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讲行政赔偿 内容大纲 国家赔偿 国家补偿与行政赔偿中国国家赔偿制度简史国家赔偿归责原则行政赔偿责任构成要件行政赔偿范围行政赔偿方式与标准行政赔偿当事人 费用与程序 国家赔偿 国家补偿与行政赔偿 国家赔偿定义 国家赔偿是国家公权力行使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国家赔偿四要素责任主体 国家 而非行政机关或者公务人员 国家能承担赔偿责任吗 TheKingcandonowrong rexnonpotestpeccare sovereignimmunity国家是法律主体吗 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性质代位责任说 为弥补侵权的公务人员个人财力有限 且不影响公务人员有效率地执行公务 国家代位赔偿自己责任说 代表国家行使公权力的公务人员侵权 责任直接归属于国家 两大理论表面上的区别 国家赔偿 国家补偿与行政赔偿 两者真正的区别 公务人员是否直接向相对人承担责任 国家责任是否以个人责任为前提 权力行为 公权力 公务人员代表国家行使民事权利的活动如果侵权 则构成民事侵权法上的责任 e g 行政私法行为 购买办公设备e g 公务人员个人行为损害后果 如果没有造成赔偿损害后果就不承担赔偿责任 赔偿责任 主要指物质 金钱上的补救 赔礼道歉 消除影响 恢复名誉等并不是日常语言中的 赔偿 但也包括在国家责任中 国家赔偿 国家补偿与行政赔偿 国家赔偿制度的目标给予受害人公平充分的救济维护公务人员执行公务的空间和积极性 c f 公司法上的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之分 保证公务人员对职务侵权行为一定的应责性确保国家财政对公务侵权的承受能力 国家赔偿 国家补偿与行政赔偿 国家赔偿 国家补偿与行政赔偿 国家赔偿v 国家补偿国家补偿 就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使公权力对个人或者组织所造成的损害予以补偿 宪法修正案 2004 第二十条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第二十二条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1994 第四条国家对台湾同胞投资者的投资不实行国有化和征收 在特殊情况下 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对台湾同胞投资者的投资可以依照法律程序实行征收 并给予相应的补偿 国家赔偿 国家补偿与行政赔偿 国家赔偿与国家补偿的区别违法v 合法前者承担赔偿责任 后者承担补偿责任 但是这种区分不是绝对的 比如在国家赔偿法中规定 依法再审改判无罪的 国家也要承担赔偿责任 损害之后v 损害之前或之后对国家工作人员可以进行追偿v 国家补偿补救范围不同 赔偿直接损失v 适当补偿 国家赔偿 国家补偿与行政赔偿 行政赔偿定义 行政赔偿是公共行政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 违法侵犯个人 组织的合法权益 造成损害 国家负责向受害人赔偿 特征行政赔偿是公共行政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违法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害给予赔偿行政赔偿是对行政职权行使过程中的违法侵权行为所致损害给予赔偿行政赔偿的责任主体是国家行政赔偿是国家赔偿的一种 中国国家赔偿制度简史 国家赔偿制度的雏形1954年 海港管理暂行条例 第二十条港务局如无法令根据 擅自下令禁止船舶离港 船舶得向港务局要求赔偿由于禁止离港所受之直接损失 并保留对港务局的起诉权 1954年宪法第九十七条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 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国家赔偿制度的倾覆1975和1978年宪法取消关于国家赔偿的规定 中国国家赔偿制度简史 国家赔偿重新入宪与纳入民法1982年宪法第四十条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 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1986年 民法通则 第一百二十一条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 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1986年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第四十二条公安机关对公民给予的治安管理处罚错误的 应当向受处罚人承认错误 退回罚款及没收的财物 对受处罚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应当赔偿损失 1987年 海关法 第五十四条海关在查验进出境货物 物品时 损坏被查验的货物 物品的 应当赔偿实际损失 中国国家赔偿制度简史 国家赔偿 脱私入公 行政赔偿 行政诉讼法1989年的 行政诉讼法 以专章 第九章 侵权赔偿责任 对行政赔偿责任的主体 承担赔偿责任的条件 赔偿义务机关 赔偿程序 赔偿经费等问题作了规定 国家赔偿的全面公法化1994年5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 国家赔偿法 2010年和2012年 国家赔偿法 两次修改全面 统一公法化的理由国家赔偿作为国家的一项责任 与民事赔偿责任有所不同 行政诉讼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行政赔偿的请求程序问题 并未明确赔偿的范围 赔偿的标准等 规定国家赔偿责任的部门法 通常只是作出原则性的赔偿规定 而缺乏具体的操作性 技术性的规定 由于缺乏统一规则 单行部门法未涉及的领域 往往处于国家赔偿之外 许多国家机关侵权的行为无法纳入到赔偿的范围内 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 违法归责原则为主1994年 国家赔偿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为什么是违法而非过错原则 错误理解过错原则 追究公务人员的主观故意或过失状态 过错客观化 可以吸纳违法与行政诉讼法更好衔接 容易操作违法的内涵 参考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 包括滥用职权和明显不当等不合理的情形 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 违法归责原则的局限与1982年宪法第四十一条不符不能适用于1994年 国家赔偿法 列举的全部侵权行为e g 第十五条行使侦查 检察 审判 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 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 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 二 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 