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1页
北京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2页
北京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3页
北京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4页
北京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一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用得恰当的一项是( )。A班长提议星期天到学校排练节目,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赞同。B经过大家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C孟津县的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D由于厂家对产品设计及生产吹毛求疵,因而产品的市场占有量日益攀高。2 . 画去括号内使用不正确的字。(详 祥)细,蜂(蜜 密),脚(印 映),究(竞 竟)二、填空题3 . 按要求写词语。1AABB式成语:_2AABC式成语:_3ABCC式成语:_4含有反义词的成语:_4 . 照样子写成语。1争先恐后(含有反义词) _ _ _2鱼贯而出(含有“而”字)_ _ _3愚不可及(含有“不”字)_ _ _5 . 看拼音写词语zu fn zng yng zo yn fi shu_ _ _ _6 . 火眼金睛,辨字组词。三、语言表达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7 . 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刺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1)这句话描写的是从水中看到的_,给人一种_的感觉。(2)仿照句子写一写你梦幻中的景物。_8 .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1)这句话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_。(2)用以上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_9 . 读拼音,写汉字。太阳一出来,地上的j (_)雪就开始融化了,地上的小草开始f(_)芽,远远看去田野里p(_)满了新绿,小鸟也活yu(_)起来了,wi(_)风吹来,送来了各种花的香。四、现代文阅读10 . 按要求改写句子。(1)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修改病句)_(2)孩子们在静静地倾听着这如泣如诉的笛声。(缩句)_(3)妈妈对小明说:“昨天,你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一整天。”(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_(4)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改为反问句)_(5)无数星星在夜空中一闪一闪的。(改成拟人句)_11 . 阅读理解宋濂的故事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读过宋濂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对“诚实守信”的看法。现代文阅读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小时候临睡前,父亲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含住了锁舌。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到那瞬间的声响。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也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的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渐渐地,我学会在那响声中读人。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性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轻轻的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而意无穷。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扣两声,停约几秒,再推门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妙不可言,因为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让门里门外的两个人避免了措手不及的尴尬。许多时候,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那感觉,就像是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12 . 第段划线语句手法多样,情感丰富,例如“”这个动词以及“”这个比喻就形象地表现了父亲掩门的轻柔,从中既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孩子的,也可以感受到孩子对父亲的。13 . 第段中说“我学会在那响声中读人”,请从文中概括出作者所“读”到的内容。_14 . 请联系上文内容,说说你对第段划线语句的理解。_15 . 文中段划线的句子写得很好,试品味其妙处。_16 . 试简要概括本文第段的主要内容。_17 . 虽然关门、叩门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从中能窥见一个人的人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从如下几种关门情形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各是怎样的一种人?(1)离开时将门轻轻一合,发出一声清响:_(2)离开时从不关门,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_(3)离开时“砰”地一声关上,发出巨响:_18 . 本文反映了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作者选取了不同时期的哪几件事来表现这种情感?_19 . 有人认为本文主要的笔墨是写“关门”,而第段却写“叩门”,有离题之嫌,是多余的。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_五、书面表达20 . 习作展示。从一出生,我们就开始自然而然地接受父母的爱,但我们也许从来没有静下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