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命题趋向探究 返回目录 考情实录 返回目录 考情实录 返回目录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外历史上典型的九大改革 从时间上可分为 古代改革 梭伦改革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 和近代改革 欧洲的宗教改革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 从性质上可分为 奴隶社会的改革 梭伦改革 封建性质的改革 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和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欧洲的宗教改革 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 基本线索 返回目录 1 从根本上说 改革就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的调整 共同背景都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适应 2 凡是改革 都必然要触及一部分社会既得利益者或特权阶层的切身利益 必然会遇到阻力 革命性的改革 触及的是社会腐朽势力和没落阶级 斗争更为激烈 3 改革的成败与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改革派与守旧派的力量对比 国际国内背景等 历史规律 返回目录 思维导图 7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向一古代中外的重大改革例1 2013 福建卷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 国不农 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 则众力不足也 事商贾 为技艺 皆以避农战 民以此为教 则粟焉得无少 而兵焉得无弱也 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 多 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 商君书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二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 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 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 都受到了节制 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 都成了流行的职业 由货币 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 但是 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 它已经变成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 据材料一 二 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的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 2 据材料一 概括 事商贾 带来的危害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如何理解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 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答案 1 商鞅 重农抑商 梭伦 农商并重 2 危险 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 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 难以实现富国强兵 在诸侯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 理解 逐步消除贵族特权 为雅典民主政治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解析 本题考查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 主要考查考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正确比较 分析历史问题 第 1 问提取材料信息进行概括说明即可 第 2 问包括两个层次 先归纳 概括 事商贾 的危害 说明其对秦国发展的不利影响 再联系已学知识中雅典在梭伦改革后80年社会发展情况 说明消除贵族特权 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点评本考点在近几年的考试中主要集中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 影响及成功的原因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均田制 迁都洛阳和汉化政策 改革的作用及取得成功的原因 梭伦改革的特点和影响 尤其是对不同改革的比较以及利用新材料和新情境考查教材之外的改革成为主要趋势 因此在备考时除了把握教材知识外 还要把握改革的理论知识 以备解决新问题和新材料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图析考点 1 中国古代封建化的改革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 东西方调整社会内部矛盾的改革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规律认识1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分类 1 从程度看 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 进行局部的调整 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 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 从内容看 有政治改革 经济改革 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3 从性质看 有奴隶社会的改革 封建性质的改革 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奴隶社会的改革 梭伦改革 管仲改革 鲁国 初税亩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封建性质的改革 有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 如魏文侯变法 商鞅变法 有挽救危机 自我完善的改革 如彼得一世改革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中国的王安石变法和洋务运动 有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 封建化 民族融合 的改革 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有宗教思想的改革 如欧洲的宗教改革 有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 有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改革 如美国罗斯福新政 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苏联 东欧社会主义改革和中国的改革开放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 从政治 经济 军事和思想文化角度归纳中国古代改革的特点 1 从政治角度看 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都涉及政治制度改革 商鞅变法侧重于制度的重建 如废分封 推行县制 实质是加强中央集权 北魏孝文帝改革整顿吏治 制定官吏俸禄制和考核制度 任用汉族地主为官 更侧重于接受汉族先进政治制度 加强统治 王安石变法很少涉及政治制度变革 这是由时代背景决定的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 从经济角度看 三次改革都涉及经济举措 商鞅变法涉及土地制度 农业政策 商业政策以及经济衡量计算单位等 本质上反映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特点 有助于政治统一 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涉及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体现了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耕作方式的特征 而王安石变法从富国角度出发 改革赋役制度 重视农业 兴办水利工程 加强市场流通管理等 目的是限制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缓和农民阶级与封建国家的矛盾 以达到改变 积贫积弱 局面的目的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3 从军事角度看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进行了军事改革 商鞅变法的军事改革 直接目的是为了强兵 以取得争雄优势 称霸天下 王安石变法中的军事改革虽然也是为了强兵 但更侧重于防范人民的反抗和抵御少数民族政权的进攻 4 从思想文化及生活习俗角度看 三次改革都有所涉及 商鞅变法 燔诗书而明法令 强调的是加强思想控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汉化政策的体现 王安石变法对教育进行改革 