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智良-如何研究历史PPT课件_第1页
苏智良-如何研究历史PPT课件_第2页
苏智良-如何研究历史PPT课件_第3页
苏智良-如何研究历史PPT课件_第4页
苏智良-如何研究历史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学习和研究历史 从本人的学术道路谈起 苏智良 一 导师陈旭麓教授 史识是治史者的眼睛 近代中国万象杂陈 先生以他独具的史眼为人们揭示出 新陈代谢 这一主旋律 更显功力的则是他能在新旧交织的千丝万缕中理出头绪 揭示新与旧互相转化的来龙去脉 他不仅看到新旧的更替 还看到新与新的递嬗 新中见陈 陈中见新 同中见异 异中见同 从同一性中找出不同一性 从不同一性中找出同一性 思辨的火花由此迸发 要善于透过现象揭示历史的本质 他指出 义和团的落后性通过正义的斗争表现它的合理存在 义和团不是民族觉醒 它促进了民族觉醒 义和团运动代表民族感情 并不代表时代脚步 他说 太平天国是农民战争 农民战争从来只是一种改朝换代的工具 并不是创建新生产的力量 同时他也看到了 太平天国仍然是旧式农民战争 但已萌发了一些新苗 新苗又为封建浊流淹没 再如 曾国藩是封建传统的忠实捍卫者 然而恰恰从他身上开始了传统的裂口 租界是罪恶的渊薮却在闭塞的封建区域中展示了西方文明 租界的管理 法制和对新派的 保护 民族壁垒可以阻挡侵略 也会封锁自己 一村一户都有围子 万里长城是个大围子 革命在反对旧传统中形成自己的传统 一旦形成了传统就为自己制造了框框 革命以暴力行之 当之者靡 改革靠政令推行 政令之行否在官 而官常常是改革的阻力 所以改革比革命难 张和声 陈旭麓先生史学思辨探微 智以藏往 神以知来 文汇报 2009年12月28日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则是陈先生晚年精心结撰的一部带有哲理性的巨著 也是他晚年倾全力树建的近代新史架构的奠基之作 全书共20章30余万字 以综揽全局的气度 并依照历史自身的时序深入地论述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 从社会结构 社会生活到社会意识的极其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 在真正意义上重写了中国近代史 此书于1992年7月出版后 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被誉为 才气横溢 情文并茂的学术著作 中国近代史的开拓性之作 力透近代社会风云的精湛之作 先后获得第七届中国图书奖 华东六省一市优秀理论读物一等奖 第二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等六项大奖 才识并世同钦 述作传诸不朽 谭其骧教授挽陈先生 二 上海城市研究 1985 87 上海近代史 合作 上下册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上海一百年 合作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上海 近代新文明的形态 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上海史 上海市精品课程2011 上海城区史 主编 学林出版社 180万字 上海的复杂性 在人类文化史上罕见 纽约 巴黎等城市 也是多元文化 异质文化 但它们也不是行政机构多元 司法系统多元 交通系统多元 货币多元 上海的多元是不可复制的 一 上海成长 城市化 现代化和国际化 论文 中共建党与近代上海社会 38000字成文过程1979 2011年 二 新阶层的应运而生 三 上海建党的文化起源 思想 主义 新文化 四 共产国际与共产党上海发起组 创新点 第一 充分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阶级基础 自19世纪末以来 上海的现代性得到了充分发展 这种现代性汇集和包容了各种新生事物 集中体现在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新社会阶级 如工人阶级 的萌生与成长 从而为历史注入了新的动力 近代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化城市 聚集着全国最广大的工人阶级队伍 工业社会的诸种矛盾与紧张 资本家阶级与产业无产阶级两者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也以阶级斗争的形式直接在上海呈现出来 随着以上海工人为主体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阶级觉悟的提高 阶级斗争亦表现得愈加尖锐化 这样一种阶级状况 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建的社会基础 第二 通过将革命史与思想史两者结合起来 