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半-2岁儿童智能发展训练和评测(伊可新).doc_第1页
1岁半-2岁儿童智能发展训练和评测(伊可新).doc_第2页
1岁半-2岁儿童智能发展训练和评测(伊可新).doc_第3页
1岁半-2岁儿童智能发展训练和评测(伊可新).doc_第4页
1岁半-2岁儿童智能发展训练和评测(伊可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岁78个月智能发展训练和评测A. 语言 赢字卡大人把家里的日常用品贴上汉字,以方便宝宝经常看到。当宝宝会读出一个汉字时,大人再用硬纸写成4厘米*5厘米的字卡,离开实物看宝宝是否能认读出来。两个字的词也可以写在一起,同时认读,如“兔子”“猴子”“老虎”等,可以一面看汉字,一面拿着动物玩具和字卡放在一起认读。然后,大人把字卡逐拿出来,宝宝认读,如果能读对,就赢得一个字卡,宝宝手上赢得的字卡越来越多,认读汉字的兴趣也就越来越大。 赢字卡5个以上10个以上20个以上30个以上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赢字卡,可以测试宝宝记认符号的能力。汉字是象形文字,宝宝在记认时往往从字形来记认,先用左脑记住文字的读音,再用右脑记认图像。实际上宝宝记认两三个字的字卡比记认一个字更容易些,这是因为宝宝在记认时,如同模块印入记忆之中那样,笔画多的字在记忆中的印象更深也更容易记住,而笔划少的字反而不引起宝宝的注意,更容易被忽视。开口说话如果宝宝仍用手去指物,大人用声音慢慢说物名,让宝宝跟着说出声音,才把东西给他,渐渐引导宝宝用声音而不必用手去指物。在游戏时大人故意让宝宝说出声音,让宝宝喊口令大家一起跑,到达时要说“到”。讲故事时让宝宝用声音会答问题,而不是用手指图回答。做动作时让宝宝说出自己在干什么,说出“吃饭”“睡觉”等。有时宝宝发出声音,但是大人听不懂他要表示什么,这时二人又可以再用身体语言来加强,例如宝宝想说:“撕开”但是不会说这个词,大人一面帮他撕开纸包,一面慢慢教他说“撒开”,让他学会说出这个动作。家长要特别耐心观察宝宝到底想说什么,如果猜错了容易产生误会甚至产生对抗。注意:如果大人不及时更正宝宝的发音,宝宝宝在开口期就会自己编出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引起交流的困难。大人造成不要将就宝宝去学宝宝的话,应把他说的变成正规语言才能便于以后的交流。此外大人要细心理解宝宝的实际需要,例如当宝宝想自己撕开饼干的纸包,大人以为宝宝想要饼干,替他撕开,把饼干递给宝宝,宝宝拒绝时,大人以为宝宝不听话,给以批评。宝宝不服就会产生对抗,经常所谓“第一反抗期”就是因为彼此误所产生的。善于理解的妈妈和善解人意的宝宝很少反抗,一次的对抗就会加重第二次的对抗,所以在武器期大人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 开口说话20个月19个月18个月17个月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开口说话,可以测试宝宝开口的月份,这与家族因素有关,也与语言环境有关。在3个月前就会说元音,在6个月的时候能说4个以上辅音的宝宝,基本上都在910个月叫爸或妈,1岁时会叫34个大人,1617胩月就会开口了,多数宝宝在1820个月开口。有些宝宝开口迟一些,只要宝宝能听懂大人说的话,迟开口也不要紧。如果宝宝对大人说的话没有反应,首先应检查听力,如果听力有问题可以马上矫正或者佩带助听器,使宝宝能听到语言才会说话。如果发现太迟,过了7岁就难以有语言能力了。另一个问题是智力的问题,听力良好就是听不懂,语言理解困难,也应当早期发现,给以特殊教育,帮助他尽量懂得别人的要求,也应教他简单的表达,尽量能与人交流才能增进智能的发展。B. 数学 比高矮先让宝宝替玩具比高矮,例如狗熊和猴子经高矮,把两个动物玩具背靠背放在桌子上。用一根尺子或一本书放在它们的头顶上,尺子或书的一边翘起来的动物个头就高,另一边的动物就矮。接下 宝宝与小朋友比高矮,两人背靠背,用尺子放在两人的头顶,尺子一头翘起来一方的宝宝高些,另一方的宝宝矮些。两个人比高矮最好由第三人做评判,宝宝也可以当评判,大家轮流比高矮。 比高矮1种2种3种4种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比高矮,可以测试宝宝比较常见事物的能力。生活中宝宝们喜欢比一比谁长得高,两个娃娃哪个更高一些,利用最基本的重叠法1岁半的宝宝就能够比较出来,是很有本领的表现。套碗比大小把9个一套的套碗次序弄乱,先用眼睛大致去观察一下,然后按大小 次序排列,如果不容易分辨两个大小时,就把它们背对背侧放于桌上比较。将9个套碗按大小顺序排队,并按从小到大的次序依次把小碗套入大碗内摆放好。如果宝宝正在学认数字,大人可把数字按套碗从小到大的次序依次贴上19,宝宝既比较了大小,又认识了数字。 套碗比大小5分钟4分钟3分钟2分钟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套碗比大小,可以测试宝宝的目测和比较大小的能力。