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000吨96部位20头纺差别化FDY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年产50000吨96部位20头纺差别化FDY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年产50000吨96部位20头纺差别化FDY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年产50000吨96部位20头纺差别化FDY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年产50000吨96部位20头纺差别化FDY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产50000吨96部位20头纺差别化FDY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50000吨96部位20头纺差别化FDY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第一节 项目背景1第二节 项目概况2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4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5第一节 市场调查5第二节 市场需求分析6第三节 项目竞争力分析9第四节 建设规模9第四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11第一节 技术方案11第二节 设备方案12第三节 工程方案14第五章 主要原、辅材料17第六章 总图布置与公用辅助工程19第一节 总图布置19第二节 公用工程20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23第一节 环境保护设计规范23第二节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23第三节 环境保护措施24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25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26第一节 劳动安全卫生26第二节 消 防28第九章 节能措施30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人力资源配置31第一节 建设工期31第二节 项目实施进度31第三节 劳动定员32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5第一节 建设投资估算35第二节 总投资估算35第三节 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36第十二章 财务效益分析37第一节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37第二节 销售收入及销售税金估算37第三节 成本费用估算37第四节 财务评价38第五节 不确定性分析39第十三章 风险分析40第一节 风险因素40第二节 风险对策40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42第一节 研究结论42第二节 问题与建议42附 表:1.主要经济评价指标2.项目投入总资金估算表3.项目建设投资算表4.进口设备购置费估算表5.流动资金估算表6.分年资金投入计划和资金筹措表7.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8.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费估算表9.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销售收入、增值税金额及地方附加税估算表11.损益和利润分配表12.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13.资本金财务现金流量表14.资金来源与运用表15.资产负债表16.敏感性分析表附图:1.盈亏平衡图2.敏感性分析图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年产50000吨96部位20头纺差别化FDY生产线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建设单位名称:*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址:*经济开发区法人代表:*注册资本:*万元经营范围:化纤纤维织造和销售*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经济开发区,是由广东客商*先生、*先生、*先生、*先生和*女士合资新办的企业。