从科举制度入手 达到整顿吏治的目的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深化拓展 1 梭伦改革体现出的特点 1 从目的上看 其主要目的是消除社会矛盾 稳定社会秩序 2 从措施上看 很多措施都带有 折中 色彩 3 从立场上看 对贵族和平民采取中立原则 但自身却站在工商业奴隶主的立场上 4 从结果上看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但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1 相同点 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变法都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 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 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2 不同点 背景不同 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根本目的不同 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 建立新制度 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 局部调整生产关系 性质不同 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变式 2013 徐州摸底 有学者认为 商鞅的强国之术堪称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最残酷和严厉的一种措施 是一次激进的国家主义试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能得甲首一者 赏爵一级 益田一顷 益宅九亩 级除庶子一人 乃得入兵官之吏 商君书 境内 材料二令民为什伍 而相牧司连坐 不告奸者腰斩 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 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行之十年 秦民大说 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 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 怯于私斗 乡邑大治 史记 商君列传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战国的风气 从根本上说 是由于制度原因造成的全社会的 免而耻 虽然容易在短期内奏效 但国家政令的贯彻执行 如果仅能仰仗于予富予贫 予贵予贱以及施用严刑峻法的权力 人民的守法就只能是出于恐惧和贪欲 程念祺 商鞅的为人为政和战国风气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概括商鞅制定军事制度的特点 并分析其在秦国争霸过程中的作用 2 据材料二 归纳商鞅法制思想的主要内容 这种法制思想在秦国实行的效果如何 3 据材料三 说明商鞅的 强国之术 对民风有何影响 综合以上材料 简要说明你对商鞅变法历史影响的认识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答案 1 特点 奖励军功 对杀敌立功者重奖 作用 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 在六国战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2 内容 严刑峻法 邻里连坐 效果 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秩序 3 影响 功利之风盛行 认识 使秦国由弱变强 为统一奠定基础 形成重利轻义 好战嗜杀的血腥世风 容易导致暴政 解析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 第 1 问材料一反映了奖励军功 联系奖励军功的影响回答作用 第 2 问材料二反映了连坐法 体现了法律的严苛 从材料信息 行之十年 秦民大说 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 家给人足 等信息分析其效果 第 3 问 强国之术 导致人们急功近利 使功利之风盛行 从秦国国力增强 严刑峻法的弊端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向二近代中外的重大改革例 2013 新课标全国卷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1901年1月29日 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 我中国之弱 在于习气太深 文法太密 庸俗之吏多 豪杰之士少 误国家者在一私字 困天下者在一例字 至近之学西法者 语言文字 制造机械而已 此西艺之皮毛 而非西政之本源也 舍其本源而不学 学其皮毛而又不精 天下安得富强耶 著军机大臣 大学士 六部 九卿 出使各国大臣 各省督抚 各就现在情形 参酌中西政要 举凡朝章国故 吏治民生 学校科举 军政财政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当因当革 当省当并 或取诸人 或求诸己 如何而国势始兴 如何而人才始出 如何而度支始裕 如何而武备始修 各举所知 各抒所见 以奕劻 李鸿章 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 以刘坤一 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 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 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 改革逐步推行 史称 清末新政 据 清德宗实录 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2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答案 1 向西方学习 自上而下的改革 侧重制度改革 2 原因 改革主导者不同 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 推行过程不同 面临国内外情势不同 实质 维护专制统治 抵制革命 解析 本题以 清德宗实录 记载的清末新政为切入点 考查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的比较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史料阅读 最大限度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综合所学知识结合分析问题 第 1 问 都是自上而下的学习西方 都侧重于制度改革 第 2 问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 领导者 中央与地方实力派的关系 具体执行情况 结果等方面分析差异 然后要突出清末新政是清政府的自救措施 以维护统治为目的的实质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点评本考点是本专题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知识点上 主要考查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明治维新的背景 措施及地位 影响 欧洲宗教改革和戊戌变法的原因 改革者的主张 改革的措施及局限性 尤其是在经济上和风俗习惯上的改革措施是重中之重 在备考时 要注意把握近代几次改革的特点以及不同改革的比较 除此之外 近现代的其他方面的改革也经常出现 因此把握近现代改革的特点 提升综合分析改革的能力是关键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图析考点 1 近代中国重大改革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和近代欧洲的宗教改革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规律认识1 工业文明冲击下四次改革的不同特点 1 俄国1861年改革 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是以沙皇为代表的统治集团迫于形势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 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是继彼得一世改革后 俄国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步骤 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特别是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 俄国改革后 步履艰难 矛盾重重 2 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在以中下级武士为核心力量的改革派进行武装倒幕运动的背景下 在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府的前提下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 并迅速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3 埃及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是殖民地国家的改革 改革是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下进行的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从性质上看属于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的改革 