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doc_第1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doc_第2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doc_第3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doc_第4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1. 根据语境填空。(1)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有许多名言,告诉我们对待朋友要讲信用的名言是:_(2)日出时看到江边鲜花盛开,江水碧録,就想起白居易的诗句:_,_。(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要为保护黄河设计一则标语:_(4)关于农业气象方面的农谚,我知道很多,如:_,明日必有大雨到。2. 阅读儿歌,完成练习。 蚂蚁搬虫虫小蚂蚁,搬虫虫。一个搬,搬不动。两个搬,掀条缝。三个搬,动一动。四个五个六七个,大家一起搬进洞。(1)找出儿歌中表示数目的汉字。(2)读儿歌,选一选。(填序号)虫虫那么大,小蚂蚁最后把它搬回家了吗?( )A.搬回家了。 B.没有搬回家。这首儿歌告诉我们()A.人多力量大。 B.个人的力量是无穷的。(3)读读上面的儿歌,再学着做做下面的数字手指操。 3. 背一背,连一连。小时_呼作_又疑_飞在_白玉盘青云端不识月瑶台镜4. 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_,村庄儿女各当家。_,_。5. 诗歌鉴赏。乡 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母亲在里头,我在外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读了这首诗后,你的感受是什么?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大自然丰富多彩:“两个黄鹂鸣翠柳,_。”多么浪漫:“孤帆远影碧空尽,_。”多么难舍;“_,春风花草香”,多么美丽;“春潮带雨晚来急,_”,多么幽静:“儿童急走追黄蝶,_多么快乐;“_,一枝红杏出墙来”,多么大胆。“飞流直下三千尺,_。”多么奇特;“乱花渐欲迷人眼,_。”多么活泼。“童孙未解供耕织,_。”多么懂事;“羌笛何须怨杨柳,_。“多么悲壮苍凉。(2)小燕子优美可爱:在蓝天的映衬下,电线杆之间连着的_,多么像_哇。停着的燕子_,谱出一支_。(3)长城雄伟壮阔:像巨龙穿行在大地上,_,曲折蜿蜒。东起_,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_。7. 先写出加下划线的字词的意思,再写出句子的意思。(1)孔子不能决也。决:_意思:_(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_意思:_8. 照样子,填一填,写一写(1)温 温暖 妈妈的怀里真温瞹。甜 _ _(2)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解释划线词语)异常:_(3)乌云压下来。(满天的黑沉沉地)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他把禾苗往高里拔。(高兴地一棵一棵的)(4)毕竟_,风光_。接天_碧,映日_别样红。9. 补充诗句。(1)_,笑问客从何处来。(2)绿遍山原白满川,_。(3)_,白发谁家翁媪?(4)_,出没风波里。(5)四海无闲田,_。10. 根据课文内容或积累填空。(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_,_。能不忆江南?”出自唐代诗人_写的_。(2)李白独坐敬亭山的最后两句是_,_。(3)_,海上明月共潮生。(4)_,勿施于人。(5)蚂蚁搬家蛇过道,_。11. 阅读。 示 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写出与下列古汉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现代汉语。乃_ 翁_ 无_元_ 师_(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这首诗抒发了作者_感情。(3)抄出能体现诗人目的的诗句。_(4)诗中诗人的遗憾是_,诗人的遗愿是_,诗人的嘱咐是_。12. 日积月累。(1)学古诗。春天的风雨:春晓-夜来风雨声,_;友情的深沉: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_;公鸡的啼叫:画鸡-平生不敢轻言语,_。农民的悲苦:悯农-_,农夫犹饿死。(2)诵经典。论语-敏而_,不耻_。荀子-不知则_,不能则_。三字经一人之初,性本善,_,_。(3)用歇后语。十五个吊桶打水_。13. 用所学知识填空。(1)从许多古诗文中我们可以找寻到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从杨万里的笔下找寻到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_,_。”从辛弃疾的笔下我们找寻到无忧无虑地玩耍,享受着童年美好时光的孩子:”_,_。”课文杨氏之子闪烁着儿童的智慧,我们从“未闻_”中找寻到了孩子语言的机智幽默。(2)诸葛亮采用_的计策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我能写出与他们相关的歇后语:_。