公司各位出资人从事化纤纺织生产、销售十多年,对化纤纺织行业非常熟悉,新公司主要是差别化纤维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与*现有的织造厂相配套,形成产业链,同时充分利用*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公司的人才、技术、资金、管理、市场等方面优势,尽快使企业做大做强。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 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写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年3月出版)。2.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建设部以发改投资20131325号文批准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 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及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相关法规。4. 委托方提供的基础资料。五、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2007年3月2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化纤工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确立了“十一五”期间化纤工业发展由“数量型”向“技术效益型”战略转变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化纤工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提出了发展高新技术纤维、生物质纤维以及差别化纤维的技术方向,对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指标提出了约束性目标要求。力争到“十一五”末,初步把我国建成世界化纤生产和研发基地,化纤各主要常规品种具备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在一些重要高新技术纤维品种上,取得产业化成果。公司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拟建设年产50000吨差别化FDY生产线。第二节 项目概况一、建设地点本项目场址位于*经济开发区内,环城西路以南,工业路以西。二、建设规模年产50000吨差别化FDY。三、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期12个月。四、建设内容主要生产装置:由切片输送、切片结晶与干燥、纺丝、牵伸卷绕系统组成。辅助工艺装置:由组件清洗及组装、油剂配制、物检与化验、包装系统组成。公用工程:需压缩空气、冷冻水、循环水、空调、脱盐水、蒸汽、供电系统。建筑面积:建筑工程54500平方米。五、投资及资金筹措*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一期年产50000吨96部位20头纺差别化FDY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17200万元,其中,先期100亩土地1000万元,建设投资为15103万元,辅底流动资金为1097万元。建设投资中固定资产投资15756万元,建设期利息347万元;固定资产中的6880万元自筹, 其余资金银行贷款。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建设规模1差别化涤纶FDYt/a50,000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品种二主要原材料消耗1PET切片t/a51,500原料单耗:1.03吨/吨成品三主要公用工程耗用量1水冷冻水t/h1800最大循环量冷却水t/h1000最大循环量工业水t/h20平均消耗量2用电量104kWh7,5003蒸汽t/a30,800半年用量4压缩空气工艺压空Nm3/min150平均用量仪表压空Nm3/min400平均用量四劳动定员人250五运输量其中:运进 运出t/a104,32052,24052,080六主要经济指标1项目投资总额万元17,2002建设投资万元16,1033年总成本万元/年63,850项目计算期平均值4销售收入万元/年68,310项目计算期平均值5销售利润万元/年3,556项目计算期平均值6投资利润率20.7项目计算期平均值7财务内部收益率25.1税前8财务内部收益率19.9税后9投资动态回收期年5.6税后(含建设期)10借款偿还期年3.8含建设期11盈亏平衡点%46.9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产品符合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本项目产品符合国务院批准的(2005年12月2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鼓励类项目中第十七条、第3款“各种差别化、功能化化学纤维、高技术纤维生产”的要求。 