三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 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很难解决不违反实定法但有违注意义务的侵权行为2010年修法第二条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 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 造成损害的 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 上诉人李尚英等5人诉上诉人广饶县交通局不履行法定职责案 2004 2003年12月11日 受害人常德明驾驶摩托车送受害人常康宁上学 途中摩托车在公路上堆放的猪粪上滑倒 被随后驶来的小型拖拉机碾压 致使受害人常康宁当场死亡 受害人常德明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交警大队认定 受害人常德明对事故负主要责任 常康宁不负责任 拖拉机车主负次要责任 猪粪主人负次要责任 广饶县交警大队经调解 因事故各方对赔偿问题无法达成协议 于2004年2月9日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调解终结书 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 一审法院认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第四十六条规定 严禁在公路上堆放物品 倾倒垃圾 第七十七条规定 对违法行为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第四十三条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履行职责 保障公路的完好 安全和畅通 从以上法律规定可以看出 本案中他人在事故路段上堆放猪粪 广饶县交通局没有对此采取任何措施 也未对粪被告具有保障道路安全畅通以及对违法在公路上堆放物品的行为进行处理的法定职责 主采取相应处罚并督促清理 未尽到管理责任 即构成行政不作为 李尚英等5上诉人要求确认广饶县交通局未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违法 予以支持 李尚英等5上诉人提供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确认粪主对该事故负次要责任 这说明公路上堆放着猪粪与事故的发生有因果关系 广饶县交通局没有对事故路段履行其管理的法定职责 导致事故路段堆放着猪粪 影响交通 促成了事故的发生 广饶县交通局应承担其不履行法定职责的相应责任 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 交通局上诉称 原审法院判决上诉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违法 法律依据明显不足 判断广饶县交通局行政不履行职责的标准不应当以公路上存在违法行为作为直接依据 原审法院以上诉人没有对此采取任何措施 也未对粪主采取相应处罚并督促处理为由 认定上诉人构成行政不作为 这种观点忽视了行政机关资源有限 只能合理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所管辖的事项不存在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一种社会存在的必然现象 原审法院的认定依据实际上是一种违法行为存在即等于相关行政机关履行职责违法 行政机关就要赔偿的判断标准 这种判断标准于法无据 也与社会客观规律相违背 另外 对本案来讲 他人在道路上堆放垃圾的行为是一种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 什么时候堆 堆多少存在一种不确定状态 是上诉人客观上难以控制和杜绝的 一审法院把违法行为的存在作为行政职权是否存在履行得当的判断标准 是无限扩大了行政机关的责任 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 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 二审法院认为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第四十三条的规定 广饶县交通局负有做好公路保护工作 保障公路完好 安全和畅通的职责 涉案公路上堆放的猪粪 持续时间长达十余天 已影响到了公路的安全和畅通 成为一种安全隐患 但广饶县交通局客观上未能消除该隐患 应认定广饶县交通局未尽到对该公路的管理养护职责 已构成行政不作为 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 结果 无过错责任为辅2012年 国家赔偿法 第十七条行使侦查 检察 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 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 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二 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 决定撤销案件 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 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 第十八条行使侦查 检察 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 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 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二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 原判罚金 没收财产已经执行的 违法归责原则为主行政赔偿以行政诉讼法确定的可撤销情形为参照结果 无过错责任为辅司法赔偿 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 小结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行政侵权主体 公务组织与公务人员规范依据2012年 国家赔偿法 第三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 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第七条法律 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被授权的组织为赔偿义务机关 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行政侵权主体的类型行政机关法律 法规 规章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公务组织履行公务的工作人员受行政机关委托履行公务的个人明示 暗示委托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行政侵权主体排除范围国家代议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包括法院 