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细目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外寒里饮证 治法:温肺散寒,涤痰降逆。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2.痰浊阻肺证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3.痰热郁肺证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方药:桑白皮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4.痰蒙神窍证 治法:涤痰,开窍,息风。 方药:涤痰汤、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加减。 5.肺脾气虚证 治法:健脾益肺。 方药:生脉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6.肺肾气虚证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方药:补虚汤合参蛤散。 7.阳虚水泛证 治法: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细目二 支气管哮喘(一)发作期 1.寒哮证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 2.热哮证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定喘汤加减。(二)缓解期 1.肺虚证 治法:补肺固卫。 方药:玉屏风散加减。 2.脾虚证 治法:健脾化痰。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 3.肾虚证 治法:补肾纳气。 方药: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减。细目三 肺炎1.邪犯肺卫证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 2.痰热壅肺证 治法:清热化痰,宽胸止咳。 方药: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3.热闭心神证 治法:清热解毒,化痰开窍。 方药:清营汤加减。 4.阴竭阳脱证 治法:益气养阴,回阳固脱。 方药:生脉散合四逆汤加减。 5.正虚邪恋证 治法:益气养阴,润肺化痰。 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细目四 肺结核1.肺阴亏损证 治法:滋阴润肺。 方药:月华丸加减。 2.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3.气阴耗伤证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保真汤加减。 4.阴阳两虚证 治法:滋阴补阳。 方药:补天大造丸加减。细目五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1.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散瘀,行气化滞。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2.痰湿毒蕴证 治法:祛湿化痰,清热解毒。 方药:导痰汤加减。 3.阴虚毒热证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散结。 方药: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 4.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化痰散结。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细目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急性期(1)痰浊壅肺证 治法:健脾益肺,化痰降气。 方药:苏子降气汤加减。(2)痰热郁肺证 治法: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方药:越婢加半夏汤加减。(3)痰蒙神窍证 治法:涤痰开窍,息风止痉。 方药:涤痰汤加减,另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4)阳虚水泛证 治法: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2.缓解期(1)肺肾气虚证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方药:补肺汤加减。(2)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止咳化痰。 方药: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细目七 慢性呼吸衰竭1.痰浊阻肺证 治法:化痰降气,活血化瘀。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2.肺肾气虚证 治法:补益肺肾,纳气平喘。 方药:补肺汤合参蚧散加减。 3.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肾健脾,化湿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4.痰蒙神窍证 治法:涤痰开窍,息风止痉。 方药:涤痰汤、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5.阳微欲脱证 治法:益气温阳,固脱救逆。 方药:独参汤灌服,同时用参麦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第二单元 循环系统疾病细目三 慢性心力衰竭1.心肺气虚证 治法:补益心肺。 方药:养心汤合补肺汤加减。 2.气阴亏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合酸枣仁汤加味。 3.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疏肝通络。 方药:人参养荣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4.阳虚饮停证 治法:益气温阳,蠲饮平喘。 方药:真武汤加减。如喘促明显,加参蛤散。 5.心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心肾。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6.痰饮阻肺证 治法:宣肺化痰,蠲饮平喘。 方药:三子养亲汤合真武汤加减。细目五 快速性心律失常1.心神不宁证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 2.气血不足证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 3.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 4.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养心安神。 方药:生脉散加减。 5.痰火扰心证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6.心脉瘀阻证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桃仁红花煎加减。 7.