符合国家“十一五”规划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的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二一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本项目拟采用先进的20头纺生产线,单位产品能耗大幅降低,符合“十一五”规划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的要求。二、市场发展的需要19922013年,我国涤纶纤维连续十四年以年均16%的增长率高速增长,2005年增长速度虽然放缓,2013年又恢复快速增长。根据国家海关统计,2013年我国涤纶长丝进口量为27.18万吨,以差别化品种为主,说明市场存在缺口。三、投资及生产成本低采用高速纺丝工艺技术路线,新增设备性价比趋于合理;充分利用现有厂房和公用工程余量,提高了固定资产利用率,降低了投资和生产成本,项目竞争力得到提升。四、增加地区人员就业机会本项目初步定员为250人。全部定员除从各地招聘少部分技术和管理人员外,多数人员从当地招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征用土地处的农民可经考试进入公司工作。预计由此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将达到300个左右。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第一节 市场调查差别化纤维泛指通过化学改性或物理变形,以改进服用性能为主,在技术或性能上有很大创新或具有某种特性、与常规品种有差别的纤维新品种。它与用于产业用纺织品的功能性纤维和用于特种合成新材料的高性能纤维一起构成了化纤新型纤维的研究、生产、开发体系。其发展程度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化纤新品种、新技术的科技发展水平。一、世界市场涤纶纤维需求现状根据日本化纤协会的统计,19932004年,世界涤纶纤维的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到2004年产量高达2440万吨,占同年世界化学纤维总产量(3421万吨)的71%,其中,涤纶长丝占世界化纤总量的42%,涤纶短纤维为30%,长、短丝之间的比例为6:4。20042013年,欧洲、北美产量下降,2005年中国增长速度仅为1.14%,2013年又上升到24%。20002013年间,涤纶长丝产量的年均增长率达为7.7%,在主要合成纤维大类品种中增长率最高;差别化率为52%。表3-1 19802013年世界涤纶纤维产量 (单位:万吨、%)长丝产量年均增长率短丝产量年均增长率合计1980年209.4303.3512.71985年276.36.4373.94.7650.21990年397.88.8470.05.1867.81995年640.612.2550.13.41190.72000年1095.314.2820.19.81915.42001年1137.53.9818.7-1.71956.22002年1225.87.8879.07.42104.82003年1308.06.7927.85.62235.82004年1428.39.21012.29.12440.52005年1456.921031.41.92488.32013年1599.79.81082.95.02666.6 数据来源:美国纤维经济局 “Fiber Organon”。二、国内涤纶纤维历年产量与进口量目前,我国化纤差别化率约为20%。涤纶纤维历年产量与进口量见表3-2。 表3-2 涤纶纤维的历年产量与进口量统计表年份生产量/万吨进口量/万吨表观消费量(万吨)年增长率(%)长丝短丝长丝/短丝长丝占国产比例(%)短丝占国产比例(%)199266.5670.140.95/111.6017.419.8028.2168.1199378.9170.511/0.8923.6029.925.3036198.3217.98199493.0989.451/0.9635.403828.3031.6246.2424.161995102.2491.201/0.8941.904134.2137.5269.559.471996136.90100.501/0.7346.3833.846.0545.8329.8322.361997153.91125.581/0.8149.7332.361.0048.5390.2218.311998218.56132.131/0.6146.3521.253.4540.5450.6715.491999292.99155.371/0.5331.7310.853.1234533.2118.312000328.67181.541/0.5541.3612.662.2434.3613.8115.122001390.75241.781/0.6228.257.252.421.7713.1816.192002463.30308.861/0.6735.177.660.0219.4867.3521.622003564.2349.21/0.6240.767.257.7116.51011.8716.722004796.64434.741/0.4336.914.650.3914.91318.6830.302005784.83485.331/0.6228.953.734.627.11333.731.142013991.33613.281/0.6227.182.726.294.31658.0824.3注:此表来自化纤行业协会公布数据。