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疾病总结.ppt_第1页
营养与疾病总结.ppt_第2页
营养与疾病总结.ppt_第3页
营养与疾病总结.ppt_第4页
营养与疾病总结.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吉林大学叶海青 一 合理营养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合理营养是指膳食中应含有人体所需的一切营养素 即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物 维生素 无机盐和水 通过这些营养素 可以满足机体从事劳动和维持生命所需的热能 能提供组织细胞生长 发育及修复材料 并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一 概念 一 合理营养 合理营养是指膳食中应含有人体所需的一切营养素 即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物 维生素 无机盐和水 通过这些营养素 可以满足机体从事劳动和维持生命所需的热能 能提供组织细胞生长 发育及修复材料 并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一 概念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二 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 1 膳食能满足人体对热能和营养素的需要 2 膳食应对人体健康无害 3 膳食多样化 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 4 膳食要具有饱腹感 易于消化吸收 一 合理营养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二 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 数量充足 比例合理 膳食所供给的营养素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二 平衡膳食 一 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 1 能提供足够的热能来满足生活 劳动的需要 2 能提供充足的优质蛋白质 以满足生长发育 组织修补和更新的需要 3 能供给各种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用以构成身体组织和调节生理功能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6 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适当 以便充分发挥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 4 能供给充足的维生素 用来调节生理功能 维持正常代谢 5 能供给适量的纤维素 用以维持正常的排泄及预防某些疾病 二 平衡膳食 一 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二 平衡膳食的组成 二 平衡膳食 1 食物多样 谷类为主 第五类为纯热能食物 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 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 第三类为豆类及制品 第四类为蔬菜水果类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二 平衡膳食的组成 二 平衡膳食 2 多吃蔬菜 水果和薯类 蔬菜与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 膳食纤维 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二 平衡膳食的组成 二 平衡膳食 3 常吃奶类 豆类或其制品 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 含钙量较高 且利用率也很高 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二 平衡膳食的组成 二 平衡膳食 4 经常吃适量鱼 禽 蛋 瘦肉 少吃肥肉和荤油 鱼 禽 蛋 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 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肥肉和荤油为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 摄入过多往往会引起肥胖 并是某些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二 平衡膳食的组成 二 平衡膳食 5 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 保持适宜体重 进食量与体力活动是控制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 食物提供人体能量 体力活动消耗能量 三餐分配要合理 一般早 中 晚餐的能量分别占总能量的30 40 30 为宜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二 平衡膳食的组成 二 平衡膳食 6 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吃清淡膳食有利于健康 即不要太油腻 不要太咸 不要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 烟熏食物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二 平衡膳食的组成 二 平衡膳食 7 如饮酒应限量 高度酒含能量高 不含其它营养素 无节制地饮酒 会使食欲下降 食物摄入减少 以致发生多种营养素缺乏 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二 