心阳不振证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方药:参附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细目六 缓慢性心律失常1.心阳不足证 治法:温补心阳,通脉定悸。 方药:人参四逆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 2.心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心肾,温阳利水。 方药:参附汤合真武汤加减。 3.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养心通脉。 方药:炙甘草汤加减。 4.痰浊阻滞证 治法:理气化痰,宁心通脉。 方药:涤痰汤加减。 5.心脉痹阻证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细目七 心脏性猝死1.气阴两脱证 治法:益气救阴。 方药:生脉散加减。 2.痰蒙神窍证 治法:豁痰活血,开窍醒神。 方药:菖蒲郁金汤加减。 3.元阳暴脱证 治法:回阳固脱。 方药:独参汤或四味回阳饮加减。细目八 原发性高血压1.肝阳上亢证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2.痰湿内盛证 治法:祛痰降浊。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3.瘀血内停证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4.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平潜肝阳。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 5.肾阳虚衰证 治法:温补肾阳。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细目十 心绞痛1.心血瘀阻证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2.痰浊闭阻证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痹。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3.阴寒凝滞证 治法:辛温通阳,开痹散寒。 方药: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4.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通脉止痛。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5.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药: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 6.心肾阴虚证 治法:滋阴益肾,养心安神。 方药:左归丸加减。 7.心肾阳虚证 治法:益气壮阳,温络止痛。 方药:参附汤合右归丸加减。细目十一 心肌梗死1.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2.寒凝心脉证 治法:散寒宣痹,芳香温通。 方药:当归四逆汤合苏合香丸加减。 3.痰瘀互结证 治法:豁痰活血,理气止痛。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4.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祛瘀止痛。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5.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滋阴,通脉止痛。 方药:生脉散合左归饮加减。 6.阳虚水泛证 治法:温阳利水,通脉止痛。 方药: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7.心阳欲脱证 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方药:参附龙牡汤加减。细目十二 心脏瓣膜病1.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宁心复脉。 方药:炙甘草汤加味。 2.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养心,活血通脉。 方药:独参汤合桃仁红花煎加减。 3.心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心肾,化气行水。 方药:参附汤合五苓散加减。 4.阳虚水泛证 治法:温肾助阳,泻肺行水。 方药: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5.心阳虚脱证 治法:补虚固脱。 方药:参附汤加减。细目十三 病毒性心肌炎1.热毒侵心证 治法:清热解毒,宁心安神。 方药:银翘散加减。 2.湿毒犯心证 治法:解毒化湿,宁心安神。 方药:葛根芩连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3.心阴虚损证 治法:滋阴清热,养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 4.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宁心安神。 方药:炙甘草汤合生脉散加减。 5.阴阳两虚证 治法:益气温阳,滋阴通脉。 方药:参附养荣汤加味。第三单元 消化系统疾病细目一 急性胃炎1.寒邪客胃证 治法:温中散寒,和胃止痛。 方药: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2.脾胃湿热证 治法:清化湿热,理气止痛。 方药:清中汤加减。 3.食积气滞证 治法:消食导滞,调理气机。 方药:保和丸加减。 4.肝气犯胃证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5.胃络瘀阻证 治法:活血通络,理气止痛。 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6.脾胃虚寒证 治法:温补脾胃,散寒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 7.胃阴不足证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细目二 慢性胃炎1.肝胃不和证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2.脾胃虚弱证 治法:健脾益气,温中和胃。 方药:四君子汤加减。 3.脾胃湿热证 治法:清利湿热,醒脾化浊。 方药:三仁汤加减。 4.胃阴不足证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方药:益胃汤加减。 5.胃络瘀阻证 治法:化瘀通络,和胃止痛。 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细目三 消化性溃疡1.肝胃不和证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五磨饮子加减。 2.脾胃虚寒证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和胃。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 3.胃阴不足证 治法:健脾养阴,益胃止痛。 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4.肝胃郁热证 治法:清胃泄热,疏肝理气。 