乱时期广泛流行 故选d项 2 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 先生之学 圣人之道 悟性 自足 不假外求 该先贤是 a 程颢c 王阳明 b 朱熹d 李贽 解析 选c 悟性自足 不假外求 含义是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反省内心可得到天理 是心学理论 王阳明思想是心学 3 2013年广东潮州高三期末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情况示意图 下列对a b c 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不 正确的是 a 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 焚书坑儒 的影响b b处处于高潮是受西汉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思想的推动c 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 道的冲击d 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解析 选d d时期是宋明时期 而批判思想出现于明清时期 选择d项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前日五代之乱 可谓极矣 五十三年之间 易五 姓十三君 至于儒者 以仁义忠信为学 享人之禄 任人亡国者 不顾其存亡 皆恬然以苟生为得 非徒不知愧 而反以其得为荣者 可胜数哉 宋史 材料二 仆诚赖天之灵 偶有见于良知之学 以为必由此 而后天下可得而治 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 则为之戚然痛心 忘其身之不肖 而思以此救之 王守仁 材料三 歌谣一 我家女儿年纪小 不会伏侍大人家 爹 阿爹 不要忧 娘阿娘 不要愁 看我明朝梳个好光 鲜 头 前边梳了盘龙髻 后边来到年花楼 看花楼 饮好酒 他弹琵琶我拍手 歌谣二 竹公竹婆竹爹娘 今年让你长 明年让我长 你长没有用 我长嫁儿郎 歌摇三 大脚大 大脚大 阴天下雨不害怕 大脚好 大脚好 阴天下雨摔不倒 明代江南地区女子的歌谣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指出宋代理学产生的背景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王阳明提出的经世济民方案的核心内容 并分析他强调该核心内容的政治社会背景 3 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政治 经济 思想三 个方面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答案 1 背景 五代时期 政局动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