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备的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高中历史必备的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高中历史必备的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高中历史必备的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高中历史必备的知识点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必备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的历史讲的内容和初中完全不一样,高中历史知识概念比较深奥,简单的看书是不可能学好历史的,课后还要多思考,多复习。下面是为大家的高中历史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从“无为”到“有为”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4、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5、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 内: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其人: 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三、儒学成为正统 1、儒学兴起的原因: 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 2、儒学教育状况: (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2)兴办太学,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于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3、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隋唐封建社会的盛和衰 1.隋大统一的历史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3.全面细致的识记大运河的分段、起止点、沟通河流。理解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影响。正确看待历史上不同人物对大运河的评价。 4.多方面(从统治者作为,从制度,从科技,从水利,从民族交往,从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启示。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活动和评价。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实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间的联系,后来的破坏。 7.全盛时期的表现(经济、政治、民族、对外、文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8.长安和扬州。 9.唐中央政权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史实,共性。与汉民族关系的异同点。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唐朝对外交往和汉的不同之处及其成因。对外交流的具体史实。 11.深刻理解两税法的实施和影响。 12.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和启示。 13.唐文化:唐诗、韩愈和柳宗元。莫高窟,绘画,书法,封建教育,医学,孙思邈和唐本草。 说明:历来是高考之重点和热点区域,应注意。核心是盛与衰。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封建国家的分裂走向统一;中央集权的加强;多民族政权的对峙、交流和民族大融合;应用科技和封建文化的繁荣。 1.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积极消极影响。 2.正确看待两宋和辽、西夏、金之间的和与战。透过现象看本质。 3.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和作用。正确评价。 4.宋、辽、夏,宋金对峙图,契丹,党项,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 5.元朝的历史地位(大统一,大融合,大制度)。 6.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7.三大发明,沈括、郭守敬及其科学成就,理学,宋词、元杂剧。 说明:此阶段学习的重点一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一是民族关系;一是从宋太祖到王安石变法的内在联系;一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1、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清朝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顶峰。 3、1856年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4、1861年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5、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6、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8、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着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 9、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 10、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大革命)的失败。 11、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2、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也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 13、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4、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15、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16、“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18、1976年10月江清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标志着文化大革的命结束。 19、1979年元旦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和邓小平讲话标志着祖国大陆对台湾政策的重大发展。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