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梁、基础连梁与承台梁的区别.doc_第1页
基础梁、基础连梁与承台梁的区别.doc_第2页
基础梁、基础连梁与承台梁的区别.doc_第3页
基础梁、基础连梁与承台梁的区别.doc_第4页
基础梁、基础连梁与承台梁的区别.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梁、基础连梁与承台梁的区别基础梁有三种,一种与筏板组合使用构成梁板式筏形基础,它有主次之分,基础主梁代号为JZL,基础次梁代号为JCL;一种与柱下条形基础翼板组成的有梁式条基,或称条基梁,无主次梁之分,统称基础梁JL;第三种是独立的基础梁,不与任何基础基础构件相关联,一般位于纵横向主轴上,形成格式基础梁,也有的设计在一个主轴方向上设置基础梁。基础梁端部一般有外伸,也有设计不外伸的。基础梁是混凝土柱、墙的支座,基础梁端部不存在锚固,只是“收边”,这与上部框架梁不同,框架梁是锚入柱中,柱锚入基础梁内。一般情况下本体构件的截面要大于关联构件的截面,但基础梁截面并不一定比柱截面大,而是通过在柱位置四边加腋解决梁包柱问题。基础梁主要承受地基反力,是主要受力构件,与筏板、条基等共同支承上部结构。基础梁的刚度很大,其尺寸和配筋根据竖向反力值确定。连梁,顾名思义,主要是连接承台、条基或独基之间的梁(JLL),起平衡作用,协调各承台、独基之间的受力,可以减少基础间沉降差异,二是可用作砖墙的承重基础。连梁标高位置有三种:一种是顶平,一种底平,第三种位于中间。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第 8.5.20中要求基础连梁宜与承台面位于同一标高。连梁不是主要受力构件,是次受力构件,因为相对于承台和独基,基础连梁的截面尺寸小,配筋率低,只考虑承受自重和底层墙体重量,并将之传给两端绞接支座,所以只要锚入承台或独基内即可,不必贯通。也不排除有的设计把本属于基础连梁设计成基础主梁,把它作为主受力构件,如平衡柱底弯矩,协调地震时各基础的变形,使基础能共同协调工作。这时,它不能只锚入承台,而是贯通承台,并配置箍筋,因为它的用途和作用改变了。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必要的。承台梁其实与承台受力原理相同,是狭长承台或称条形承台,是把上面的力均匀地传递给桩基础,其端部构造也与承台相同。基础梁与承台梁之间仅仅是端部弯折长度有区别,钢筋用量差异不大,所以在对量过程中不会纠缠太久。基础连梁在对量中争议最大,特别是当设计没有明确时更是如此。之所以产生如此大争议,关键是两者的构造要求不同,钢筋用量差别很大,所以双方都不敢掉以轻心。为什么人们往往把基础连梁与基础梁相混淆呢?一是图纸本身有歧义,二是对两者的概念和受力原理不清晰,三是有人故意浑水摸鱼,好争取利益的最大化。现场情况也相当的混乱和复杂,具体做法也是五花八门,施工企业一边在偷工减料,一边却在无谓浪费,与“低碳”是背道而驰的。有许多施工单位提出是业主和监理要求他们把基础连梁按基础梁施工,所以要求按实结算,并且提供这方面的资料。这个时候作为审核方就颇费踌躇,按规范、标准和图集是不能按基础梁计算的。但既然是这样施工,那么不给也说不过去,当然不给施工单位也是不会接受的,毕竟是按业主和监理要求做的。还有一种情况,并不是业主和监理要求这样做(基础连梁按基础梁施工),而是由于施工单位理解错误或对规范标准和图集不熟悉,这个时候,施工单位一般也提供不了相关资料,只是一味地强词夺理,按“谁提出举证”的原则,既然没有证据,审计可以不给。并且这是由于施工单位自身原因所造成的损失和浪费,当然由施工单位承担,不能让业主平白无故做冤大头。一般设计院的楼梯施工图,建筑结构的尺寸往往区别不到位,结构施工前,如果不加以合理调整,到装饰装修时,就会非常被动。大多数施工图设计中,楼梯建筑和结构的平面尺寸都是相同的,施工中,在平台处相向饰面后,上下行踏步前缘线将错开两个饰面层的厚度,不在同一直线段上。双跑楼梯还好,好看不好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跑楼梯又是块材饰面,建筑施工平面图与结构施工平面图尺寸没有收放变化,在楼梯平台处装饰时就不好收头,因而必须先对已完成的结构体进行敲凿处理,甚至结构体被凿得呲牙咧嘴、目不忍睹,然后再进行饰面施工。防治措施1如果在结构专业配图时楼梯平面尺寸按建筑完成面要求事先进行调整则可避免对已完成结构的敲凿整理。笔者在设计实践中总结出“上行放、下行收、宽度减”的调整经验。