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2.5 杜甫诗三首同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语文 2.5 杜甫诗三首同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语文 2.5 杜甫诗三首同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语文 2.5 杜甫诗三首同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语文 2.5 杜甫诗三首同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内容赏析 这首五律 开头四句 一气贯注 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 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 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 是说他之所以 诗无敌 就在于他思想情趣 卓异不凡 因而写出的诗 出尘拔俗 无人可比 接着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 像鲍照那样俊逸 庾信 鲍照都是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 这四句是因忆其人而忆及其诗 赞诗亦即忆人 但作者并不明说此意 而是通过第三联写离情 自然地加以补明 第三联两句写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 渭北 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 江东 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 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 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 而作者遥望南天 唯见天边的云彩 李白翘首北国 唯见远处的树色 又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 好像 春树 暮云 也带着深重的离情 将离情写得极深极浓 这就引出了末联的热切希望 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欢聚 像过去那样 把酒论诗啊 把酒论诗 这是作者最难忘怀 最为向往的事 以此作结 正与诗的开头呼应 说 重与 是说过去曾经如此 这就使眼前不得重晤的怅恨更为悠远 加深了对友人的怀念 用 何时 作诘问语气 把希望早日重聚的愿望表达得更加强烈 使结尾余意不尽 回荡着作者的无限思情 使 增多 落下 使 凋落衰败 流泪 使 归来 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借指晚年 指远离故乡 图画 往日 离开 玉露凋伤枫树林 江间波浪兼天涌 生长明妃尚有村 独留青冢向黄昏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秋兴八首 是唐代宗大历元年 766 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 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怀 故曰 秋兴 这一组诗历来被公认为是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成就最高的诗 杜甫自唐肃宗乾元二年 759 弃官 至766年已历七载 战乱频仍 国无宁日 人无定所 当秋风萧瑟之时 不免触景生情 感发诗兴 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 主题是 故国之思 诗中所写个人的悲哀也关乎国难 咏怀古迹 也是一组七言律诗 和 秋兴八首 同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 766 秋 是杜甫在夔州和自夔州赴江陵途中陆续写成的 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 王昭君 刘备 诸葛亮 庾信等人留下的古迹 杜甫借吟咏这些古迹 追思历史人物 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 功业无成的感慨 登高 一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 767 秋天的重阳节 当时诗人病卧夔州 身体的病痛 生活的艰辛 时局的动荡 兵乱的不断 使得诗人备受摧残 这一年的重阳节 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 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 杜甫感慨万千 独自登高 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尾联是如何表现秋景的 表达了何种感情 提示 尾联紧扣深秋抒怀 用深秋中所特有的景象 赶裁新衣 来表现秋景 隐含着孤寂无依之感 首联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提示 首联着重描写昭君故乡的自然环境 首句由近及远 写群山万壑随险急的江流 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图景 