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一)人教部编版(含答案)_第1页
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一)人教部编版(含答案)_第2页
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一)人教部编版(含答案)_第3页
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一)人教部编版(含答案)_第4页
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一)人教部编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测试卷(一)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50分)1.看拼音,写词语。(10分)bn jn ch mn j shu zha w y( ) ( ) ( ) ( ) ( )co jn xing tng xn s tu b( ) ( ) ( ) (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4分)妒忌(j j ) 发钗( cha ch) 山涧( jin jin)踉( ling ling)跄 迸( bng bng)裂 耻( ch zh)笑顽劣(li l) 景阳冈( gng gng)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A.碗蝶 紧急 B.私自 粗鲁 C.熟悉 手仗 D.傍样 都督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擂鼓 擂台 B.调查 调节 C.更加 更改 D.漂泊 停泊5.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换个说法,不改变句子原意。(2分)(1)店主人满满筛一碗酒来。 ( )(2)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 ( )(3)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 )(4)请勿自误 ( )6.读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3分)耻笑 可笑 见笑(1)小企走路摇摇晃晃的样子真( )。(2)小明开始演讲之前,谦虚地说:“我水平有限,大家别( )。(3)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要帮助他,不要( )他7.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3分)如果就 一面一面 因为所以(1)( )诸葛亮的船已经驶出很远,( )曹操要追也来不及了。(2)( )周瑜知道了诸葛亮借船这件事,诸葛亮的计划( )完了。(3)丫头们( )搬高墩,捆剪子股儿,( )拨起夔子来。8.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商议军事 制造弓箭 推却时间 预计功课B.招待客人 吩咐事情 准备材料 探听虚实C.报告领导 制订计划 调度车辆 连接线路D.靠近码头 支援灾区 布置房间 下达命令9.补全四字词语,并在横线上写出加点字的意思。(6分)( )不自胜: 天造地( ): 一( )而尽: 日( )月华: ( )男挈女: ( )伏无违: 10.下面四个句子分别体现了武松怎样的特点?( )(2分(1)便有大虫,我也不怕。(2)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3)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4)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A.爱面子 机敏 心细 无畏 B.无畏 机敏 爱面子 心细C.无畏 机敏 心细 爱面子 D.无畏 心细 爱面子 机敏11.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在括号里。(3分)(1)大虫吼一声,振得那山冈也动。 ( )(2)武松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 ( )(3)石猴是那么顽皮,那么勇敢,那么聪明。 ( )1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3分)(1)这早晚正是未末申初时分,我见你走都不问人,枉送了自家性命。(改为反问句) (2) 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改为转述句) (3) 周瑜知道了诸葛亮借箭的经过,非常佩服诸葛亮。(改为双重否 定句) 13.按照课文的顺序,排列下列句子。(2分)( )周瑜派鲁肃探听诸葛亮怎样造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助自己作借箭的准备( )诸葛亮成功借箭,周瑜不禁感叹诸葛亮的才能胜过自己。(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 )诸葛亮利草船向曹操借箭。14.填空。(4分)(1)景阳冈选自 ,小说塑造了许多英雄形象,如: 、 。(2)猴王出世选自 ,我们知道里面的许多故事,如: 、 。(3)红楼梦中的许多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我能写出其中的两个人物: 、 。15.综合实践。(2分)读了猴王出世,相信猴王这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你对猴王的看法。 二、阅读与理解。(共20分)(一)草船借箭(节选)(11分)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嘁“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1.