目测能力好的宝宝不心比较就能看出哪个大,并把小的放入大的内。目测能力差的宝宝需要事先把套碗按大小排队,排好后才放得快。C. 大运动 走木板 找一块宽20厘米、长1米、厚23厘米的木板放在地上或者用砖在地上排成类似大小的条状,让宝宝在上面练习行走平衡。宝宝站在木板上时,两脚应略为并拢,一边保持身体平衡一边慢慢向前移动脚步。开始时先由大人牵着走,待宝宝熟练后,再让他自己走。 走木板 半分钟1分钟1分半钟2分钟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走木板,可以测试宝宝在与肩同宽的板条上行走时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一般两岁前的宝宝走路时为保持身体平衡,两脚距离与肩同宽,练习走木板和走砖排时的宽度刚好符合,但是要集中注意力,才不会踏到外面。追捡易拉罐大人准备10个易拉罐并把它们散落到大约2平方米的地上,交给宝宝一个大口袋,让他追捡所有的易拉罐并放入口袋里,越快越好。宝宝喜欢替大人捡东西,会很积极地把每一个易拉罐都捡回来。追捡易拉罐3分钟2分半钟 2分钟1分半钟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追捡易拉罐,可以测试宝宝追跑和捡物的灵敏程度。宝宝只有很快估计到易拉罐的地方,并很快追上它,才能较快地把它捡到。如果宝宝估量不足,不能准确地判断易拉罐停定的地方,就会减慢追捡的速度。眼的估量与动作的配合良好才能使动作灵敏,这是测试感觉统合的方法之一。D. 精细动作 分形状穿棍大人准备圆形、方形、三角形三种形状的卡片混合放在盒子里,每种卡片中间都开有圆孔,让宝宝按圆形、方形、三角形各一个为一组的次序,将卡片穿入棍子内。看5分钟内宝宝一共穿入几组。分形状穿棍6组8组10组12组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分形状穿棍,可以测试宝宝区分图形和手眼协调的能力。用棍子穿卡片比用绳子穿珠子相对容易些,只要分清形状就很容易穿上。分色串珠让宝宝按红、黑、白为一组的顺序,把珠子穿上。看宝宝在5分钟内能穿上几组。如果穿得多,可给宝宝做一个手镯;如果穿得少,记上成绩,过几天再做,比较一下有没有进步。平时可以先练习单色串珠,熟练后,再做分色的串珠。分色串珠不到1组1组2组 3组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分色串珠,可以测试宝宝记认颜色和手眼精细协调的能力。有些宝宝认颜色的能力很好,自己先按颜色顺序把珠子摆好,但是手眼协调能力不足,穿不起来;另一些宝宝穿珠子的能力很好,但是颜色顺序总是摆错。家长如果发现某一环节定宝做不好,先首先练习某一环节,练习好了一个环节再与另一个环节连接起来,手眼的协调就能配合起来。E. 艺术 哼唱电视主题曲大人经常陪同宝宝看电视,渐渐宝宝就会记住一些节目的主题曲,如天气预报,少儿节目或者某个电视连续剧等。日久天长宝宝就会跟着这些音乐自己哼唱出来,这是因为宝宝对这些声音有了记忆的结果。哼唱电视主题曲记住2种记住3种记住4种、哼唱1句记住4种、哼唱2句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哼唱电视主题曲,可以测试宝宝的音乐记忆和表达能力。大部分的宝宝都能记住电视中经常重复出现的音乐、歌曲,有些宝宝还会哼唱一两句。能记住并会哼唱说明宝宝的音乐表达能力已经有了初步的表现,如果能继续培养,宝宝这方面会有很大的潜力。学画画宝宝首先学画点,由在一定范围内画点,到给一个确定的目标画点,例如给动物点眼睛。然后学画直线或横线,并尽可能画得长。再学画弯线,并使弯线能相交成圆圈。接着学画十字和栅栏,并要求当中的交叉线垂直。学画画1种2种 3种4种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学画画,可以测试宝宝画画的基本能力。宝宝们的个人差异很大,有的还不会握笔,而有的已能画圆。家长要给宝宝练习的机会,让宝宝随心所欲地画画。有些宝宝能一面想像一面用最简单的画法表现某种事物,崭露出特殊才能的苗头,家长对此要给予鼓励,使定宝的才能早一点发挥。F. 交往 闭眼听声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让宝宝坐下闭上眼睛,静下心来。并让宝宝注意分辨周围的一些声音,例如风吹树叶的声音,树上知了的鸣叫,以及路上汽车开动的声音等。让这状态保持一段之后,让宝宝学会在纷乱中保持安静。闭眼听声半分钟1分钟2分钟3分钟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闭眼听声,可以测试的宝宝的自制能力和专注能力。能较长时间保持安静的宝宝,自制能力较强,能专心地做事而不受干扰。而有些宝宝则坐不住,不能保持片刻的安静。这样的宝宝自制能力较弱,需要多进行爬行和运动量比较大的锻炼,使感学统合得到锻炼,同时也要做闭眼听声等类似游戏,慢慢延长保持安静的时间,学会自我抑制。手心手背两个人或多人一起玩。大家把双手放在背后,然后轮流喊口令。