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学与药物设计-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生物信息学与药物设计-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生物信息学与药物设计-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生物信息学与药物设计-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生物信息学与药物设计-文档资料.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信息学与药物设计 生物信息学 Bioinformatics 一 生物信息学与药物设计 新药研究和开发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 过去 每一种新药从研发到投入市场平均需要10 15年 耗费数十亿美元 生物信息学与生物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是药物设计和新药研发 生物信息技术为药物研究设计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思路和手段 已经在新药设计的各个环节 如初始阶段 筛选及药物设计 以及新药开发阶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利用强大的计算工具 新药开发平均费用降为8亿美元 时间则缩短了2 3年 一 概述 生物信息学 Bioinformatics 漫长的新药研发历程 10 15years 制药业属 三高 产业 高投资 高风险 高利润 生物信息学 Bioinformatics 一种治疗哮喘 过敏性鼻炎的新药 孟鲁司特简介 英文名 Montelukast 生物信息学 Bioinformatics 孟鲁司特化学分子结构 分子式 C35H36ClNO3S分子量 608 18功能 为选择性白三烯D4受体拮抗剂 有阻断过敏介质的作用 生物信息学 Bioinformatics 二 生物信息学与新药研发的关系 生物信息学 Bioinformatics ImpactofStructuralGenomicsonDrugDiscovery Dry S et al 2000 Nat Struc Biol 7 976 949 生物信息学 Bioinformatics 三 生物信息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传统药物研发模式 新的药物研发模式 根据资料筛选合理的药理模型 化学合成或从天然产物中人工寻找 先导化物的优化 候选药物临床评价 靶点的识别 靶点的证实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临床评价 投入市场 投入市场 时间长 花费大 药物作用机理不明确 针对性强 效果好 周期短 研发投入低 3 1药物研发模式的改变 生物信息学 Bioinformatics 药物研发中 第一步是找到先导化合物的结构 该化合物能与靶标蛋白结合并能进一步发展成药 因此 生物大分子和配体的相互作用和识别信息在药物设计中极为关键 受实验条件和资金等因素的限制 随着大量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被测定 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先导化合物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目前常用的几种方法是 三 生物信息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3 2先导化台物的寻找 三维结构搜寻 three dimensionalstructuresearching 分子对接 moleculardocking 全新药物设计 denovodrugdesign 生物信息学 Bioinformatics 生物信息学在药物研发中的意义在于找到病理过程中关键性的分子靶标 阐明其结构和功能关系 从而指导设计能激活或阻断生物大分子发挥其生物功能的治疗性药物 使药物研发之路从过去的偶然和盲目中找到正确的研发方向 生物信息学 Bioinformatics 二 生物信息学与新药研制 未来的药物研究过程将是基于生物信息学 bioinformatics 知识挖掘的过程 数据处理和关联分析 发现药物作用对象 确定靶标分子 Rationaldrugdesign 生物信息学 Bioinformatics 合理药物设计 新药研发重点领域 生物信息学 Bioinformatics 生物信息学 Bioinformatics 近年来 人类基因组计划和蛋白质组计划的开展 为生物医药研究提供丰富的生物学信息 而在这纷繁复杂的生物信息中寻找合适的药物作用靶标是生物信息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生物信息学通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为药物设计提供帮助 确定与疾病相关的靶标 验证靶标的有效性 预测靶标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 确证药物的作用机制 预测药物的毒性 新药发现如何摆脱大量数据的困扰 过去 药物学家面临的主要问题 如何获取尽可能多的数据 寻找有潜在药效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 Leadingcompounds 依赖大量的随机筛选 周期长 数量大 花费大 现在 由于生命科学进入组学时代各种生物分支学科信息的大量涌现 药物学家面临的主要问题 如何摆脱大量数据的困扰 更快更好地发现新化合物实体 Newchemicalentities NCE 依赖生物信息学技术的虚拟筛选 Virtualscreening 周期短 成本低 效率高 生物信息学 Bioinformatics 生物信息学和结构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为以组合化学 combinatorialchemistry 高通量筛选 highthroughputscreening HTS 数据库作为基础的虚拟药物筛选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条件 生物信息学在药物研究过程中的应用 主要体现在结构分子生物学与计算化学 分子模拟 两方面 生物信息学与结构生物学 一 新药发现的两个技术平台 组合化学是一门将化学合成 组合理论 