检察院 公安局 看守所 监狱等政协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党派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假冒的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工作人员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行政侵权行为 执行公务的违法行为必须是公法行为e g 行政合同违约属民事责任 行使行政优异权造成损害属国家赔偿责任包括作为与不作为必须是违法行为非个人行为主观标准还是客观标准 客观标准如何操作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周双娣 潘根生诉南京市江宁区横溪镇政府侵犯人身权并要求行政赔偿案 2001 2000年3月21日下午3时许 原告潘根生租用的运输煤渣车辆途经本区横溪镇集镇时 被镇管员胡德文 吴丰弟以该车抛洒 滴漏污染路面为由 拦车收取保洁费 双方发生争执并推搡 下午5时许 得知该消息的潘立志与其妻 兄 女儿 女婿等人先后租车赶至横溪集镇 在该镇十字路口处拦下即将下班的镇管员吴世春 夏世军申辩交涉 双方发生口角并揪打 后横溪镇派出所干警接警赶到现场 平息了纠纷 吴世春 夏世军对被对方殴打并撕坏衣服感到气愤 不听民警劝阻 与闻讯从家中赶来的胡德文一起追寻已离开现场的潘家人员 当在集镇农贸市场处发现潘立志 潘根香父女时 胡德文 吴世春即上去拳击潘立志 致潘立志当场倒地 经手术治疗无效 于2000年3月31日死亡 同年4月6日 在横溪派出所等单位的主持调解下 镇管会与受害家属签订赔偿协议 赔偿受害者家属10 06万元 实付10 085万元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审法院认为 依照我国 行政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和 国家赔偿法 第二条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行政侵权赔偿责任须具备以下要件 1 必须具有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事实 2 致害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 国家机关委托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 3 致害行为必须是行使职权的行为或怠于行使职权的行为 4 致害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 5 损害事实与职权行为具有因果关系 本案中 有潘立志致害死亡的事实 致害主体胡德文 吴世春实施的致害行为违法且与潘立志的死亡有直接因果关系 因此 被告横溪镇政府是否应承担行政侵权赔偿责任 关键看胡德文 吴世春的致害行为系职权违法行为 还是系个人违法行为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从行为主体看 胡德文 吴世春系横溪镇管会的工作人员 而镇管会系被告横溪镇政府委托从事一定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 因此 胡德文 吴世春具备职权行为主体条件 从行为的形式和过程看 2000年3月21日下午3时许 镇管员胡德文 吴世春以镇管会工作人员的身份 以被告横溪镇政府的名义向被管理人潘根生收取保洁费 属行使行政职权行为 当日下午5时许 潘立志等人以 潘根生被打 为由 拦下正欲下班的镇管员吴世春 夏世军申辩交涉 吴世春 夏世军也是以镇管会工作人员的身份接待 处理 尽管双方发生争执揪打 仍系在履行职务过程中 派出所警员接警赶至现场后 潘家人员已离开了现场 纠纷得以平息 吴世春等人即使有受伤或衣服被撕坏等情形 可采取合法正当的途径解决 但吴世春 夏世军不听警员劝阻与闻讯从家中赶来的胡德文一道 追寻已离开现场的潘家人员 在追到潘立志后 胡德文 吴世春将其拳击倒地 潘立志不是被告横溪镇政府的行政管理相对人 镇管员无权以被告的名义对其行使行政管理职权 故致害行为不是执行职务的必要行为 纠纷平息后 镇管员执行职务活动过程已终结 因此 这一致害行为也不可能是有助于执行职务的行为 同时也不可能是与行使职权行为不可分的行为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从行为的时间 空间来看 胡德文 吴世春在实施致害行为时 不是在执行职务过程中 纠纷平息后 致害人实施的行为不属其执行职务范围内的活动 客观上讲 与他们的职权和工作职责无关 从行为的目的来看 胡德文 吴世春在警察到场 纠纷平息后 不听警察的劝阻 追寻已离开现场的潘家人员 其主观意图和目的 不是出于依法执行公务 实现行政管理 而是基于个人泄私愤的心理需要和动机 因此 这一致害行为也不符合职权行为的主观要件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侵权损害事实受侵害的必须是合法权益e g 拆除违章建筑 违法拆迁受侵害的权益可以是人身权 包括自由权和生命 健康权 财产权和因人身权受到侵害而受损的人格权举证 原告举证存在损害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因果关系规范依据2012年 国家赔偿法 第五条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 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 因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第十九条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 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 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 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 五 因公民自伤 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举证责任 原告承担为原则 被告承担为例外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判断标准 相当因果关系若A不发生 则B不发生 A是B的必要条件 若A发生 则通常情形下B会发生e g 公务驾车致残 之后受害者自杀e g 强拆导致房主自杀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王国清等请求泸州市纳溪区水产渔政管理站行政赔偿案 2003 2003年7月21日上午 泸州市纳溪区水产渔政管理站下属马庙水库管理所职工 渔业执法检查员胡树民与该所协助渔政执勤员唐艺在纳溪区凤凰湖库区内进行正常的渔业执法检查 发现王志均 系王国清 于世珍之子 李才秀之夫 王公群 王波之父 张小波 张小明 8岁 正在偷钓库鱼 胡树民 唐艺遂从陆路绕道至王志均等背后 欲前往制止偷钓 在尚未接近时 被王志均等发现 张小波 张小明当即从陆路逃走 王志均则跳入水中 欲游向对岸 但尚未到达对岸即沉入水中 胡树民 唐艺实施救助未果 王志均溺水身亡 事发后 