方药: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 5.胃络瘀阻证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和胃。 方药:活络效灵丹合丹参饮加减。细目四 胃 癌1.痰气交阻证 治法:理气化痰,消食散结。 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 2.肝胃不和证 治法:疏肝和胃,降逆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3.脾胃虚寒证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益气。 方药:理中汤合四君子汤加减。 4.胃热伤阴证 治法:清热和胃,养阴润燥。 方药:玉女煎加减。 5.瘀毒内阻证 治法:理气活血,软坚消积。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 6.痰湿阻胃证 治法:燥湿健脾,消痰和胃。 方药:开郁二陈汤加减。 7.气血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血,健脾和营。 方药:八珍汤加减。细目五 肝硬化1.气滞湿阻证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利湿。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 2.寒湿困脾证 治法:温中散寒,行气利水。 方药:实脾饮加减。 3.湿热蕴脾证 治法: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方药: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 4.肝脾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化气行水。 方药:调营饮加减。 5.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肾补脾,化气利水。 方药: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加减。 6.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养肝肾,化气利水。 方药: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加减。细目六 原发性肝癌1.气滞血瘀证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2.湿热瘀毒证 治法:清利湿热,化瘀解毒。 方药:茵陈蒿汤合鳖甲煎丸加减。 3.肝肾阴虚证 治法:养阴柔肝,软坚散结。 方药:滋水清肝饮合鳖甲煎丸加减。细目七 溃疡性结肠炎1.湿热内蕴证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白头翁汤加味。 2.脾胃虚弱证 治法:健脾渗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3.脾肾阳虚证 治法:健脾温肾止泻。 方药:四神丸加味。 4.肝郁脾虚证 治法:疏肝健脾。 方药:痛泻要方加味。 5.阴血亏虚证 治法:滋阴养血,清热化湿。 方药:驻车丸。 6.气滞血瘀证 治法:化瘀通络。 方药:膈下逐淤汤加减。细目八 上消化道出血1.胃中积热证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方药: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 2.肝火犯胃证 治法:泻肝清胃,降逆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3.脾不统血证 治法:益气健脾,养血止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4.气随血脱证 治法:益气摄血,回阳固脱。 方药:独参汤或四味回阳饮加减。第四单元 泌尿系统疾病细目一 慢性肾小球肾炎1.本证(1)脾肾气虚证 治法:补气健脾益肾。 方药:异功散加味。(2)肺肾气虚证 治法:补益肺肾。 方药:玉屏风散和金匮肾气丸加减。(3)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附子理中丸或济生肾气丸加减。(4)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养肝肾。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5)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 2.标证(1)水湿证 治法:利水消肿。 方药: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2)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三仁汤加减。(3)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4)湿浊证 治法:健脾化湿泄浊。 方药:胃苓汤加减。细目二 肾病综合征1.风水相搏证 治法:疏风解表,宣肺利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加减。 2.湿毒浸淫证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证 治法: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方药: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内蕴证 治法:清热利湿,利水消肿。 方药:疏凿饮子加减。 5.脾虚湿困证 治法:温运脾阳,利水消肿。 方药:实脾饮加减。 6.肾阳衰微证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细目三 尿路感染1.膀胱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 2.肝胆郁热证 治法:疏肝理气,清热通淋。 方药:丹栀逍遥散合石苇散加减。 3.脾肾亏虚,湿热屡犯证 治法:健脾补肾。 方药:无比山药丸加减。 4.肾阴不足,湿热留恋证 治法:滋阴益肾,清热通淋。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细目五 慢性肾衰竭1.本虚证(1)脾肾气虚证 治法:补气健脾益肾。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2)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3)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健脾补肾。 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 (4)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肾平肝。 方药:杞菊地黄汤加减。(5)阴阳两虚证 治法:温扶元阳,补益真阴。 方药:金匮肾气丸或全鹿丸加减。 2.标实证(1)湿浊证 治法:和中降逆,化湿泄浊。 方药: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2)湿热证 治法:中焦湿热宜清化和中;下焦湿热宜清利湿热。 方药:中焦湿热者以黄连温胆汤加减;下焦湿热以四妙丸加减。(3)水气证 治法:利水消肿。 方药:五皮饮或五苓散加减。(4)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5)肝风证 治法:镇肝息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第五单元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细目一 缺铁性贫血1.