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碳小车答辩ppt课件.ppt_第1页
无碳小车答辩ppt课件.ppt_第2页
无碳小车答辩ppt课件.ppt_第3页
无碳小车答辩ppt课件.ppt_第4页
无碳小车答辩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碳小车 S 参赛队伍 贵阳学院 参赛成员 王显令肖着勇邵佳明 指导老师 李佳霖石文昌 1 设计背景 二 综合工程训练大赛培训能力原则创新设计能力制造工艺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工程管理能力 一 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方针1 低碳理念 树立低排放 低能耗的社会环境理念 2 两型社会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 命题分析 命题要求 要求小车以1KG砝码下降400mm高度产生的重力势能驱动小车行进 在行进过程中绕过按一定间距 700 1300mm 安放的障碍物 评判原则 以小车绕过障碍物的数量和行进的距离作为判定设计是否成功的主要依据 3 设计分析 小车以砝码产生的重力势能作为驱动动力来源 为了使小车能行进较远的距离 应尽量减少小车行进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小车的转向结构要选择合理并保证加工零件的精度要求和结构运行的稳定性 保证小车在左转和右转过程中轨迹的对称性 否者小车每一次的转向误差将会持续累积 最终会导致小车偏离预定轨迹 降低小车行进过程中能量损失的方案 1 合理选用机构 2 尽量减小传动链 3 保证零件配合的精度要求 4 减轻整车结构的重量 5 尽量降低砝码下降过程中的加速度 减小砝码下降到最低位置时由于撞击产生的能量损失 4 车架的选择 为了避免小车在行进过程中小车整体的晃动 并考虑到加工成本和精度要求 车架选用轻质铝板材加工 并合理设计车架外形 避免由车架给小车带来的不必要的负载 5 传动方式的选择 结合小车设计要求 在设计中要求能量损失低 轨迹对称程度高 小车结构紧凑 我们将设计要求转换为具体问题 即 1 要求能量损失低 就要要求传动的效率高 2 要求小车的轨迹对称性好 就要保证小车转向机构与驱动轮之间的传动比恒定 经过对比机械传动的各种方案 我们在转向机构与驱动轮之间选用齿轮传动 结合实际设计需求 转向机构与驱动轮之间我们选用齿轮传动 以转向齿轮驱动驱动轴 转向齿轮与砝码之间采取阶梯绕线轮传动 将传动比合理分配在转向齿轮与驱动轴和绕线轮之间 避免出现绕线轮上传动比过大 结构不协调的情况发生 在保证转向机构与驱动轮之间的传动比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阶梯绕线轮来调节驱动小车的驱动力 从而控制小车的行进速度 获得较大的行进距离 齿轮传动具有的优点 1 能够在空间任意两轴 平行轴 相交轴 交叉轴 间传递运动和力 2 瞬时传动比恒定 3 结构紧凑 适于近距离传动 4 传动效率高 0 92 0 99 5 传递的功率和速度范围大 6 驱动方式设计 提出问题 小车要实现绕过障碍物的动作 势必在左右轮上产生差速 在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小车的左右轮与地面一定会产生滑动摩擦 这样的情况既不利于小车行走的稳定 也会产生较大的能量损失 同时也会影响小车的轨迹和绕桩的效果 解决方案 1 采取单轮驱动 2 采取差速器驱动 3 采用单向轴承交替驱动 方案分析 1 单轮驱动 行进时驱动轮会时而在轨迹弧线内侧 时而在轨迹弧线外侧 而驱动轴和转向齿轮之间的传动比是恒定的 会导致小车向驱动轮的一车偏离 要实现对称轨迹要靠转向装置将小车从偏离的一端重新拉回来 2 安装差速器 能实现轨迹的对称性 且效果较好 