马庙水库管理所职工捐资3500元交给王志均的亲属 作为王志均的安葬费 王国清 李才秀等认为胡树民 唐艺的检查行为违法 造成了王志均死亡的后果 遂诉至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法院 请求行政赔偿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审法院认为 被告委托的胡树民和唐艺对凤凰湖水库库区进行渔业检查 属履行自己的正常工作职责 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第六条的规定 是合法的渔业行政执法行为 在制止王志均等偷钓过程中所采取的绕道陆路 挡获偷钓的行政行为并无过错 也未违反法律规定 胡树明 唐艺是行使渔业行政检查权 并未实施行政处罚 且其渔业行政检查行为与王志均自己决定从水路逃走而溺水身亡的后果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原告提出请求被告行政赔偿的请求因无相应的证据以及法律和事实依据 本院依法不予支持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二审法院认为 本案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即胡树民 唐艺的渔业执法检查行为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的规定 属其工作职责范围 对于检查方式 法律法规并无明确规定 且胡树民 唐艺采取从背后挡获 制止的方式并无过错 故该检查行为并不违法 王志均偷钓库鱼 本应主动配合执法人员接受检查 但其却选择了逃避检查 逃走的方式 因检查人员并未与其身体接触 且水路亦并非逃走的惟一途径 而上诉人也无证据证明其掉水系检查人员追撵所致 故其溺水死亡与检查行为并无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其死亡责任应自己承担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中国银行江西分行诉南昌市房管局违法办理抵押登记案 2003 1995年4月5日 南昌市天龙实业集团公司 以下简称天龙公司 以购买货物需流动资金为由 向原中国银行江西信托咨询公司 以下简称信托公司 申请贷款700万元 信托公司同意在天龙公司落实贷款抵押手续 确保贷款无风险前提下办理贷款 同年4月14日 天龙公司法定代表人颜桂龙向江西省南昌市房产交易管理所 以下简称南昌市房交所 提出对该公司在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船山路29号第二层2482 15平方米房屋办理贷款抵押登记手续的申请 并提交了天龙公司与中房南昌房地产开发公司第二开发处的购房协议书及005518号房屋所有权证 同日 信托公司委托江西省南昌市房产价格评估所 以下简称南昌市房产评估所 对天龙公司作为贷款抵押的房产进行价格评估 同年4月26日 南昌市房交所作出NO 0005005 房屋抵押贷款通知书 据此 信托公司于同年4月26日 4月30日和5月3日先后分三次共支付700万元贷款给天龙公司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同年6月13日 南昌市房管局以其下属部门南昌市房产评估所的名义函告信托公司 发现颜桂龙未在市房屋产权监理处办理房屋产权证书 即用假产权证办理了房产抵押贷款手续 信托公司得知情况后 于次日收回天龙公司尚未使用的贷款余额88 5万元 同年6月16日 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对颜桂龙利用假房产证诈骗贷款一案立案侦查 追缴到颜桂龙一部林肯卧车 经江西省价格事务所鉴定 价值15万元 另追缴到贷款利差款96万元 1996年5月7日 信托公司以南昌市房管局为赔偿义务机关向其提出行政赔偿申请 南昌市房管局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 同年8月28日 信托公司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审法院认为 建设部 城市房屋产权产籍管理暂行办法 第四条第二款 第十条和建设部 中国人民银行建房 1995 152号 关于加强与银行贷款业务相关的房地产抵押和评估管理工作的通知 第一条以及建设部 国家物价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88 建房字第17号 关于加强房地产交易市场管理的通知 第三条均明确规定 县级以上房产行政管理机关是负责本行政区域房屋产权产籍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 办理房屋抵押登记是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履行房屋产权产籍行政管理的一项法定职责 南昌市房管局是南昌市范围内办理房产抵押登记的行政主管部门 南昌市房交所作为其下属单位 行使房产抵押登记的行政管理职权 应视为是受其委托的行为 南昌市房管局应对此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南昌市房管局的工作人员在履行房屋抵押贷款登记行政职权过程中 未认真审查颜桂龙提交的作为贷款抵押物的南昌市西湖区船山路29号第二层非住宅房屋产权证与该房屋所有权证存根以及档案记录内容是否相符 也未认真查对权证与印章真伪 即错误认定天龙公司对该房屋拥有产权 并作出 房屋抵押贷款通知书 确认信托公司与天龙公司的房屋抵押法律关系有效 该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错误 其违法性已为南昌市房管局下属单位南昌市房产评估所1995年6月13日给信托公司的函所确认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虽然信托公司贷款财产权的直接侵权人系颜桂龙 但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的有关规定 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是抵押合同生效的前提条件 南昌市房管局违法办理抵押贷款登记的行为是信托公司认为无风险放贷的主要原因 因此南昌市房管局的违法抵押登记行为与信托公司的财产损失之间存在着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鉴于颜桂龙已无偿还贷款的能力 南昌市房管局应对因违法办理抵押登记造成原告抵押权不能实现的部分依法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判决由南昌市房管局赔偿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贷款损失4505000元的60 即2703000元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二审法院认为 南昌市房管局作为负责办理房产抵押登记的行政主管部门 在办理房产抵押登记过程中 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必要的注意义务 对于抵押房产及其权属证书的真伪有条件加以核对与识别 然而 南昌市房管局在本案中违反职业规范 未尽必要的注意义务 为持有假房产证实施诈骗的天龙公司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并明示信托公司可以办理贷款 