文中画“ ”的句子是描写,其作用是 (2分)2.诸葛亮为什么“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插鼓,一边呐喊”?(1分) 3.在选文第一自然段中,用“ ”画出三个表现诸葛亮胸有成竹的词语。(3分)4.鲁肃的“ ”和诸葛亮的“ ”形成对比,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2分)5.下列对“诸葛亮笑着说”的“笑”解释正确的是( )(多选)(3分)A.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断定曹操不会贸然出兵B.诸葛亮嘲笑鲁肃因为不明白自己的用意而惊慌失措C.表现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是诸葛亮英雄本色的表现D.诸葛亮故作镇定,既是安慰自己,也是安慰鲁肃不要怕(二)(9分)有一次,魏国得到消息,得知蜀国的战略要地西城兵力薄弱,只有不到一万士兵,就派大将司马懿率领十几万大军前去攻打。蜀国得到魏国的军队正迅速向西城赶来的情报后,举国上下都非常紧张。以不到一万士兵抵挡十几万敌人,如以卵击石,必败无疑。可是蜀国要从别的地方调集军队增援又来不及。西城危在旦夕,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一向足智多谋的军师诸葛亮身上。诸葛亮也有些犯难,但严(骏 峻)的形势又迫使他必须拿出一个应对的办法来。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他命令城内的平民和士兵全部撤出,暂时躲避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大开城门,等(候 侯)敌人的到来。魏国大将司马懿不久即带兵包围了西城,但令他吃惊的是,本来以为会戒备森严的西城却城门大开,城墙上也看不到一个守卫的士兵,只有几个老头在城门前扫地。正在他大惑不解的时候,就看到城楼上出现一个人,正是他的老对手诸葛亮。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在架预先放好的古琴前坐下来,随即悠扬的音乐从城楼上传下来。魏国的将士都愣住了,在大军围城的危急关头,蜀国的军师诸葛亮却弹起了琴,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面对开着的城门和弹琴的诸葛亮,老谋深算的将军司马懿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他早就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可诸葛亮胆敢大开城门迎候十几万大军,这太出乎他的预料了。因此他想,城里必定埋伏了大量兵马。这时,就听得城楼上传来的琴声由舒缓渐渐变得急促起来,仿佛暴风雨就要来临一般。司马懿越听越不对劲,他怀疑这是诸葛亮发出的调动军队反攻的信号,于是急忙下令让他的军队撤退。就这样,蜀国的西城没有用兵一卒就得以保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空城计”。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使用不恰当的字。(1分)2.对诸葛亮摆“空城计”成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2分)诸葛亮知己知彼,思虑周详B.司马懿生性多疑,用兵谨慎C.蜀国的增援军队马上就到D.诸葛亮临危不乱,沉着应对3.用“ ”在文中画出两次描写琴声的部分,并说说其作用分别是什么。(2分) (1) (2) 4.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2分) 5.“空城计”是“三十六计”之一,你还知道哪些计谋?请写出两个。 (2分) 三、表达与交流。(共30分)同学们读书看报后都会有自己的阅读感受,请选择自己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读后感。答案一、1.半斤 插满 饥饿 水寨 武艺 曹军 俺家 胸膛 寻思 拖把 2.j chi jin ling bng ch li gng3.B 4.D 5.示例:(1)斟 (2)为什么 (3)凡是 (4)别6.(1)可笑 (2)见笑 (3)耻笑7.(1)应为所以 (2)如果就 (3)一面一面8.A9.喜 能够承担或承受。 设 创造。 饮 完。 精 精华。 拖 挈带 带领。 拱 不遵照,不依从。10.B11.(1)夸张 (2)比喻 (3)排比12.(1)这早晚正是未末申初时分,我见你走都不问人,岂不枉 送了自家性命。 (2)诸葛亮说,他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3)周瑜知道了诸葛亮借箭的经过,不得不佩服诸葛亮。13.2 4 1 314.(1)水浒传 示例:宋江 林冲 (2)西游记 示例:大闹天宫 三打白骨精 (3) 示例:薛宝钗 林黛玉15. 示例: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猴群拜为猴王,他可真是活泼可爱,敢作敢为二、(一) 1.环境 既写出来诸葛亮精通天文,预测准确,也为下文写借箭做准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虚张声势,迷惑敌人,既然敌人不敢出来,还要让敌人多放箭,找到射箭的方向和目标。 3.笑 一定 只管 4.吃惊 笑 5.AC (二)1. 骏 侯 2.C 3.随即悠扬的音乐从城楼上传下来 这时,就听得城楼上传来的琴声由舒缓渐渐变得急促起来,仿佛暴风雨就要来临一般。 (1)诸葛亮用悠扬的琴声表现自己神定气闲,借以迷惑魏军,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2)诸葛亮看透了司马懿的心理,让司马懿以为自己要派兵反攻,马上撤退。 4.诸葛亮巧设空城计退敌。 5.