第二句点明昭君村 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 如何理解颈联两句诗所表达的情感 提示 第一句写汉元帝 按图召幸 铸成大错 王昭君已经远嫁匈奴 汉元帝只能在图画中约略看她的美貌了 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 第二句写昭君已经出塞 纵然月夜魂归故里又有什么用呢 既讽刺了汉元帝 也写出了昭君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 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提示 首联用工笔从细处着笔 写了风 天 猿啸 渚 沙 飞鸟 有耳闻又有目见 使人感到 悲哀 此联围绕夔州的特殊环境 由高向低 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精美图画 中间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提示 颔联写远望所见 借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 壮志难酬的感伤 颈联写长年漂泊之苦 老病孤愁之悲 情景交融 意境旷达 答案 2 秋兴八首 其一 的主旨句是哪一联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试分析 答案 颈联 丛菊两开他日泪 点出诗人滞留夔州已有两年 眼看菊花两度开放 幽思不已 泪如泉涌 足见心情的哀伤 孤舟一系故园心 说明作者漂泊在外 有家难归 寄身孤身 故园之思 一心长系 孤舟 成为作者漂泊流浪的意象 其情令人怆然 这一联表达了作者羁留的悲苦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所抒之情为本诗主旨所在 3 咏怀古迹 其三 是咏史诗 重在抒情 但它的抒情是通过塑造王昭君的动人形象来实现的 试分析诗歌是运用哪些手法塑造王昭君形象的 答案 4 登高 一诗中 诗人的形象是怎样的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案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肖像 身体状况 心理 动作等方面的描写 使得一个颤颤站立在深秋季节里的满头白发 满脸悲愁 体弱多病 长年漂泊的老者形象跃然而出 诗人独自登高望远 纵目山河 俯仰宇宙 可谓壮怀激烈 慷慨悲歌 这里有对漂泊生活的感叹 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 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执着 更有诗人忧国忧民 感时叹逝的博大胸怀 5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 曾表示过 语不惊人死不休 的意愿 试以 秋兴八首 其一 为例说说杜甫是如何锤炼语言的 答案 颔联中的 兼 接 二字 就极为练达而传神 写出浑莽之象 颈联之遣词造句更佳 上句的 两开 既前应 丛菊 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 又下启 泪 字 暗示两年之中归故园的心愿始终无法实现 每见菊花开放着潸然落泪 定义 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 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作用 1 藏情于景 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 虽不言情 但情藏景中 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 2 看似并未写景 却神奇得让读者在浓郁的 情 中体悟到清晰的景 写法指点 1 要寻找适合抒发感情的某一类景物 例如 为了抒发欢快之情可以借助于美好的景物 为了抒发悲哀之情可以借助凄凉的景物 2 根据抒发感情的需要 可以先景后情 也可以先情后景 3 可用夸张 拟人等修辞手法等把感情渗透于字里行间 融于景物描写之中 使一切景物都含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参考示例 夏日的夜晚总喜欢在河边散步 那银盘一般的月亮和疏疏落落的无比闪亮的星倒映在小河中 一阵微风吹来 那小河真成了波光粼粼的 银河 了 河岸上婆娑的树影和河中热闹的蛙声 更是荡漾起心中无数的喜悦 悲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 所谓 春女善怀 秋士易感 杜甫亦是如此 杜甫的三首诗都是作于秋天 其中两首直接写到了秋景秋思 世事艰辛 家愁国难 万里悲秋 老病孤舟 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 作千古一悲 千古一愁 杜甫悲秋实际上悲的不是秋 而是安史之乱后的国破家亡 人民流离失所 秋天的萧瑟之景和万物消亡的凄凉正是当时社会动乱的真实写照 所以 杜甫的悲秋 融入了羁旅的愁思 家国的忧伤 身世的感慨 显得更加沉郁厚重 应用角度 悲秋情怀 文人与秋天 坦然面对 等 有人认为这是学生无聊时的发泄之作 无伤大雅 有人却无法容忍 认为这是对民族文化的大不敬 对此 杜甫草堂工作人员称 通过这个现象引起大家对杜甫的关注是好事 但因为对象是杜甫 网友创作时也要考虑杜甫的身份地位 尊重传统文化 有些创作实在不雅 媒评文摘 1 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 落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神情严肃的杜甫画像上 