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资料推荐- 压强经典题-教学课件 1下图分别是四位同学画的重力 G与压力 F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下列小实验都与压强有关,其中能证明大气压存在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关于液体中 a、b、c、d 四点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点的压强最大 Bc 点的压强最大 Cb 点的压强最大 Da 点的压强最大 4 下列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与托里拆利有关的是( ) A发现光的色散 B测出大气压强数值 C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D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的关系 5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大型运输车装有很多车轮 B书包的背带较宽 C滑雪板的面积较大 D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 6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如图),将此装置放于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变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如图描述的几种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当火车驶过时,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火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也非常危险以下四个选项中与此现象所蕴含的规律不符合的是( ) A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 B护航编队各船只多采用前后行驶而非并排行驶 C雨天,大风会把雨伞掀翻 D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 8医院体检抽血时,普遍采用如图所示的真空采血管,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查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采血管,血液便自动流入采血管,此时的血液是( ) A靠自身重力流入采血管 B被真空吸入采血管 C被空气压入采血管 D由血压压入采血管 9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图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甲: 躺在吊床上,人感到舒服 乙: 给鸡自动喂水的装置 丙: 向水平吸管中吹气,竖直管中水柱上升 丁: 将一端套橡皮膜的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 A甲图: 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力 B乙图: 利用连通器原理 C丙图: 利用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D丁图: 可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深度的关系 10用力将图钉按在墙壁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小于墙壁对钉尖的压力 B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大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 C手指对钉帽的压强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强 D钉尖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钉尖的弹力是相互作用力 11在水平桌面上竖立着三个柱状物甲、乙、丙,它们的高度均为 h,均为实心匀质,甲、乙、丙的底面分别是半径为 R 的圆面、边 长为 a 的正方形、半径为 r的圆面已知: 2Ra2r,它们对桌面的压强 p 甲 p 乙 p 丙 ,则甲、乙、丙材料的密度比较,正确的是( ) A 甲 乙 丙 B 甲 乙 丙 C 甲 乙 丙 D 甲 乙 丙 12如图所示,往容器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 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13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都受到水的压强,则其中(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14如图所示,一个密封的圆台状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把它倒置过来,则( ) 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减小 B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15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 A、B 两种液体,且 A 2 B .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 S 甲 和 S 乙 ,且 S 乙 2S 甲 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小球在 B 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 B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C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 D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甲 乙 16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液体甲和乙,里面放入相同的金属球,如图所示,此时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再将两金属球从液体中小心取出后,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B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C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可能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D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一定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17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甲、乙两容器中液体的密度 甲 和 乙 的关系以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 甲 和 F 乙 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甲 乙 F 甲 F 乙 B 甲 乙 F 甲 F 乙 C 甲 乙 F 甲 F 乙 D 甲 乙 F 甲 F 乙 甲 乙 19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 A、B,把它们并排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 A、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 A4 1 B 8 1 C4 3 D 1 2 4一长方体木块平放和侧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其受力面积之比为 3 1 ,则平放和侧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_,压力之比是_ 5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质量为 2 400 kg,汽车所受重力为_N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共为0.12 m 2 ,汽车对地面压强为_Pa.