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论文.doc_第1页
压力容器论文.doc_第2页
压力容器论文.doc_第3页
压力容器论文.doc_第4页
压力容器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8摘 要压力容器是内部或外部承受气体或液体压力、并对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密封容器。压力容器主要为圆柱形,少数为球形或其他形状。圆柱形压力容器通常由筒体、封头、接管、法兰等零件和部件组成,压力容器工作压力越高,筒体的壁就应越厚。压力容器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多层式、绕板式、型槽绕带式、热套式、厚板卷焊式和锻焊式压力容器等。许多生产工艺过程需要在压力下进行,许多气体和液化气需要在压力下贮存,因此压力容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工业部门。许多新技术的发展,对压力容器不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关键词】 封头 筒体 法兰 焊接质量 新技术 目 录摘 要1第一章 前 言3第二章 压力容器制造材料6第三章 压力容器设计10第四章 现场组装与焊接 17第五章 无损探伤与压力试验 26 第六章 结束语32参考文献33致 谢34第一章 前 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通过“七五”、“八五”、“九五”几个五年计划的改造,国内各主要压力容器制造厂,在焊接生产能力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种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七五”期间,各容器厂纷纷进行焊接设备的更新改造,引进了一大批国外先进的焊接设备,如窄间隙焊机、多功能氩弧焊机、小口径管内壁堆焊机等等。金州重型机械厂将容器车间近70%的焊接设备更新为进口设备;兰石厂一次就引进了30台埋弧焊机。这种批量地引进国外设备,不但极大地增强了焊接实力,更主要的是随着先进设备的引进,先进的焊接工艺技术也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应用,这就为压力容器焊接技术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我国压力容器行业的焊接机械化水平达到了60%以上。第二阶段以“八五”、“九五”期间为重点,为了容器大型化和国产化的需要,各厂分别以自己的主导产品为目标,有针对性的增加焊接生产能力,如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为制造重量达560T的大型加氢反应器,增加了一批先进焊接设备;兰石厂经过改造后,焊接实力大大加强,自80年代末生产出国产化第一台高压螺纹锁紧式换热器以来,已生产了近50台同类产品。以美国UOP专利技术著称,焊接、制造、安装难度极大的四合一连续重整反应器,近十年来该厂已生产了6台,完全替代了进口。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近十年来,相继生产出了一批大直径、大壁厚、大吨位的锻焊式热壁加氢反应器,最大壁厚达281mm,单台总重近1000T;南京化工机械厂为30万吨/年合成氨和52万吨/年尿素装置制造出了核心设备氨合成塔和尿素合成塔,并生产了直径达7m的大型卧式贮罐。这些不但标志着我国压力容器制造行业焊接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同时也使各类压力容器的国产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为中国加入WTO后,压力容器制造业进一步打进国际市场做好了充分准备。在国际上,以日本和欧洲为代表,在压力容器焊接方面,主要以容器大型化为目标,开发相关的技术,特别是一些新材料、新钢种的焊接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在提高焊接质量方面,无论从工艺设备上和焊接材料的研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而这些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正在不断地被国内各有关企业加以引进,这无疑会更加促进我国压力容器焊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如下:第1条 为了加强压力容器的安全监察,保证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订本规程。第2条 本规程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督的基本要求,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等单位,必须遵守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并满足本规程的要求。各级主管部门对本规程负责贯彻执行,各级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负责监督检查。第3条 本规程适用于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压力容器(注1):1最高工作压力(Pw)(注2)大于等于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下同);2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断面最大尺寸)大于等于0.15m,且容积(V)(注3)大于等于0.025m3;3介质为气体、液体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上述压力容器所用的安全附件,亦属于本规程管辖范围。本规程不适用于下列压力容器:(1)核能装置中的压力容器、交通工具上的附属压力容器、军事装备用的压力容器、消防用的压力容器、科学研究试验装置用的压力容器、医疗用载人的压力容器、真空下工作的压力容器(不含夹套压力容器); (2)各类气体槽(罐)车和气瓶;(3)非金属材料制压力容器;(4)无壳体的套管换热器、冷却排管等;(5)烟道式余热锅炉和砌(装)在设备内的管式水冷却件;(6)正常运行最高工作压力小于0.1MPa。但在使用中短时(如进、出物料时)承压的压力容器(如常压发酵罐,硫酸、硝酸、盐酸储罐,水泥罐车及类似的设备等);(7)机器上非独立的承压部件(如压缩机、发电机、泵、柴油机的承压壳或气缸,但不含造纸、纺织机械的烘缸、压缩机的辅助压力容器和移动式空气压缩机储罐等);(8)电力行业专用的封闭式电气设备的电容压力容器(封闭电器); (9)超高压容器。注1:本规程压力容器范围划定如下:(1)压力容器与外部管道、装置联接的;接管与外部管道焊接连接的第一道环向焊缝,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专用连接件、管件连接的第一个密封面;(2)压力容器开孔部分的承压盖及其紧固件;(3)非受压元件与压力容器的连接焊缝。注2:1承受内压的压力容器,其最高工作压力是指压力容器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2承受外压的压力容器,其最高工作压力是指压力容器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夹套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注3:容积是指压力容器的几何容积,即由设计图样标注的尺寸计算(不考虑制造公差)并予圆整,且不扣除内部附件体积的容积。