信托公司基于对房产登记机关所办抵押登记行为的信赖 为天龙公司发放贷款 致使信托公司遭受了财产损失 虽然本案贷款人天龙公司是造成信托公司财产损失的直接责任人 但是南昌市房管局的违法行为客观上为天龙公司骗取贷款提供了条件 其违法出具他项权利证明的行为与信托公司财产损失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和因果关系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第四条第 四 项 第七条第四款 第二十八条第 七 项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九条的规定 南昌市房管局对其违法办理抵押登记而酿成信托公司财产损失的后果 在天龙公司无法偿还贷款的情况下 应当承担相应的过失赔偿责任 一审判决认定南昌市房管局应当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不当 应予纠正 南昌市房管局承担行政赔偿责任后 有权就其承担的数额向天龙公司行使追偿权 判决变更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2001 赣行初字第01号行政赔偿判决第一项为 由南昌市房管局赔偿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人民币2477750元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张学展诉淮北市房地产管理局房产登记行政赔偿案 2005 原告张学展以89060元的价格购买陈光胜所有的坐落于淮北市永光巷2栋103室房屋 房管局于2000年11月14日给太阳能公司颁发了淮产办字第0019463号房屋所有权证 2000年10月17日 太阳能公司将该房产卖给陈光胜 陈光胜于2000年12月1日将该房产出售给原告 原告于2000年12月14日取得了淮私产字第006020号房屋所有权证 太阳能公司持有的淮产办字第0019463号房屋所有权证在办理时因缺乏竣工验收手续 后被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确认违法 被告房管局为其办理的淮私产字第006020号房屋所有权证因来源于被依法确认违法的太阳能公司淮产办字第0019463号房屋所有权证 被本院撤销 而太阳能公司后又将该房产转给案外人吕武镇 原告失去对相山区永光巷2号楼103室房屋的所有权 请求行政赔偿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法院认为 获得行政赔偿必须具备的要件是 首先 该具体行政行为已被确认违法 其次 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已受到实际损失 该损失与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该案中 上诉人张学展的房屋所有权证已经生效判决确认系违法颁证 被依法撤销 张学展所购房屋现已被案外人吕武镇实际占有 上诉人张学展购买涉案房屋及办理房产证共支付的人民币89060元由卖房者陈光胜收取 现陈光胜不知去向 上诉人遭受了实际损失 房管机关的颁证行为实质是对房屋购买者拥有合法所有权的一种公示制度 房屋购买者对房屋的实际所有权并不随着房屋所有权证书的撤销必然丧失 在颁证条件完备之后仍可申请重新颁证 对张学展为购房支付的款项导致的损失 分析其因果关系实质是由太阳能公司对涉案房屋两次处分所有权给不同人造成的 而与房管局的违法颁证行为无因果关系 张学展针对购房导致的损失要求行政赔偿 无事实和法律依据 对其损失应另行寻求救济途径 上诉人的赔偿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小结 行政赔偿的范围 应予赔偿的行政侵犯行为 正面列举 行政赔偿的范围 行政赔偿范围的例外 不予赔偿的行为 国家赔偿法 明确排除2012年 国家赔偿法 第五条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 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二 因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三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行政赔偿的范围 1993年 关于的说明 包含的例外在起草过程中 有三个问题经过研究 拟不纳入国家赔偿的范围 对于民事审判 行政审判中的错判 经法院改判后 应当按照改变后的判决 由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履行义务 不宜列入国家赔偿的范围 国外一般也是这么做的 关于军事赔偿 据军委法制局介绍 当前主要是军队在演习 训练过程中 公民受到损失 需要采取适当方式予以补偿 由于这不是因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 不宜列入国家赔偿的范围 关于邮电 医院等国有企业 事业单位 桥梁 道路等国有公共设施 因设置 管理欠缺发生的赔偿问题 不属违法行使职权的问题 不纳入国家赔偿的范围 受害人可以依照民法通则等有关规定 向负责管理的企业 事业单位请求赔偿 行政赔偿的范围 1997年最高法 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包含的例外第六条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国防 外交等国家行为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行政法规 规章或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 命令侵犯其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为由 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行政赔偿的范围 学理上公认的例外内部行政行为 外部化为例外裁量行政行为 除非被判决为滥用职权或明显不当减免责任的抗辩事由 正当防卫 紧急避险 受害人同意 不可抗力 第三人过错 行政赔偿的范围 安溪正浩印刷有限公司诉安溪县人民政府等不履行管理职责并请求行政赔偿案 2004 2003年8月3日 安溪县人民政府根据气象部门的 通报开始部署防抗第9号热带风暴 莫拉克 的各项准备工作 2003年8月4日下午 安溪县防汛指挥部及时召开各成员单位参加的防抗第9号热带风暴的紧急会议 部署包括安溪县城东水库在内的全县防汛抗洪工作 组织相关人员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 通知县水文站在进入城区水流量大时要及时通知城东水闸桥及防汛指挥部 同时派安溪县水利局水政服干部陈招源到现场巡查 根据部署 2003年8月5日凌晨4时20分 安溪县城东水闸桥打开5个闸门进行洪水预泄 水位在38 8米 当日14时27分 打开10个闸门 水位在38 6米 15时打开14个闸门 水位38 8米 15时45分 打开19个闸门 水位38 7米 16时10分至20分发电机组停机 水位在38米 38 5米 行政赔偿的范围 2003年8月5日 安溪县因受第9号热带风暴 莫拉克 的影响普降大雨 当日降雨量达318 4毫米 由于短时间降雨量剧增 造成安溪县茶都公路边的原告福建省安溪正浩印刷有限公司厂房进水 期间 