脾胃虚弱证 治法:健脾和胃,益气养血。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2.心脾两虚证 治法: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方药:归脾汤或八珍汤加减。 3.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八珍汤合无比山药丸加减。 4.虫积证 治法:杀虫消积,补益气血。 方药:化虫丸合八珍汤加减。 细目二 再生障碍性贫血1.肾阴虚证 治法:滋阴补肾,益气养血。 方药:左归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2.肾阳亏虚证 治法:补肾助阳,益气养血。 方药:右归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3.肾阴阳两虚证 治法:滋阴助阳,益气补血。 方药:左归丸、右归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4.肾虚血瘀证 治法:补肾活血。 方药: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5.气血两虚证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 6.热毒壅盛证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养阴。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细目三 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1.气血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2.脾肾亏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黄芪建中汤合右归丸加减。 3.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加减。 4.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5.外感温热证 治法:清热解毒,滋阴凉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玉女煎加减。细目四 急性白血病1.热毒炽盛证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清营汤加减。 2.痰热瘀阻证 治法:清热化痰,活血散结。 方药: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3.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解毒。 方药: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4.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五阴煎加味。 5.湿热内蕴证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化浊。 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味。细目五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阴虚内热证 治法:滋阴清热,解毒祛瘀。 方药:青蒿鳖甲汤加减。 2.瘀血内阻证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 3.气血两虚证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 4.热毒壅盛证 治法:清热解毒为主,佐以扶正祛邪。 方药: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细目六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血热妄行证 治法:清热凉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2.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清热止血。 方药:茜根散或玉女煎加减。 3.气不摄血证 治法:益气摄血,健脾养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4.瘀血内阻证 治法:活血化瘀止血。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第六单元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细目一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气滞痰凝证 治法: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方药: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 2.肝火旺盛证 治法:清肝泻火,消瘿散结。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3.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消瘿散结。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 4.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消瘿散结。 方药:生脉散加味。细目二 亚急性甲状腺炎1.肝胆郁热证 治法:清肝泻胆,消肿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2.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清热,软坚散结。 方药:清骨散加减。 3.痰瘀互结证 治法:理气活血,化痰消瘿。 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 4.脾阳不振证 治法:温阳健脾,化气行水。 方药:实脾饮加减。细目三 糖尿病1.阴虚燥热证 (1)上消(肺热伤津证)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药:消渴方加减。 (2)中消(胃热炽盛证)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方药:玉女煎加减。 (3)下消(肾阴亏虚证) 治法:滋阴固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2.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方药:七味白术散加减。 3.阴阳两虚证 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涩。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4.痰瘀互结证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 方药:平胃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5.脉络瘀阻证 治法:活血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6.