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人口普查表填表说明(一)._第1页
第六次人口普查表填表说明(一)._第2页
第六次人口普查表填表说明(一)._第3页
第六次人口普查表填表说明(一)._第4页
第六次人口普查表填表说明(一).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查表填写说明 一 玉溪市人口普查办公室2010年9月 玉溪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主要内容 一 普查表二 普查对象三 普查表的填写方法四 普查表的指标解释 一 普查表 需要填哪些表 普查表短表反映全国90 户的基本情况 主要为掌握人口数 普查表长表反映全国10 户的基本情况 国内迁移流动 住户和家庭 生育和死亡 教育 经济活动 健康状况 住房状况等方面 境外人员普查表反映我国境内的境外人员 港澳台和外籍人员 基本情况 关注国际人口迁移 死亡人口调查表反映普查标准时点前一年死亡人口的基本情况 二 普查对象 哪些人需要填这些表 对于每个普查员来说 人口普查对象就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普查员所负责普查小区内的全部人口 理解普查对象应把握好两个关键词 标准时点 全部人口 普查的标准时点2010年11月1日零时如何理解标准时点 拍照点 冻结点 区别于登记时间 普查时点人口数 反映2010年11月1日零时普查小区内人口的静止状态 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是哪一天 普查登记的人口及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 全部人口包括以下两部分人 2010年10月31日晚居住在本普查小区内的人 不管此人户口在哪 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户口在本普查小区 2010年10月31日晚未居住在本普查小区内的人 不管离开本小区多长时间 死亡人口普查小区内 在标准时点前一年内 即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 死亡的人口需登记死亡人口调查表 注意 标准时点以后死亡的人应按标准时间的状况在短表或长表中登记 而不应在死亡人口调查表中登记 2009年11月1日零时 2010年11月1日零时 填写死亡人口表 填写短表 长表或境外人员表 普查对象图例 特殊规定军人 武警或标准时点因临时出差 探亲访友 旅游等暂时居住在本普查小区的人不在本普查小区登记 居无定所的人 只要2010年10月31日晚住在属于本普查小区的地界 就在本普查小区登记 三 普查表的填写方法 如何填写普查表 一 填表工具 二 填表顺序 三 填写单位 四 填写方式 五 改错方法 一 填表工具黑色签字笔 0 5毫米 填写 禁止使用钢笔 铅笔和圆珠笔 注意 不得使用橡皮涂擦 严禁使用涂改液或贴条 签字笔尖要保持圆润 书写流畅 防止晕染 划破或戳破普查表 二 填表顺序第一步填写本户地址 第二步填写户记录 第三步填写人记录 人记录应先填写户主 第四步认真核对填报项目并签字 注意 填写普查表时必须按申报人的回答逐项填写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全表审核 人记录的填写顺序人记录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填写 第一人 第二人 按人填报的项目从左至右顺序填写 R1 R2 两个约束条件 跳填项限填项 年龄 性别 例 高中在校生 大学在校生多数漏填劳动力项目男性填了生育项目健康项目很多人漏填 第一人 第二人 第三人 按人填报的项目 人记录 三 填写单位普查表短表和普查表长表以户为单位填写 每张表可填写5人 超过5人的户可酌情增加普查表 境外人员普查表 也以户为单位填写 每张境外人员普查表可填写4人 死亡人口调查表以普查小区为单位填写 