平衡膳食的组成 二 平衡膳食 8 吃清洁卫生 不变质的食物 在选购食物时应当选择外观好 没有泥污 杂质 没有变色 变味并符合卫生标准的食物 严把病从口入关 进餐要注意卫生条件 包括进餐环境 餐具和供餐者的健康卫生状况 集体用餐要提倡分餐制 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二 平衡膳食的组成 8 吃清洁卫生 不变质的食物 7 如饮酒应限量 6 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5 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 保持适宜体重 4 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 少吃肥肉和荤油 1 食物多样 谷类为主 2 多吃蔬菜 水果和薯类 3 常吃奶类 豆类或其制品 合理的膳食制度是指合理地安排一日的餐次 两餐之间的间隔和每餐的数量及质量 使进餐与日常生活制度和生理状况相适应 并使进餐和消化过程协调一致 使膳食中的营养素得到充分消化 吸收和利用 以提高劳动效率和工作效率 三 合理的膳食制度 二 平衡膳食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三 合理的膳食制度 1 两餐间隔时间 2 每日进餐次数 3 各餐食物分配 二 平衡膳食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四 调剂改善伙食 春季 1 力争在蔬菜淡季多吃些有色蔬菜 如果北方地区条件达不到 可用新鲜的绿 黄豆芽代替 多吃些生萝卜 以补充维生素之不足 2 多安排一些高蛋白食物 二 平衡膳食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四 调剂改善伙食 夏季 1 为了解热消暑 菜肴应当清淡爽口 色泽鲜艳 可适当选择具有酸味和辛香的食物 2 在烹调方面 可用拌 炝 清蒸 白汁 咖喱 冰冻等方法 调料应适当吃些芥茉之类 蒜 葱每天都要安排 3 要注意营养素的数量平衡 防止因蔬菜多而减少了蛋白质的供给 二 平衡膳食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四 调剂改善伙食 秋季 在秋高气爽的季节 人们的食欲大大增强 味觉也较强烈 这时应特别注意 要按营养素的日供量安排食谱的食量 千万不可过食 因为过食是疾病的诱因之一 二 平衡膳食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四 调剂改善伙食 冬季 3 在食谱中有意识地安排桔类 山楂 如拔丝山里红等 可以增加维生素C 二 平衡膳食 1 适当采用扒 烧 焖 炖 煮等烹调方法 菜饭口味以较浓厚为宜 富有脂肪 味浓色重 2 北方缺少有色蔬菜 易发生维生素A B及C的缺乏症 因此要有意识地选择含维生素多的蔬菜食用 如油菜 菠菜 胡萝卜等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三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结合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设计的 它把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重量 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现出来 便于理解和在日常生活中实行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油脂类 25克 0 5两 奶类及奶制品 100克 2两 豆类及豆制品 50克 1两 畜禽肉类 50 100克 1 2两 鱼虾类 50克 1两 蛋类 25 50克 0 5 1两 蔬菜类 400 500克 8两 1斤 水果类 100 200克 2两 4两 谷类 300 500克 6两 1斤 三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一 平衡膳食宝塔说明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三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二 宝塔建议的各类食物的摄入量一般是指食物的生重 1 谷类面粉 大米 玉米粉 小麦 高粱等的总和 2 蔬菜和水果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三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二 宝塔建议的各类食物的摄入量一般是指食物的生重 4 奶类和豆类食物奶类及奶制品当前主要包含鲜牛奶和奶粉 3 鱼肉蛋鱼 肉 蛋归为一类 主要提供动物性蛋白质和一些重要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营养是关系人民身体素质的大事 营养缺乏与过量均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直接造成人口素质下降 甚至危及生命 近几年 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 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 但一些与营养过剩有关的疾病 如肥胖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 目前我国居民正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量的双重挑战 营养与疾病 营养缺乏病 nutritionaldeficiency 指长期严重缺乏一种或多种营养素而造成机体出现各种相应的临床表现或病症地方性甲状腺肿 碘缺乏 坏血病 维生素C 缺铁性贫血 铁 干眼病 维生素A 第四节膳食与营养缺乏病 营养缺乏病的病因 原发性单纯营养素摄入不足 可以是综合性的各种营养素摄入不足 也可以是个别营养素摄入不足 而以前者为多见 继发性由于其他疾病过程而引起的营养素不足 除摄入不足外 还包括消化 吸收 利用 需要量等因素的影响 第四节膳食与营养缺乏病 