并发症(1)疮痈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黄芪六一散加减。(2)白内障、雀目、耳聋 治法:滋补肝肾,益精养血。 方药:杞菊地黄丸、羊肝丸、磁朱丸加减。细目五 痛 风1.风寒湿阻证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药:蠲痹汤加减。 2.风湿热郁证 治法:清热除湿,祛风通络。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加减。 3.痰瘀痹阻证 治法:化痰祛瘀,通络止痛。 方药:桃红饮加减。 4.肝肾亏虚证 治法:补益肝肾,祛风通络。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第七单元 风湿性疾病细目一 类风湿关节炎1.活动期(1)湿热痹阻证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通络。 方药:四妙丸加减。(2)阴虚内热证 治法:养阴清热,祛风通络。 方药:丁氏清络饮加减。若兼湿热者,当合以三妙散清热祛湿。(3)寒热错杂证 治法:祛风散寒,清热化湿。 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2.缓解期(1)痰瘀互结,经脉痹阻证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通络。 方药:身痛逐瘀汤合指迷茯苓丸加减。(2)肝肾亏损,邪痹筋骨证 治法: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通经络。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细目二 系统性红斑狼疮1.气营热盛证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斑。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2.阴虚内热证 治法:养阴清热。 方药:玉女煎合增液汤加减。 3.热郁积饮证 治法:清热蠲饮。 方药: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泻白散加减。 4.瘀热痹阻证 治法: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5.脾肾两虚证 治法:滋肾填精,健脾利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 6.气血两亏证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 7.脑虚瘀热证 治法:清心开窍。 方药:清宫汤送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8.瘀热伤肝证 治法:疏肝清热,凉血活血。 方药:茵陈蒿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第八单元 神经系统疾病细目一 癫 痫1.风痰闭阻证 治法:涤痰息风,开窍定痫。 方药:定痫丸加减。 2.痰火扰神证 治法:清热泻火,化痰开窍。 方药: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3.瘀阻脑络证 治法:活血化瘀,息风通络。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4.心脾两虚证 治法:补益气血,健脾宁心。 方药: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加减。 5.心肾亏虚证 治法:补益心肾,潜阳安神。 方药: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加减。细目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证 治法:平肝息风,育阴潜阳。 方药:镇肝息风汤加减。 2.气虚血瘀、脉络瘀阻证 治法:补气养血,活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3.痰瘀互结、阻滞脉络证 治法:豁痰化瘀,通经活络。 方药:黄连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细目四 脑血栓形成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 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2.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方药:真方白丸子加减。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 治法:通腑泻热,化痰理气。 方药:星蒌承气汤加减。 4.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5.阴虚风动证 治法:滋阴潜阳,镇肝息风。 方药:镇肝息风汤加减。 6.脉络空虚,风邪入中证 治法:祛风通络,养血和营。 方药:大秦艽汤加减。 7.痰热内闭清窍证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首先灌服(或鼻饲)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辛凉开窍,继以羚羊角汤加减。 8.痰湿壅闭心神证 治法:辛温开窍,豁痰息风。 方药:急用苏合香丸灌服,继用涤痰汤加减。 9.元气败脱,心神涣散证 治法:益气回阳,救阴固脱。 方药:立即用大剂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细目五 脑栓塞中医辨证论治参见本单元“细目四”。 细目六 腔隙性梗死中医辨证论治参见本单元“细目四”。细目七 脑出血中医辨证论治参见本单元“细目四”。细目八 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医辨证论治参见本单元“细目四”。细目九 血管性痴呆1.髓海不足证 治法:补精填髓养神。 方药:七福饮加减。 2.脾肾两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还少丹加减。 3.肝肾阴虚证 治法:补益肝肾。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4.痰浊阻窍证 治法:健脾益气,豁痰开窍。 方药:洗心汤加减。 5.瘀血内阻证 治法:活血化瘀,开窍醒神。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细目十 Alzheimer病辨证论治可参照本单元“细目九”。 心肝火旺证 治法:清心平肝,醒神开窍。 方药:天麻钩藤饮合安宫牛黄丸。细目十一 帕金森病1.气血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血,息风通络。 方药:八珍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 2.肝肾阴虚证 治法:补肾养阴,柔肝息风。 方药:大定风珠加减。 3.风痰阻络证 治法:行气化痰,息风通络。 方药:导痰汤加减。 4.血瘀动风证 治法:活血化瘀,息风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5.阴阳两虚证 治法:阴阳双补,兼以息风。 方药:地黄饮子加减。第十单元 内科常见危重症细目一 休克1.气阴耗伤 治法:益气固脱,敛阴生脉。 方药:生脉散。 2.真阴衰竭 治法:育阴潜阳,复脉救逆。 方药:三甲复脉汤加减。 3.阳气暴脱 治法:回阳救逆。 方药:四逆汤加味。 4.热毒炽盛 治法:清里泄热解毒。 方药:黄连解毒汤。 5.气滞血瘀 治法:理气开闭,活血通脉。 