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机器人结合为一体的技术 它根据组合原理在短时间内将不同构建模块以共价键系统地 反复地进行连接 从而产生大批的分子多样性群体 形成化合物库 Compound library 然后 运用组合原理 以巧妙的手段对化合物库进行筛选 优化 得到可能有目标性能的化合物结构的科学 一 新药发现的两个技术平台 1 1组合化学 CombinatorialChemistry 1 2WhatisHTS 高通量筛选 highthroughputscreening 是指应用计算机控制操作技术 对大量化合物进行微量样品的自动化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有 放射性配体结合测定法 以细胞为基础的MTT法 MTS法 以cAMP为基础的受体测定法 转录活化酶测定法 以钙离子为基础的荧光测定法等 与疾病相关的靶标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 核酸 多糖分子等 一般称为受体 的结构生物学三维结构确定及验证 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药物 一般称为配体或底物 的设计和发展 二 新药研究存在两个技术瓶颈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结构生物学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21世纪新药研究的热点将集中于先导化合物的发掘与设计 其中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先导化合物设计的重要方法之一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是应用量子力学 分子动力学 构效关系等基础理论数据研究药物对酶 受体等的作用的药效模型 从而达到药物设计之目的 三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一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原理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一般原理是 首先通过X 单晶衍射技等技术获得受体大分子结合部位的结构 并且采用分子模拟软件分析结合部位的结构性质 如静电场 疏水场 氢键作用位点分布等信息 然后再运用数据库搜寻或者全新药物分子设计技术 识别得到分子形状和理化性质与受体作用位点相匹配的分子 合成并测试这些分子的生物活性 经过几轮循环 即可以发现新的先导化合物 二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大致包括活性位点分析法 数据库搜寻 全新药物设计 2 1活性位点分析法 该方法可以用来探测与生物大分子的活性位点较好地相互作用的原子或者基团 目前 活性位点分析软件有DRID GREEN HSITE等 另外还有一些基于蒙特卡罗 模拟退火技术的软件如MCSS HINT BUCKETS等 2 2数据库搜寻 目前数据库搜寻方法分为两类 一类是基于配体的 另一类方法是基于受体的 基于配体的数据库搜寻方法 即根据药效基团模型进行三维结构数据库搜寻 该类方法一般需先建立一系列活性分子的药效构象 抽提出共有的药效基团 进而在现有的数据库中寻找符合药效基团模型的化合物 该类方法中比较著名的软件有Catalyst和Unity 基于受体的数据库搜寻方法 也称为分子对接法 即将小分子配体对接到受体的活性位点 并搜寻其合理的取向和构象 使得配体与受体的形状和相互作用的匹配最佳 目前具代表性的分子对接软件主要有DOCK F1exX和GOLD 2 2 1基于配体的数据库搜寻方法 2 2 2基于配体的数据库搜寻方法 2 3全新药物设计 全新药物设计能够根据受体活性部位的形状和性质要求 让计算机自动构建出形状 性质互补的新分子 该新分子能与受体活性部位很好地契合 从而有望成为新的先导化合物 它通常能提出一些新的思想和结构类型 但对所设计的化合物需要进行合成 有时甚至是全合成 全新药物设计方法出现的时间虽然不长 但发展极为迅速 现已开发出一批实用性较强的软件 其主要软件有LUDI Leapfrog GROW SPROU以及北京大学来鲁华等开发的LigBuilder等 其中LUDI最为常用 抗艾滋病毒 HIV 药物设计实例分析 三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实例 3 1HIV的复制机理 HIV 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 是一种直径为100nm的RNA病毒 复制周期如下图所示 3 2以酶为靶点的抗HIV药物 酶抑制剂设计研究进展 1 HIV逆转录酶抑制剂 第一代抗HIV药物 最先获得美国FDA批准的是3 叠氮基 2 3 脱氧胸苷 Zidovudine AZT 商品名为齐多夫定 问题 易产生耐药病毒株 较大的毒副作用 2 HIV 蛋白酶抑制剂 第二代抗HIV药物 现有三种HIV 1蛋白酶抑制剂saqninavir ritonavir和indinavir已经成为治疗HIV的临床药物 随着对膜融合机理研究的进展和对艾滋病毒的表面糖蛋白gp160 gp120 gp41 结构的研究 科学家们认识到gp41是最理想的艾滋病药物设计靶标 2003年3月 由瑞士罗氏制药及美国Trimeris公司共同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以gp41作为药物靶蛋白的药物T 20 获得FDA批准在美国和欧洲上市 由此标志着第三代抗艾滋病药物 膜融合抑制剂的诞生 第三代 用于治疗艾滋病 AIDS 的第一代药物 第二代抗艾滋病毒药物 3 3抗艾滋病药物研究进展 HIV 1蛋白酶抑制剂设计过程分析 上世纪90年代初 Wlodawer等获得了全合成的HIV蛋白酶的晶体结构 证实了HIV蛋白酶以二聚体的形式产生活性 同时也证实了人们假设的如同天然蛋白质HIV蛋白酶具有双折叠螺旋对称性 由于HIV蛋白酶是同源二聚体 其活性部位具有二重轴对称性 因此 所设计的抑制剂也应具有同样的对称性才可能有较高的抑制活性 1 Kuntz等利用DOCK程序研究HIV 1蛋白酶 根据分子相似性对剑桥晶体数据库CSD进行搜寻 得到化合物 6 haloperidol 通过测试 其对HIV 1蛋白酶的抑制常数Ki值为 100 mol L 2 进一步的结构改造得到化合物 7 thioletal 其对HIV 1蛋白酶的抑制常数Ki值高达15 mol L 3 DesJarlaisRL等利用DOCK程序的一个改进版targ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