一 蛋白质 能量营养不良 protein nergymalnutrition PEM 是由于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缺乏病 临床表现和分型1 水肿型营养不良 kwashiorkor 与摄人蛋白质质差且量不足有关 多见于4个月 5岁的小儿 轻者仅有下肢水肿 重者于上肢 腹部及颜面等处均有凹陷性水肿 血清白蛋白低于30g L病人体重在其标准体重的60 80 之间 主要表现为水肿 腹泻 常伴突发性感染 生长迟缓 头发改变 表情冷漠或情绪不好 虚弱无力等 第四节膳食与营养缺乏病 2 干瘦型营养不良 marasmus 由于能量严重摄人不足所致 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 消瘦无力 贫血 无水肿 抵抗力下降 容易感染其他疾病而死亡 3 混合型营养不良 marasmic kwashiorkor 临床表现介于上述二型之间 三 预防1 合理膳食2 推广生长发育监测图的应用3 合理安排生活制度4 减少感染 早期诊断和治疗 第四节膳食与营养缺乏病 饮食物中某种维生素长期不足或缺乏 引起代谢紊乱而出现明显的病理状态称作维生素缺乏 缺乏早期无明显症状时 称作维生素不足 原因 1 除食物中含量低2 体内吸收障碍3 破坏分解增强4 生理需要量增加 二 维生素缺乏症 1 缺乏原因摄入不足吸收利用障碍需要量增加代谢障碍其他营养素的影响其他因素 酗酒 长期使用一些药物如消胆胺 新霉素 秋水仙碱等均可导致维生素A的缺乏 一 维生素A缺乏病 2 临床表现维生素A缺乏病以儿童及青年较多见 男性多于女性 其病变可累及视网膜 上皮 骨骼等组织以及免疫 生殖功能 1 干眼病和夜盲症 2 皮肤症状 干燥 毛囊上皮角化 3 骨骼系统 骨组织停止生长 发育迟缓 4 生殖功能 胎儿畸形和死亡 5 免疫功能 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一 维生素A缺乏病 3 预防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摄入含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如动物性食品 肝脏 鱼类 蛋类 肉类 禽类 奶类及其制品等 深绿色蔬菜 胡萝卜 番茄 红薯等食物 养成不偏食 不挑食的习惯 一 维生素A缺乏病 1 缺乏原因维生素D及钙 磷的原发性缺乏和代谢异常可导致维生素D缺乏 常见原因是 1 阳光照射不足 2 维生素D及钙 磷摄入不足 3 维生素D及钙 磷的肠道吸收障碍 4 其他原因 肝肾疾病 抗癫痫药物 二 维生素D缺乏病 2 临床表现 1 佝偻病临床表现主要是神经精神症状和骨骼的变化 神经精神症状 表现为多汗 夜惊 易激惹等 骨骼表现 头部 形成 方颅 鞍状头 或 十字头 胸部 肋骨串珠 鸡胸 漏斗胸 四肢及脊柱 O 型腿或 X 型腿 2 骨质疏松症 3 骨质软化症 二 维生素D缺乏病 1 原因 在我国南方本病的发病率较高 主要由于这些地区以粳米为主食 且气候炎热潮湿 汗液中丢失的B1较多 另外 我国因广泛饮酒造成的维生素B1亚临床缺乏者也不少 应引起关注 2 临床表现 维生素B1缺乏病临床上以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为主 成人患病时 首先出现疲倦 乏力 头痛 失眠 食欲不振及其它胃肠道症状 继续发展可有以下不同 三 维生素B1缺乏病 脚气病 1 干性脚气病 主要症状为多发性神经炎 表现为肢端麻痹或功能障碍 2 湿性脚气病 主要症状是由心力衰竭而引起的水肿 3 急性混合型脚气病 既有神经炎 又有心力衰竭 三 维生素B1缺乏病 脚气病 乳母患脚气病时 所分泌的乳汁中也缺乏维生素B1 可导致婴儿患脚气病 严重时甚至造成婴儿死亡 3 预防为了防止脚气病的发生 通常应多吃粗粮及其制品 以及含维生素B1丰富的食品 如豆类及豆子制品 蛋与蛋制品等 另外营养强化也是很好的方法 三 维生素B1缺乏病 脚气病 1 原因 这种病是由于膳食中缺乏烟酸所致 多流行于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 原因是玉米中的烟酸为结合型 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此外 玉米中色氨酸缺乏 色氨酸在体内能转变成烟酸 2 典型症状 腹泻 皮炎与痴呆 通常称为 三D症 3 预防 豆类 大米和小麦及其制品含有丰富的烟酸及色氨酸 而且大部分为游离型 可为人体所利用 四 烟酸缺乏与赖皮病 1 易发人群 常发生于未加或少加辅助食品 单纯以母乳或淀粉喂养的婴儿 或反复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乱的幼儿 2 表现 维生素B12缺乏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神经系统的损害 叶酸缺乏除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外 还有舌炎 口炎性腹泻等 此外 二者的缺乏还有引发心脏病的危险 五 B12和叶酸缺乏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一 铁缺乏与缺铁性贫血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 也是微量元素中最容易缺乏的一种 铁缺乏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被WHO UNICEF确定为世界性营养缺乏病之一 亦是我国主要公共营养问题 三 矿物质缺乏症 1 铁缺乏的原因 1 食物铁摄入不足 2 机体对铁的需要量增加 3 某些疾病引起 萎缩性胃炎 胃酸缺乏 服用过多抗酸药等可影响铁吸收 腹泻或钩虫感染则增加了铁的消耗 一 铁缺乏与缺铁性贫血 2 临床表现 疲乏无力 心慌 气短 头晕 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 口唇粘膜和睑结膜苍白 肝脾轻度肿大等 症状常和贫血的严重程度相关 缺铁引起的贫血性心脏病较易发生左心心力衰竭 3 预防 1 健康教育 2 铁强化食品 3 铁补充 4 提高食物铁的利用率 一 铁缺乏与缺铁性贫血 1 缺乏原因 外环境碘缺乏是根本 高钙 高氟 缺硒 长期服用锂剂是辅助因素 2 地方性甲状腺肿 1 病因 碘的缺乏 对甲状腺素需要量暂时性的增高 