原告等人于14时31分及14时45分两次向安溪县人民政府领导请求开闸泄洪 但均未果 其后三小时内原告的厂房全部被洪水淹没 水位不断上升最高达一米多 原告工厂的原料 货物及设备在水中浸泡将近三个小时 部分货物被冲走 此间原告继续向相关部门恳求开闸放水 直到下午四点左右 城东水闸桥才开始放水 仅仅10多分钟洪水就退掉 此次水灾给原告造成843855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在保险公司赔偿了84285 5元后 原告仍损失759569 5元 请求确认两被告行政不作为违法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759569 5元 行政赔偿的范围 法院认为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及 福建省防洪条例 的有关规定 防汛抗洪行政和国家赔偿是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水行政主管部门依职权必须履行的法定职责 本案被上诉人安溪县人民政府 安溪县水利局于2003年8月初接到第9号热带风暴 莫拉克 的预警时 就及时部署防抗各项准备工作 根据防汛指挥部的部署 安溪县城东水闸桥也于2003年8月4日做好开闸泄洪准备 并于2003年8月5日凌晨4时20分进行洪水预泄 后随着上游来水剧增逐渐加大泄洪力度 始终将水位控制在39米高程的正常蓄水位以下 被上诉人所实施的上述一系列行为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规定的技术操作规范要求 这些行为应当认定两被诉人积极履行了防汛抗洪的法定职责 上诉人起诉认为被上诉人没有及时通知水闸桥开闸泄洪 系不作为的违法行为缺乏事实依据 上诉人的厂房被淹系短时间降雨量特大引起内涝造成 与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上诉人要求被上诉人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的理由不能成立 一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人的诉讼请求是正确的 应予维持 行政赔偿的范围 小结 行政赔偿范围正反面列举 行政赔偿的范围 行政赔偿的概括规定1994年 国家赔偿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2012年 国家赔偿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 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 造成损害的 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什么是 合法权益 有本法规定的 是什么意思 正面列举和反面排除都是穷尽的吗 行政赔偿的范围 行政赔偿范围的确定 行政赔偿的方式 金钱赔偿 支付赔偿金 国赔法第三十三 三十四条 侵犯人身自由造成损害的 侵犯生命 健康造成损害的 侵犯人身权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 违法查封 扣押 冻结财产造成财产灭失 或者造成损坏又不能恢复原状的 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又不能恢复原状的 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 财产已经变卖且变卖价款明显低于财产价值的 吊销许可证和执照 责令停产停业造成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损失的 对金钱财产采取措施 包括罚款 追缴 没收 冻结等 造成银行同期存款利息损失的 其他侵害财产权造成直接损失的 行政赔偿的方式 恢复原状 第三十六条 违法查封 扣押 冻结财产造成财产损坏又能恢复原状的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又能恢复原状的返还财产 第三十六条 处罚款 罚金 追缴 没收财产或者违法征收 征用财产的消除影响 恢复名誉 赔礼道歉 第三十五条 致人精神损害的 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适用 行政赔偿的标准 立法背景1993年 关于的说明 国家赔偿的标准和方式 是根据以下原则确定的 第一 要使受害人所受到的损失能够得到适当弥补 第二 考虑国家的经济和财力能够负担的状况 第三 便于计算 简便易行 行政赔偿的标准 规范依据2012年 国家赔偿法 第三十六条侵犯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 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 处罚款 罚金 追缴 没收财产或者违法征收 征用财产的 返还财产 二 查封 扣押 冻结财产的 解除对财产的查封 扣押 冻结 造成财产损坏或者灭失的 依照本条第三项 第四项的规定赔偿 三 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的 能够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 不能恢复原状的 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四 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 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五 财产已经拍卖或者变卖的 给付拍卖或者变卖所得的价款 变卖的价款明显低于财产价值的 应当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六 吊销许可证和执照 责令停产停业的 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 七 返还执行的罚款或者罚金 追缴或者没收的金钱 解除冻结的存款或者汇款的 应当支付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八 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行政赔偿的标准 财产损害 规范解析财产损坏或灭失的情形2012年 国家赔偿法 第三十六条第 三 项 第 四 项 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的 能够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 不能恢复原状的 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 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计算方法 财产直接损失 原物价值 残存价值 赔偿金额财产变卖或者拍卖的情形2012年 国家赔偿法 第三十六条第 五 项 财产已经拍卖或者变卖的 给付拍卖或者变卖所得的价款 变卖的价款明显低于财产价值的 应当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行政赔偿的标准 财产损害 财产权受到限制的情形吊销许可证和执照 责令停产停业2012年 国家赔偿法 第三十六条第 