如妈妈先发口令说:“手心”,大家快速把手心向上伸出;再由宝宝发口令说:“手背”,大家则把手背向上伸出,看谁出错或出手太慢的次数最多。手心手背3次2次1次0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手心手背,可以测试宝宝听从命令正确瓜的准确度。出错往往是因为没有听清楚或者精力不集中。有时在大人出错的情况下,宝宝自己也会因没有听清楚而跟着别人一起出错。由于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所以这个游戏时间以5分钟为重。学会听从命令有时会受自己想法的干扰,只有学会抑制自己固有的想法,才能真正学会听从命令。G. 自理 这是谁的让宝宝先从认识家中的生活用品开始。如最小的鞋是宝宝的,稍大的鞋是妈妈 的,最大的鞋是爸爸的;这块肥皂是大家用的。让宝宝懂得东西有;固定的和共同的使用者。这是谁的1人2人3人4人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这是谁的,可以测试宝宝的观察能力和尊重别人的意识。这一阶段的宝宝一般都能认识爸爸妈妈的东西。妈妈要告诉宝宝,大人的有些东西不要乱拿乱翻,应征得大人的许可后再拿。妈妈还要规定宝宝的活动范围,告诉宝宝从小应当尊重别人,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不怪罪别人有的宝宝撞到家具上摔了跟斗,就生气地怪桌子不好。有的宝宝迈过水沟时弄湿了衣服,就生气地怪水沟不好。妈妈要告诉宝宝遇到问题应主动想办法克服,下次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例如想办法绕过家具而不去碰它,自己就不会摔跤;看到水沟使劲跳过去,就不会把脏水溅到身上。怪罪别人不能解决问题。只有自已动脑筋想办法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不怪罪别人每天1次每3天2次每3天1次不怪罪别人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不怪罪别人,可以测试宝宝要求自已的程度。有些大人会误导,例如当宝宝摔跤时大人用责怪客观来开导宝宝,甚至动手打地板,怪罪地板把宝宝摔倒了。明智的家长应当告诉宝宝地板滑,自己要小心、慢走。宝宝自然会把脚放稳,或者扶着东西小心地走过而不会摔倒了。怪罪客观不如要求自己想方没法去克服困难。家长应当学会正确地处理问题,并同宝宝一起学会克服困难的办法,这样才能教导出明白事理的好宝宝。H. 认知 认识几种黄色日常生活中宝宝接触的黄色东西比较多,例如香蕉、梨、芒果等;此外,宝宝的衣服、裤子、袜子有黄色的。玩具中的积木、球子、套碗、拼插玩具等黄色的也很多。妈妈除了教宝宝认识黄色外,还应教宝宝学会识别黄色的深浅。通常深黄色比较容易辨认,浅黄色要同白色分清,一般在明亮处容易分辨清楚。认识几种黄色2种3种4种5种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认识几种黄色,可以测试宝宝分辨颜色的能力。这与生理条件和教育方法有关。家族患有色盲的,因为遗传达室关系,宝宝也有患有色盲的可能。因而分辨颜色十分困难。另一个原因是大人不重视对宝宝识别颜色的训练。认识几种长方形和椭圆形1 )将一张白纸,先裁出一个正方形,把正方形两边对折,就可折出两个长方形。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形,在圆形的中内折进一条缝,即可变成椭圆形。2)把面团先搓圆,两手向两边轻轻拉,就变成了椭圆形。把面团用刀子切成正方形,两手拽住正方形的两个对边轻轻拉,就变成了长方形。认识几种长方形和椭圆形3种4种5种6种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认识几种长方形和椭圆形,可以测试宝宝分辨开头的能力。这与大人的教育有关。经常同宝宝玩积木、镶嵌、拉图的宝宝认识开头比较快。在1岁半前,宝宝认识了圆形、方形、三角形,现在又认识了椭圆和长方形,目前为止,宝宝已积累了对5种形状的认识。平时喜欢画图的宝宝对图形较敏感,容易记住不同开头的图形,此外,认识几何图形对以后学教学有帮助。1岁910个月智能发展训练和评测A. 语言 认识书名大人拿着书给宝宝讲故事前,先让宝宝看着书的封面猜猜里面讲的什么故事。然后大人把封面的书名说一遍,让宝宝也跟着说。看熟了封面大人再有表情地给宝宝朗读,宝宝爱听的故事,最容易说出书名。例如小懒猪毛毛虫贪吃的小猫老狐狸等。宝宝认识了封面上的图,再经常讲书本中的故事,宝宝慢慢就会认识书名了。 认识书名1本 2本3本4本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认识书名,可以测试宝宝记忆力,同时检验家长是否经常给宝宝用图书讲故事。讲故事片不但能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而且能使宝宝从每一个故事片中受益。