2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甲状腺肿大 结节性甲状腺肿 可继发甲状腺功能亢进 也可发生恶变 3 预防 普及加碘盐 二 碘缺乏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与克汀病 3 地方性克汀病多出现在严重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 一般患病率占甲状腺肿地区人口的1 5 严重地区高达5 l0 本病是胚胎时期和出生后早期碘缺乏与甲状腺功能低下所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分化障碍结果 1 发病原因 胚胎期碘缺乏 2 临床表现神经型粘液 水肿 型 二 碘缺乏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与克汀病 1 病因 硒缺乏是克山病发病的基本因素 但不是惟一因素 还有与低硒有关的复合因素参与发病 2 临床表现 1 急性型 2 亚急性型 3 慢性型 4 潜在型 四 硒缺乏与克山病 3 预防硒预防克山病的方法已证实有效 但由于克山病的发病因素尚未完全弄清 因此比较妥当的预防办法是 在开展综合措施的前提下 重点进行补硒的预防 我国农村膳食中硒的主要来源是主食 故选择当地的相对高硒品种进行推广 在防病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动物食品如猪肾 蛋类 禽肉 水产品小虾 鳝鱼 鳅鱼等以及海产动物食品含硒量较高 宣传病区居民多吃当地相对富硒食物 有助于改善硒的营养状态 四 硒缺乏与克山病 1 缺乏原因 摄入不足 吸收减少 消耗增加 2 临床表现 1 婴儿佝偻病 手足抽搐症 2 成人骨质疏松症3 预防合理安排膳食 适当摄入含钙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 如奶和奶制品 麸皮 豆类 绿色蔬菜等 并进行适当户外活动 以接受日晒 每天至少2小时 四 钙缺乏 肥胖病的营养与防治 一 肥胖的定义及诊断 1 肥胖的定义肥胖 obesity 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 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 或细胞体积增大 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 与其它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 第五节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 2 肥胖的判定体质指数计算公式 体质指数 BMI 体重 千克 身高 米 的平方WHO根据正常人的BMI值分布及BMI值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关系来划分 即 BMI 18 5为慢性营养不良 BMI 18 5 24 9为正常 BMI 25 29 9为超重 BMI 30 0 34 9为 级肥胖 BMI 35 0 39 9为 级肥胖 BMI 40 0为 级肥胖 第五节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 2 肥胖的判定腰围 WC 用来测定脂肪分布异常的指标 腹部脂肪过度积聚危害性最强 称作向心性肥胖 判断标准 男性 94cm 女性 80cm腰臀比 WHR 男性 0 9 女性 0 8 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第五节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 2 肥胖的判定理想体重和肥胖度理想体重 kg 身高 cm 105肥胖度 实测体重 理想体重 理想体重 100 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 为超重 超过20 以上认为是肥胖 其中超过20 30 为轻度肥胖 超过30 50 为中度肥胖 超过50 为中度肥胖 超过100 为病态肥胖 第五节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 二 肥胖的根本原因 1 遗传因素其一是遗传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从而导致一种罕见的畸形肥胖 现已证明其第15号染色体有缺陷 其二是遗传物质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肥胖 2 膳食因素 营养素不平衡的表现 3 社会因素 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饮食结构的变化和能量消耗减少 4 行为心理因素 第五节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 三 肥胖的危害 肥胖被预测为21世纪的流行病和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肥胖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总死亡率较高 据一项涉及75万人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发现 在体重超出平均水平40 的人群中 死亡的危险度增加了1 9倍 肥胖对心理和社会就业等的损害目前已引起广大专家的注意 肥胖与心 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 癌症 胆囊疾病 功能损害 内分泌及代谢紊乱等疾病的发病成正相关 第五节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 四 肥胖的预防和治疗 1 膳食调整的原则 1 控制总能量摄入量 2 适当的产能营养素比例 3 改变饮食习惯2 适量运动 第五节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 高血压是指以动脉收缩压和 或 舒张压增高 常伴有心 脑 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气质性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有很多 