示例:苦肉计 借刀杀人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总分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co jn wi pi l s zh dngj bng wn xing tng sh xi二、辨字组词。(4分)呐( ) 截( ) 杖( ) 敞( )纳( ) 载( ) 丈( ) 敝( )三、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剪子股:一种放风筝的工具。B.榜文:旧时官府张贴的文告。C.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D.墨客:专指会画画的人。四、写出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1.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 )2.独有宝玉的美人儿,再放不起来。 ( )3.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 ( )4.众人仰面说道:“有趣,有趣!”说着,有丫头来请吃饭,大家方散。 ( )五、选词填空。(4分)左右 横竖 里外 远近1.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晚了出来伤人,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这是( )皆知的事。2.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 )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3.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探春笑道:“( )是给你放晦气罢了!”4.你这样说,弄得我( )不是人了。六、按要求写句子。(8分)1.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改为转述句)_2.大虫吼一声。(改为夸张句)_3.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蔽了桥门。(改为“把”字句)_4.每条船有五六千支左右的箭,二十条船总共有不到十万多支。(修改病句)_七、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6分)A.排比 B.夸张 C.反问 D.比喻1.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 )2.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3.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4.那石猴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 )八、课文内容回顾。(8分)本组课文都出自_。草船借箭根据_的_改编,小说塑造了_的诸葛亮、_的周瑜、_的曹操等人物形象;景阳冈出自_,小说塑造了很多英雄,如:_、_;猴王出世节选自_,我知道里面的许多故事,如_、_。红楼春趣出自_,文章记叙了贾宝玉和众姐妹、丫头们在_里_的经过,突出了他们_,表现了_的热爱。九、课内阅读。(10分)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1.选文中画“_”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把大虫_表现得淋漓尽致。(3分)2.如果将武松应对大虫三招的动作改为“躲”可以吗?为什么?(2分)_“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此时的武松心里会怎么想呢?写一写(3分)_4.用几个成语来形容武松:_。(2分)十、课外阅读。(15分)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历尽艰辛,来到宛子山前。在宛子山波月洞内,有一个千年尸魔白骨精,凶残、狡猾并善于伪装,为使自己长生不老,它一心想吃唐僧肉。它利用孙悟空外出巡山的机会,先后变成上山送斋的村姑与朝山进香的老妪,花言巧语使唐僧和八戒上了当,可两次均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它的化身。然而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白骨精第三次化为一个老丈,利用唐僧面慈心软、善恶不分的弱点,三施攻心计,孙悟空一再揭露其妖怪面目,而唐僧执迷不悟,不仅不准孙悟空去打这个妖怪,还念紧箍咒来惩戒孙悟空。孙悟空为了取经,忍住痛苦,终将老丈打下深涧。白骨精又假冒佛祖名义从天上飘下素绢,责备唐僧姑息孙悟空。唐僧盛怒之下写下贬书,孙悟空恳求师父收回成命,唐僧不允,孙悟空只得返回花果山。孙悟空走后,白骨精将波月洞化成天王庙,唐僧、沙僧中计就擒,八戒乘隙逃走,去花果山请孙悟空来救师父。回来的途中,孙悟空打死前去赴宴的白骨精之母金蟾大仙,自己变成老妖模样来到洞内,伺机搭救师父。在宴前,孙悟空为用事实教育唐僧,设计诱使白骨精重新变化成村姑、老妪和老丈的模样,使唐僧目睹妖怪的本来面目,唐僧幡然悔悟。这时,孙悟空现岀本相,消灭了白骨精及众妖魔。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写下来。(2分)能言善辩( )一意孤行( )2.请你用两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下列人物。(3分)唐僧:_、_孙悟空:_、_白骨精:_、_3.白骨精分别变成_、_和_模样来迷惑唐僧,最后又假冒佛祖名义迫使唐僧_,自己_。(5分)4.孙悟空是怎样使唐僧认识到妖怪的本来面目的?(2分) _5.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你还读过其中的哪些故事?请写出几个。(3分)_十一、习作天地。(30分)我国的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