家长要选择宝宝爱听的故事,例如以动物为主题的故事,因为拟人的动物有着不同的性格,有的忠厚善良,有的贪心爱占便宜,有的勤奋努力,有的懒惰磨蹭。宝宝在听故事中会不知不觉地受到道德教育。不仅一看到书的封面,就记得故事的内容和书名,而且还从小培养了喜欢看书的习惯。延长字句宝宝会说的名词最多,最近又学会了说我、你、他三个人词。也会说几个动词,如跑、走、跳、喝水、睡觉、吃饭等。还会说一些形容词。如大的、小的、高的、矮的、红的、白的、黑的等。如果反这些词连接起来,看着具体的东西就能把要说的话延长。例如大人拿出一个娃娃,让宝宝一面替娃娃做事,一面说:“我给你吃饭”,“我给你把尿”“嘿,真棒!有尿啦”,“快穿上裤子”,“好!咱们出去散步吧”,“不好,大灰狼来了,快回家,把门关上”。有些话是定宝说的,有些话是大要提醒的。你一句,我一句,好像演戏一样,说话的范围就大得多了,而且能引起宝宝的兴趣,让宝宝一面想一面说,使字句渐渐加长。延长字句2个字3个字 4个字5个字以上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延长字句,可以测试宝宝把词汇连接起来的能力。刚开口的宝宝只会说单音,渐渐能说两个字边起来的名词或动词,3个字相连基本上是短句,长于3个字的常常是加上形容词或副词的长句。宝宝说的句子越长,表示能能用的词类越多,连接得越好。大人可以在宝宝说话时,提问相关事情,让宝宝添加形容词或副词,使句子表达得更加详尽,说得更加清楚。B. 数学 用刀切分用一块橡皮泥,先揉成球形,再压成圆饼。给宝宝一把塑料小刀,让宝宝自己切分成1/2,即在中间把圆形切分成两个半圆形。如果宝宝切成一大一小,让宝宝自己把面团揉成球,压成圆饼,重新切。为了切得准确,可以先用刀子在圆饼上轻轻画线,使得两边一样大小,再用刀切分,即可得出两个一样大的半圆形。然后用刀比一下半径的长短,在圆周上做个记号,切向圆心,就会切分1/3。宝宝学会切分1/2和1/3后,有切分食物的机会,都让宝宝去干,这些本领会越练越好。熟练后,宝宝能目测时,一看就知道切成的1/2两边是否一样大,1/3是否大小不均。观察1/2和1/3以及它们 的整体,是数学的一种基本概念,宝宝认识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后学习数学就会比较容易。用刀切分切不断被切出1/2被切出1/2和1/3切出均匀的1/2和1/3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用刀切分,可以测试宝宝按需求分份的能力。平时让宝宝切分食物,可锻炼用眼估量的能力。能准确切分1/2或1/3的宝宝,是因为因为经常练习的结果。因此大人不要剥夺宝宝动手切分的权利,只要有机会练习,宝宝会很能干并且切分得很好。跳蹦蹦床数数两岁前后的宝宝最喜欢玩蹦蹦床,因为蹦床有弹性,能帮助宝宝弹跳很高。开始大人帮着数数,然后逐渐让宝宝跟着大人先数到十。背熟后,再数到20。这种口头数数只在跳蹦蹦床时才容易跟着背诵,跳得多的宝宝自然会往上数,最多的甚至能数到40。但并不代表会点数,一般宝宝在跳蹦蹦床时能背数到30,而点数只能点到10。口头数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宝宝经常错在910的进位上,如1920,2930,3940上。让宝宝口头数数增加。不妨让宝宝专门练习910的进位。跳蹦蹦床数数1020202530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跳蹦蹦床数数,可以测试宝宝背数的能力。学会背数的宝宝,能很快学会点数,点数和背数有一定的关系,会背数到30的宝宝能点数到10,背数到20的宝宝能点数到7,背数到10的宝宝只能点数到4或5。个别宝宝最多能背数到40,多数能背数到10。C. 大运动 踢球入门准备一个大纸箱或一条长板凳等当作球门,让宝宝练习踢球入门。宝宝在1岁半时不能单脚站稳,在踢球时只得借助手扶物来保持身体平衡。而此时宝宝已经可以不必扶物踢球了。大人给宝宝设定一个目标,让宝宝向着目标踢球。鼓励女孩子也参加踢球活动,因为女孩子踢球入门的准确率更高。踢球入门0.5米1米1.5米2米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踢球入门,可以测试宝宝远程射门的能力。体力好的宝宝能踢进3米远的球门,不过一般两岁的宝宝能踢1.52米已经很不错了。远程射门要求眼的佰与脚动作的协调,要经过一番练习才能达到。下肢的力量与弹跳和长跑的能力有关,如果几种动作轮流练习,则比单一的踢球练习有趣,而且效果更好。骑木马扶宝宝跨上木马,双脚踩好,双手扶稳把手,大人先用力让木马摇动起来,让宝宝努力保持自己身体的平衡。木马渐渐停止,让宝试着摇动身体使木马继续摇动。在木马上,宝宝逐渐体会到用身体的力量可以使木马摇动或停止。骑木马大人扶着骑不用大人扶着,自己会骑自己上下完全会自己操纵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骑木马,可以测试宝宝是否能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会操纵木马的宝宝,不但能自己保持平衡,也能带动前后两个人一起摇动木马,使一些比自己小的宝宝跟着摇动,骑木马的练习也是为以后学骑电动三轮车做准备。