第4条 为有利于安全技术监督和管理,将本规程适用范围内的压力容器划分为三类(压力等级和品种的划分,见附件一):1低压容器(本条第2、3款规定的除外)为第一类压力容器。2下列情况之一为第二类压力容器:(1)中压容器(本条第3款规定的除外);(2)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注4)为中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反应容器和储存容器;(3)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容器;(4)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注(5)搪玻璃压力容器。3下列情况之一为第三类压力容器:(1)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的中压容器和PV(注6)大于等于0.2MPam3的低压容器;(2)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大于等于0.5MPam3的中压反应容器和PV(注6)大于等于10MPam3的中压储存容器;(3)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4)高压容器。注4:易燃介质是指与空气混合的爆炸下限小于10%,或爆炸上限和下限之差值大于等于20%的气体,如:一甲胺、乙烷、乙烯、氯甲烷、环氧乙烷、环丙烷、氢、丁烷、三甲胺、丁二烯、丁烯、丙烷、甲烷等。2介质的毒性程度参照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的规定,分为四级,其最高容许浓度分别为:(1)极度危害(I级)0.1mg/m3;(2)高度危害(II级)0.11.0mg/m3;(3)中度危害(III级)1.010mg/m3;(4)清度危害(IV级)10mg/m3;举例:I、II级氟、氢氰酸、光气、氟化氢、碳酸氟、氯等; III级二氧化硫、氨、一氧化碳、氯乙烯、甲醇、氧化乙烯、硫化乙烯、二硫化碳、乙炔、硫化氢等;IV级氢氧化钠、四氟乙烯、丙酮等。3压力容器中的介质为混合物质时,应以介质的组成并按本注的毒性程度或易燃介质的划分原则,由设计单位的工艺设计或使用单位的生产技术部门,决定介质毒性程度或是否属于易燃介质。注5:管壳式余热锅炉是指本规程第3条所述烟道式余热锅炉之外的、结构类似压力容器并按压力容器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和制造的余热锅炉。注6:P指设计压力。 第5条 研制开发压力容器产品,其有关技术要求不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时,应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结论性报告,并经省级以上(含省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然后向同级劳动部门申请试制、试用。经一定时期的验证,证明安全性能满足本规程的要求,经省级以上(含省级)主管部门组织技术鉴定并得到认可,由劳动部门按照压力容器类别进行制造资格审查,并取得相应制造资格认证之后,方可投入正式制造。第6条 压力容器产品设计、制造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无相应标准的,应由主管部门组织制定专门的技术规定,或认定相应的有关标准。否则,不得进行压力容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 第二章 压力容器制造材第1条 压力容器用材料的质量及规格,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材料生产单位必须保证质量,应按相应标准的规定提供质量证明书(原件),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必须填写齐全,并经生产单位质量检验部门盖章确认。材料生产单位应按相应标准的规定,在材料的指定部位或其他明显的部位作出清晰、牢固的标准。 第2条 选用碳素钢板A3F和AY3F、A3和AY3制造的压力容器(搪玻璃压力容器除外)应符合下列规定:1A3F、AY3F钢板的使用范围:设计压力不得超过0.6MPa;设计温度为0250;用于壳体时,厚度不得超过12mm;不得用于盛装易燃或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和中度危害介质及直接受火焰加热的压力容器。2A3、AY3钢板的使用范围:设计压力不得超过1.0MPa;设计压力不得超过1.0MPa; 设计温度为0350;用于壳体时,厚度不得超过16mm;不得用于盛装液化石油气体、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介质及直接受火焰加热的压力容器。第3条 用于焊接结构压力容器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其含碳量(熔炼分析,下同)不应大于0.25%。在特殊条件下,如选用含碳量超过0.25%的材料,必须得到设计单位总技术负责人批准。制造单位应对这类材料进行焊接性试验和焊接工艺评定。合格后,报省级以上(含省级)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备案。第4条 钢制压力容器用材料的使用状态和冲击试验要求,应符合GB150钢制压力容器第2章和附录中的有关规定。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用材料的冲击试验要求,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第5条 用于制造压力容器壳体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板,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逐张进行超声波探伤:1盛装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 2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10MPa的压力容器;3GB150第2章和附录C中规定的逐张进行超声波探伤的钢板; 钢板的超声波探伤方法和质量分级,应按ZBJ74003压力容器用钢板超声波探伤的规定进行。用于本条第1款规定的碳素钢板的质量等级应不低于IV级,低合金钢板不低于III级;用于本条2款规定的钢板的质量等级应不低于III级;用于本条3款规定的钢板的质量等级,应符合GB150的相应规定。第6条 高合金钢板和不锈复合钢板的选用,应符合GB150第2章的有关要求。第7条 用于制造压力容器壳体、接管的无缝钢管,应符合GB150的有关规定。第8条 压力容器用钢锻件的要求1钢锻件的材料选用、制造和检验,应符合JB755压力容器铸件技术条件的要求,铸件的生产单位应按相应标准在铸件上作出清晰、牢固的标志,并出具锻件质量证明书。2钢锻件应根据其使用条件、尺寸、重量等选用级别,并应满足下列要求:(1)零件截面尺寸(指:直径、边长或厚度)大于30mm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级别,不应低于JB755规定的III级;(2)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当锻件截面尺寸大于等于50mm时,锻件级别不应低于JB755规定的III级。3设计温度低于等于-20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其热处理状态和冲击试验,应符合GB150第2章和附录C的有关规定。第9条 对压力容器用铸铁的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