如对普通水泥砂浆粉刷“上行放20mm、下行收20mm、梯段板宽度每边减20mm”,对石材饰面“上行放50mm、下行收50mm、梯段板宽度每边减50mm”,对面砖饰面“上行放40mm、下行收40mm、梯段板宽度每边减40mm”。三跑及多跑楼梯,踢面、踏面和两个侧面都要贴块材的,如果不考虑这个问题,在转角平台处就没法收头,正方形的转角平台将会变成不是正方形。我这里所说的上行和下行,专指人站在两个梯段之间的平台上向上走或向下走,按笔者建议配置的楼梯结构图,建筑装饰后,楼梯平台上下行踏步前缘线共线,如果结构师 照抄 建筑师的楼梯平面图,建筑装饰设计后,楼梯平台上下行踏步前缘线将错开2个装饰层的厚度,这对梯段板侧面带装饰的3跑楼梯就无法收头,只有请民工把结构体凿成笔者的那种状况,然后再进行装饰,我提出本问题的目的是想说服 结构工程师 按 我倡导的要求去实践。结构配图时,在上行起始梯段板做 40mm80mm的折板就可以解决,对楼梯梁毫无影响。06G101-6第38页指出:基础连梁和地下框架梁可以与各种类型的基础进行特殊配合应用。设计时,须特别注意梁底标高应高于交错设置的相邻基础顶面标高。 地下框架梁系指设置在基础顶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标高正负0.000并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梁(以桩承台为支座,单底部不受地基反力作用的梁也按DKL考虑)。 基础连梁系指连接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或桩基承台的梁。 从相对位置上可以看出,基础梁底标高同基础的基准底标高相同,基础连梁的底标高则高于两临基础的底标高,DKL的底标高又明显高于基础的顶标高。 承台梁则是指特殊形式的桩承台。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中叶没有“基础梁和承台”的连接构造,因为正常的正规设计,不可能设置了承台再做基础梁!(/forum/forum_posts.asp?TID=10781&PN=33) 看究竟是基础梁还是基础连梁,不是看代号,而是看梁上有没有荷载作用,梁下有没有地基反力。如果某梁其上有荷载作用,其下有地基反力存在,就是基础梁;反之,如果某梁其上没有荷载或仅仅只有首层砌体荷载,其下没有地基反力的作用,就不是基础梁,而是基础之间的拉梁。(/forum/forum_posts.asp?TID=11931&PN=13&TPN=2) 有桩基承台的基础不存在基础梁 ;因为有桩承重,有抗震要求时,设计会在承台之间设置拉梁,拉梁不是基础梁。拉梁与基础梁的区别,基础梁地下有基础底板,基础底板又有相当的宽度,板中有按计算配置的受力钢筋;拉梁底下只有几百mm宽的拉梁垫板,构造配点小钢筋。如果一个桩基工程,既然打了桩,不可能再做条形基础,配置基础梁。因为现在大家都忙,没有现成软件,谁肯化力气担风险!2)无桩基础,也就更无什么承台了。由基础底板托起的基础梁,是整个房子的根基。在这个根基上栽柱子,只能是柱子锚入基础梁内。锚固与被锚固,不得本末倒置。(/forum/forum_posts.asp?TID=8796&KW=%BB%F9%B4%A1%C1%BA)这些概念确实容易混淆,我想起以前用过的一本标准图集,说的是支承在两个杯形基础上面的预制梁,这本图集却命名为“预制基础梁” 图集,这其实是不规范的命名。 不要把所有埋在地下的梁都叫做“基础梁”。 严格地说,基础梁是承受上部荷载的梁。例如:筏形基础的基础梁和条形基础的基础梁。 基础连梁是连结独立基础或桩承台的梁。 基础连梁与地下框架梁的区别在于,地下框架梁的梁底标高是高于基础顶面的,因此,可以这样说,地下框架梁是连结两个框架柱的,它与一般框架梁的区别是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地上;而基础连梁是连结两个独立基础或桩承台的,它的梁底标高是低于基础顶面的。上述这些,在06G101-6图集第68页的上下两图中可以看得清楚。 承台梁其实也是桩承台的一种。可以这样认为,桩承台或者说是独立桩承台是“点”式的,而桩承台梁是“线”式的。06G101-6 图集第61-63页介绍了桩承台,而图集第64-65页介绍了承台梁,其中有单排桩承台梁和双排桩承台梁。 /forum/forum_posts.asp?TID=11331&KW=%BB%F9%B4%A1%C1%BA一丁平法钢筋非粗略计算课程昨天,我在chinabuilding的101论坛,回答过这个问题,我讲:对于剪力墙间距个筏板厚度的情形,不用苛求筏板鋼筋的连接位置,对于剪力墙间距个筏板厚度的情形,需要适度照应筏板鋼筋的连接位置。我们举例:如上图所示筏板,)轴、轴,即房屋两端,不会设置接头;)轴区域,不必考虑接头位置;)轴范围,如有接头,可适当照应接头位置。