因为骑电动三轮车需要用身体保持平衡,还要脚踏动作来相互配合,练习的项目较多,先学骑木马,也就是先练习用身体控制平衡。D. 精细动作 拼图准备3幅宝宝用过的认物图卡,分别用硬纸板贴厚。将第一幅图一分为二竖切为两块。第二幅图切成丁字形,即先在1/2处竖切开,再把其中一块横切。第三幅图对角切,再将其中一块在中间切向对角线。每一种切法,都要分开主要的部分,让宝宝寻找物品的另一半,把整幅图拼完整。因此拼图需要看到局部推想整体,想像力丰富才能拼得出来。 拼图拼不上拼出1种拼出2种拼出3种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拼图,可以测试宝宝的图像思维能力。图像思维主要靠右脑,聪明的宝宝就能看到局部推想整体,知道把不同的图片按照合理的方位复原。本测试所举3种不同的切分方法,最容易的是竖切法,其余两种的切法略为难些,但只要拼上一种其他二种就轻而易举了。拼图是很重要的练习,如果宝宝拼得很好 ,可以再裁制曲线的拼图让宝宝练习。摸五官用手绢蒙住宝宝的眼睛,爸爸坐在椅子上,让宝宝站在房间的中央,摸索着走到爸爸身旁,然后让他用手摸爸爸的鼻子。如果走偏了,爸爸要提醒他,宝宝会寻着声音的方向伸手去摸,如果摸到爸爸的头,宝宝的手就会往下移动,如果摸到爸爸的下巴,手会往上移动,大人还可教宝宝用双手操作,这样更容易准确地摸到鼻子。然后两人互换位置,让爸爸蒙眼来摸宝宝的耳朵。摸五官摸不着摸着1处摸着2处摸着3处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摸五官,可以测试宝宝的方位感和手指的灵活性。宝宝平时对人脸上的五官已经有了记忆,用手绢蒙起眼睛,摸到鼻子后再摸其他的部位就比较容易。例如往上可以找到眼睛、往外可以找到耳朵、往下可以找到嘴巴等。宝宝有了方位记忆,这些部位都能准确找到。如果宝宝不熟练,还可以用大娃娃来练习,多练几次就会了。E. 艺术 听音乐配图片宝宝听音乐时,妈妈可以找出与主题相关的图片,让宝宝一面欣赏音乐,一面结合图片产生联象,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例如当宝宝听维也纳的森林这首乐曲时,给他看一幅美丽的图片,同时给宝玉讲解哪些是鸟叫的声音,哪是吹号声、哪些又是马车走动的声音等。如果有相关的光盘,让宝宝边看边听印象会更深,也会更加喜欢这些乐曲。如果重复听这些音乐,宝宝一定会在听到某一段音乐时找出相关的图片来。如果坚持下去,即使初次听某首乐曲,宝宝也能很快找出与之相关的图片。听音乐配图片01种2种3种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听音乐配图片,可以测试宝宝对音乐的理解和联想能力。一般看过录像的宝宝最容易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图片,音乐理解能力很好的宝宝,即使完全没有看过录像,也能凭自己的想象找到匹配的图片。音乐是不需要翻译的语言,如同图片一样的直观,孩子既能看得懂,也能听得懂。说出自己画的是什么让宝宝随意乱画,大人从画面上找出与具体事物想像的地方指出来,以示鼓励。例如宝宝画了一个竖道,大人说是数字“1”,宝宝会很高兴地多画几回,说不定宝宝真的会写数字“1”了。又如宝宝画了一条斜道,大人说像滑梯,宝宝就会高兴地多画几条斜道,自己说“滑梯”。又如宝宝画了一些细小的乱绕丝,妈妈说像烫过的头发等。大人在宝宝涂鸦过程中的评论,是引导宝宝想像的源泉,有时大人替宝宝添加一笔,也能给宝宝很大的启示。因为宝宝的经验少,难以有很多的联想,所以大人要经常引导宝宝,帮助他积累经验。说出自己画的是什么说不出来说出1种说出2种说出3种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说出自己画的是什么,可以测试宝宝的想象力。多数宝宝是在随意乱画中学会联想的。如果大人说宝宝画的像某样东西,宝宝就会理直气壮地表示自己画的是什么,从而启迪了宝宝的想像力。有时宝宝画的不太像某样东西,经过大人稍微添加就像了,宝宝就会照着画。如果大人夸宝宝画得好,宝宝就会越画越好,如果大人说画得不像,不给予鼓励,宝宝就没有兴趣再画了。所以适当的鼓励才能让宝宝喜欢画画。F. 交往 逛超市宝宝很喜欢跟妈妈去超市购物,如果事前没有嘱咐,有些宝宝就会要求妈妈买玩具、食物或者家里并不需要的东西,甚至用哭闹的办法要挟妈妈,让妈妈感到难为情而不得不买。有过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成为恶性循环。如果第一次出门前就事先嘱咐好,告诉宝宝大人购物的目的,宝宝若有要求,要等回家后再商量,得到许可才能买。宝宝如果表现好,大人要给予奖励,如果表现不好,告诉宝宝下次不能跟着来购物。让宝宝逐渐学会抑制自己,服从计划。逛超市不听从,哭闹要求购物不听众,生气但未发作听从,但需多次提醒听从,不需提醒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逛超市,可以测试宝宝对自己欲望的抑制能力。