上表表明,尽管我国涤纶纤维产量高速增长,但每年仍需进口;尤其是2001年以后进口的产品主要为差别化品种,国内差别化纤维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第二节 市场需求分析一、市场需求预测1. 世界涤纶纤维需求预测据PCI公司预测,到2015年世界聚酯纤维总产量为3351.1万吨,其中短纤产量为1379.3万吨;长丝为1971.8万吨。表3-3 世界聚酯纤维产量及预测表 单位:万吨 地区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13 2007 2008 2009 2015 北美 188.1 187.3 178.5 182.0 185.7 191.3 195.1 200.0 204.8 209.7 南美 31.5 30.1 29.6 30.3 31.3 31.4 32.5 33.3 34.4 35.0 西欧 89.9 92.1 89.8 89.3 90.3 92.0 93.5 95.5 97.0 99.0 东欧 27.6 27.2 27.1 27.9 29.0 31.1 32.1 33.3 34.7 36.1 非洲/中东 68.0 75.7 77.8 81.7 92.7 115.9 129.0 139.9 149.9 154.2 亚洲/远东 1535.8 1679.2 1808.9 1943.2 2086.9 2220.3 2373.4 2516.4 2668.8 2817.1 全球合计 1940.9 2091.6 2211.7 2354.4 2515.9 2682.0 2855.6 3018.4 3189.6 3351.1 2. 国内差别化涤纶长丝需求预测指导意见对“十一五”末化纤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作了预测,其发展目标见表3-4;涤纶长丝表观消费量预测见表3-5。表3-4 2015年我国化纤工业主要发展目标指标2005年2015年增长率年均增长率属性化纤产能1900万吨2500万吨31.6%5.6%预期性化纤产量1629万吨2350万吨44.3%7.6%预期性化纤加工总量1710万吨2400万吨40.4%7.0%预期性化纤差别化率31%40%预期性化纤原料自给率42%65%预期性高性能面料及制品用纤维自给率50%70%预期性产业用纺织品中化纤比重86%90%预期性劳动生产率107739元/人190000元/人76.4%12.2%预期性化纤应用比例(服装:家纺:产业用)55:29:1650:30:20预期性节能降耗指标万元增加值耗电比2005年降低20%;万元增加值耗水比2005年降低10%约束性环保指标吨纤维废水排放量降低10%;废气排放量降低10%约束性注:此表摘自指导意见表3-5 涤纶长丝表观消费量预测 单位:万吨品种2005年表观消费量2015年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涤纶130018507.8%其中:长丝79511007.2%短纤5057508.8%注:此表摘自指导意见二、项目产品市场国内涤纶产品市场均分布在沿海各地,主要有浙江钱清,*盛泽、常熟、盐城、扬州,福建长乐,广东西樵、佛山、潮汕,山东昌邑和周村等。所交易的涤纶长丝产品品种规格见表3-6。浙江钱清化纤原料市场是亚州最大的纺织原料集散地,交易的纺织原料品种规格齐全。由于绍兴、萧山二地的纺织设备主要为大圆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重磅)、剑杆织机、经编织机等,所使用的的长丝产品旦数较高,一般83dtex以上。*经济开发区规划中的纺织工业园正在形成。由于该地区绝大部分纺织厂的设备为喷水、喷气织机,织物大多为簿型面料,所用原料比较单一,故市场交易的FDY、DTY规格一般为44111dtex, 单丝纤度为0.51.1dtex。表3-6 涤纶长丝产品市场常见规格表 单位:dtex/f 品种FDYPOYDTY规格44/1262/4838/4856/2490/4856/369670/24831.6(133)/36、831.6(133)/9683/369676/24133/36144111/3614483/24、83/36、83/96222/96139/96111/3696267/36288167/36144167/3696355/96222/48、222/96222/72、222/96533/96333/48、333/72、333/96333/96、333/144福建地区织机类型主要是大圆机、喷水织机和高速经编机等,经编机及喷水织机主要使用FDY产品,规格为44111dtex。