每张死亡人口调查表可填写9人 四 填写方式圈填项填写项 在相应横线上填写 现场登记 圈填项 有标准答案的项目 根据实际情况每个问题圈填一个标准答案 只能圈一项 不可打 填写项 没有标准答案的项目 用文字或阿拉伯数字据情填写 填数字 1 填写数字现场登记时只能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下方编码格需待复查 快速汇总结束 经审核无误后方可填入 2 填写文字填写文字的项目包括 姓名 民族 普查时点居住地 户口登记地 出生地 五年前常住地 行业和职业 填写要求 填写简体字 严禁使用繁体 要求书写工整 避免草书汉字大小适中 避免过小或者过大 在汉字框内填写时严禁写出框外一定要认真填写 尽量减少填写错误 填写文字时分为三种情况 a 姓名 现场登记时直接填写在汉字框内 每个方框填写一个字 严格按先姓后名的顺序从上到下顶格顺序填写书写 确保姓氏从首格开始书写 姓名较长汉字框填不全时 可在此处续填 b 民族 普查时点居住地 户口登记地 出生地 五年前常住地 第一步 在现场登记时必须先在预填区填写汉字 第二 复查 快速汇总结束后 经审核无误 进入非专项编码阶段方可填入汉字框中 每个汉字框只能填写一个字 根据汉字框数目填写同样数目的前几个汉字 哈萨克 哈萨 民族填写示例 预填区 现场登记时直接在此处填写民族名 非专项编码阶段 经审核无误后填入汉字框中 民族项目只有两个汉字框 即应填入前两个汉字 哈萨 云南 普洱 墨江哈尼族自治 审核 地址填写示例 横线上作为现场登记的预填区 c 行业和职业 现场登记时直接在下方栏目的空白处填写文字 中铁四局建筑公司 房屋建筑施工 钢筋工 五 改错方法1 圈填错误应将错填序码连同该项文字答案用双横线划去 然后据情圈填正确的选项 2 数字书写错误数字框外的数字书写错误 应用双横线划去 在划线的上方另行填写 3 文字书写错误汉字框外文字书写错误 横着书写的 应用双横线划去 在划线的上方另行填写 竖着书写的 用双竖线划去 在划线的右侧另行填写 注意 务必保证填写的 姓 和 名 顺序正确 否则应重新填写 圈填错误的修改方法 数字书写错误的修改方法 12 1981 1982 汉字框内姓名书写错误的修改方法 或 陆 劲 劲 中铁四局建筑公司 房屋建筑施工 钢筋工 铁路施工 文字书写错误的修改方法 1 广东 云南 或 文字书写错误的修改方法 2 塔 基 克 塔 基 克 吉 汉 或 汉 蒙古 文字书写错误的修改方法 3 云南 广东 不可污染黑色定位块 四 普查表的指标解释 填哪些内容 一 普查表短表 二 普查表长表 三 境外人员普查表 四 死亡人口调查表 普查表短表本户地址按户填报的项目 6项 按人填报项目 12项 本户地址 红塔 凤凰路 瓦窑社区 001 注意 普查小区的序号为上级人口普查机构给定 不可随意填写 建筑物编号请填写普查小区图上的对应编号 12 按户填报的项目 短表 H1 户编号H2 户别H3 本户应登记人数H4 2009 11 1 2010 10 31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H5 本户住房建筑面积H6 本户住房间数 家庭户和集体户都填报 H1 户编号 填写 户主姓名底册 上的 户编号 横线上填写数字 应填三位数 如第一户 应填为001 H1 户编号 2 如果登记时某户中实际居住着两户 其中一户使用原来的 户编号 另一户的 户编号 为本普查小区最大户编号后续编 并将相关内容补填到 户主姓名底册 最后位置 居住三户或以上的 依次类推 例如 在登记时发现003户实际居住三户 而该普查小区 除了600以上 最大户编号为083 则其中一户仍使用户编号003 其余两户续编为084和085 同时在 户主姓名底册 上作相应补充 H1 户编号 3 如登记时发现该户为空户 应在 户主姓名底册 的备注栏内注明 该户为空户 同时 将该户摸底时填写的其他内容用铅笔划一条横线 该户的 户编号 作废 在填写普查表 户编号 时 其他户也不得使用该户的 户编号 全户死亡户的户编号填写 999 全户死亡的户 除填写 H1 户编号 外 只填写 H4 2 2009 11 1 2010 10 31死亡人口 其他户记录和人记录项目均不再登记 