大人应坚持自己的决定,要嘱咐在先,不能破坏规矩,否则形成恶习性循环以后就更难以教育。经过多次宝宝就会明白,只有听话,表现好了才能得到奖品,这样才能使宝宝学会掏自己的行为。与人相处带宝宝到亲子园或街心公园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大人先给小朋友介绍宝宝的小名,并让宝宝记住小朋友的小名。会走的宝宝们都喜欢与同龄人一起玩。例如拉着拖拉玩具跑;拿着小铲铲沙土;拿着镶嵌玩具练习镶嵌或者互相交换玩具等。在亲子园里每个宝宝能得到相同的玩具,宝宝们做着共同的游戏,彼此不人争抢。如果有一个人的玩具与别人不同,就地引起争斗,这是1岁半到两岁宝宝的游戏特点。宝宝们喜欢旁边有同龄人,大家一起玩共同的游戏,虽然是各玩各的,但宝宝能感到别人的存在,心里就很满足。与人相处01个 2个3个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与人相处,可以测试宝宝交往的能力与范围,以及父母是否鼓励宝宝交往。如果父母认识到扩大宝宝交往范围的好处,就会创造条件让宝宝认识小朋友。通常1岁半后的宝宝开始与同龄人接触,能短时间离开照料人,大人这时就应当开始为宝宝创造交往的条件。否则宝宝整天呆在家中独自玩耍,就很难融入群体,与别人交往。即使今后上了幼儿园,也很难适应集体生活。G. 自理 整理衣服妈妈同宝宝一起收晒干的衣服,逐件叠好,然后分开是谁的衣服,让宝宝分别放进各自的衣格内摆入整齐。这种分门别类的摆放,一来是为了用起来方便,二来使家里整齐清洁。宝宝经常同妈妈一起整理衣服,学会分门别类的本领,对培养宝宝有秩序地做事情很重要。整理衣服2种3种4种5种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整理衣服,可以测试宝宝的分类能力。宝宝经常替大人拿东西整理物品。是一种分类的锻炼。如果宝宝经常参与分类摆放,就会逐渐养成有条理、不乱放的好习惯。尤其是男孩子,更应该我参与这些日常工作,以养成有条理的好习惯。如果大人经常包办,孩子养成做事没有秩序,毫无条理的习惯,要改就难了。睡前自己洗脚宝宝每晚8:30吃完奶后,让他洗耳恭听手、洗耳恭听脸、漱口,妈妈帮助准备温水洗耳恭听屁股、洗脚,大人可边指导边鼓励宝宝自己完成。洗脚时,先自己脱去鞋袜,双脚泡入盆内,提起一脚,用肥皂清洗耳恭听每个趾缝,用水冲净,擦干,再洗耳恭听另一脚,宝宝要在大人看管下自己操作,把双脚洗耳恭听净擦干后,穿上拖鞋,自己把用过的东西收拾干净。 睡前自己洗脚大人帮着做看管下做2项自己做3项自己做4项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自己洗脚,可以测试宝宝的自理能力。实际上这方面的责任主要在家长。有的宝宝很愿意自理,但家长总是包办过多,使宝宝养成了依赖的习惯。如果家长当旁观都看着宝宝自己做,就会发现宝宝其实比家长想像得能干。自己洗脚全过程只需家长为宝宝准备温水,必要时帮一把,其他事情昼让他自己干,长此以往宝宝就会养成按次序做事情的好习惯。如果没有一定之规,或者让宝宝睡前做兴奋的游戏,宝宝就难以入睡。H. 认知 认识绿色带宝宝到莱场买莱,大人先教宝宝认识一种绿色的蔬菜,然后让宝宝自己寻找其他绿色的蔬菜,如黄瓜、菠菜、油莱、芹莱、扁豆、韭莱、小白莱、荷兰豆、莴笋、苦瓜等。宝宝回家后告诉妈妈,在自己的玩具中和家庭的用品上哪些是绿色的东西,以作巩固。认识绿色3种4种5种6种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认识绿色,可以测试宝宝理解共性概念程度。有些宝宝除了能举出许多蔬菜是绿色的外,还能举出日常生活及家庭用品中的绿色物品来。认识的绿色东西多了,宝宝可能会提出了为什么苦瓜和洋白莱与其他的绿色蔬菜颜色不一样,大人可以告诉宝宝绿色有深浅之分,苦瓜和洋白菜是浅绿色蔬菜,韭莱和黄瓜是深绿色蔬菜,让宝宝接受颜色深浅的概念。宝宝此时认识绿色是为以后区分蓝色打基础。认识动物带宝宝到动物园去认识野生动物,如狮子、老虎、猴子等。告诉宝宝这些动物都是从山野中或森林中运来供人们观赏的,并且有些野生动物对人类具有攻击性,所以人类要观察,就必须把它们圈起来。妈妈还可以带宝宝到农村看农民的鸡、鸭、鹅,或者带宝宝到河边或海边,看人工饲养的鱼、虾、螃蟹等。同时让宝宝知道鸡、鸭、鹅既能生蛋,肉可食以外,羽毛还可以做衣服和被褥;牛、羊除了能提供奶以外,其毛皮还可以做衣服和鞋。认识动物2种3种4种5种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认识动物,可以测试宝宝记忆力。多数宝宝都能认识常见的动物,但很少有人知道它们的用途。通过此测试提醒家长,应让宝宝经常观察日常的用品,告诉宝宝有哪些是从动物中来的,以丰富宝宝的知识。1岁1112个月智能发展训练和评测A. 语言 问“你”时,用“我”回答生活中大人问宝宝:“你几岁啦”,宝宝会也上回答:“我两岁”,瑞士不会说成:“你两岁”。这是因为宝宝理解了别人的问话而做出的合乎逻辑的回答。如果不理解问话,只是机械地回答问题,就可能会说:“你两岁”,惹出笑话来。对别人问话的理解需要经过大脑,通过想像才能做出适当的代名词的转换,先天愚型的宝宝因为不能正确理解语言,所以会做出:“你两岁”的回答。