撞出灵光一现的喜剧效果 到底 是哪些学生这么调皮在描绘 杜甫很忙 心灵咖啡网2 杜甫精神是民族的精神之光 决不允许诋毁杜甫形象 马新朝称恶搞文化 穿越文化不能没有民族底线 不能没有精神之光 凤凰网 少年时的裘马轻狂 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 使你更热爱脚下这一片神圣的大唐的繁荣土地 你由此而生出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的雄心和气概 既然自己已经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那么就有 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的能力 可惜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流落到长安天子脚下 却只能落到 朝扣富儿门 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 到处潜悲辛 的可怜境况 小人的奸佞 时事的黑暗 使你进一步认识到 朱门酒肉臭 的统治阶级所造成的 路有冻死骨 的深重罪恶 现实中的碰壁 精神上的打击 却没有击碎你的雄心壮志和对理想不懈的追求 你没有像你崇拜的李白那样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的决绝 你坚守自身如一块璞玉 执着地等待要放出自己的异彩 然而现实中有哪个国君不像不识和氏璧的楚厉王那样的平庸呢 你应该懂得历史上的明君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啊 然而生活呢 一家的老小赖以生存的依靠呢 辗转于战乱之中 携着面色枯黄的妻儿 风吹着雨打着 生存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还有可以依靠的朋友吗 还有人爱惜你的才华吗 放下尊严 放下文人特有的高贵 可是结果呢 希望常常存在 失望也时时伴随 自己的茅屋在秋风中被毁 沾湿的长夜你想到的是天下的寒士 自己已经够不幸了 更不幸的是不能实现安得广厦千万间的理想 自我的艰辛的生活你还可以忍受 可是那青海头累累的白骨 那边庭流成海水的鲜血呢 百姓生离死别的伤痛深深地刺痛了你的心啊 你的心在流血 你要为这非人间的世界流尽自己最后的一滴血 贫穷寄食的生活使你看尽了世态的炎凉 善良敏感使你流尽了同情的热泪 孤苦病痛使你尝尽了人生的沧桑 忧国忧民使你耗尽了毕生的精力 唐朝的正午的艳阳已经西沉 那一轮如血的残阳 映照在浩渺的长江永不停息地涌动的水面上 随波颠簸浮沉的一叶孤舟之上 一个枯瘦的身影 破旧的衣衫 憔悴的容颜 忧伤的眼神 旷世的孤独 即使你为这个世界呕尽了心血 耗尽了生命 你也不会像屈原那样纵身江中以求得永世的解脱 也不会像庄子一样化成梦中飞舞的蝴蝶翩然而去 你的生命所维系的是你热爱的破碎的山河以及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百姓啊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然而千古的浪花淘不尽的是定格在历史的船头的永远的圣人 杜甫 精要赏析 本文采用诗一样的语言 向我们讲述了杜甫少年壮志 中年失意 老年颠沛的遭遇 表现了诗人执着的追求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本文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对比 作者把杜甫少年时的理想和中年后的遭遇 满腹的才气和可怜的命运 崇高的理想与无奈的现实 朝廷的昏庸与百姓的苦难相互比较 让我们发现 是苦难成就了杜甫 也是赤诚成就了杜甫 二 教学方法采用朗读法 整合法 概括分析法 合作探究法等 来提高学生阅读诗歌的感受能力 并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现手法 来增强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文导入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生活在一个世代 奉儒守官 的家庭 从小便立下了 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的伟大政治抱负 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他35岁以前都在读书和游历 饱读了诗书 开阔了眼界 可以说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做了充足的准备 然而杜甫到长安待了十年也只不过做了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相当于仓库管理员 不久 安史之乱 爆发了 杜甫从此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漂泊生涯 他先后转辗西南各地 后来又举家东迁 在从成都漂往湖湘一带时 中途在夔州滞留了两年 此时经历过多次漂泊后流寓到夔州的杜甫 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怎样 他当初的政治理想发生动摇了吗 此时的杜甫每天心里在想着什么 从 杜甫诗三首 我们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内心情怀 二 朗读诗歌 初步感悟诗意铺垫 课前要求学生早自习认真预习三首诗歌 注意字音 翻译文章 梳通文意 1 点名学生朗读诗歌 要求读准字音 读清节奏 读出语气 2 学生听诗歌朗读磁带 纠正字音 节奏 语气方面的朗读错误 