方药:四逆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6.心气不足 治法:补养心气。 方药:炙甘草汤加减。第十一单元 肺系病证细目一 感冒1.风寒束表证 治法:辛温解表。 方药: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表证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3.暑湿伤表证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附:虚体感冒 1.气虚感冒 治法:益气解表。 方药:参苏饮加减。 2.阴虚感冒 治法:滋阴解表。 方药:加减葳蕤汤加减。细目二 喘证1.实喘(1)风寒壅肺证 治法:宣肺散寒。 方药: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2)表寒肺热证 治法: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3)痰热郁肺证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方药:桑白皮汤加减。(4)痰浊阻肺证 治法: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5)肺气郁痹证 治法:开郁降气平喘。 方药:五磨饮子加减。2.虚喘(1)肺气虚耗证 治法:补肺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2)肾虚不纳证 治法:补肾纳气。 方药: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3)正虚喘脱证 治法: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方药:参附汤送服黑锡丹。第十二单元 心系病证细目一 不寐1.肝火扰心证 治法: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2.痰热扰心证 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3.心脾两虚证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 4.心肾不交证 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5.心胆气虚证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药: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细目二 厥证1.气厥(1)实证 治法:开窍,顺气,解郁。 方药:通关散合五磨饮子加减。(2)虚证 治法:补气,回阳,醒神。 方药:四味回阳饮加减。 2.血厥(1)实证 治法:平肝潜阳,理气通瘀。 方药:羚角钩藤汤或通瘀煎加减。(2)虚证 治法:补养气血。 方药:急用独参汤灌服,继服人参养营汤。 3.痰厥 治法:行气豁痰。 方药:导痰汤加减。第十三单元 脾系病证细目一 痞满(一)实痞 1.饮食内停证 治法:消食和胃,行气消痞。 方药:保和丸加减。 2.痰湿中阻证 治法:除湿化痰,理气和中。 方药:二陈平胃汤加减。 3.湿热阻胃证 治法:清热化湿,和胃消痞。 方药: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 4.肝胃不和证 治法:疏肝解郁,和胃消痞。 方药:越鞠丸合枳术丸加减。(二)虚痞 1.脾胃虚弱证 治法:补气健脾,升清降浊。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2.胃阴不足证 治法:养阴益胃,调中消痞。 方药:益胃汤加减。细目二 腹痛1.寒邪内阻证 治法:散寒温里,理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2.湿热壅滞证 治法:泄热通腑,行气导滞。 方药:大承气汤加减。 3.饮食积滞证 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方药:枳实导滞丸加减。 4.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5.瘀血内停证 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 6.中虚脏寒证 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方药:小建中汤加减。细目三 泄泻1.寒湿内盛证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2.湿热伤中证 治法:清热燥湿,分利止泻。 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 3.食滞肠胃证 治法:消食导滞,和中止泻。 方药:保和丸加。 4.脾胃虚弱证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5.肾阳虚衰证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方药:四神丸加减。 6.肝气乘脾证 治法:抑肝扶脾。 方药:痛泻要方加减。细目四 便秘(一)实秘 1.热秘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加减。 2.气秘 治法:顺气导滞。 方药:六磨汤加减。 3.冷秘 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方药:温脾汤合半硫丸加减。(二)虚秘 1.气虚秘 治法:益气润肠。 方药:黄芪汤加减。 2.血虚秘 治法:养血润燥。 方药:润肠丸加减。 3.阴虚秘 治法:滋阴通便。 方药:增液汤加减。 4.阳虚秘 治法:温阳通便。 方药:济川煎加减。 第十四单元 肝系病证细目一 胁痛1.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2.肝胆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3.瘀血阻络证 治法:祛瘀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加减。 4.肝络失养证 治法:养阴柔肝。 方药:一贯煎加减。细目二 积聚1.聚证(1)肝气郁结证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方药:逍遥散、木香顺气散加减。(2)食滞痰阻证 治法:理气化痰,导滞散结。 方药:六磨汤加减。 2.积证(1)气滞血阻证 治法: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2)瘀血内结证 治法: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 方药: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加减。(3)正虚瘀结证 治法: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方药: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细目三 鼓 胀1.气滞湿阻证 治法:疏肝理气,运脾利湿。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 2.水湿困脾证 治法: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方药:实脾饮加减。 3.水热蕴结证 治法: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方药: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 4.