问“你”时,用“我”回答不会,用手拍胸表示用自己名字回答想后会用“我”回答立即用“我”回答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问“你”时,用“我”回答,可以测试宝宝的理解能力。能力良好的宝宝会不假思索地顺利回答,说出自己的名字来回答就算通过,但是如果仍用“你”来回答,表示还未理解问题,应注意指导。说出职业称呼(1)在日常生活中随时介绍。例如带宝宝到医院看病时,对宝宝说:给人看病的是医生;给宝宝化验的是化验员。大街上指挥车辆的是警察;站在大楼前穿制服站岗的是保安人员等。(2)妈妈还可以借助图书向宝宝介绍各种不同职业的人。如做饭的称为炊事员;开汽车的称为司机等。 说出职业称呼3种4种5种6种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说出职业称呼,可以测试宝宝参考消息同职业的理解程度。宝宝从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知识和从图书中学到的知识汇合起来就有不少。有的宝宝善于学习,另一些宝宝由于家长平时没有用心去教,使得宝宝只会“阿姨”“叔叔”这样一般性的称呼,记住职业称呼较少,这样会影响将来的社会交往。家长对此就增加认识,并及时补上这一课。B. 数学 排数字让宝宝分3段练习,第一段排1,2,3,第二段排4,5,6,熟练后排7,8,9,最后将3段连接起来加上10成为110的排列。家长可以要求宝宝从任何一个数起排3个边疆的数,如2,3,3,或者8,9,10等。也可以要求宝宝从任何一个数起排两个连续数、4个连续数等。宝宝把数字当玩具玩的同时,实际上已经在做加法的练习了。排数字1种2种3种4种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排数字,可以测试宝宝对数字排列的认识程度。有的宝宝特别喜欢排列数字,这些宝宝往往对数学有一定的才能,生活中这方面军的实际例子有不少,有的孩子56岁就能心算8位数除以8位数的算题。并且准确又迅速。孩子对数字特殊的记忆能力是靠从小培养和日积月累形成的。因此,家长应做个有心人,并给宝宝提供适当的练习机会。学写数字宝宝最先学会写1,往往是在涂鸦时被大人发现的,如果大人说:“宝宝会写1啦”,宝宝会很高兴地多写几个“1”。有时宝宝会无意识地画一个大弯,大人说:“宝宝会写2啦”。宝宝偶然中画出来的数字若能得到大人的认可,宝宝就会十分得意地多写几遍,并且会越写越像。不过此时宝宝画圈还未熟练,尤其是还不会拐直角的弯,所以4和7暂时不练习,6和9有个方向问题,宝宝不容易区分,更不宜过早让宝宝学写。在画画时偶然出现的数字会使宝宝感到惊讶,由于得到大人的鼓励,宝宝会对写数字产生兴趣。待他有了画圈的基本功,就很容易正确写出8了。学写数字1个2个3个4个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书写有一定的年龄限制,例如1岁后,从握笔开始练习,只要求按规定的范围画点、画长线、画短线,接近两岁时要求使弯线相交,逐渐变成圆形。此时宝宝还不会画直角,4和7暂时不会写,再过56个月,这此困难就可以克服。最难分清的是6和9,在3岁前后能渐渐学会。C. 大运动 走平衡木给两岁的宝宝准备高15厘米、长期米、宽20厘米的标准平衡木。先由大人扶宝宝扶上平衡木,站稳后,开始几次大人领着走,宝宝习惯后,大人放手守护在宝宝身边陪着走一两次,待宝宝感到适应后,再让他自己走。大人可以设置一些游戏,例如头顶上放一本书,宝宝从起点走到终点书仍不掉下来;让宝宝双手提两个小篮子走过去;宝宝两手各拿一个铃铛,从起点走到终点不使铃铛发出声音等。还可以安排一些动作,如一边听音乐,一边做舞蹈动作等。走平衡木不能做动作,但会自己走1种2种3种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走平衡木,可以测试宝宝在高空是否能保持身体平衡。在平衡木上做游戏,如头上放书、双手拿篮子、拿来铃铛等都是测定宝宝走平衡木时身体保持平衡的程度。能保持身体平衡的宝宝以后能做较多的攀登练习,前庭器官能适应各种高度,不会出现恐高症。宝宝长大后易于胜任航空和太空的工作接球宝宝已经学会向不同的方向抛球,以及两人对面互扒滚球,此时可教宝宝如何接球。第一步大人先把球扔向地面,让宝宝接从地面反跳的球。由于球已经在地面得到缓冲,宝宝能较容易接到。第二步接直接抛来的球。大人先站得离宝宝宝近一些,把球直接抛进宝宝的双手上,让宝宝很容易地接住。宝宝有了成功的经验后,大人逐渐离宝宝远一些,使抛接球增加一定的难度。大人站的距离可按宝宝接球的能力调整。接球0.5米1米1.5米2米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接球,可以测试宝宝对距离方向的估量能力,以及整体的灵敏性。这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培养。所有球类的练习一般是从抛球和接球开始的。大部分宝宝都喜欢玩球,但是表现能力各有不同,有的在视觉方面不足,例如屈光不正的宝宝或两眼视力有差异的宝宝,容易抛球和接球动作相应落后。