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段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的并发症_第1页
腰骶段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的并发症_第2页
腰骶段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的并发症_第3页
腰骶段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的并发症_第4页
腰骶段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的并发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腰骶段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的并发症,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骨科 樊守刚,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骨结核,由于其部位特殊、病残率高、对患者生活和工作影响严重,手术干预已成为治疗脊柱结核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对于椎体塌陷严重、进行性后凸畸形和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通过积极手术治疗清除病灶、重建脊柱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但脊柱结核因病灶深、解剖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以及结核菌耐药性强等特点,手术治疗常发生髂血管损伤、髂血管血栓形成、植骨块松动移位、病灶清除不彻底、伤口窦道经久不愈等手术并发症。,本研究就本科室2002年1 月至2015 年1月间共64例腰骶段脊柱结核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整理研究胸腰椎结核手术常见手术并发症。,病例资料,我科2002年1月至2015年1月共收治腰骶段脊柱结核(L4S1)共64例,其中有24例出现并发症,男19例,女5例,年龄2982岁,平均42.3岁,全组均经术前X线、CT、MRI、结核菌素试验检查,术后病理及细菌性检查明确诊断。其中L4、5结核3例,L5S1结核17例,L4、5及S1结核4例。手术采用单纯前路或前后联合入路,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手术并发症,髂血管损伤15例;植骨块松动移位8例;病灶清除不彻底6例;髂血管血栓形成4例;伤口窦道经久不愈3例;脑脊液漏3例;神经症状加重2例。,手术并发症的处理,立即修复髂血管;返修手术调整髂骨块,再次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溶栓治疗;延长引流管放置时间,加强换药;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全部病例经2月13年随访,植骨融合良好20例,下肢神经症状缓解16例,髂血管恢复再通4例,伤口一期愈合16例,3例窦道延迟愈合时间3月2年。,结果,讨论,1、髂血管损伤最常见,主要是髂内血管损伤多见,多因显露L5、S1外侧及前方时发生。因此,如果结核侵及L5、S1骨质,最好采取L5、S1前方显露,从两侧髂总血管之间进入,可以很好保护髂血管,清除病灶也彻底。术后常规抗凝治疗,有助于预防血栓发生。,2、植骨块移位,多由于取髂骨大小不够、病灶清除不够,植骨块没有牢固嵌入正常椎体骨质之间,导致单纯前路手术骨块松动发生率高于前后路联合入路,良好的后路固定十分重要。,结论,3、病灶清除不彻底与窦道形成有一定的关系,如果遗留有大量死骨和脓液,应当返修手术清除。,结论,结论,4、脑脊液漏和神经症状加重。一是术后损伤硬脊膜和神经根,二是侵入椎管内的干酪样坏死物和死骨未清除。前者仅能延长引流管放置时间,加用神经营养药物,后者需要返修手术清除减压。,病例一,患者何XX,男,68岁,“反复腰背部疼痛1年,加重伴右下肢放射痛1月”。,术前X线,术前MRI,术后X线,术后3月复查,术后6月复查,病例一,患者术后前路切开引流口处反复渗出,迁延不愈,给予反复换药,术后1月,再次行局部清创治疗,术后痊愈出院。,病例二,患者刘XX,男,53岁,农民。“腰背部疼痛2月,加重伴双下肢放射痛20天”。,术前X线,术前MRI,术后X线,病例二,该患者术中清创剥离时损伤髂静脉,术中及时给予修复。术后腰疼及右下肢放射痛症状明显改善。,病例三,患者王XX,男,65岁。“腰背部疼痛2年,复发加重伴左下肢疼痛2月”,术前X线,术前MRI,术后X线,术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