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专题推荐】同步练习小学语文小升初真题模拟试卷卷(一).docx_第1页
【语文专题推荐】同步练习小学语文小升初真题模拟试卷卷(一).docx_第2页
【语文专题推荐】同步练习小学语文小升初真题模拟试卷卷(一).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专题推荐】同步练习小学语文小升初真题模拟试卷卷(一)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练习(40分)1.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B .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C .无名战士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D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 按要求在句子中填上合适的词语这两个人总是一起做坏事,真是_呀!(与“动物”有关的成语)是他让我做成了这个艺术品,又是他打碎了这个艺术品,真是_ , 呀。(写出有关历史人物的成语)虽然路上有许多_,但谁也别想_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是不会受到一点_就放弃的。(用“阻”字组成的词语填空,不得重复)_考试不难,_方法和规范很重要,_我们要认真审题,注意分点,让自己和知识变成得分。(填关联词)3. 按提示修改句子,下面一段话有六个错处,请在原文上修改。 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使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的生活,与小女孩相比,多么幸福啊!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不管在学习上遇到很大的困难,也要努力克服,争取成绩进步。4. 选词填空。 如果就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只要就 宁可也不_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_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很多同学在实践中体会到,_多读多写,作文_会有进步。我_知道这件事情,_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邱少云_牺牲自己,_暴露潜伏部队。他干的活计_速度快,_质量好。5. 下列语句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春种一粒粟”中,“种”对应的农具是“锄头”。B .季羡林所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C .马诗的作者是我国宋代著名诗人李贺。D .最大的麦穗山谷中的谜底都是借事说理的散文。6. 下列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民主街成了商业街后,行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B .这部电影,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C .实现四化 ,需要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地奋斗。D .他明知难以抵赖,但表面却从容不迫地抽着烟,看着审讯人员。7. 按要求写句子。1. (1)小姑娘天真的心灵,不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改为陈述句)2. (2)妈妈对小丽说:“今天晚上我有应酬,你和爸爸先吃饭。”(改为第三人称转述)3. (3)中国新歌声这个节目对我很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修改病句)4. (4)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森林中的一棵小树;见到群芳争艳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花园中普通的一朵野花;_,_。虽是一棵小树,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野花,却能装扮春天;_,_。(仿写)8. 聊斋志异的聊斋指的是什么?_9. 尽管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她仍然凭借顽强的拼搏和不屈的意志考入了哈佛大学,她就是( )。A .贝多芬B .张海迪C .海伦凯勒10. 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颜色词是(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_。_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一水护田将_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_桔绿时。A .红 白 绿 黄B .红 白 碧 黄C .白 红 绿 黄D .黄 白 绿 黄11. 生活中我们常常有着不一样的发现,有时我们生活现象中发现了自然的奥秘,有时我们在亲身经历中发现了做人的道理,有时我们从平凡的事物中也会发现有美的存在,“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请以“发现”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围绕中心有条理地叙述,写出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详略得当;400字左右。二、阅读理解(30分)12. 下列关于课文以及作者的介绍有误的一项是( )A .草原的作者老舍是现代名作家,他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B .杨红樱是当代女作家,笑猫日记男生日记女生日记都是她的代表作。C .牛郎织女一文是根据叶圣陶的牛郎织女改写的。D .维克多雨果和夏洛蒂勃朗特都是来自法国的著名作家。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碗清汤荞麦面(节选) 对于面馆来说,生意最兴隆的日子,就是大年除夕了。 北海亭每逢这一天,总是从一大早就忙得不可开交。不过,平时到夜里12点还熙攘热闹的大街,临到除夕,人们也都匆匆赶紧回家,所以一到晚上10点左右,北海亭的食客也就骤然稀少了。当最后几位客人走出店门就要打烊的时候,大门又发出无力的“吱吱”响声,接着走进来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妇人。两个都是男孩,一个6岁,一个10岁的样子。孩子们穿着崭新、成套的运动服,而妇人却穿着不合季节的方格花呢裙装。 “欢迎!”女掌柜连忙上前招呼。 妇人嗫嚅地说:“那个清汤荞麦面就要一份可以吗?” 躲在妈妈身后的两个孩子也担心会遭到拒绝,胆怯地望着女掌柜。 “噢,请吧,快请里边坐。”女掌柜边忙着将母子三人让到靠暖气的第二张桌子旁,边向柜台后面大声吆喝,“清汤荞麦面一碗!”当家人探头望着母子,也连忙应道:“好咧,一碗清汤荞麦面!”他随手将一把面条丢进汤锅里后,又额外多加了半把面条。煮好盛在一个大碗里,让女掌柜端到桌子上。于是母子三人几乎是头碰头地围着一碗面吃起来,“咝咝”的吃、吸声伴随着母子的对话,不时传至柜台内。 “妈妈,真好吃呀!”兄弟俩说。 “嗯,是好吃,快吃吧。”妈妈说。 不大功夫,一碗面就被吃光了。妇人在付饭钱时,低头施礼说:“承蒙关照,吃得很满意。”这时,当家人和女掌柜几乎同声地回答说:“谢谢您的光临,预祝新年快乐!” 一年很快过去了,转眼又是大年夜。过了晚上十点,店门又被拉开了,一个女人带着两个男孩走了进来。 老板娘看那女人身上那件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就想起去年大年夜最后那三位顾客。 “这个清汤荞麦面一碗可以吗?” “请,请到里边坐,”老板娘又将他们带到去年的那张二号桌,“清汤荞麦面一碗” “喂,孩子他爹,给他们下三碗,好吗?” 老板娘在老板耳边轻声说道。 “不行,如果这样的话,他们也许会尴尬的。”老板说着,抓了一份半的面下了锅。 “今年又能吃到北海亭的清汤荞麦面了。” “明年还能来吃就好了”1. (1)文中划线的内容可以换成_这个成语。2. (2)以下哪一项的省略号与例句用法一样?( )妇人嗫嚅地说:“那个清汤荞麦面就要一份可以吗?”A .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B .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认错了。”C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D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3. (3)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4. (4)第2自然段画横线的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5. (5)善良的老板和老板娘为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