六 项 吊销许可证和执照 责令停产停业的 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 如何理解 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 观点一 维持停产停业所需要的基本开支 如水电费 职工基本工资等观点二 还包括停产停业之前根据相关合同必须要支付的费用 而在停产停业之后也要继续支付否则就要承担违约责任的 比如广告费用 多数学者倾向于后一种观点 给予更多保护 财产权受限的其他情形2012年 国家赔偿法 第三十六条第 八 项 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行政赔偿标准 财产损害 财产损害行政赔偿标准通说 赔偿直接损失为原则 赔偿间接损失为例外如何区分直接和间接损失 学理通说 直接损失是现存财产的减损 间接损失是期得 期待财产利益1994年 国家赔偿法 第二十八条侵犯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 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 处罚款 罚金 追缴 没收财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 摊派费用的 返还财产 二 查封 扣押 冻结财产的 解除对财产的查封 扣押 冻结 造成财产损坏或者灭失的 依照本条第 三 四 项的规定赔偿 三 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的 能够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 不能恢复原状的 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四 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 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五 财产已经拍卖的 给付拍卖所得的价款 六 吊销许可证和执照 责令停产停业的 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 七 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利息是间接损失 是2010年修法新加的唯一的赔偿间接损失的例外 行政赔偿标准 财产损害 反思学理通说 除了利息 还有哪些间接损失需要赔偿 租金收入是否需要赔偿 四川省眉山县东坡食品厂诉眉山市东坡区计划经济贸易局行政赔偿案 2004 1990年7月 眉山县乡镇企业管理局 以下简称眉山县乡企局 根据永寿镇乡村企业管理委员会的申请 批复同意开办组办集体性质 眉山县永寿食品厂 吴光安担任厂长 1991年8月 眉山县乡企局根据眉山县永寿食品厂的申请 同意其将名称改为 四川省眉山县东坡食品厂 并作为眉山县乡企局的直属集体企业 9月4日 该厂领取了营业执照 行政赔偿标准 财产损害 1991年9月18日 东坡食品厂与香港李先连国际有限公司签订 关于合营公司租用厂房 场地等的协议 同年12月11日 合资公司与眉山县乡企局签订 关于租用眉山东坡食品厂现有场地与厂房的协议 该协议约定第一项为乙方 合资公司 租用甲方 眉山县乡企局 东坡食品厂现有场地与厂房及水 电路设施 按现有17000平方米计 租金前三年每月每平方米3元 从第四年起以每年每月每平方米递增0 5元计 直至合营期限10年即2001年止 1993年3月16日 眉山县乡企局以眉乡企 1993 53号 关于眉山县东坡食品厂厂长的任免的通知 免去了吴光安东坡食品厂厂长的职务 同时任命本局干部郭沫庭为厂长 接管东坡食品厂所有财产 行政赔偿标准 财产损害 2001年11月6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 2001 川行终字第19号行政判决 认定眉山县乡企局作出的眉乡企经 1994 80号 关于同意眉山县东坡食品厂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批复 和眉乡企经 1995 13号 关于成立四川省眉山县东坡食品有限公司的批复 的认定事实不清 程序违法 判决予以撤销 2003年 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将被非法占有的场地 厂房交还东坡食品厂 同年12月26日 眉山县乡企局被撤销后 继续行使其职能的眉山市东坡区计划经济贸易局 以下简称东坡区计经局 对东坡食品厂提出的国家赔偿申请 作出眉东计经贸 2003 204号不予赔偿的回复 2004年2月 东坡食品厂向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行政赔偿标准 财产损害 一审法院认为 东坡区计经局非法免去了吴光安的厂长职务 接管东坡食品厂所有财产 非法改变该厂的企业性质 实行所谓股份制 改变厂名 这些行为已被生效的判决确认为侵犯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违法行为 经过法庭审查 东坡食品厂提出了财产损失的有关证明材料 从1991年以来其理应取得的财产权利被侵犯 即自身的场地 厂房租给他人收取租金的权利 在1994年以后即已丧失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第二十八条的规定 确定赔偿的原则是直接损失原则 是既得利益的损失而不是可得利益的损失 而东坡区计经局实施的侵犯东坡食品厂企业财产权利的行为被确认违法后 法院已将其占用的厂房 场地强制执行 交还给了东坡食品厂 现东坡食品厂请求赔偿向合资公司应收取的出租场地 厂房的969万元租金 因租金属可得利益 而可得利益属于间接损失 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第二十八条所确定的直接赔偿原则相悖 不予支持 行政赔偿标准 财产损害 二审法院认为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第二条第一款 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以及第二十八条第 七 项 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的规定 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只有因违法行政行为给自己的合法权益造成直接损失才能获得赔偿 而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的界定应当是基于违法行政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如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就是直接损失 本案中以租金计算的损失并不是待租房屋预期的租金收益 而是因眉山县乡企局对东坡食品厂的非法接管 导致东坡食品厂正在收取的租金被迫中断并转由他人收取而发生的损失 因此该损失额是可以计算和确定的 应属直接损失 行政赔偿标准 财产损害 判断利息是直接还是间接损失要取决于受损财产是否存入银行 行政赔偿标准 财产损害 受损财产事后增值是否需要赔偿 李向巨不服哈尔滨市道外区政府房屋拆迁管理案 2009 2005年7月15日 哈尔滨市房产住宅局向第三人道外区城市建设局颁发了房屋拆迁许可证 准予其实施拆迁 原告李向巨所有的位于道外区十九道街的房屋在拆迁范围内 