(g 取 10 N/kg) 8如图所示,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适量的水和盐水,某同学用压强计鉴别这两种液体,则图_(填a或b)中装的是盐水 2如图所示,A为重 5 N的正方体,B 为粗糙水平面,F为竖直作用在 A上的力,大小为 6 N,则图甲中 B 所受压力为_N,图乙中 B 所受压力为_N. 10手握两张大小相同、彼此正对且自然下垂的纸张,如图所示如果从两张纸的中间上方向下吹气,那么,这两张纸将会_(填互相靠拢或彼此远离),此实验表明: 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_ 1 一块写有校训的花岗岩石料质量为 31.8 t、密度为 2.6510 3 kg/m 3 ,立在用砖砌成的长 4 m、宽 2 m、高 0.5 m的水平基座上(如图所示),石料与基座的接触面积为 2.12 m 2 .已知砖的密度为2.0510 3 kg/m 3 ,基座砖缝中水泥砂浆的密度与砖的密度相同(g 取 10 N/kg)求: (1)花岗岩石料的体积; (2)石料对基座的压强; (3)石料对基座与基座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4探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一由 A和 B 构成、两端开口的玻璃制品的底部扎上薄橡皮膜,做成容器A、B 的横截面积分别为 S A 和 S B ,且 S A 2S B 40 cm 2 .(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 水 1.010 3 kg/m 3 ,g 取 10 N/kg)实验过程如下: 将容器固定在放有电子秤的铁架台上,使橡皮膜刚好与电子秤完全接触,且电子秤的示数为零,如图所示 往容器内分三次缓慢倒入适量的水,将收集的数据填入表中 次数 1 2 3 4 5 6 容器内水的质量/g 60 100 160 240 300 360 电子秤的读数/g 60 100 160 280 400 520 容器内水的深度/cm 1.5 2.5 4 7 10 13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a 150 250 400 700 1 000 1 300 继续往容器内缓慢倒入 60 g 水后,水进入了容器 B 部分,且在 B 内的高度为 1 cm.然后向容器内再分三次缓慢倒入适量的水,再将收集的数据填入表中 计算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回答下列问题: (1)将表格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与水的深度_ _若在一底面积为 40 cm 2 的圆柱形容器中装入 300 g 水,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Pa;与表格中第 5 组数据对比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与受到的重力大小_(填有关或无关) (3)容器 A部分的高度为_cm. 【拓展】完成实验后,小明将一小合金块浸没在容器中,B 内水面上升了 1 cm,电子秤的读数增加了 80 g,则合金块的密度为_g/cm 3 . 6 小明坐在以 300 km/h 的速度行驶的高铁上,当小明乘坐的高铁与另一轨道上的高铁相遇时,感觉到车身有一点晃动,其原因是: _ _ 7如图: 风中雨伞容易上翻,是由于_ _ 8如图: 口吹硬币跳过栏杆,说明_ _ 9身边处处有物理,参照示例将表格补充完整. 所选器材 主要实验过程 和观察的现象 研究的物 理问题 示例 空饮料瓶、水、锥子 用锥子在饮料瓶的不同高度处扎几个小孔,将水倒入瓶中观察水流射出的远近 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1 两张纸 将两张纸用手拿住并保持自然下垂,用嘴向中间吹气,观察两张纸片如何运动 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如图所示,边长为 10 cm、质量为 3 kg 的正方体金属块恰有一半放在面积为 1 m 2 的水平桌面上,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0 N时,金属块对桌面的压强为_Pa.(g取 10 N/kg) 2如图所示,图钉帽的面积是 0.8 cm 2 ,图钉尖的面积是 510 4 cm 2 ,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 N,手对图钉帽的压强是_Pa,图钉尖对墙的压强是_Pa. 3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 a、b 的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均为 p,若正方体甲、乙边长之比为 a b 1 2 ,则两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之比 F 甲 F 乙 _,现分别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后,则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p 甲 p 乙 _ 5.如图甲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为 6 c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Pa;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那么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_ _,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将_ _,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将_ 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 取 10 N/kg) 甲 乙 6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 1 至图 3 所示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1)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_(填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来体现的,我们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通过比较图 1 和图 2,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_(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_(填序号)和图 3,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 _(填控制变量法或理想实验法)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 4 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 3 中海绵受到的压强 p 和图 4 中受到的压强 p的大小关系 p_p(填或) (5)实验时如果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 5 所示小明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 _ 7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甲 乙 丙 丁 (1)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 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_ _(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从 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 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2)比较图乙、图丙和图丁,可以得到: 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 _ (3)在图乙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 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_ 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图乙中 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 h5 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_Pa.