改革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虽然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但是主要侧重于军事工业 改革使埃及迅速崛起 摆脱殖民统治 但是由于阿里实行专制独裁统治 对外扩张 使改革最终失去群众基础而失败 4 中国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以康有为 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救亡图存的改革运动 改革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自上而下进行 由于民族危机的严重和资产阶级力量的相对薄弱 改革昙花一现 但改革所起的社会启蒙作用是深刻的 戊戌变法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 从改革的原因 评价改革的标准和对改革的认识三个方面归纳改革的一般规律性认识 1 改革的原因 背景 总的来讲 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需要 具体来讲 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为抑制土地兼并 缓和阶级矛盾 增加财政收入 实现富国强兵 旧制度 旧习俗 旧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民族危机严重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 评价改革的标准 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 坚持历史的标准 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来作判断 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3 对改革的认识 改革是革除弊政 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 每一个国家 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 必须与时俱进 敢于改革 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某些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反对 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 这就需要改革者有敢于改革的勇气 并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 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 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 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深化拓展 1 分析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1 国际环境 日本方面 当时列强仍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以打开市场 倾销商品为主要目的 且列强在亚洲正集中主要精力侵略中国 中国方面 19世纪末 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 列强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输出资本 瓜分世界的要求日益增长 在中国 列强掀起了瓜分狂潮 不会允许中国走上自强之路 2 国内环境 日本方面 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资本主义发展相对充分 中国方面 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顽固势力异常强大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 后天畸形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3 思想文化 日本方面 知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的新思想 新文化 西方学说普及早 中国方面 儒家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 人民群众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4 领导力量 日本方面 倒幕派掌握实权 得到人民的拥护 部分大名支持 建立倒幕基地 中国方面 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没有发动群众 力量弱小 5 改革途径 日本方面 先有自下而上的倒幕运动 成立了明治新政府 再有自上而下的改革 阻力较小 中国方面 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光绪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顽固保守势力强大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6 改革措施 日本方面 全面 系统 既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 实行民主宪政的精神 又充分考虑到了日本的具体国情 中国方面 虽然也有政治 经济 文教 军事方面的内容 但由于维新派的妥协退让 缺少民主宪政精神 且一些措施操之过急 全面出击 便利了顽固派的反扑 加之地方督抚持观望态度或阳奉阴违 变法法令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 中国洋务运动 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比较 1 相同点 时间相同 都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背景相同 都是封建国家面临统治危机 目的相同 都是要摆脱危机 实现富国强兵 走向近代化 方式相同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部分内容相同 都学习西欧先进的生产技术 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的不可阻挡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 不同点 性质上 中国是地主阶级改革 日本和俄国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内容上 中国未对封建制度作任何变动 仅仅单纯地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军事技术 而日本和俄国推翻了封建制度 发展了资本主义 方式上 中国洋务派进行与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军事 经济 文教等改革活动 日本是在经过武装倒幕 肃清封建幕府势力的基础上实行的比较全面地 广泛地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改革 俄国是握有实权的沙皇代表农奴地主推行的改革 结果上 中国的洋务运动失败 没有走上富强之路 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 成为近代亚洲唯一强国 俄国虽然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但改革很不彻底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专题十七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变式 2013 开封二模 19世纪中期面对西方的侵略 中日两国作出了不同的反应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论如何 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日本比它的近邻更快并成功地对西方的挑战作出了回应呢 为什么中国不能呢 费正清 东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云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易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房屋购买与配套设施安装合同
- 2025版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客户满意度调查与提升方案合同
- 2025出租居间合同协议书范本:城市综合体租赁服务
- 2025褚之与吴刚的离婚协议书及共同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合同
- 2025年度砼工程劳务分包与进度控制合同
- 2025年度水泥井盖绿色环保认证采购合同约定
- 2025年度文化创意园场地租赁及配套运营管理协议
- 2025年度柴油油品批发与零售价格指数合同
- 中国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5年)解读课件
- ACS合并消化道出血治疗策略
- 数字化转型视角下H公司订单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 精益管理看板
- 汽车产品初期流动管理计划
- 《战略资源稀土》课件
- 《过程审核讲义》课件
- 中医内科学虚劳培训课件
- DB41T 2086-2020 加油加气站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技术规范
- 峥嵘岁月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 必修 音乐鉴赏
- GB 21258-2024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