山东昌邑、周村则主要交易111333dtex规格的DTY产品。广东西樵、佛山、潮汕市场主要交易83167dtex、单丝纤度0.81.1dtex的FDY。根据本项目场址具备的区域位置优势,确定目标市场以*、山东为主,以浙江、福建、广东为辅,争取产品出口。第三节 项目竞争力分析一、政策的优势本项目产品属国务院批准的(2005年12月2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中鼓励类内容,是我国重点扶持行业。对鼓励类项目建设,国家在固定资产投资、征地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二、项目的区位优势本项目位于*经济开发区纺织工业园内。项目所在地*经济开发区,位于*市西南郊,南依霍连高速公路,北靠陇海铁路,东临京沪高速公路,连接京杭大运河的新戴运河贯穿全区,205国道横贯东西,*交通区位独特,市区位置优越,紧靠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距*、连云港、淮安、宿迁、枣庄、临沂六市均在100公里左右。境内铁路、公路三纵三横,水路纵贯南北,航空便利快捷,构成了“铁、公、水、空”四位一体,优越的区位条件,发达的交通网络,优雅的人文环境,丰富的物产资源,扎实的经济基础,优惠的招商政策已经成为企业抓住商机、兴业发展的市场。三、产品质量优势产品质量稳定,CV值小。四、产品开发优势根据市场需求,本项目可利用公司拥有差别化聚酯装置优势,联合开发差别化纤维产品。这是其它单纯纤维生产企业不可比拟的突出优势。第四节 建设规模一、建设规模本项目拟定年平均开工天数为333天(8,000小时),24小时连续运转。生产能力计算参数见表3-7。表3-7 FDY、POY工艺计算参数表项目单位指 标典型成品纤度dtex7683111167FDY丝束数束2096=1920卷绕速度m/min4800生产效率%96年运转时数h8,000年产量t32276332484713870929二、产品方案本项目可生产大有光、功能性、有色、异型、阳离子可染等各种FDY,各品种产量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三、 产品质量标准本项目质量指标考核执行GB/T 8960-2001涤纶牵伸丝国家标准。 第四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第一节 技术方案一、工艺路线本项目采用国际先进、成熟的高速纺丝工艺路线生产差别化涤纶长丝。二、工艺流程原料(聚酯切片)干 燥 融 熔纺 丝上 油 检 验卷 绕包 装入 库 检 验 检 验三、工艺流程简述1. 湿切片输送与筛选 将湿切片用叉车运至切片加料间,通过管路用压缩空气将其送至湿切片贮罐,湿切片经插板阀靠自重落入振动筛进行筛选,除去大料粒和大部分粉末,再靠自重落入中间料罐。中间料罐设有料位上下指示报警装置,可自动将切片输送量控制在上、下料位之间。2. 切片结晶与干燥中间料罐的湿切片由回转加料器送到沸腾床预结晶器进行预结晶,预结晶后的切片经脉冲气流吹动连续均匀地进入干燥塔干燥,干燥合格的切片靠自重落入螺杆挤压机。3. 预结晶供风系统预结晶热风循环系统是一个循环系统。循环风自不锈钢结晶风机吹出,经预结晶加热器加热,再经脉冲装置以脉冲气流吹入沸腾床预结晶器中,带有一定量切片粉末的热风从预结晶器上部出口排出,经旋风分离器分离,粉尘沉降到粉尘小车中,自旋风分离器排出的热风部分进入预结晶风机中,循环使用,部分气体经预结晶风机出口管上的排气口排出,同时也将切片中的水份带出系统。4. 干燥热风供风系统切片干燥热风选用无尘、无油的压缩空气。来自空压站的压缩空气经过滤进入干燥除湿机组,使空气中的含湿量降到露点以下,经压力调节阀、拉瓦尔喷嘴稳压,通过干燥加热器进入干燥塔底部。干燥热风与切片逆向接触,对切片进行干燥,已通过切片料层的气流由干燥塔上方进入预结晶热风混合循环系统。5. 纺丝 干燥合格的切片经膨胀节、不锈钢阀、视镜,靠自重落入螺杆挤压机,经过带有夹套水冷却的加料段后,进入加热区加热,逐渐软化、熔融、压缩排气、计量和均化,经测量头监测熔体压力,而后挤出进入熔体过滤器过滤,过滤精度为40m,再经熔体弯管以恒定压力进入纺丝箱。熔体进入纺丝箱体后,流经等长的、装有压缩空气冷冻阀的分配支管进入计量泵;当需要更换计量泵时,通入压缩空气冷却,将熔体凝结,起到截止作用。反之,管道内的熔体即被阀体传热熔化而续继流通。熔体经计量进入各纺丝位,熔体分别经组件过滤后从喷丝板喷出,在侧吹风装置中冷却成丝束。6. 卷绕经侧吹风冷却固化的丝束通过喷咀雾化上油,经纺丝甬道送至卷绕机。FDY丝束通过油轮上油、予网络、热辊牵伸,再经网络喷嘴交络后,卷装成FDY丝筒。成品经取样织袜、染色抽样物检分级后,进行包装入箱,送至仓库储存待销。