除遗传因素和精神紧张外 一些膳食与营养因素被认为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 如肥胖 高盐饮食 饮酒等 二 高血压的膳食营养与防治 高血压是指以动脉收缩压和 或 舒张压增高 常伴有心 脑 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气质性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有很多 除遗传因素和精神紧张外 一些膳食与营养因素被认为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 如肥胖 高盐饮食 饮酒等 二 高血压的膳食营养与防治 一 营养与原发性高血压 1 控制总热量以保持标准体重2 减少食盐的摄入量3 减少膳食脂肪 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4 注意补充钾和钙5 限制饮酒常见的降压食品 大蒜 芹菜 茼蒿 西红柿 洋葱 荠菜 西瓜 苹果 山楂 香蕉等 二 高血压的饮食防治 一 血浆脂蛋白分类及功能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 胆固醇 游离脂肪酸 磷脂和脂溶性维生素和固醇 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是疏水性物质 不能直接在血液中被转运 也不能直接进入组织细胞 他们必须与特殊蛋白质和极性类脂 如磷脂 一起组成一个亲水性的球状大分子 脂蛋白 才能在血液中被运输 并进入组织细胞 脂蛋白主要是由胆固醇 甘油三酯 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绝大多数是在肝脏和小肠合成 并主要经肝脏分解代谢 三 高脂血症 1 血浆脂蛋白的种类 组成 来源和作用应用超速离心机 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五大类 乳糜微粒 CM 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中等密度脂蛋白 IDL 低密度脂蛋白 LDL 高密度脂蛋白 HDL 不同的脂蛋白其组成 密度 来源均不同 在致动脉硬化中的作用也不一样 三 高脂血症 二 高血脂症的诊断分类高脂血症是血浆中某一类或几类脂蛋白水平升高的表现 全称应为高脂蛋白血症 然而血浆HDL C减低也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 因而用脂质异常血症更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血脂代谢紊乱状态 由于高血脂症使用时间长而且简单通俗 所以广泛沿用 三 高脂血症 主要根据血浆 清 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水平和LDL C浓度进行诊断 关于高脂血症的诊断目前国际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 我国高血脂症的诊断标准见表 三 高脂血症 三 高脂血症 膳食营养因素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一 膳食脂肪和脂肪酸1 饱和脂肪酸 SFA SFA可以显著升高血浆TC和LDL C的水平 但是不同长度碳链的SFA对血脂的作用不同 碳原子少于12 大于或等于18的饱和脂肪酸对血清TC无影响 而含12 16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 如月桂酸 C12 0 肉豆蔻酸 C14 0 棕榈酸 C16 0 可明显升高男性和女性的血清TC LDL C水平 含18个碳的硬脂酸 C18 0 不升高血清TC和LDL C 最近美国膳食推荐量建议 SFA应占7 8 总能量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SFA小于10 总能量 三 高脂血症 膳食营养因素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一 膳食脂肪和脂肪酸2 单不饱和脂肪酸 MUFA 动物实验和人群研究均证实单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清TC和LDL C水平的作用 同时可升高血清HDL C 膳食中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 C18 1 橄榄油中有酸含量达84 地中海地区人群血清TC水平低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低 可能与其膳食中橄榄油摄入量高有关 花生油 玉米油 芝麻油中有酸的含量也很丰富 分别为56 49 45 茶油中有酸含量达80 左右 美国在膳食指南中建议 MUFA应增加到13 15 总能量 三 高脂血症 膳食营养因素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一 膳食脂肪和脂肪酸3 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 PUFA包括亚油酸和亚麻酸以及常量的EPA和DHA 研究证明 用亚油酸和亚麻酸代替食物中的饱和脂肪酸 可使血清中TC LDL C水平显著降低 并且不会升高TG 临床研究表明低SFA 高PUFA 占总能量的16 20 7 的膳食使血浆胆固醇降低17 6 20 0 与基础水平相比 更重要的是血清胆固醇降低与心血管病发病率降低 16 34 有关 然而有研究表明 高PUFA的膳食可以使HDL C水平降低 增加某种肿瘤的危险 体外实验发现PUFA增加LDL氧化的作用 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一些学者认为PUFA摄入量不应超过7 10 总能量 三 高脂血症 膳食营养因素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一 膳食脂肪和脂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