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 理解教材新知 把握热点考向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考向一 应用创新演练 随堂基础巩固 课时跟踪训练 第1节 考向二 知识点三 1 S型肺炎双球菌有荚膜 有毒 R型肺炎双球菌无荚膜 无毒 2 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 只有S型细菌的DNA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即转化因子是DNA 3 T2噬菌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S存在于蛋白质中 P几乎全部存在于DNA中 4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5 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6 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因此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自读教材 夯基础 1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填空 2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填空 1 肺炎双球菌 光滑 粗糙 有 无 2 体内转化实验 格里菲思的实验 实验过程及现象 结论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 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3 体外转化实验 艾弗里的转化实验 实验结果及现象 转化因子 结论 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DNA 1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 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 从死亡小鼠中是否只分离出S型活细菌 提示 不是 分离出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 且R型活细菌数量多 2 请分析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艾弗里转化实验的关系 提示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实验 其中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体内含有某种转化因子 但转化因子是哪种物质并没有证明 艾弗里的实验则证明了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体内的DNA 跟随名师 解疑难 1 肺炎双球菌体内与体外转化实验的比较 2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相互对照 相互对照时每组均既是实验组又是对照组 每个实验组除要探究的因素各不相同外 其他条件均相同 最终结论必须由几组实验结果对比得出 特别提醒 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和影响因素 1 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 其蛋白质变性失活 但不要认为DNA也变性失活 DNA在加热过程中 双螺旋解开 氢键被打开 但缓慢冷却时 其结构可恢复 2 转化的实质并不是基因发生突变 而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 即实现了基因重组 3 在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均转化成S型细菌 而是只有少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原因是转化受DNA的纯度 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 体菌的状态等因素影响 自读教材 夯基础 1 T2噬菌体的结构与代谢 填空 2 实验过程 填空 3 实验结果及结论 填表 有 无 有 无 DNA 1 为什么不能直接用含35S和32P的普通培养基来培养T2噬菌体 提示 因为噬菌体营寄生生活 故应先培养细菌 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 而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2 能否用14C和18O标记噬菌体 能否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 提示 不能 因为DNA和蛋白质都含C和O 不能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 3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理论上讲 含35S标记的蛋白质均不能进入大肠杆菌内 离心后全存在于上清液 实际上 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 请分析原因 提示 由于搅拌不充分 有少量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 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 跟随名师 解疑难 1 实验结果中放射性物质分析 1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理论上讲 含32P标记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 上清液放射性为0 实际上 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 原因是 2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由于搅拌不充分 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 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 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论 1 直接证明 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2 间接证明 DNA能自我复制 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DNA在前后代之间保持连续性 自读教材 夯基础 1 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 填空 3 结论 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判断正误 1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原因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3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1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否都是RNA 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提示 不一定 如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DNA 2 如何确定某种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跟随名师 解疑难 1 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 2 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理解就整个生物界而言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就某种生物而言 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例1 2011 广东高考 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 结果如下表 从表可知 A 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 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 和 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 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由 组相比较可知DNA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 再通过 组可进一步证明DNA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 蛋白质 多糖以及DNA水解产物都不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 A错误 C正确 从表中不能得出B项的结论 表中信息不能说明DNA是S型细菌的主要遗传物质 D错误 答案 C 1 格里菲思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关于此实验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说明了R型活细菌是无毒性的B 说明了R型活细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S型活细菌C 说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D 说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是无毒性的 解析 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并推论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 必然含有某种促成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的 转化因子 并没有证明遗传物质就是DNA 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答案 C 例2 科学家用含有15N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 再用该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 待大肠杆菌解体后 15N A 不出现在T2噬菌体中B 仅出现在T2噬菌体的DNA中C 出现在T2噬菌体的外壳和DNA中D 仅出现在T2噬菌体的外壳中 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N元素 噬菌体侵染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 合成自身DNA和蛋白质的原料都来源于大肠杆菌 因此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都含有15N 答案 C 2 确定标记元素 2 某科学家做 噬菌体侵染细菌 实验时 分别用同位素标记 如表所示 此实验所得的结果是 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细菌的特性均相同 而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与蛋白质分子应含有的标记元素是 A 31P 32P 32SB 31P 32P 35SC 31P 32P 32S 35SD 32P 32S 35S 解析 观察题中表格 发现不仅噬菌体内的物质被标记 细菌成分也被标记 噬菌体只把DNA注入细菌内 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内而留在细菌外 在细菌内以DNA为模板 以细菌中的化学成分作为原料 合成子代的DNA和子代的蛋白质外壳 由此可以判断 子代噬菌体只含细菌的标记元素31P 35S和进入细菌内部的32P 答案 B 1 探究某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2 同位素标记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典例剖析 自从世界上发现了能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简称禽流感病毒 我国就参与了抗击禽流感的国际性合作 并已经研制出预防禽流感的疫苗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室中要获得大量禽流感病毒 不是将病毒直接接种到无细胞的培养基上 而是以活鸡胚为培养基 其原因是 2 利用特定的颜色反应来鉴定禽流感病毒的化学组分 原理是 RNA在浓盐酸中与苔黑酚试剂共热显绿色 DNA与二苯胺试剂共热显蓝色 3 实验分析出禽流感病毒的物质组成为蛋白质和RNA 不含DNA 则证明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4 请你预测用禽流感病毒的蛋白质和RNA分别感染活鸡胚存在的几种可能性 蛋白质与RNA都有遗传效应 说明 蛋白质和RNA都是遗传物质 说明 说明 说明 解析 本题是教材经典实验的延伸 着重考查化学成分的鉴定原理 证明遗传物质的关键设计思路以及探究性实验的结果预测和结论分析 1 病毒营寄生生活 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 2 DNA可用二苯胺试剂鉴定 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 分别显现不同的颜色 3 证明某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关键思路是设法把该生物的各种成分分离开来 单独地 直接地观察每种成分的作用 4 进行探究性实验的结果预测与结论分析时要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 答案 1 病毒的繁殖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 2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显紫色 3 设法将禽流感病毒的蛋白质和RNA分开 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纳资金安全培训课件
- 十八项核心制度试题及答案
- 出差公司安全培训记录课件
- 出国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电动汽产业链整合-洞察及研究
- 2025房屋租赁(出租)合同书(标准版本):租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 2025农副产品购销合同 标准版模板大全
- 2025建筑扣件出租协议(合同版本)
- 2025年:从“京派、海派”之争审视民间委托合同的效力
- 2025物流服务委托合同模板
- 外国文学史第二版马工程课件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 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 院感培训试题及
- 开发区财政管理改革研究
- 三维数字城市建模及数据获取课件
- 电气照明系统课件
- 厨房设备施工方案
- 收纳整理PPT成品课件
- 北京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 工艺联锁(报警)管理制度
- 各种轴载换算计算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