球类运动表现良好的宝宝容易在所有运动项目中获得领先的位置,这是体能差异最容易测试的项目。D. 精细动作 上紧及拧开螺丝准备一些大大小小的螺口瓶或一些木螺丝、塑料螺丝玩具供宝宝练习。大人先把螺口瓶盖打开,轻轻拧上,并鼓励宝宝把瓶口拧紧,再自己打开。木螺丝玩具的螺丝很长,螺钉和螺母都是六角形,既可以用六角形的螺丝锥拧紧螺钉,又可以用螺丝锥把螺丝打开。这些玩具能帮助宝宝学会做一些简单的机械操作。上紧及拧开螺丝0种 1种2种3种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上紧及拧开螺丝,可以测试宝宝的机械操作能力。宝宝可以用手、螺丝锥或扳手帮助拧紧或打开螺丝。几乎一切机械构件都由螺丝组合而成,所以拧紧及打开螺丝是一切机械操作的基础。宝宝在日常生活和玩玩具中都有机会练习,通过这个游戏,可让宝宝学会自己动手,独立操作的本领。积木搭门楼和金字塔(1)搭门楼。在宝宝学会搭桥的基础上,搭出上3下2的门楼。把桥洞尽量拉大,在桥的两边各边一块积木就可以做成上3下2的门楼。如果用建筑积木可以把门楼搭得很漂亮,如用大三角形造桥顶,两边用柱形尖顶做装饰;或者用拱形做桥顶,两边用柱形球顶做装饰也能使门楼很漂亮。(2)搭金字塔。在桥的基础上,在旁边加一块积木,在基上加上桥顶,在两个桥顶上再加桥顶就成金字塔。学会了搭三层的金字塔后可在旁边再加一块,如同刚才那样把金字塔增加一层,可以变成4层或5层。积木搭门楼和金字塔0,但能搭桥1种2种3种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积木搭门楼和金字塔,可以测试宝宝在积木平衡和积木构形上的能力。有些宝宝只需看一眼就能记住要搭的积木外形,不用再看图或实例就能自己搭出来,这是构形的能力。此外还要有估量搭得稳定的能力。搭门楼要能把桥洞的大小估量好,才能搭得稳当,不然它就塌下来。一般搭积木能力良好的定宝图像思维能力良好,以后学数字、物理、几何等都有较好的成绩。E. 艺术 学唱儿童歌曲教孩子唱一些易学易唱的儿童歌曲,注意只限于5个音阶之内,歌词要简短,富有童趣。不宜让宝宝跟着大人唱流行歌曲或电视插曲。如果音域超过宝宝所能,他会自己把音调降低,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唱歌走调,不易于改正。可以让宝宝跟着眼录音机学唱,也可以让他同大人一起唱,并且一面唱一面做动作,使唱歌更加有趣。三个音阶的歌曲举例:我出来了,四个音阶的歌曲举例:摇啊摇。学唱儿童歌曲不会唱唱1首唱2首唱3首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大多数两岁的宝宝都会唱歌。有的宝宝既会唱好几首儿童歌曲,并且吐字还很清楚,甚至会唱一些英语歌曲,不仅声音甜美节拍和音准也很好。有的宝宝声音粗壮,有的则声音细小,无论唱得如何,大人都要给予鼓励。暂时唱不好的宝宝,可以先让他跟着大家哼唱,再慢慢一句一句练习,不要剥夺他跟着大家哼唱的权利。音质的好坏有先天条件也有后天练习的因素,即使用权先天条件不好的宝宝,只要家长耐心教,不断地熏陶,同样能培养出喜欢音乐的宝宝。画圆圈让宝宝自由画封口的圆形,并引导他说出像什么,例如宝宝画了一个并不圆的圆圈,宝宝说是个土豆,略为圆一点的圆圈外面加上光茫说是个太阳;略为扁一点的圆圈可以说像个柿子;如果宝宝画的圈太小,干脆让他多画几个排成一串,宝宝一定说像个糠葫芦。宝宝画出来的画,大人可以帮助他作一些小小的加工,使宝宝画出来的画更像具体的东西,这样更能提高宝社画画的兴趣。画圆圈1个2个3个4个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能画出几个封口的圆形 画圆圈,可以测试宝宝对图形的想像力。有的宝宝很喜欢画画,并且能说出所画的像什么。同样是两岁的宝宝,但是画出来的东西差别很大,主要在于对图像的想像力上有差别。想像力丰富的宝宝能将自己看到的或想到的都画出来,而有的宝宝仍然停在练习基本的画法基础上,或者仍在涂鸦。家长无论对于哪类宝宝,都应给予鼓励,这样才能激发宝宝对画画的兴趣。F. 交往 一网不捞鱼两岁的宝宝已经能够短时间离开妈妈参加群体的游戏了。妈妈不妨带宝宝到亲子园与小朋友一起玩“一网不捞鱼”的游戏。教师拉着一个宝宝的双手做成一个鱼网,其余的宝宝排成单行,一面背诵儿歌,一面穿过鱼网,大家一起背诵:“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捞到一条大尾巴,尾巴鱼!”背诵完毕,马上把网放下,看哪个小朋友被网住,被网住的小朋友代替教师的位置做鱼网,教师可以腾出来维持小朋友们进网的秩序。一网不捞鱼不入队随大流争着入网守规则 (请选择训练与评测时间) 游戏时一网不捞鱼,可以测试宝宝参与集体游戏的程度。经常参加集体活动的宝宝比较懂规则,能按次序排队进入鱼网,顺利地通过。有的宝宝急于进入网内,不按队伍的次序,独自钻入网内,或者站在网里不肯走出来,妨碍别人通过。头一次参加游戏的宝宝有的舍不得离开大人,不敢进入队伍里。有的则因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