李向巨房屋动迁时评估价为每平方米单价2387元 但李向巨不同意对其房屋价格的评估结论 书面申请复估 但拆迁单位及评估机构未依建设部 2003 234号 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 第二十条 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答复及复核估价 因李向巨与第三人未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2005年8月21日 被告以其临设机构哈尔滨市道外区拆迁指挥部的名义向李向巨送达了强制拆除通知 限李向巨二日内搬迁完毕 原告到期未搬迁 被告于8月24日将李向巨的房屋强制拆除 李向巨不服 遂起诉至法院 行政赔偿标准 财产损害 一审法院认为 被告作出的强制拆除通知已被确认违法 对因违法行为给原告造成的损失 被告应予赔偿 赔偿金额应为李向巨因拆迁可得补偿款 拆迁可得补偿款参照第三人同意给付原告的拆迁补偿303055 62元确定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第四条第 四 项 第二十五条第一款 第二十八条第 七 项之规定 判决 被告道外区政府于本判决生效后10日内 赔偿原告李向巨拆迁补偿款303055 62元 行政赔偿标准 财产损害 二审法院认为 李向巨的原住房为其自购的商品房 被违法拆除后 其应得的住房损失赔偿数额应按能够购置与其原居住状况同类的商品房计算 作为被拆迁人 李向巨有权对房产估价结论和拆迁补偿数额提出异议 拆迁方没有依照法定方式和程序处理李向巨的异议 导致拆迁纠纷未能及时解决 对此不能归责于李向巨 此后商品房价格上涨 李向巨主张按上涨后的价格计算赔偿数额 合理合法 依法应予支持 行政赔偿标准 财产损害 最高院评论 一种意见认为 房价上涨后 也应参照违法行为发生时的房价确定赔偿金额 理由如下 第一 原告之所以拒绝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并要求复估 根本意图是在本已合理的补偿数额之上谋取更高利益 如果房价上涨 参考房价上涨后同类房屋价格确定赔偿金额 其他被拆迁人也会效仿原告即使给予合理补偿仍拒签补偿安置协议以谋求更高利益 这样会严重影响旧城改造的效率 第二 在补偿款数额合理情况下 原告不仅拒绝接受 而且未积极采取措施避免损失扩大 反而坐视房价上涨 导致损失几乎扩大一倍 对此原告具有过错 据此 对于损失扩大部分 原告应自行承担 第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第二十八条第 七 项规定 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拆除房屋时 原告的直接损失与拆迁补偿大体相当 不应包含损失扩大部分 行政赔偿标准 财产损害 我们认为 我国的国家赔偿法立法时所确立的原则是 填平补齐 的赔偿原则 而不是 惩罚性 的赔偿标准 即当事人所取得的赔偿数额以受到的损失为限 因此 本案中原告人合法所有的房屋被非法拆除 对他的赔偿应当以能再次取得同等的房屋为限度 国家赔偿法第二十五条就规定 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 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 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 本案由于房屋已经被拆除且原址已新建房屋 故无法返还或者恢复原状 只能以支付赔偿金的方式来进行 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第二十八条第 三 项和第 四 项的规定 在赔偿金的计算方式上 由于房屋已经灭失 应当以能够恢复原状的标准来给付赔偿金 即应当以判决时能够在同区位购买同等条件的房屋的价格进行赔偿 行政赔偿标准 财产损害 思考 受损房产事后增值应否赔偿 按照学理通说 房产增值属于期得的 是间接损失 按照 国家赔偿法 的规定不需要赔偿 如果要对其进行赔偿 则属于例外 这就意味着法院所说的 填平补齐 并不准确 行政赔偿标准 财产损害 停产停业之后的利润损失是否应当赔偿 物华锑矿不服冷水江市矿山乡人民政府停产整顿决定并请求行政赔偿案 1998 原告冷水江市物华锑矿1985年由矿山乡企业办 矿山中学 乡农业公司 凡家村 七星村 官家村 立山村等七单位合股开办 依法办理了采矿许可证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此后 被告矿山乡人民政府组织开采 并于1997年3月21日任命段时幸为该矿矿长 1998年3月30日 被告与原告签订的1998年度企业目标管理责任状规定 全年由原告上缴被告12万元 1998年4月7日 被告冷水江市矿山乡人民政府向原告物华锑矿发出通知 决定从即日起 对物华锑矿进行停产整顿 未整顿好之前 不得擅自组织或强行生产 否则 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 原告即停止生产 经查 物华锑矿一个月的职工工资为18174 10元 委托律师诉讼的代理费2000元 合计人民币20174 10元 行政赔偿标准 财产损害 法院认为 被告冷水江市矿山乡人民政府决定原告停产整顿 没有法律依据 其行为超越了职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TR 22625:2025 EN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 Mobility integration - Physical and functional view
- 棉花纤维质量分析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浆料复卷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芳烃抽提装置操作工突发故障应对考核试卷及答案
- 聚氨酯弹性层施工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信息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 信息技术发展试题及答案
- 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点试题测试卷
- 银行债券笔试题库及答案
- DB33-T 1261-2021 全装修住宅室内装修设计标准 附条文说明
- 人力资源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地铁轨道安全培训报道课件
- 2025年征信题库及答案
- 传染病及其预防(第一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2025年社工工作者考试真题及答案
- 同城理发店转租合同范本
- 医院反诈宣传课件
- 2025年日本n4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秋期人教版3年级上册数学核心素养教案(第2单元)(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
- 2025乡村医生培训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智慧工业园区AI大模型数字化平台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