瘀结水留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方药:调营饮加减。 5.阳虚水盛证 治法:温补脾肾,化气利水。 方药: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加减。 6.阴虚水停证 治法:滋肾柔肝,养阴利水。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细目四 眩晕1.肝阳上亢证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2.气血亏虚证 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方药:归脾汤加减。 3.肾精不足证 治法:滋养肝肾,益精填髓。 方药:左归丸加减。 4.痰湿中阻证 治法: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5.瘀血阻窍证 治法:祛瘀生新,活血通窍。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第十五单元 肾系病证细目 水肿(一)阳水 1.风水泛溢证 治法:散风清热,宣肺行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加减。 2.湿毒侵淫证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3.水湿浸渍证 治法: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方药: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 4.湿热壅盛证 治法:分利湿热。 方药:疏凿饮子加减。(二)阴水 1.脾阳虚衰证 治法:温运脾阳,以利水湿。 方药:实脾饮加减。 2.肾阳衰微证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 3.瘀水互结证 治法:活血祛瘀,化气行水。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第十六单元 气血津液病证细目一 郁证1.肝气郁结证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2.气郁化火证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3.痰气郁结证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方药:半夏厚朴汤加减。 4.心神失养证 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方药:甘麦大枣汤加减。5.心脾两虚证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6.心肾阴虚证 治法:滋养心肾。 方药: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加减。细目二 血证1.鼻衄(1)热邪犯肺证 治法:清泄肺热,凉血止血。 方药:桑菊饮加减。(2)胃热炽盛证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玉女煎加减。(3)肝火上炎证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4)气血亏虚证 治法:补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2.齿衄(1)胃火炽盛证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加减。(2)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加减。 3.咳血(1)燥热伤肺证 治法: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方药:桑杏汤加减。(2)肝火犯肺证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3)阴虚肺热证 治法:滋阴润肺,宁络止血。 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 4.吐血(1)胃热壅盛证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方药: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2)肝火犯胃证 治法: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3)气虚血溢证 治法:健脾益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5.便血(1)肠道湿热证 治法: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方药:地榆散合槐角丸加减。(2)气虚不摄证 治法:益气摄血。 方药:归睥汤加减。(3)脾胃虚寒证 治法: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方药:黄土汤加减。 6.尿血(1)下焦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方药:小蓟饮子加减。(2)肾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3)脾不统血证 治法:补中健脾,益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4)肾气不固证 治法:补益肾气,固摄止血。 方药:无比山药丸加减。 7.紫斑(1)血热妄行证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十灰散加减。(2)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方药:茜根散加减。(3)气不摄血证 治法:补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细目三 痰饮1.痰饮(1)脾阳虚弱证 治法:温脾化饮。 方药: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干部团建活动方案策划
- 传统店铺装修咨询方案
- 团建场地咨询报价方案
- 施工方案咨询意见
- 合肥铁路声屏障施工方案
- 景区直播营销策划方案
- 在线自学行业市场需求与分析
- 梁-拱组合结构施工方案
- 2023年度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模拟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4年中医助理医师自我提分评估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单独招生考试职业技能测试D组考试大纲(应届普通高中毕业考生、退役军人)
- (完整版)外国美术史
- 《第5课 插入图片秀美景》参考课件
- 2024年秋季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便计算68道题(含详细规范标准答案)
- 光伏租赁用电协议书(2篇)
- T-GXAS 586-2023 毛发中依托咪酯、依托咪酯酸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体育行业智能赛事组织与运营服务方案
- 天然香料浸膏加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 《国际贸易实务》课件第1章
- 山东济南高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