设有家庭户和集体户两个选项 按实际情况圈填 家庭户 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 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口作为一个家庭户 注意 单身居住独自生活的 也作为一个家庭户 集体户 相互之间没有家庭成员关系 集体居住共同生活的人口 作为集体户 注意 与户口簿的户别 集体户口无关 H2 户别 即本户的普查对象2010年10月31日晚居住本户的人 无论其户口是否在本户 户口在本户 2010年10月31日晚未居住在本户的人 无论外出多长时间 注意 本户应登记人数 中的两部分相加应与普查表填报的人记录数相等 H3 本户应登记人数 1 陆劲 198212 汉 0 只有一条人记录 相加等于1 本户某人标准时点临时出差的 仍应在本户登记 填到第一部分 有多套住房的 平时在不同的地方居住 标准时点在哪里住就在哪里登记 注意 H4 2009 11 1 2010 10 31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 只填报这个时间段的出生 死亡人口 需分别填写男女的合计数 没有需填 0 不要漏掉出生不久就死亡的婴儿 既要填写出生数 也要填写死亡数 注意 在此处填写了死亡人口的户 还应填报死亡人口调查表 H4 2009 11 1 2010 10 31死亡人口 数应与死亡调查表中属于本户的死亡人数相等 H5 本户住房建筑面积 按住房的外墙计算建筑面积 只知道使用面积的 用下面的公式换算 使用面积 包括扩建的使用面积 0 7 建筑面积建筑面积应填写整数 不为整数时四舍五入获得 注意 1 在旅馆或租借的房屋居住的户 一律按现住所的实际情况填写其住房面积 2 居住在工作场所的户 住房面积填写其居住房间的建筑面积 3 兼作生产经营用房的房间也应算在住房面积内 只作为生产经营用房的房间不应计算在住房面积内 4 合住在同一所住房里的住户 其建筑面积为各户所独立使用的房间面积加上公共使用面积 包括厨房 厕所 门厅 阳台等 的一部分 两户合住的 各按二分之一计算 三户合用的各按三分之一计算 四户及以上合用的依此类推 合住户面积的算法 公摊部分 第一人 第二人 H6 本户住房间数 指户内除厨房 厕所 客厅以外的所有自然间数 包括扩建的房间 填写本项目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在旅馆或租借的房屋居住的户 一律按现住所的实际情况填写其住房间数 3 3 2 合住同一所住房的 在填写住房间数时 填写其独立使用的房间数 第一人 第二人 1间 2间 H5 本户住房建筑面积与H6 本户住房间数的区别 在于建筑面积需要将厨房 厕所 客厅计入 而住房间数不计入 H5和H6反映的是目前登记人所使用房屋的情况 而非拥有情况 比如某人有多套房屋 如果没有租出去 H5和H6就需要将该人所有的房屋面积 间数分别加总计入该人户下 如果租了出去 就需要将房子的情况登记在承租人的户下 注意 每个人都填报的项目6周岁及以上 2004年10月31日以前出生 的人填报的项目 按人填报的项目 短表 注意 每张表可填写5条人记录人记录的填写顺序按户主 户主的配偶 子女和其他人 每个人都填报的项目 短表 R1 姓名R2 与户主关系R3 性别R4 出生年月R5 民族R6 普查时点居住地R7 户口登记地R8 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R9 离开户口登记地原因R10 户口性质 R1 姓名 直接填写在下方汉字框中 写不全的填写在下方空白处 填写被登记人的正式姓名 没有正式姓名的可填小名或某某氏 但不能填笔名 代号等 婴儿未起名的 可填 未取名 R2 与户主关系 被登记人与本户户主的关系家庭户户主登记为第一人户主的配偶在本户登记的 应为第二人集体户任选一人登记为户主本户其他成员与户主关系均为其他注意 本户人记录中的第一人必须是户主 一户必须有一个户主 注意 户主可参考户口簿上的 户主 或按习惯确定户主 应考虑具体情况 为了理清代际关系 当本户几代同堂的时候 可选择中间一代为户主 比如一家住了五代 