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1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2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3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4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模块考试地理试题(必修一)(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答题纸一并交回。)注意事项: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夏至日的是( )(1题图)2下列日期中,北京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是( )A国庆节 B八一节 C五一节 D春节3人类排入大气中严重破坏臭氧层的是( )A一氧化碳 B氯氟烃 C二氧化碳 D粉尘4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反气旋的是( )(4题图)5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巨大作用的洋流是( )A北太平洋暖流 B墨西哥湾暖流 C阿拉斯加暖流 D北大西洋暖流6下图中正确反映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流向的是( )(6题图)7下列洋流,由信风吹拂形成的是A北太平洋暖流 B北赤道暖流 C北大西洋暖流 D西澳大利亚寒流8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太平洋西部边缘深海沟的形成是由于( )A两个大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B两个大陆扳块碰撞形成的C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 D两个板块张裂形成的9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径流是陆地循环的一个环节B我国东部沿海的夏季风是海陆间水循环的一个环节C塔里木河水不参与水循环D地表形态与水循环无关10下图是达累斯萨拉姆(7S)在北半球春分、夏至和冬至三天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指出下列排序与图中相符的是( )(10题图)A夏至日 春分日 冬至日 B春分日 冬至日 夏至日C冬至日 春分日 夏至日 D冬至日 夏至日 春分日11下面四幅图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偏转方向。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11题图)12下列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哈尔滨13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命的外部条件是( )A水汽从地球内部逸出形成原始海洋B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C太阳的光热条件一直很稳定D地球能保存住大气,且大气成分演化适宜生命的进化发展14一条河流沿北纬35度自西向东流,河中有一沙坝(图6),下列叙述及关联正确的是( )A南岸沉积作用强烈 B北岸受冲刷严重 C沙坝将与南岸相连 D沙坝将与北岸相连(14题图) (15题图)15读风向示意图(图7)当风速稳定后,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压线数值 Ba是地转偏向力C此风形成于南半球 D该风形成于高空16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北极圈上 D南回归线上17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A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D大气的保温作用强18下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18题图)19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19题图)20某沿海城市建了一潮汐发电站,该发电站一天可以发几次电(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21下图中正确的大气运动为(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 )A B C D(21题图)22下列岩石中常能找到古生物化石的是( )A大理岩 B石灰岩 C花岗岩 D玄武岩2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A引起滑坡 B动植物数量减少 C产生“磁暴”现象 D有利于无线电短波通讯24下列地理现象中,是内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是( )A石灰岩溶洞 B东非大裂谷 C撒哈拉沙漠 D长江三角洲25在水循环的几个基本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水汽的蒸发 B水汽的输送 C大气降水 D地表径流第卷综合题(共50分)二、综合体题(5个小题,共计50分)26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11,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问题。(8分)(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2)图示日期为 ,北半球节气为 。 (3)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4)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为 。(5)此时A点昼长为小时,B点昼长为 小时。 (6)此图所示日期过后,北半球昼长将如何变化? 。27图12为太平洋30N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绘图并回答问(7分)(1)用箭头画出洋流流向。(2)写出字母所示的洋流名称。A B C D (3)图中由西风影响形成的海流是 。属于寒流性质的是 。2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该图为 锋示意图,该图所示锋面的移动方向是 。(2)该锋形成的降水多在锋 (前、后)。(3)该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为 ,原因是 。(4)各种锋面附近天气的共同点是 。各种锋过境后天气的共同点是 。(5)在右上方框中作出该锋面过境过程中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能反映出气压变化规律即可)。29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问题。(16分) (1)图中地震波E是 ,F是 ,判断理由是 。(2)图中分界面A是 ,B是 。(3)在界面B上波速变化:横波 、纵波 。说明地震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了 态的介质。(4)图中圈层C是 、D是 、H是 。 (5)物质状态:D层 ,H层 。(6)岩浆主要发源于 层,岩石圈包括 和 两部分。30读地质构造图(图15),回答问题。(11分)(1)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理由是 。 (2)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理由 。(3)甲处地形是 ,其成因是 。(4)乙处地形 ,其成因是 。(5)图中地层1和4的新老关系是 。(6)若在图示区域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应在 (甲或乙)处。(7)若在图示区域开凿一条隧道,应把工程选址在处 (甲或乙)。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模块考试地理试题(必修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ABBDCBCBBCD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BBAADDABCBD二、综合题26(1)画图略 (2)6月22日;夏至 (3)66度34分 (4)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5)12小时;24小时 (6)昼长将逐渐变短27(1)洋流流向呈顺时针 (2)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3)C(北太平洋暖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28(1)暖锋;向东(2)锋前 (3)天气转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湿度增大;在单一的暖气团控制之下 (4)都比较容易出现降水;天气都会转晴 (5)答案见下图29(1)横波;纵波;在同一种介质中E波比F波传播的速度较慢 (2)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3)横波消失;纵波减慢;液态 (4)地幔;外核;内核(5)液态;固态 (6)C(地幔);地壳;上地幔顶部30(1)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2)背斜;岩层向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