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偶联操作步骤(20120503).doc_第1页
蛋白偶联操作步骤(20120503).doc_第2页
蛋白偶联操作步骤(20120503).doc_第3页
蛋白偶联操作步骤(20120503).doc_第4页
蛋白偶联操作步骤(2012050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io-Plex 氨基耦联原理与操作 一、原理 Bio-Plex 氨基耦联试剂盒提供了一些缓冲液,用于将6150kD分子量的蛋白质共价耦联到5.5um荧光染色的微珠上。耦联反应发生在微珠表面的羧基和蛋白质N末端的氨基上,进行羧胺反应。耦联后形成稳定的共价键,不会轻易脱落,甚至可保存数月。试剂盒可进行30次反应,每次反应需要1.25106个羧基化的微珠(1倍浓度)。这种蛋白质耦联微珠可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一般微珠反应得率为80,即足够用在Bio-Plex上进行检测的每孔5000个微珠。 一般耦联需要3步:蛋白质准备,蛋白耦联和蛋白耦联验证。 A、蛋白质准备: 蛋白质样品的要求: 1、蛋白质分子量:6150kD, 2、水溶性, 3、样品不得含有如叠氮钠、BSA、甘氨酸、Tris或其它任何含自由氨基的添加物。4、蛋白质必须溶解在PBS中,pH7.4。5、必须摸索出最佳的耦联条件,主要是摸索蛋白质的使用量。注意,不需要用最大量的蛋白质进行反应。 B、蛋白耦联:耦联反应分2步进行,微珠上的羧基在耦联前需要活化,EDC(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炭化亚胺)与微珠上的羧基反应形成一种活化的O-酰基异脲(O-acylisourea)中间体,在水溶液中用S-NHS(N-hydroxysulfosuccinimide) (巯基乙酰基三甘氨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NHS-MAG3)使这种中间体变得稳定。EDC耦联S-NHS产生了S-NHS-活化位点,O-酰基异脲和S-NHS的形成是氨基反应。但是S-NHS酯在生理pH下更稳定,随后这种中间体与蛋白质上的初级氨基反应形成酰胺键。如果这种中间体不能和氨基反应,中间体将脱水并产生羧基,释放出N-未取代脲。这些反应在数分钟内同时迅速反应。C、蛋白质耦联验证:耦联反应结束后需要对微珠进行计数并验证耦联效率。用PE(藻红素)标记的抗体连接到耦联的微珠上,再用Bio-Plex进行分析。或者用生物素化的抗体反应再用Streptavidin-PE(链亲和霉素藻红素),机器读出的荧光信号直接与耦联在微珠表面上的蛋白量相关,如果荧光信号超过2000MFI可认为耦联成功。二、耦联操作A、蛋白质准备:如果样品不含有叠氮钠、BSA、甘氨酸、Tris或其它含自由氨基的添加物,并且已溶在PBS,pH7.4中,可测定蛋白质浓度后直接用于耦联;如果样品含有以上任何一种添加物,需要进行如下处理:使用Micro Bio-Spin 6微型柱进行更换缓冲液,1000g,2min离心去除缓冲液,加入500ul PBS,1000g,2min离心,重复5次,2075ul的样品上样到柱子中,1000g,5min离心,样品冰浴,测定蛋白质浓度后可直接用于耦联。注意:更换缓冲液可能导致多达20的蛋白质损失, 必须准备足够耦联反应所需的512ug的蛋白质B、耦联反应:在所有试剂使用前必须解冻或回复到室温 1)微珠活化:注意:EDC必须确保新鲜,反复冻融不得超过5次,最好分装后一次性使用。2)蛋白耦联摸索最佳蛋白量,可做2倍比稀释的梯度三、耦联效率验证:可使用2种反应进行验证,一种是用PE耦联的抗体,另一种是先用生物素化的抗体然后用StreptavidinPE 注意:所用的抗体种属必须一致,例如已经耦联了一个鼠抗人的抗体,那么二抗必须是来源于鼠的抗体,如羊抗鼠和兔抗鼠等。四、结果分析: 阴性对照(背景)的荧光值不得超过100MFI,耦联微珠的荧光值超过2000MFI可认为耦联成功,如果耦联不成功,必须分析各种原因,如操作,耦联蛋白质浓度和蛋白量等等。五、除耦联试剂盒外所需的仪器和试剂及准备情况 1、Bio-Plex蛋白质芯片系统2、Bio-Plex蛋白质芯片系统附件:Validation kit和Calibration kit 3、漩涡混合器4、离心机5、超声波清洗器(可选用)6、细胞计数器(没有)7、蛋白质测定(如lowry法,以BSA作为标准) 8、缓冲液更换层析柱(根据蛋白质的状况选用)9、化学试剂:EDC(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炭化亚胺),S-NHS(N-hydroxysulfosuccinimide) (巯基乙酰基三甘氨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NHS-MAG3) (已购买)10、其它试剂和耗材:对耦联蛋白特异的抗体(需R-藻红素,phycoerythrin或生物素标记,没有), Strepta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