另外,需要主要:外伸部位,原则上不得有接头。譬如说,筏板外伸出剪力墙外1000mm,这个周边的1000外伸,不得有接头。如果这是一张具体设计图,或许有几处读图疑问:上不平,由于板上部非贯通钢筋要穿梁纵向钢筋和支模的关系,现场做活路的人希望断开;建议具体设计,高差20mm不要断开,高差50时,断开。梁类构件复合箍的内箍计算基础梁、KL、KZ鋼筋的90度弯钩长度计算简图与公式一丁制作,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剪力墙柱竖向鋼筋顶层收头与有没有墙梁没有关系G101图集&G901图集读图疑问的回答与分析选读唐才均(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Q1 : 单跨基础拉梁的钢筋锚固起点位置问题,08G101-1页85与06G101-6页68图形不同,以那个为准?A: 08G101-1页85可能是绘图疏忽所致,其注2)的文字表述是准确的。09G901-3页4-31与06G1016页70一样的。Q2:(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 页70注1说的“交叉采用本图(各)构造”是什么意思?A: 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两相邻的基础可能顶标高不一,这些情况在山区大量的存在。图集给出了3种基本情况,交叉采用后,就有6种情况。Q3:顶层板面标高不同处(板面即梁面高差为800mm),此处的框架柱是按中柱还是按边柱呢?A: 当左跨梁底高出右跨梁顶(或右跨梁底高出左跨梁顶)者,左跨应当按照顶层端节点处理,右跨按照楼层边节点处理(右跨应当按照顶层端节点处理,左跨按照楼层边节点处理)。 当左跨梁底部钢筋可以与右跨梁顶部钢筋贯通者(或右跨梁底部钢筋可以与左跨梁顶部钢筋贯通者)可视为顶层特殊中柱节点,框架梁钢筋可按下右图处理,框架柱钢筋应当伸到柱顶收头。Q4: 06G101-6中独立基础在满足边长2500mm的条件下底板钢筋可以按边长的0.9倍施工,设置基础梁的双柱及多柱独立基础底板也可按此施工吗?独立基础与条型基础有什么样的区别? 做法是不是一样的呢?A: 设置基础梁的双柱及多柱独立基础底板不可以简单地按此施工。双柱及多柱广义独立基础,与单柱非广义独立基础底板钢筋的受力情况是不相同的,单柱独立基础底板两个方向的钢筋均为“受力钢筋”,其任意一边的长度2500mm或两边的长度均2500mm时,均可缩短10后交叉排布(临边钢筋不要缩短)。带梁多柱广义独立基础,垂直于基础梁的钢筋是“受力钢筋”,当该方向的长度y2500mm,可缩短10后交叉排布(临边钢筋不要缩短);平行于基础梁的钢筋是分布钢筋,不管x的长度是否2500mm,均不应缩短。由以上讨论可见,两者的做法不应当等同。Q5: 03G101-1页67中,右上角的“1-1”剖面中所表示上部墙体的插筋做成“U”型的,有什么道理,能明示说明以下吗,实际上,现场的施工很难做的(KZL的箍筋、拉钩,有时还在KZZ范围内,KZZ的箍筋和梁的交错钢筋等等),都是经过甲方和设计院同意,在KZL上直接插筋到梁底部,在KZZ和墙的范围参照42页“图1”下插1.2La,实际都做成1.2 LaE,不知道这样做是否合适?A: 在03G101-1修编过程中,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还没有最终定稿,所以图集给出了比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要求更严格的构造要求。定稿后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第10.2.13条规定:“框支梁上墙体竖向钢筋在转换梁内的锚固长度,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laE,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la”。既然有明确的表述,设计与施工只要认真执行这个规定即可,可以不去选用 (03G101-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67页这个比规程更严格的“标准设计要求”。在后来出台的平法图集中,也推出了与03G101-1页67不同的几款构造,大家在设计与施工中可于参照。Q6: 04G101-3中的57页,基坑构造中,如果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