第二节 设备方案一、国产主要工艺设备表4-1 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 格 型 号单位数量备注一 切片输送与干燥装置1输送系统5t/h 台2国产2预结晶与干燥系统1000kg/h套8国产二纺丝装置1FDY纺丝线20头/位,6部位/箱,2箱/线套8国产三纺丝辅助装置1纺丝辅助设备套1国产2组件清洗设备套1国产3油剂配制设备套1国产4卷绕头维修设备套1国产5包装系统套4国产6物检化验设备套1国产二、引进主要工艺设备表4-2 引进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 格 型 号单位数量备注1牵伸卷绕机20头/位,12部位/台台8日本TMT三、主要公用工程设备表4-3 主要公用工程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及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空气压缩机L3.5-40/8台7国产40/10台7国产2空气储罐60m3个1国产50 m3个1国产3制冷机组SXZ4-145DNM2台4国产4冷却塔台5国产5循环水泵台21国产6脱盐水设备套1国产7空调机15104 Nm3/h 台4国产四、自控系统本项目需设纺丝控制室、卷绕控制室,公用工程各站及辅助生产设施以就地控制为主,其重要的工艺参数送控制室进行监视和管理,以保证工厂能够连续、稳定地运行,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1控制水平本项目为连续生产工艺过程,检测点多、复杂控制回路多、联锁点多;要求控制系统必须安全可靠、能够长期无故障运行。根据国内外同行业中控制系统设备的使用状况,拟采用集散控制系统(DCS)。主要工艺参数均在DCS上进行集中监视、记录、控制、报警和操作。2控制、检测仪表选型原则(1) 集散型控制系统(DCS)本项目在选择集散型控制系统(DCS)时应主要考虑其系统的先进性、可靠性、功能是否完善(以控制功能为主)、组态和操作的方便程度、系统的开放性能及性能价格比。(2) 现场检测仪表检测仪表首选在聚酯及纺丝行业应用比较成功的品种,以国产优质产品为主。第三节 工程方案1、设计原则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在满足工艺生产特性及设备布置要求前提下,尽量使建筑物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美观在方;在建筑平面布置上尽量紧凑,组合恰当,符合功能要求,方便生产,节约用地;在建筑结构构件选择中力求统一,符合构件标准化,并尽量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在工程地基方面对负荷重大的建筑物,应采用独立柱基础。对于一般轻型建筑物,由于浅层有良好的基础持力层,可通过对浅部土层作天然地基浅基础,以提高地基能力。2、自然条件地质及水文条件项目所在地区属鲁南与苏北交界的平原地带,为山前堆积的地貌单元,第四纪松散层主要为冲积洪作用成。土层主要以黏性土和砂土为主,Q3老积土埋深很浅,一般23米。地层分布连续,厚度相对稳定,可视为均匀地基,其中第1层耕植土较薄,结构疏松,含植物根系,属地表土层。第2层粉质粘土,含少量砂和结核,属于Q3和Q4的过渡性土层,中等压缩土,在整个场区均匀分布,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承载力。第3层及其以下(埋深最深处仅在自然地面下2.2米)均为超固积土层,具有较好的工程性质(第3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k240kPa,层厚平均1.79m,第4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k320kPa,层厚平均3.60m,往下土层地质情况更好),是天然的持力层。场区内地下水为空隙水,地下水位深度约7.5米,水位标高约2030米(黄海高程),属潜水弱承压水,第4层以下的砂层为其主要含水层。补给水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入渗和东侧新戴河的侧向渗流,排泄方式为地表蒸发和向新戴河的侧向渗流,水位受季节影响较大。场地环境类型水和土对砼无腐蚀性;水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土对钢结构无腐蚀性。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在第一组,特征周期为0.35s。场区等效剪切波速为290m/s,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场区无软弱土层和液化土层分布,拟建地段为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气象条件*市属于暖温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春天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厂址位置主要气象资料参数为:常年平均气温 13.7年极端最高气温 39.9年极端最低气温 -22.4年平均日照 2527.5h无霜期 200天最大冻土深度 33cm年平均降水量 921.8mm年最大降水量 1215.5mm年最水降水量 487.3mm常年主导风向 E、NE年平均风速 3.4m/s年最大风速 18m/s综上所述,拟建厂址能满足本工程的建设条件,适宜本工程的实施。