3 全班学生朗读诗歌 正确朗读诗歌 思考导语中提出的问题 三 再读诗歌 整体感悟诗歌的共同特点铺垫 学生自由朗读 小组讨论 自由发表感悟 设问 读了这三首诗歌 你能发现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 学生讨论后明确 1 都写于流寓夔州的漂泊时期2 都是写于秋天 一 三首直接写秋 3 都反映了杜甫的思家念国之情4 诗风都显得沉郁顿挫 教师点拨 作诗一首 概括杜甫漂泊中的情怀 又引发学生思考 流寓到夔州 独思在深秋 家国身世恨 都入漂泊中 四 重点分析 杜甫的漂泊情怀1 思考 流寓夔州的杜甫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怎样呢 提示 抓住诗歌关键词句分析学生朗读思考 小组讨论后明确 1 秋兴八首 其一 孤独 孤舟 悲伤 泪 焦急 催 急 2 咏怀古迹 其三 凄凉 独留青冢向黄昏 怨恨 分明怨恨曲中论 3 登高 漂泊 常作客 孤独 独登台 穷愁多病 百年多病 艰难苦恨繁霜鬓 衰颓失意 潦倒 2 概括与分析 试用一句话概括每首诗的诗旨并加以分析 概括要求 1 每句话只用七个字 2 要把诗题带进去 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 每个小组概括分析一首诗歌 学生朗读思考 小组讨论后明确 1 秋兴八首 其一 诗旨 秋兴触景思故园 点拨 引导学生围绕 思 字分析景物描写对表现诗歌主旨的作用 意象 玉露 枫树林 波浪 风云 特征 凄凉 衰败 动荡 阴沉 意境 悲愁 萧森 作用 象征当时动荡 衰败的唐代社会 2 咏怀古迹 其三 诗旨 咏怀古迹怨朝廷 点拨 引导学生围绕 怨 字来分析 借古讽今 的手法对表现诗歌主旨的作用 借古 记叙昭君一生的悲剧 对比 去 朔漠 留 青冢 对比 生 省识春风面 死 魂归 抒怀 抒发诗人一生漂泊 功业无成的感慨 3 登高 诗旨 重阳登高忧家国 点拨 引导学生围绕 忧 字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意象 秋风 天空 猿猴 飞鸟 落木 长江 特征 萧森 动荡 作用 既象征当时的社会状况 也烘托出诗人孤苦悲伤 时光易逝 壮志难酬 忧国忧民之情 3 总括三首诗的诗旨 从杜甫的三首诗歌 可以看出流寓夔州的杜甫怎样的情怀 用一句话概括 学生小组讨论 整合三首诗歌的共同主旨 悲秋中的漂泊情怀 点拨 三首诗歌都写出了杜甫在漂泊的时候所抒发的羁旅的愁思 家园的忧伤和身世的感慨 诗风沉郁厚重 悲凉凄清 五 探究 你是怎样理解杜甫这位伟大的漂泊者的社稷情怀的 提示 1 联系杜甫的生平经历 2 联系杜甫的思想 3 联系 杜甫诗三首 投影显示 杜甫的生平经历以及杜甫当时所处的唐代社会背景 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思考 小组探究后明确 安史之乱 使强大的唐帝国由盛转衰 使广大人民陷入动乱之中 杜甫也由一个朝廷小官跌入普通逃难者之列 这期间 杜甫亲眼看到饿殍载道的惨相 亲身经历了妻离子亡的痛楚 但杜甫站在广大人民的行列 共同承受了这场灾难 苦难使杜甫变得更加坚强 使他与人民的感情更加亲近 对祖国的挚爱更加强烈 思想也更加成熟 杜甫在漂泊的时候 即使穷愁多病 纵使孤独寂寞 纵然壮志难酬 也始终没有动摇他的 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的伟大的政治抱负 始终没有忘记家国天下 始终没有忘记血肉相连的黎民百姓 杜甫漂泊中的社稷情怀 足以说明他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六 延伸拓展阅读下列杜甫作于成都草堂时 759 765 的其中的两首诗歌 然后思考杜甫暂居在成都草堂时心中有什么 梦想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学生讨论后明确 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 在成都的浣花溪畔 饱经忧患的诗人在朋友的资助下暂时有了一个安稳的家 其间 杜甫写了大量的写景抒情的诗歌 诗风清新质朴 优美从容 诗人在这两首诗中描绘了大自然的自由和美丽 尽情倾吐了对理想人居环境的由衷渴望 散发着杜甫梦想的芬芳 草堂是杜甫梦想的寓居 寄寓了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的梦想 可见 无论在漂泊中 还是在安定时 天下安定 黎民安居 始终是杜甫追求的梦想 七 课堂总结 自古逢秋悲寂寥 杜甫的三首诗歌 不但悲自然之秋 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 充满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 杜甫在年老 多病 孤独 漂泊的时候 还能够忧国忧民 心系家国 其伟大就在于此 满纸漂泊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杜甫痴 谁解其中味 杜甫 这位伟大的漂泊者的社稷情怀将永远感动每一个后来的中国人 播放费翔的歌曲 故乡的云 以升华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的情感和杜甫的情感产生共鸣 八 学生当堂背诵 杜甫诗三首 体味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 九 课后练习 思考探究课后搜集杜甫的忧国忧民的诗句 并进一步加深自己对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 知识拓展 杜甫的律诗律诗在杜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杜甫写时事的诗 多是古体 因古体便于叙事 他在古体上的成就 无疑是巨大的 但他的律诗 