(3)如果生活欺骗了你,俄国的普希金会这样安慰你:_。(4) _, 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5)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_。(6)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_。14. 读一读,回答问题。翻过来,翻过去,唉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1)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写一写。_,才_呢?(2)“我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是因为 ( )15. 阅读舞台。小鸵鸟,脾气怪,奶奶喊他他不睬。脑袋钻进沙堆里,嘴里喊着:“我不在。”(1)从上面的儿歌中找出含有复韵母ai、ui的音节,并写下来。含有复韵母ai的音节:_含有复韵母ui的音节:_(2)奶奶喊小鸵鸟的时候,小鸵鸟把脑袋钻进了_。(写音节)16. 阅读练习。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解释加下划线字的意思,并翻译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啼:_风:_意思:_(2)本诗的作者是_,他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合称为_,以区别于李白和杜甫的_。著有_。17. 默写清明这首诗,写清题目作者、朝代。18. 知识回顾。(1)_,孤光一点萤。(2)秋处露秋寒霜降,_。(3)_,农夫犹饿死。(4)春节到,_,_,放鞭炮。(5)唯德学,唯才艺,_,_砺。(6)蜘蛛开店一文中写了蜘蛛先后_、_、_这三件事。19. 读一读,回答问题。虫儿歌 什么虫儿提灯笼?什么虫儿爱跳舞?什么虫儿吃害虫? 萤火虫提灯笼,花蝴蝶爱跳舞,蜻蜓最爱吃害虫。(1)用横线画出带问号的句子。(2)把虫儿的名字找出来。20. 根据课文或日积月累内容填写。(1)朝霞不出门,_。(2)天上鱼鳞斑,_。(3)精诚所加,_。(4)众鸟高飞尽,_。相看两不厌,_。(5)爱人者,_;敬人者,_。(6)_,带雨云埋一半山。(7)落木千山天远大,_。21. 课文精彩内容我知道。(1)我画了个_的太阳,送给秋天。我画了个_的太阳,照亮冬天。(2)夜来_,花落_。(3)要是能赶上_,就不会迟到了。(4)野火烧不尽,_。(5)_,疑是地上霜。(6)蝌蚪_游得欢,蜘蛛房前_。(7)莺歌对燕舞,_对_。(8)小荷才露_,早有蜻蜓_。22. 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1)静夜思中,最能表现诗人思念故乡的诗句是_,_。(2)“师傅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中雾气太浓,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儿。”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诗句_,_。(3)人们在_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_。23. 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_,死而后已。24. 读一读,回答问题。 青蛙的诗写成了:“呱呱,呱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呱呱”(1)用横线画出青蛙写成的诗。(2)用波浪线画出儿歌中的逗号和句号。(3)“”表示 ( )(填序号)(4)青蛙的歌还可能怎么唱?请你加上逗号。 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2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望天门山唐_天门_江开,碧水东_。两岸青山_,_一片日边来。(1)把古诗作者及内容补充完整。望天门山唐_天门_江开,碧水东_。两岸青山_,_一片日边来。(2)这首诗中,诗人用哪些动词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3)用“/”给诗歌划分出朗读节奏,并试着读几遍。(4)请用自己的话说出前两句的意思。(5)试着画出天门山的奇景。(提示:回忆一下诗中都有哪些具体的景物)(6)根据李白写山水的诗句,选择相对应的古诗题目。A独坐敬亭山 B早发白帝城 C望庐山瀑布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_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_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_26. 阅读儿歌,回答问题花朵的妈妈是大地,星星的妈妈是天空,浪花的妈妈是大海,我们的妈妈是祖国。我们爱妈妈,我们更爱祖国。(1)这首儿歌共有_句话。(2)选一选,填一填。天空 大地 祖国 大海花朵的妈妈是_ , 星星的妈妈是_ , 浪花的妈妈是_ , 我们的妈妈是_。27. 根据意思写诗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28. 背一背,填一填。(1)小荷才露_,早有蜻蜓立上头。(2)朝霞_,晚霞_。(3)人_初,性本善,性_,_。29. 我会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