3、主要建筑物本项目主要建筑物为办公楼和生产厂房,其建筑特征、结构方案为:纺丝楼地基拟采用独立柱基础,以提高地基承载能力;生产厂房建筑面积为48000平方米;屋面防水采用建设部批准颁布的技术成熟的新型防水材料,隔热层采用当地惯用材料;门窗尽量采用塑钢门窗,以利隔音、保温、防腐、减少维修。4、建筑投资本项目建筑面积共54500平方米,建筑投资3113万元,详见下表4-4。表4-4 建筑工程情况表 单位:平方米、万元序号建筑物名称结构类型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单方造价(元)金额备注1生产车间框架320001920064020482库房排架16000160004006403办公楼砖混300010005001504生活辅房砖混300010005001505门卫、配电室砖混500500400206围墙、道路1058合计54500377003113第五章 主要原、辅材料一、主要原料1. 切片PET切片质量指标执行GB/T 14189-1993纤维级聚酯切片国家标准。其它高聚物切片及各种添加剂质量指标根据用户需求另行确定。2. 油剂 表5-1 油剂质量指标序号项 目指 标1外观淡黄色透明液体2活性组份92%3PH值中性4离子类型阳离子/非离子/中性3. 主要原材料消耗 表5-2 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消耗表序号名 称单位每吨成品用量年用量一主要原料1PET切片t1.030515002纺丝油剂t0.0073504. 原料来源常规PET切片市场供应充足,可直接从市场购买;特殊切片本公司聚合装置提供。本项目所需的油剂、包装材料、化工原料等均可在国内采购。二、公用工程消耗本项目工艺用公用工程消耗定额及消耗量估算见表5-3。表5-3 工艺用公用工程消耗定额及消耗表序号名称单位消耗指标备注正常最大1生产水m3/h20消耗量2循环冷却水m3/h1,800循环量3冷冻水m3/h1,000循环量4脱盐水m3/h1.0消耗量5电力(装机容量)kW145006蒸汽 0.6 MPa低压蒸汽t/h7.0用半年0.3 MPa低压蒸汽t/h0.7用半年7工艺压缩空气Nm3/min158仪表压缩空气Nm3/min400第六章 总图布置与公用辅助工程第一节 总图布置一、设计依据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2.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二、总平面布置1. 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总平面布置要满足开发区规划要求; 在充分利用土地的前提下,合理布置建构筑物,保证工艺流程顺畅,避免厂区物流线路交叉迂回; 总平面布置要满足消防、安全、卫生、防震、防爆、运输、管线布置、绿化等要求。2. 总平面布置辅助装置车间的布置应靠近主工艺装置车间。3. 厂区道路及出入口厂区沿生产车间四周布置环形通道,满足物料运输及消防要求,厂区内部道路路面宽度为6m25m。厂区物流、人流出入口布置在厂区的东南侧,保证车辆和人员的安全进出。三、运输本项目运输主要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辅以适量的水路运输。厂内运输主要为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原材料与成品搬运,运距短,批量多,基本均以叉车、电瓶车搬运为主。本项目运输总量为104320吨/年,其中运进52240吨/年;运出52080吨/年。表6-1 运输量表序号货物名称运输量(t/a)备注运 进运 出1主要原料51500汽车运输2油剂350汽车运输3成品050400汽车运输4包装材料1900汽车运输5废料01500汽车运输6其它200180汽车运输合 计5224052080第二节 公用工程一、给水1.给水系统本项目利用开发区给水系统:消防用给水系统、生产与生活合用给水系统,由给水干管接出。消防给水、生产和生活用水管均以DN100管接入本工程区域。生产与消防供水管在主车间四周呈环形状铺设,其它单元均按枝状管网供水。生活用水按枝状管网供水。所有用水单元装设水表和分水表以资核算。2. 冷却循环水系统方案本项目循环水用量为1000 m3/h,建造的冷却塔可以满足使用要求,t=10,p=0.1MPa。3. 消防给水本工程属丙类工业企业,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一、二级,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规定,室外消防用水量为40L/S,室内消防用水量为10L/S。本项目消防给水在建筑物设计时进行设计,主车间等单体室内按间距不大于30米设置SN65型室内消火栓,室外以间距不大于120米设置SS100型室外消火栓。各单元厂房内按100m2/组(2只)密度设置干粉灭火器。4.工程用水量本项目平均用水总量约1015.4m3/h,耗水量为15.4 m3/h,重复利用率为98.5%,详见表6-2。表6-2 工程用水量表 单位:m3/h 序号用水位置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循环水脱盐水备注平均最大平均最大平均最大平均最大1干燥与纺丝装置1.01.01001.01.52循环水及其它补充水15183冷冻站、空压站017004空调25生活用水022.56合计181922.518001.01.5二、排水本项目利用现有三个排水系统。