可选择第三代为户主 若选择第一代为户主 第三代 第四代和第五代都选 7 孙子女 无法反映该户的代际关系 注意 区分申报人与户主申报人不是户主的 注意在圈填时 不要将某人与申报人的关系错填为与户主的关系 申报人 张顺来户主 张顺来的爸爸张长远填报人中张顺来的弟弟张顺强圈填与户主关系时应选择与户主张长远的关系 圈填 2 子女 而不是选择与申报人张顺来的关系 圈填 8 兄弟姐妹 注意 户主的配偶在本户登记的 应填写为第二条人记录 并且配偶的性别必须与户主相反 户主与其配偶的年龄差 一般不应大于30岁 父母双方与子女的年龄差 至少一方应大于15岁 祖父母双方与孙子女的年龄差 至少有一方应大于30岁 如不相符 应加以核实 R3 性别 指被登记人的性别 据情圈填 R4 出生年月 指被登记人的出生年 月 用阿拉伯数字填写 出生年月按公历填写 只知道农历的 要换算成公历 换算公式为 公历月 农历月 1可参考户口簿或居民身份证 R5 民族 指被登记人的民族成份 现场登记时应先填写在空白处作为预填 填写民族时不要写简称 要填写全称 如哈萨克族 不要简填为哈族 外国人加入中国籍 填写时分为两种情况 其民族和我国的某一民族相同的 就填某一民族 没有相同民族的 按外国人加入中国籍填写 简填 入籍 族 无需填写 哈萨克 注意 子女应与父母双方或一方所填民族相同 如与父母双方中任何一方都不相同 应加以核实 R6 普查时点居住地 指被登记人在2010年10月31日晚居住在何处 设有六个标准答案 据情圈填 R7 户口登记地指被登记人的常住户口登记地情况 设有五个标准答案 普查员根据被登记人的实际情况 据情圈填 提示 R6 R7是登记项目的重点和难点 为便于理解 可以将这两个项目结合起来学习 R6 普查时点居住地 R7 户口登记地两项都是针对地域范围的划分 如何理解地域范围 首先应对我国的行政区划有个基本的认识 我们以普查时点居住地为例进行具体讲解 普查时点居住地的六个选项分别为 1 本普查小区2 本村 居 委会其他普查小区3 本乡 镇 街道 其他村 居 委会4 本县 市 区 其他乡 镇 街道 5 其他县 市 区 6 港澳台或国外普查员根据被登记人在普查时点所处的位置信息 如何判断被登记人属于 1 6 哪种地域范围 假设我们位于玉溪市红塔区玉兴路街道右所社区居委会的某个普查小区 普查时点居住地的六个选项可以转变为 1 本普查小区2 右所社区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3 玉兴路街道其他村 居 委会4 红塔区其他乡 镇 街道 5 红塔区以外其他县 市 区 6 港澳台或国外 港澳台或国外 红塔区以外 昆明市 红塔区 洛河乡 玉兴路街道 高仓镇 右所社区 本普查小区 其它普查小区 北苑社区 江川县 1 2 4 4 5 6 图示 北京市 5 3 如何填写R6和R7项 回顾普查对象包含的两部分人口 1 2010年10月31日晚居住在本普查小区内的人 不管此人户口在哪 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2 户口在本普查小区 2010年10月31日晚未居住在本普查小区内的人 不管离开本小区多长时间 地址填写可参考普查员手册中 全国县及县以上地名表 特殊情况 对于临时出差 探亲 旅游 或值夜班等原因31日晚不在家住的 仍视为2010年10月31日晚住在本户 幼儿园全托孩子 小学和初中住校生 一律在其家中登记 视为2010年10月31日晚住在家中 注意 R6 普查时点居住地 圈填答案 中任意一项的人 R7 户口登记地 必须圈填答案 圈填答案 的人 需填写普查时点居住地所在的省 区 市 地 市 县 市 区 的具体名称 注意 R7 户口登记地 圈填答案 的人 R6 普查时点居住地 必须圈填答案 圈填答案 的人 需填写户口登记地所在省 区 市 地 市 县 市 区 的具体名称 圈填答案 的人 跳填 R11 是否识字 R8 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 设有九个选项 1为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 R6圈填 1 或 2 且R7圈填 