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基本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1页
院感基本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2页
院感基本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3页
院感基本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4页
院感基本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一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 在入院48小时后 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医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的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1 关注人群 住院病人 医院工作人员2 地点界定 发生在医院内3 时间界定 住院期间 出院后一个月甚至一年 情景一 老年患者2月8日晨9点因冠心病收入院 2月10晚10点自感畏寒 测体温38 6度 咽红肿 双肺呼吸音粗 可闻及干啰音 急查血常规 WBC12 2N76 该患者是否属于医院感染 情景二昨晚10点儿科收住一名 急性支气管炎 患儿 入院时体温37 8度 双肺可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 化验结果今天下午才能报告 但今天中午患儿体温39度 双肺满布湿性啰音 该患儿是否是院内感染 情景三 患者因 阑尾炎 3月1日在我院手术 7日拆线后出院 3月20日应手术区域胀痛 并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再次入院 考虑该患者的诊断是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上岗前培训 外源性感染 交叉感染 可以预防 内源性感染 自身感染 不可避免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三要素 感染链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岗前培训 染感院医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空气传播 血液 体液传播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岗前培训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岗前培训 断开感染链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上岗前培训 医院感染的危害医院感染关系到病人 病人家属 医护人员的健康 住院天数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加重感染甚至死亡医疗救治失败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回顾医院感染事件 2005年12月11日 宿州市立医院 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手术 结果10名患者均出现感染情况 其中9人的单眼眼球被摘除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SARS 起因是社区感染 但其疫情的发展 失控 多数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SARS的最后控制也是得力于良好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八名新生儿死亡 2008年8月29日 9月16日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院新生儿科共收治新生儿患儿94名 9月2日出现首发病例 9名患儿出现发热 心律加快 肝脾肿大等临床症状 其中8名新生儿于9月5日 9月15日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先后相继死亡 1名新生儿治疗后好转 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 在医院及其科室的患者中 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二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手卫生监测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技术标准2009年12月1日 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4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5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6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2012 04 05发布2012 08 01实施 特点 消毒领域的新理念 先清洗 后消毒 能物理灭菌的 不用化学消毒方法 3 12斯伯尔丁分类法根据医疗器械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 及在患者使用之间的消毒或灭菌要求 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 即高度危险性物品 criticalitems 中度危险性物品 semi criticalitems 低度危险性物品 non criticalitems 高度危险性物品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 器官 脉管系统 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 破损黏膜的物品 一旦被微生物污染 具有极高感染风险 如手术器械 穿刺针 腹腔镜 活检钳 心脏导管 植入物等 中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 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 器官和血流 也不接触破损皮肤 破损黏膜的物品 如胃肠道内镜 气管镜 喉镜 肛表 口表 呼吸机管道 麻醉机管道 压舌板 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低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 如听诊器 血压计袖带等 病床表面以及床头柜 被褥 墙面 地面 痰盂 杯 和便器等 4 2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及消毒 灭菌工作人员的培训 4 3医疗机构使用的诊疗器械 器具与物品 应符合以下要求 a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 器官 腔隙 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 破损黏膜 组织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b 接触完整皮肤 