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9阿长与《山海经》 (3).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9阿长与《山海经》 (3).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9阿长与《山海经》 (3).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9阿长与《山海经》 (3).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阿长与山海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2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 分析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词语运用之妙。教学方法:本文篇幅较长,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住课文内容,然后再着重研读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一事,分析课文时切忌面面俱到,一定要突出教学重点,做到纲举目张。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和同学之外,还写到了个人,这个人是谁呢? 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去看看长妈妈是个怎样的人。2、板书标题、作者,指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都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3、介绍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地理著作,共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也没有定论。近代学者多数认为不是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作品,海内经4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主要内容为民间传统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术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4、背景资料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因受守旧势力的排挤,作者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散文)。本文是朝花夕拾的第二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hung ( 惶 ) 急 chung( 疮 )疤 ji ( 诘 ) 问 可 w ( 恶 ) p l ( 霹雳 ) 惧dn ( 惮 ) 震 sng( 悚 ) 孤 shung( 孀 ) 哀 do( 悼 ) 掳 ( l ) 骇( hi ) 渴 m ( 慕 )三、初读感知1、迅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可独立思考,可讨论交流)明确:身份及名字的由来 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 摆成大字的睡相 元旦的古怪仪式 一肚子烦琐的道理 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给“我”买来了山海经 2、思考: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文中略写的部分可否删去?明确: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长妈妈的敬意,而重点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3、文中略写的部分可否删去?明确: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少的绿叶。如文中略写的“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四、再读分析分别朗读这七件事,想一想,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怎样的一个人?(边读边想,仔细分析)精读并按以下句式说话: “读文章片断,我认识到长妈妈是个的劳动妇女。”明确: 作者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刻画了长妈妈的形象。长妈妈是一个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的人。五、品读体味1、找出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体味作者对长妈妈情感的变化过程。(用笔作上记号,要品出感情)作者对阿长的情感的变化: 不大佩服 讨厌 不耐烦 空前的敬意 敬意淡薄乃至消失新的敬意深切怀念明确:文章以“我”对阿长情感态度的变化为线索2、在情感变化的过程中,作者究竟要突出对长妈妈的哪种情感呢?3、那么前文为什么要用如此多的笔墨去写如何“憎恶”“讨厌”阿长呢?有什么作用?明确:“憎恶”、“讨厌”为后文的感激、赞颂蓄势,起到了铺垫、衬托的作用,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作用:为了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长妈妈的形象,使其形象更真实、生动、丰满。六、精读研讨阅读课文第19至29段,思考:1、买山海经的起因是什么?明确:“我”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可叔祖那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2、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明确:“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因为她不识字,没文化,更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也不会理解“我”的心情。认为和她说了没什么用处, 但既然来问,又不好不说。 可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3、当阿长说:“哥儿, 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明确:我的反应是:“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 很感动,别人做不到的事,这样一个不识字的普通人居然做到了,“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真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4、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明确: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伟大的神力”虽带夸张,却是作者以孩童的口吻发出的最热烈、最真诚的赞美。七、合作探究文中一些语句略带夸张。揣摩下列语句,讨论括号里的问题。1、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了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为什么要用“憎恶”“谋死”这样的词语呢?)明确:“憎恶”“谋死”大词小用,夸张地体现儿童心理,表达了“我”对阿长的不满和愤怒。2、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这里用“空前”来修饰“敬意”,给你什么感觉?你怎么理解“敬意”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明确:过去“我”厌恶阿长,但阿长讲了长毛的荒诞故事,儿时的“我”信以为真,相信阿长的确具有抵挡大炮的“伟大的神力”,对她不仅转为尊敬,而且达到“空前”的程度。夸张的修饰生动体现了儿童的天真心理,也包含着成年的“我”在写作时对阿长无知愚昧的调侃。3、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作者是否真的认为“情有可原”,“应该我退让”?你的理由是什么?)明确:用“当然”“倒”这样的词语来表示调侃的语气,由此可以看出作者不是真的认为“情有可原”。八、总结全文从整体说来,本文诙谐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庄重。“切切察察”的神态,睡相的描写,怕“我”忘记说恭喜的紧张心情,“长毛”的故事等,读后令人捧腹开怀,忍俊不禁。可是,当长 妈妈为“我”买回山海经后,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