致力于探询如新文化运动这样的关键性文化转变 如何促成孕育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诞生以及革命史的普遍展开 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探讨中国革命的深层意义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上海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思想上的准备 最终构成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文化起源 这体现在1920年前后 包括 新青年 星期评论 等上海的新文化运动核心刊物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向 以及此时的上海实际上是 共产主义出版事业的主要中心 新的信仰和智识风气在此得以引介和传播 而 新青年 上海编辑部及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则是中共上海发起组的主要成员基础 就此而论 近代中国的启蒙与革命 救亡 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连续统一体 在某种意义上 革命乃启蒙之子 第三 通过多种不同来源史料的互证 初步厘清了中共上海发起组的工作经费来源 1920年5月至1920年底 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给予了上海共产党组织相当的经济资助 其资助范围包括宣传 出版等方面 随后 由于苏俄方面对华经费严重匮乏 经济关系隔绝 从1920年底 即陈独秀与维经斯基相继离沪后 至1921年7月一大召开 党的经费依靠自筹 主要经济来源是上海新青年社的赢利 该社赢利计4000元 及上海的党员卖文筹措 在如此困难的经济状况下 上海组 临时中央 仍坚持每月对湖南等处党小组给予津贴资助 并直接资助了一大在上海的召开 第四 揆诸史实 证明在在建党过程中 上海发起组这个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担当了中共组建的 临时中央 是中国共产主义组织中央局 中共上海发起组在陈独秀的领导下 通过写信联系 派人指导或具体组织等方式 对各地共产党组织的成立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全国大部分地区党组织的建立 都与上海发起组 临时中央 有直接的联系 是上海组推动的结果 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留学情况 俞秀松 莫斯科中山大学 1925 1935邵力子 莫斯科中山大学 1926 1927沈泽民 莫斯科中山大学 1926 1930 城市研究与地理空间 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 选题依据 我国城市人文景观基础性研究的缺失 可行的解决途径 构建 城市人文景观数据库 将传统历史学方法与地理学空间理念相结合 并辅助运用现代数字化技术手段 是全面重建城市人文景观时空演变过程的可行途径 建立 近现代上海城市人文景观数据库 运用ACCESS软件设计近现代上海城市人文景观的历史地理信息数据库 以每一人文要素的时空间 time space 属性及主要社会属性为关键字段 并厘清关系数据之间的前后继承关系和空间继承关系 将资料长编文字内容录入数据库 约300万字 并建立相应的图片链接 约2万张图片 三 社会史研究 范式转变 眼睛向下 关注普通人的生活 关注社会的变化由政治史转向社会史 文化史 心态史 区域史等 埃及神庙中的烟斗 与中国的鸦片烟枪极为相似 2004年摄于埃及卢克索 毒品史研究 1990 至今承担国家哲社重点课题 中国毒品史 1996 出版 中国毒品史 2000 上海禁毒史 2009 1909年上海万国禁烟会研究 1909 1909年上海万国禁烟会全体会议代表合影 论文 1909年上海万国禁烟会研究 和与学生刘效红的合著2009年 第一次使用100年前的英文会议记录对这个世界上第一次禁毒会议首次进行系统研究 2009年2月26日 来自柬埔寨 老挝 俄罗斯 伊朗 法国 缅甸 荷兰 泰国 德国 葡萄牙 奥地利 英国 意大利 日本等16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团以及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 国际麻醉品管制局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了由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 中国外交部 中国公安部联合发起 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百年纪念大会 黑社会研究相关成果 