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12 1皮肤消毒 12 1 1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12 1 1 1消毒方法用浸有碘伏消毒液原液的无菌棉球或其他替代物品局部擦拭2遍 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使用碘酊原液直接涂擦皮肤表面2遍以上 作用时间1min 3min 待稍干后再用70 80 乙醇 体积分数 脱碘 12 1 1 2消毒范围肌肉 皮下及静脉注射 针灸部位 各种诊疗性穿刺等消毒方法主要是涂擦 以注射或穿刺部位为中心 由内向外缓慢旋转 逐步涂擦 共2次 消毒皮肤面积应 5cm 5cm 中心静脉导管如短期中心静脉导管 PICC 植入式血管通路的消毒范围直径应 至少应大于敷料面积 13 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无明显污染时 采用湿式清洁 当受到病原菌明显污染时 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 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重点部门 应保持清洁 干燥 每天进行消毒 地面消毒采用400mg L 700mg 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 作用30min 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同地面或采用1000mg L 2000mg L季铵盐类消毒液擦拭 遇明显污染随时清洁与消毒 防止 蔓延利于 康复 便于 治疗护理消毒 隔离 非传染性病人 传染病人和带菌者 1 洗手2 戴口罩3 穿隔离衣4 戴手套5 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使用 隔离性医疗护理基本技术 手套的使用 使用手套不能替代手部清洁 不论洗手或手消毒 在可能接触到血液或其它具有潜在的传染危险的物质 粘膜或皮肤破损时须使用手套 在护理不同病人间要更换手套 在护理同一个病人时 如果要把手从身体污染部位移至清洁部位时 必须更换或脱去手套 手套不能重复使用 脱手套后应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口罩如何正确佩戴是关键 口罩的类型 纱布口罩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岗前培训 正确的佩戴口罩 隔离衣 在进行可能发生血液 体液 分泌物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飞溅到皮肤或衣服上时 应穿隔离衣 穿戴防护用品的顺序 洗手 戴帽子 戴医用防护口罩 穿工作衣裤 进入潜在污染区 穿隔离衣或防护服 戴护目镜 防护面罩 戴手套 穿鞋套 进入污染区 护目镜和面罩 护目镜 防护眼睛面罩 保护整个面部皮肤 隔离标识牌适用于 多重耐药菌感染 肠道感染 皮肤感染等 适用于 百日咳 白喉 流行性感冒 病毒性腮腺等传染病 适用于 肺结核 水痘 麻疹 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 三 无菌技术的概念 是指在医疗 护理操作中 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一项重要而基本操作 环境要求 环境清洁 干燥 宽敞 操作前30分钟通风 停止清扫地面及更换床单 减少人群走动 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次 人员着装整洁 操作前工作人员衣帽穿戴整洁 口罩遮住口鼻 修剪指甲 洗手 必要时穿无菌衣 戴无菌手套 2 无菌物品在未污染的情况下 保存期一般为7天 过期 包布潮湿均应重新灭菌处理 3 无菌包外注明物品名称 灭菌日期 粘贴化学指示胶带 4 无菌物品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 不能暴露在空气中 5 一次性物品使用前注意有效期及有无破损 不得重复使用 物品保管 1 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 标志明显 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安放 取无菌物品 2 进行无菌操作时 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用无菌持物钳取无菌物品时须面向无菌区 手臂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水平 手臂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 1 无菌操作时 应首先明确无菌区与非无菌区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 持无菌容器法 手指不能触及容器边缘及内面 手托底部 手指不能触及容器边缘及内面 四 手卫生 不是新概念 手卫生重要的理由1 去污2 防止细菌从家庭到医院3 防止细菌从医院到家庭4 防止医院感染有关报道称严格手卫生措施可以降低30 的医院感染 手部卫生措施是标准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 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最经济 最简便 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定义 1 手卫生 为医务人员洗手 手消毒或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 洗手 医务人员用肥皂 液和流动水洗手 去除手部皮肤污垢 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 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 速干手消毒剂 指含有乙醇和护肤成分 并应用于手部 以减少手部细菌的消毒剂 手卫生设施 一般手卫生设施 1 洗手用水 流动水 2 水龙头开关 重点部位为非手触式 3 清洁剂 使用固体皂应保持干燥 最好用洗手液 但一定不能分装 4 手消毒剂 有乙醇 洗必泰 碘伏等 手消毒剂应该为符合有关规定的产品 5 干手设施 纸巾 干手机 6 注意事项 手卫生设施配备的数量应合适 手卫生7字记忆口诀 掌心相对揉搓手指交叉 掌心对手背揉搓指交叉 掌心相对揉搓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拇指在掌中揉搓指尖在掌心中揉搓揉搓手腕 洗手与卫生消毒指征 1 当手部有血液或体液等肉眼可见污物时 应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2 当手部无肉眼可见污物时 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3 双手直接为传染病人检查 治疗 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应洗手并手消毒 4 接触具有传染性 血液 体液和分泌物之后 接触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应洗手并手消毒 5 直接接触每位患者前后 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应手消毒 干手办法 五 标准预防 1 所有病人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病人 即认为病人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 必须进行隔离 