但安装难度大 成本高 3 单向轴承驱动 采用单向轴承驱动 其原理和单轮驱动原理相同 即转向过程中后轮始终有一个为驱动轮 一个为从动轮 不同点在单项轴承内棘轮的作用会使小车始终以轨迹内侧后轮作为驱动轮 外侧为从动轮 从而保证小车行走轨迹的对称性 方案选择 综合考虑安装的方便 成本 调节的便捷程度 我们采用单向轴承后轮交替驱动小车 7 转向机构的设计 转向机构的选择 1 正弦机构曲柄具备调节功能 可以在小范围内调节小车的轨迹 调节性能较好 2 凸轮机构能根据轨迹要求设计凸轮参数 但凸轮加工成本高 且不具备轨迹调节功能3 无急回特性曲柄摇杆机构无急回曲柄摇杆机构是平面机构 要求曲柄处于前轮支架轴线的垂直面 要多一级转换机构 该机构对于摇杆与前轮角度的精度要求较高 装配难度较大 而且曲柄长度不具备调节功能 会导致摇杆摆角不对称 4 空间四杆机构空间四杆机构有2个球副 机构简单 传动效率较高 但摇杆与前轮的角度难以控制 同样具有安装精度高的特点 正弦机构具有零件加工容易 成本低 可调性好的特点 8 转向机构设计分析 右转 直行 左转 左转 右转 直行 左转 右转 初始位置 MATLAB摆角分析 9 微调装置设计 由于加工零件和安装时都会产生一定的偏差 会使小车偏离预定的轨迹 但如果提高加工和装配的精度 相应的加工成本的成本也会提升 为了使小车的安装精度和加工精度降低的同时实现完美的越障功能 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微调装置和粗调装置 10 微调装置 结构粗调 结构微调 轨迹微调 浮动连接 11 轨迹分析程序 轨迹分析程序 s驱动轮走过的路程 n 驱动轮转过的转数 n1 大齿轮转过的转数 i 大齿轮与小齿轮间的传动比 r 曲柄摇杆偏心距离 dx 顶杆行程 以中间位置为准 顶上去为正 拉回来为负 l 导向杆长度 l1 车身长 a 导向杆偏角 弧度数 k a的度数转换 r1 轨迹曲率半径 m 轨迹图像曲率 r2 驱动轮直径l 62 请输入导向杆长度r2 213 请输入驱动轮直径i 3 75 请输入齿轮传动比r 11 请输入曲柄偏心距离10 25l1 207 请输入车身长度lk 180 请输入车身宽度q 3 请输入测试周期x 0 请输入初始X坐标y 0 请输入初始Y坐标v 4000 请输入细分数s linspace 0 r2 pi i q v n s r2 pi n1 n i dx r sin n1 0 25 2 pi a atan dx l k a 2 pi 360 r1 l1 sin a m 1 r1 ds r2 pi i q v s取微分m ds r1 微分下车身的转角z1 zeros 1 v 建立一个矩阵用于存储车身转角数据fori1 1 v 对车身转角数据进行持续累加并存储z1 1 i1 m i1 ifi1 2z1 1 i1 z1 i1 1 m i1 end end ux ds cos z1 zx zeros 1 v 建立一个矩阵用于存储轨迹的X坐标 fori2 1 v 对轨迹X坐标进行持续累加并存储zx 1 i2 ux i2 xifi2 2zx 1 i2 zx i2 1 ux i2 end end dy ds sin z1 zy zeros 1 v 建立一个矩阵用于存储轨迹的Y坐标fori3 1 v 对轨迹Y坐标进行持续累加并存储zy 1 i3 dy i3 yifi3 2zy 1 i3 zy i3 1 dy i3 end end zyz zy lk 2 左轮Y坐标zxz zx 左轮X坐标zyy zy lk 2 右轮Y坐标zxy zx 右轮X坐标plot zx zy zxz zyz zxy zyy 输出轨迹图像title 无碳小车轨迹仿真 xlabel x坐标 ylabel y坐标 12 轨迹分析图像 参数设定 导向杆长度 62齿轮传动比 3 75驱动轮直径 213偏心距离 11车身长 207 13 小车整体三维图 14 创新性分析 2 多处微调装置和浮动连接 降低了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