主工艺装置污水系统:主要收集纺丝辅助系统等处排出的生产污水,送到污水处理站处理合格后并入雨水管道系统排放。生活污水系统:主要收集车间内厕所排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再处理后排放。清洁废水及雨水系统:主要收集冲洗水、循环冷却水站排污等,合并到雨水管道系统排放。三、空调本项目纺丝工序、主车间的变配电室、控制室按要求需设丝束冷却用空调及环境空调。新增纺丝装置需侧吹风量约24万Nm3/h,环境空调量约为26万Nm3/h,因此,本项目需新增4套15万Nm3/h的复合式空调机组,其中每台机组7万Nm3/h风量供侧吹风, 8万Nm3/h风量供环境风。空调用冷媒为712冷水,由制冷站集中供给。热媒为0.3MPa饱和蒸汽,由开发区热电厂管道集中供给。四、电气与通信1用电负荷等级根据生产连续性的特点,按照电力设计规范,拟建项目的主要用电负荷为二级负荷。2电压等级本项目用电电压等级为三相交流380V/220V,控制电压为交流单相220V。3供电负荷本项目总装机容量约14500kW,计算负荷为9500kW。4.通讯及消防报警新增程控电话交换机,厂房内设火灾报警控制盘;在车间内设火警电话,当发生火灾危险时报警至卷绕控制室,在卷绕控制室的火警控制盘上设有声光报警。本项目各子项装置也应设有火灾报警装置,其信号均报至卷绕控制室,并同时报至消防中心。五、压缩空气1.压缩空气用量根据工艺要求仪表压缩空气最大耗气量为400Nm3/min,工艺用压缩空气最大耗气量为150m3/min,0.3MPa压缩空气由供气系统减压提供。六、制冷1. 冷负荷及规格空调冷量: 2400kW(夏季)。工艺冷量: 2500kW。冷水供水温度:7冷水回水温度:12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 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环境保护设计及监管依据以下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第二节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建设和建成运营后,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施工期间污染1. 噪音施工噪声指在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和装饰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施工机械如搅拌机、震捣器、卷扬机和各种木工机械(电锯、电刨等)产生的间歇性的噪声污染。施工过程中使用的空压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等所发出的噪音在80100dB(A)左右。2. 建筑垃圾在临近建筑场地处,会因施工产生建筑废弃物,包括废弃建筑材料、施工器械,开挖地基、平整土地的土石方等;在降雨、刮风的天气条件下产生污水和扬尘。3. 扬尘项目在地下挖掘及施工建设期间,不可避免地产生扬尘,会短期影响附近区域环境,应积极采取措施降尘。二、运营期间污染 废液1废液本项目在辅助生产工序组件、过滤器芯清洗时产生三甘醇废液。2. 废水本项目主生产装置无废水产生。 废气本项目生产过程中,热媒站及熔体输送装置的热载体采用联苯联苯醚,联苯虽是有刺激性的有毒物质,但在使用时密封于管路和容器内,对有关设备及管道均进行严格的气密性试验,确保无泄漏方可投入运行,运行中无挥发物。 固体废弃物本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开停车、取样、更换组件时产生的聚合物料块,年产生量约为750吨。 噪声本项目噪声产生部位如下:噪声源噪声声级dB(A)牵伸卷绕机85 第三节 环境保护措施一、施工期间污染的防治对各施工环节中噪音较为突出,采用局部吸声、隔声降噪技术,在隔离体上敷以吸声材料,降低噪音。施工期间产生噪声属于短期行为,待施工结束后即可消除。当建设废弃物不含有毒有害物质时,可采取回填方式处理。在施工阶段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轻扬尘产生,最大限度地防止扬尘扩散。二、项目运营期间污染的防治1.噪声污染的防治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中规定:生产车间及作业场所(工人连续每天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限制值小于90dB。牵伸、加弹车间的噪声在90dB以下,没有超过规定值。这些车间为密闭车间,对周围环境不造成影响。 总图布置按功能分区和工艺分区,将高噪声厂房和低噪声厂房分开布置,避免互相干扰。2. 废液三甘醇废液用桶收集后,外售专门化工厂集中处理后回收利用。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