近代上海黑社会研究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商务印书馆2005年再版 台北版 海上枭雄 黄金荣与上海社会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上海黑帮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 台北版 与中央电视台 上视记录片编辑室合作 担任历史顾问 5集记录片 海上沉浮 2003年2月 CCTV1播映 2004年5月1日CCTV10播映 2005年CCTV4播映 2011年 央视 外滩 上海黑社会 论文 关于杜月笙 1988年 历史研究 对帮会人物的再评价 上海黑社会与四一二政变 1988年 近代史研究 利用中共中央特别委员会会议记录进行细节再现 例 四一二政变前的上海黑社会 1983年 上海市档案馆主编了一本档案资料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该书全部是中共中央的会议记录辑成 当时属于非常珍稀 因此该书作为内部出版 据说只有省军级证明才可购买 责任编辑帮我搞了一本 我当时正在研究1927年的四一二政变 拿到此书如获至宝 立即通读了一遍 其中上海帮会与中共的关系 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根据会议记录 当时黄金荣集团与中共之间的接触是相当频繁的 仅在1927年2月28日至3月8日的9天内 仅杜月笙和汪寿华之间的会晤便达到8次 郑超麟曾指出 共产党 在法租界设了指挥暴动机关 就是依赖杜月笙保护的 何今亮是我们同志中与杜月笙接头者之一 四 慰安妇 问题与中日关系研究 1992 研究之缘起1993 实地调查开始 大一沙龙 的发现多重证据 战时资料 实物 历史证人1995 慰安妇 幸存者调查1999 建立中国 慰安妇 问题研究中心专著 慰安妇研究 证人陆明昌 已故 亚洲第一个日军慰安所 大一沙龙 东宝兴路125弄 1931 1945调查 1993 2008 1937年8月15日印刷的日军军用上海地图 麻生彻男是战时的日本军医 1937年 他来到上海 奉命对 慰安妇 进行体检 他用照相机记录了日军实施 慰安妇 制度的实况 方法 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 日军记载与居民 受害者的回忆相印证 2000年12月 苏智良教授与国际著名法官合影 2000 东京民间法庭审判2005 上海慰安所实录 朴永心与其养子在朝鲜 90年代人们终于寻找到这位见证人 2003年11月19日 朴永心来到南京 寻访当年的受害之地 利济巷 2005年8月6日朴永心在平壤病故 2005 追索 朴永心和她的朝鲜姐妹们 广东人民出版社 香港 公证是永久保全受害证据的方式 2000年起援助幸存者至今11年 2007 设立中国 慰安妇 资料馆 苏智良教授在广岛访问 2007以来 保钓运动研究 新华文摘 封面文章1998 周恩来与中央特科 与白华山合作 新华文摘 封面文章 1998年第10期 1998 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略论 与陈丽菲合作 新华文摘 封面文章 1998年第11期 1988 杜月笙其人 与朱华合作 历史研究 1988年第2期 1998 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略论 与陈丽菲合作 历史研究 1998年第2期 2000 中国 慰安妇 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与陈丽菲合作 历史研究 2000年第3期 2000ABriefDiscussionoftheInstitutionof ComfortWomen AmongJapaneseInvadingArmiesinChina 与陈丽菲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 英文版 2000年第1期 2004 毒品与中国社会 新华文摘 封面文章 2004年第16期 2006 远东审判六十周年祭 新华文摘 封面文章 2006年第14期 2009 全球禁毒的开端 上海万国禁烟会研究 新华文摘 封面文章 2009年第9期 2011 中共建党与近代上海社会 与江文君合作 新华文摘 封面文章 2011年第15期 2009 一九零九年上海万国禁烟会研究 历史研究 2009年第1期 2011 中共建党与近代上海社会 与江文君合作 历史研究 2011年第3期 历史研究 所发论文 治史感悟 学术研究要敢于 善于开拓新领域 研究新问题 崇尚实证 言必有据 有一分史料 不说两分话 历史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对象 它思接古今 贯通中外 千姿百态 令人销魂 在历史目前 要多几分敬畏之心 治史 写文 撰著 贵在考据谨严 理路圆融 辞章妥帖 还要痴迷 洞察 思辨 坚持 时刻要有如履薄冰 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