1 的人 必须圈填本项目标准答案 1 只有这部分人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 注意 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并不仅指上次离开户口登记地的时间 如果常年外出的人中间由于农忙或节假日等原因偶尔回家的 还应该从第一次离开户口登记地的时间开始计算 如果中间回家半年以上后再外出的 才能按再外出的时间算起 R9 离开户口登记地原因 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原因 本项设有九个标准答案 普查员根据被登记人的实际情况 据情圈填 R8圈填 2 9 的人圈填此项 多次迁移的应填初次迁移的原因 随迁家属 看主要原因 R9 离开户口登记地原因 务工经商 指十五周岁及以上因从事各种劳务活动或商业贸易活动 离开户口登记地的人 工作调动 指十五周岁及以上因工作调动 毕业分配或工作招聘而离开户口登记地的人 复员转业军人由部队迁来的 也圈填此项 学习培训 指六周岁及以上因考入各级各类学校或参加本地各单位举办的各种学习班 培训班 而离开户口登记地的人 R9 离开户口登记地原因 随迁家属 指随同家人务工经商或工作调动而离开户口登记地的人 投亲靠友 指因投靠亲属或朋友而离开户口登记地的人 拆迁搬家 指因房屋拆迁 搬家而离开户口登记地的人 R9 离开户口登记地原因 寄挂户口 指户口登记地与居住地不一致 但户口落在集体户或落在与其无直接亲戚关系的家族户中的人 以及没有在户口登记地居住 只在户口登记地落户口的人 婚姻嫁娶 指十五周岁及以上因结婚而离开户口登记地的人 其他 指除上述以外的其他原因 例 11月3日普查员到玉兴路街道右所社区居委会006普查小区第001户进行调查 了解到这些情况 10月31日晚 第001户家里户口本里共有4人 住本户有3人 户主 王振 户口在本户 31日晚他刚好轮到在单位值班没在家住 单位在江川县 妻子 陈秋 户口在本户 31日晚住本户 儿子 王强 户口在本户 去昆明市打工二年多了 今年国庆回来在家住了二十天 10月下旬又去昆明打工了 儿媳 余洋 户口在娘家 通海县 嫁过来五年了 31日晚住在家里 女儿 王坚 嫁到太原市多年 户口也迁到夫家了 10月29日因表弟结婚 回来喝喜酒 在家住了三天 11月1号一早就回太原了 表叔的儿子 李程 户口寄挂在本户 二年前去美国留学了 一直没回来 001户R6 R7 R8和R9的登记方法 户主 王振 R6 R7 R8 R9跳过不填妻子 陈秋 R6 R7 R8 R9跳过不填儿子 王强 R6 R7 R8 R9 儿媳 余洋 R6 R7 R8 R9 表叔的儿子 李程 R6 R7 R8 R9 女儿 王坚 不是普查对象 不应登记 R10 户口性质 指被登记人的常住户口性质 设有两个标准答案 按其户口簿上常住户口的农业 非农业性质据实圈填 注意 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地区 按照取消前的性质圈填 农民进城已办理了小城镇户口的 也圈填 2 非农业 6周岁及以上 2004年10月31日以前出生 的人填报的项目 R11 是否识字R12 受教育程度 R11 是否识字 指被登记人是否达到脱盲标准 设有两个选项 脱盲标准 城市居民和乡 镇企业职工识字2000个 乡村居民识字1500个如果能阅读通俗书报 能写便条就认为具有识字能力 圈填 1 是 小学在校学生一律圈填 1 是 R12 受教育程度 指按照国家教育体制 被登记人接受教育的最高学历 设有七个标准答案 6周岁及以上的人圈填此项 通过自学或成人学历教育经国家统一考试合格的 取得毕业证 分别归入相应的受教育程度 在R11 是否识字圈填了 2 否 的人 只能圈填本项目标准答案 1 未上过学 或 2 小学 普查小区地址按人填报的项目每个死亡人口都登记的项目 6项 死亡时满6周岁的人登记 1项 死亡时满15周岁的人登记 1项 注意 凡在普查表户记录H4 2中 已登记了 2009 11 1 2010 10 31死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