( 水 1.010 3 kg/m 3 ,g 取 10 N/kg) (5)该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 _和_ _ (6)在步骤(4)后,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此时测得图乙中 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为 6 cm,则盐水的密度为_ _kg/m 3 . 11沙发坐上去比较舒服,是由于人坐在沙发上时,沙 发发生了_ _,增大了人的_ _,从而减小了沙发对人的_ _ 12如图甲所示,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 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在_ _作用下,铁桶 被压扁了;手握如图乙所示的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中间向下吹气,结果发现两张纸向中间靠拢,这表明气体流动速度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 甲 乙 13三峡船闸实现了上下游船只的通航,如图所示船闸是根据_ _原理工作的当闸室内的水深为 36 m时,水对闸室底部产生的压强为_Pa.(g 取 10 N/kg, 水 1.010 3 kg/m 3 ) 14如图是一款新型无叶电风扇,与传统电风扇相比,具有易清洁、气流稳、更安全等特点工作时,底座中的电动机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吸入的空气经压缩后进入圆环空腔,再从圆环空腔上的缝隙高速吹出,夹带周边的空气一起向前流动,导致圆环空腔正面风速远大于背面风速, 风扇正常运行时,圆环空腔正面气体压强_背面气体压强;相同时间内,圆缝口流出空气的质量_进风口空气的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5如图所示,用拇指与中指压一支笔的两端,_(填拇指或中指)受到的压强大若拇指受到的压力为 2 N,笔尖的受力面积为 0.2 mm 2 ,则中指受到的压强为_Pa. 16如图所示,一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底面积为 20 cm 2 .杯中水深 10 cm,杯和水的总重力为 3 N,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Pa;水对杯底的压力为_N(g取 10 N/kg,茶杯壁厚度不计) 17质量为 100 g、底面积为 20 cm 2 的薄壁容器中盛有 500 g 水,将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容器内水深 h为 20 c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Pa,容器底部对地面的压强为_Pa.( 水 1.010 3 kg/m 3 ,g 取 10 N/kg) 18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 (1)该同学通过观察_ 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_ _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 _以下实例中应用该结论的有_(填字母)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C汽车限重 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 (3)接下来小亮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 _ _ 19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为一凹面它可以用来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深度、液体密度有关的实验 (1)实验中用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运用了_ _(填转换法或等效替代法)图中显示橡皮膜凹向左侧,说明在此处_(填左或右)边液体产生的压强大 (2)若要检验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这一结论,请说出实验步骤和应该看到的现象 实验步骤: _; 实验现象: _ _ 20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置于水平地面上甲容器底面积为 610 2 m 2 ,盛有质量为 8 kg 的水,乙容器盛有深度为 0.1 m、质量为 2 kg 的水求: (1)乙容器中水的体积 V 乙 (2)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 乙 (3)现从甲容器中抽取部分水注入乙容器后,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同,求抽水前后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 p 甲 23在装有适量水的容器中放入一木块 A,木块上方叠放一铁块 B,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水深为15 c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Pa(g 取 10 N/kg);当把铁块 B 拴在木块 A下方,放在水中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_(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甲 乙 甲 乙 25如图所示,甲、乙容器中分别盛有水和酒精,当在 A处沿水平方向快速吹气时,会发现B、C 管中的液体上升到一定高度,则 h 1 h 2 _,B、C管中的液体上升的原因是 A处空气流速加快,_ _( 酒精 0.810 3 kg/m 3 , 水 1.010 3 kg/m 3 ) 24已知球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 4R 2 ,R 为球体的半径若地球半径取 6.010 6 m,取 3.0,标准大气压取 1.010 5 Pa,则我们可以估算出大气层的重力为_N(结果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26如图所示,一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 810 2 m 2 ,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容器内放入一个底面积为 210 2 m 2 ,重为 20 N的圆柱形物块,物块的密度为 0.810 3 kg/m 3 ,则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是_Pa.向容器中缓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政府采购评标专家考试题库(含答案)
- 未成年人防触电应急预案
- 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检查
- 宾馆文明管理制度
- 网络代理合同
- 2025年水泵水轮机工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 工程质量管理谁来管理的
- 2025义务教育科学新课标课程标准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卷(A卷含答案)
- 涉案车辆拖移保管服务方案
- 机房建设施工表格
- 铁粉冷压球团工艺设计
- GB/T 6478-2015冷镦和冷挤压用钢
- 2022年《体育法》全文PPT
- 公司区域经营管理办法
- 五年级《中国民间故事》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景观生态设计》课件
- 江苏省南通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中国古典乐器-古筝琵琶英文介绍(带翻译)课件
- 地表形态塑造内力作用说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