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 接触上述物质者 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 强调双向防护 既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 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上岗前培训 体液 血液 分泌物 排泄物 均具有传染性 隔离 采取防护措施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岗前培训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 刀片等锐器 不要弄断或扭曲针头 不要随意丢弃使用后或已开封的针头 使用后的锐器及时放入耐刺的锐器盒中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 小车顶部 使用后 应立即丢入利器盒内 职业暴露紧急处理措施 针刺伤挤血 冲洗 消毒 上报黏膜暴露冲洗 上报 六 供应室管理要求 1 应将消毒供应工作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 2 采取集中管理方式 由CSSD统一回收 集中清洗 消毒 灭菌 供应 3 完善制度 包括与科室的联系制度 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及外来器械 应急预案等 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4 防护用品合格 种类齐全 质量合格 有效期内使用 人人知晓何时 怎样使用 适时正确穿戴 5 主动了解各科室专业特点 掌握专用器械的结构 材质特点和处理要点 6 职业安全防护 锐器伤登记 报告与处理 供应室分区要求 1 去污区 污染区域 CSSD对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 物品 进行回收 分类 清洗 消毒的区域 2 检查包装及灭菌区 清洁区域 CSSD对去污后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 进行检查 装配 包装及灭菌的区域 以上两区之间应设洁 污物品传递通道 并设人员出入缓冲间 洗手池 3 无菌物品存放区 清洁区域 CSSD内存放 保管 发放无菌物品的区域 不应设洗手池 物品由污到洁 不交叉 不逆流 空气由洁到污 供应室设备设施要求 1 应配有下收下送周转箱 车 分类台 手工清洗池 超声清洗装置 高压气枪和水枪 干燥设备 医用封口机 质检 放大镜 相应清洗用品 器械检查包装台 器械柜 辅料柜 包装材料切割机 清洁物品装载设备以及压力蒸汽灭菌器 干热灭菌和低温灭菌装置 2 注意温湿度及照明的要求3 去污区应有洗眼装置 器械 物品处理流程 1 回收 使用后器械直接置于封闭的容器中 被特殊病原体污染的器械使用双层封闭包装并表明感染性疾病名称 单独回收处理 建议保湿处理并及时交由消毒供应中心 2 分类 在CSSD去污区清点 核查 分类 3 清洗 冲洗 洗涤 漂洗 终末漂洗 机械清洗适用于常规器械的清洗 手工清洗适用于精密 复杂器械清洗剂有机物较重器械的初洗 4 消毒 清洗后的器械应进行消毒处理 首选机械热力消毒 也可用75 酒精 酸化水等 5 干燥 首选干燥柜 无干燥柜可使用低纤维擦布进行干燥处理 带管腔器械 如穿刺针 吸引头 应用高压气枪或95 酒精进行干燥处理 不应自然风干 6 器械检查保养 尤其需注意关节 齿牙等 不得有血渍 锈渍 水迹 不得用石蜡油代替润滑油 7 包装 装配 包装 封包 标识 器械与敷料分室包装 有盖的器皿应开盖 摞放的器皿应有纱布隔开 盘 盆应单独包装 剪刀 血管钳等轴节不应完全锁扣 尖锐器械应有保护措施 器械包重量 7公斤 敷料包 5公斤 手术器械应由2层包装材料分2次包装 纸塑袋可一层包装 适用于单独包装的器械 七 医疗废物管理 相关法规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003年6月16日 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2003年10月15日 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 2004年5月27日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2003年10月10日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 容器标准和警示表示规定 2003年11月27日 医疗废物的分类 1 分类收集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 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 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袋或密闭的容器内 锐器 锐器盒 感染性 黄色垃圾袋 少量的药物性和化学性废物可以混装在感染性废物里 医疗废物绝对不能混入生活垃圾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 容器 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2 医疗废物的暂存设施 设备要求医疗机构要有自己的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设施 设备 最低的要求第一不得露天存放 第二要有最基本的设施 设备 要有一个房子 要有门 门上有锁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 设备 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 医疗机构的暂时贮存设施 设备 应当远离医疗区 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 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渗漏 防鼠 防蚊蝇 防蟑螂 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 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 设备应当定期消毒和清洁 3 院内转运工具 内部转运 从各个科室到暂存地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使用防渗漏 防遗撒的专用运送工具 按照本单位确定的内部医疗废物运送时间 路线 将医疗废物收集 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 运送工具使用后应当在医疗卫生机构内指定的地点及时消毒和清洁 4 集中处置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就近集中处置的原则 及时将医疗废物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 不能交由其它单位 特殊废弃物 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 标本和菌种 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 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前应当就地消毒 也就是说这些高致病性性 高危险性废物先进行无害化处理 然后再按医疗废物处理 首先高压灭菌 无条件的用含氯消毒剂浸泡 以上都是固体废弃物的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