在诗歌艺术上的成就却更为辉煌 杜甫律诗的成就 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 他不仅以律诗写应酬 咏怀 羁旅 宴游 以及写山水 而且用律诗写时事 以古体写时事 较少受限制 杜甫多数写时事的诗都是古体 用律诗写时事 字数和格律都受限制 难度更大 而杜甫却能运用自如 他这部分写时事的律诗 较少叙述而较多抒情与议论 如 秋笛 即事 闻道花门破 王命 征夫 等 为扩大律诗的表现力 他以组诗的形式 表现一些较难表现 较宽泛的内容 五律和七律都有这样的组诗 五律中的 秦州杂诗二十首 是一例 浦起龙已指出这是组诗 20首集中地表现了他在秦州时的心境 写于客居夔州时的 洞房 宿昔 能画 斗鸡 历历 洛阳 骊山 提封 虽未标出总题目 但就内容言 实是组诗 洞房 为八诗缘起 洞房环珮冷 玉殿起秋风 秦地应新月 龙池满旧宫 系舟今夜远 清漏往时同 万里黄山北 园陵白露中 由系舟峡江 因秋夜景色而引发对宫掖凄凉的联想 由今日宫掖之凄凉 而忆及往日宫中行乐之种种情形 于是有 宿昔 能画 斗鸡 诸篇 极写当年宫中之行乐 第五首 历历 是转折 由安史乱前转向乱后 历历开元事 分明在眼前 无端盗贼起 忽已岁时迁 第六首 洛阳 写洛阳陷落 叛军进逼长安 玄宗出走 第七首 骊山 写骊山已无复昔日繁华 寂寞凄凉 不胜今昔之感 第八首 提封 为总结 反思 议论 提封汉天下 万国尚同心 借问悬车守 何如俭德临 时征俊乂入 莫虑犬羊侵 愿戒兵犹火 恩加四海深 希望皇帝能行俭德 用贤人 戒兵火 加恩四海 则世事尚有可为 八首诗前后照应 情思脉络连贯 而表现的范围是一首律诗难以表达的 杜甫以律诗写组诗最为成功的 是七律 如 咏怀古迹五首 诸将五首 特别是 秋兴八首 可以说是杜甫律诗中的登峰造极之作 这组诗写于滞留夔州时期 此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 而外族入侵 藩镇叛乱 战争仍然不断 挚友已先后离开人世 诗人自己仍漂泊沧江 且疾病缠身 山城秋色 引发他的故园之思和对于京华岁月的怀念 回顾一生 感悟哲理 八首诗就是在这一思想脉络上展开 一层深入一层 第一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江峡秋色牵动滞留夔府孤城的寂寞心绪 也牵动故园之思 由丛菊两开引发留夔两载的辛酸岁月的感慨 引发对于故园的思念 正沉浸于回忆与思念之中 忽又为白帝城的四处砧声所惊断 于是有第二首 第二首又从现实开始 进入感慨与回忆 夔府孤城落日斜 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 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 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 已映洲前芦荻花 从落日啼猿 孤城怅望中产生的身世飘零之感 引发对于往日曾叩近侍的回忆 又是感慨万千 正沉浸在回忆与感慨里 忽又被山城悲笳惊醒 回到现实中来 时光流逝 已经月上中天 叹时光而伤沦落 于是有第三首 千家山郭静朝晖 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 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 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 五陵衣马自轻肥 这一首从时光流逝叹抱负落空 引发对于朝廷用非其人的不满 于是有第四首 闻道长安似弈棋 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 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震 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 故国平居有所思 这一首是对于国家命运的忧念 意谓政局变更 边境战火不断 国家前途可忧 而自己穷老荒江 无法报国 空有忧思而已 后四首一次又一次地反复着忆往昔 感盛衰 伤沦落 叹身世 这八首诗要表现的是一种深沉复杂的感情 交错着感慨 回忆 思念与对于时局的看法 要用一首诗来把这些复杂的 低徊不尽的感情表达出来不容易做到 或者说不容易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用组诗则可以做到这一点 以律诗写组诗 极大地扩大了律诗的表现力 这是杜甫在律诗发展史上的贡献 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 极尽变化之能事 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 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 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全诗把一种骤然到来的狂喜心情 表现得淋漓尽致 用 忽传 初闻 却看 漫卷 这些动词 加强了突然性和随意性色彩 用 即从 便下 穿 向 等词 连接四个地名 造成风驰电掣的气势 表达的方式 仿佛散文一般 感慨流畅 连贯性 整体感极强 毫不受律体的束缚 他在寓居夔州以后所作诗 这方面的成就 更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被杨伦称为 杜集七言律第一 的 登高 就是这样的一首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风急 猿啸 鸟飞 木落 伴以滚滚而来的江水 整个境界卷入到急速的流动之中 然后是一声深深的叹息 他用了那么多在动作上相互连贯性极强的动词 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