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婴医院复核标准---护理组工作流程PPT课件_第1页
爱婴医院复核标准---护理组工作流程PPT课件_第2页
爱婴医院复核标准---护理组工作流程PPT课件_第3页
爱婴医院复核标准---护理组工作流程PPT课件_第4页
爱婴医院复核标准---护理组工作流程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婴医院复核标准 护理组工作流程内蒙妇幼保健院护理部王晓云2014 11 25 提纲 询问医务人员问题表单 护理组检查流程表 爱婴医院复核标准 配奶室管理制度及流程 询问孕产妇问题表单 从第四条至第九条共17小条共占30分 爱婴医院复核标准 护理组检查涉及的内容 四 帮助产妇在产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一 90 以上的新生儿在产后小时内进行早吸吮 shun 皮肤接触及早吸吮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2分 1 正常新生儿1小时内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和早吸吮 在皮肤接触时 母婴应有目光交流 并注意新生儿保暖 1分 2 留产房观察期间要尽可能保证母婴在一起 1分 五 指导产妇如何哺乳 以及保持良好泌乳 一 产科 儿科 新生儿科 保健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具备指导哺乳的能力 其中3条 各占2分 1 将母乳喂养指导纳入常规护理工作程序 对产妇进行规范的母乳喂养指导 2分 2 医护人员通过示范和指导 教会产妇哺乳体位 新生儿含接姿势 挤奶 吸奶方法 泌乳方法 2分 3 母婴分离的产妇 分娩后6小时内开始挤奶 每3小时挤奶一次 每次挤奶持续20 30分钟 每天不少于8次 注意夜间挤奶 2分 二 80 以上产妇掌握正确的哺乳和泌乳方法 占4分 1 产妇掌握正确的哺乳技能 如哺乳体位 新生儿含接姿势 挤奶 吸奶方法 泌乳方法 4分 六 除母乳外 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食物或饮料 除非有医学指征 一 除了有医学指征的新生儿外 80 以上的新生儿出生后即开始纯母乳喂养 1 为产妇提供个性化的母乳喂养咨询指导 2分 3 混合喂养新生儿可用乳旁加奶或使用小勺 奶杯加奶 2分 4 制订母乳代用品配置和使用管理规定 现场 设置规范配奶区 配制配方奶必须在配奶区完成 做到现配现用 清洁配制 4分 七 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 一 除有医学指征的母婴分离外 产妇和新生儿应24小时在一起 每天分离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 1 取消婴儿室 在产科病房设置婴儿床 减少母婴分离时间 1分 2 新生儿洗澡及治疗时间每天不超过1小时 1分 八 鼓励按需哺乳 一 新生儿喂奶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没有限制 每天有效吸吮次数应不少于8次 包括夜间哺乳 1 产科 儿科 保健科的医护人员了解按需喂养的意义 使产妇了解按需哺乳的重要性和方法 2分 1 只要新生儿饥饿或产妇奶胀就可哺乳新生儿2 喂奶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没有限制2 加强对剖宫产母亲的护理和母乳喂养指导 1分 九 不要给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吸人工奶嘴或使用奶嘴作安慰物 一 在母婴同室内100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未使用过奶瓶 奶嘴或安慰奶嘴1 让产妇了解使用奶瓶 奶嘴和安慰奶嘴的危害 2分 2 鼓励乳头条件不好的产妇建立信心并帮助其解决困难 1分 3 有医学指征需要加奶的新生儿 使用小杯 小碗或乳旁加奶 1分 4 需要人工喂养的新生儿 使用的奶瓶 奶嘴及奶粉由医院提供并管理 1分 检查流程1母婴同室病房2NICU或新生儿病房3产房 检查10名孕产妇 询问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 见孕产妇问题检查单 查看产妇是否有乳头皲 jun 裂或奶涨 查看产妇哺乳姿势 挤奶等 母婴同室病房 询问产妇新生儿沐浴 抚触 接种疫苗 取足跟血等 医院是如何操作的 产妇床头桌或抽屉中是否有奶瓶 奶粉 询问产妇如果新生儿需要加奶 奶粉由谁提供的 母婴同室病房 续 检查医务人员询问母乳喂养知识 查看医务人员指导产妇母乳喂养或医务人员演示母乳喂养的抱奶体位和挤奶方法 查看配奶专区 母婴同室病房 续 配奶间配奶流程 奶具清洗消毒和储存 送来的母乳如何储存和加热 NICU或新生儿病房 分值统计 护理组检查流程表 护理组检查流程表 护理组检查流程表 护理组检查流程表 询问医务人员问题表单 询问医务人员问题表单 询问医务人员问题表单 续 询问医务人员问题表单 续 询问医务人员问题表单 续 询问医务人员问题表单 续 询问孕产妇问题表单 护理组 询问孕产妇问题表单 护理组 询问孕产妇问题表单 续 询问孕产妇问题表单 续 询问孕产妇问题表单 续 询问孕产妇问题表单 续 NICU或新生儿病室配奶室管理制度 北京做法供参考 配奶室应设有独立区域 污染区及清洁区区域分明 有标志 物品按区域分类进行摆放 2 配奶间保持室内温度为24 26度 湿度40 50 有监测 3 配奶间有专人进行管理 非本病房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配奶室 4 配奶间应设立洗手装置 进入配奶室需洗手 戴帽子及口罩 配奶室管理制度 5 每日用含氯消毒液 浓度500mg L 浸泡过的拖布擦拭地面 物体表面及配奶操作台及操作车两次 如有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消毒 每次配奶后应清洁操作台面 每日开窗通风2次 并进行紫外线消毒房间2次 每次1小时 有专人负责并做记录 空气净化病房除外 配奶室管理制度 续 7 配奶间内物品应放置有序 消毒后的奶瓶及奶嘴应放置在清洁干燥区保管 一旦污染应随时进行消毒 如开展母乳喂养 配奶间应设立独立的母乳存放的冰箱 每日进行清洁 定期进行除霜 并进行温度监测 有记录 配奶室管理制度 续 9 每季度对配奶间进行空气监测 消毒后奶瓶 奶嘴灭菌效果监测并有记录 一旦病房出现怀疑食源性院内感染病历时 应及时上报院感科 并积极查找原因 必要时进行上述项目的复查 以查找感染源 配奶室管理制度 续 配奶管理制度 保持配奶间及配奶操作台清洁干燥 配方奶品牌需进行遮挡 使用时应注明开启时间和过期日期 开启后有效期为一个月 并保存在清洁干燥处 2 配奶工作应由护士完成 应严格执行医嘱 严格无菌操作 配奶前及配奶后应用流动水洗手 配奶过程中疑有手污染时应重新洗手 配奶管理制度 续 3 夹取消毒后的奶嘴必须使用无菌镊子 不得用手进行抓取 无菌镊子应每日进行消毒及更换 干罐镊子罐开启后有效使用时间为4小时 4 奶瓶 奶嘴应做到一婴一用 用后应进行清洁与消毒 不得混用 5 使用后的奶瓶及奶嘴应做初步清洁后送至供应室进行高压灭菌 从无菌包装中取出的奶瓶及奶嘴超过24小时 即使没有使用也应重新灭菌 配奶管理制度 续 6 配奶用暖水瓶外观每日应由保洁人员清洁擦拭1次 应定期去除水垢 应有密闭瓶塞和暖水瓶盖 7 应保证暖水瓶内水温 暖水瓶内的开水每8小时更换1次 配奶时需将水温调配至40 45 并有温度监测 8 按比例冲调奶粉 不可过稀或过浓 用量杯正确的量取水量 小于10ML的奶量需用注射器量取 先放水再按配比放入等量奶粉 配奶管理制度 续 9 所有奶粉应现用现配 剩余奶应及时弃掉 10 母乳喂养患儿所食用的母乳需提前水浴或用温奶器进行复温至39 41 不得用微波炉进行加热 11 病房内奶粉应有专人进行管理 遵医嘱定期领取 有出入库记录 母婴同室配奶区管理制度 一 环境及工作人员要求 1 配奶区为清洁区 工作人员配奶前应洗手戴口罩 2 配奶应在单独的配奶间或清洁区内独立的配奶车或配奶台上完成 母婴同室 3 配奶室内每日紫外线照射并登记 配奶区物表每日用250mg L含氯消毒剂擦拭 并保证清洁 4 配奶室温度在22 24 湿度50 60 二 奶具管理 1 奶瓶 奶嘴 喂奶杯 搅拌勺均须做到一婴一瓶一杯一勺 一用一清洗一消毒 不得混用2 配方奶应现配现喂 剩余奶及时弃掉 3 配方奶粉外包装应遮挡厂家标志 开启后注明开瓶时间及过期时间 干燥 阴凉处保存有效期为一月 配奶用的量勺不得存放在奶粉罐内 应单独放置于无菌罐内 无菌罐24小时更换 如奶粉分装到无菌罐中 无菌罐也应24小时更换一次 二 奶具管理 续 4 每季度做一次物体表面 消毒后的喂奶杯 搅拌勺或奶瓶 奶嘴等 消毒效果监测并做记录 5 严格执行物品消毒规定 奶瓶刷应每日用500mg 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消毒后应用清水冲洗 后悬挂晾干 6 工作人员应掌握并严格执行消毒锅消毒规范和操作规程 定期检查消毒锅性能并做记录 7 有条件者由消毒供应中心单独包装 高压灭菌 母婴同室配奶流程 环境要求 配奶应在单独的配奶间或配奶专区内完成 房间要求清洁 干燥 室内每日紫外线照射 物表每日用250mg L含氯消毒剂擦拭 用物准备 1 配方奶粉1罐 袋 量勺1个2 消毒量杯1个 消毒搅拌勺1个3 暖瓶1个 温度计1支 凉白开水壶1个 4 消毒喂哺工具 喂杯 小勺 无菌一次性喂奶管 根据婴儿情况选择合适喂哺用具 如母婴同室中的新生儿需人工喂养 应准备无菌奶瓶 奶嘴 操作步骤 1 洗手 戴口罩 2 查看奶粉罐 袋 中的奶粉是否在有效期及配奶说明 明确冲调奶粉量 水量及水温的指示比例 3 取出消毒量杯及消毒搅拌勺 4 将冷热水在量杯中混匀 并用温度计测量 无条件时也可将水滴至手腕内侧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