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热抽汽系统.docx_第1页
回热抽汽系统.docx_第2页
回热抽汽系统.docx_第3页
回热抽汽系统.docx_第4页
回热抽汽系统.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热抽汽系统一、概述及设备规范1、 概述抽汽回热系统是原则性热力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采用抽汽加热锅炉给水的目的在于减少冷源损失,一定抽汽量的蒸汽作了部分功后不再至凝汽器中向冷却水放热,既避免了蒸汽的热量被循环冷却水带走,使蒸汽热量得到充分利用,热耗率下降。同时由于利用了在汽轮机作过部分功的蒸汽来加热给水,提高了给水温度,减少了锅炉受热面的传热温差,从而减少了给水加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在锅炉中的吸热量也相应减少。因此抽汽回热系统的正常投运对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机组汽轮机共设八段非调整抽汽。第一段抽汽引自高压缸,供1号高加;第二段抽汽引自高压缸排汽,供给2号高加、引风机汽轮机及辅汽系统的备用汽源;第三段抽汽引自中压缸,供给3号高加;第四段抽汽引自中压缸排汽,供给除氧器、给水泵汽轮机、引风机汽轮机、辅汽系统、工业抽汽;第五至第八段抽汽均引自低压缸A和低压缸B,第五段抽汽供给5号低加;第六段抽汽供6号低加;第七段抽汽引自低压缸A的抽汽供给7A号低加,引自低压缸B的抽汽供给7B号低加;第八段抽汽引自低压缸A的抽汽供给供给8A号,引自低压缸B的抽汽供给8B号低加。#1、#2、#3高加水侧采用大旁路系统, #7A、#7B及#8A、#8B加热器公用一个水侧旁路。除氧器为无头内置卧式除氧器。各加热器汽、水侧均设有长期停机期间充氮保养装置。除第七、八段抽汽外,各抽汽管道均装设有气动逆止阀和电动截止阀,抽汽逆止阀尽可能靠近汽轮机的抽汽口安装,以便当汽轮机跳闸时,可以降低抽汽系统能量的贮存,为防汽机超速保护。同时抽汽逆止阀亦作为防止汽轮机进水的二级保护。具有快关功能的电动隔离阀的安装位置靠近加热器,作为防止汽轮机进水的一级保护,另一个作用是在加热器切除时,切断加热器的汽源。由于四抽连接到辅汽联箱、除氧器和给水泵汽轮机等,用户多且管道容积大,管道上设置两道逆止阀。四段抽汽各用汽点的管道上亦设置了一个气动逆止阀和电动截止阀。在#7、#8段抽汽管道上,不设逆止阀和隔离阀。因为这两段抽汽压力较低,汽水倒流的危害性较小,且这时蒸汽已接近膨胀终了,容积流量很大,抽汽管道直径较大,阀门的尺寸大,不易制造。而且在加热器的进汽口装有挡板,可以减少返回汽轮机的汽流带水量。系统设置了完善的疏水系统,在抽汽系统的各级抽汽管道的逆止阀前后和电动隔离阀后,以及管道的最低点,分别设置疏水点,疏水管以保证在机组启动,停机和加热器发生故障时,系统中不积水。各加热器正常疏水,采用逐级自流方式,高加疏水流入除氧器。低压加热器逐级自流后,最后由8号低加流入凝汽器。还设有危急疏水,直接流入凝汽器。各加热器均设有运行排气和启动排气。启动排气排向大气。各高加运行排气以并联方式排入除氧器,除氧器及各低加运行排气以并联方式排入凝汽器。2、系统流程3、设备规范3.1高压加热器技术规范:项目单位#1高加#2高加#3高加型式卧式、U形管式生产厂家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效表面积m2210023001700加热器壳侧设计压力MPa9.262.8工作压力MPa7.9355.252.509设计温度445/310380/280520/235工作温度417.5/292.3357.9/265.2498.1/222.5安全阀开启压力MPa8.95.82.7加热器管侧设计压力MPa383838设计温度330300255工作温度294265.2222.5安全阀开启压力MPa36.836.836.8给水端差-1.700疏水端差5.65.65.63.2低压加热器技术规范: 项目单位5号低加6号低加7A/B号低加8A/B号低加制造厂东方汽轮机厂加热器型式卧式、U型管式换热面积1100110026802970加热器壳侧设计压力MPa0.6加热器管侧设计压力MPa4.2设计温度170150工作温度150125120给水端差2.8疏水端差5.63.3加热器水位报警值(高低加均以正常水位线为零位,除氧器以距最下部 mm为零位)水位加热器低mm低mm正常水位mm高mm高mm高mm#1高加-63-380(中心线下825mm)3888254#2高加-88-500(中心线下785mm)50125230#3高加-100-600(中心线下745mm)55130205#5低加-80-400(中心线下580mm)4080120#6低加-80-400(中心线下580mm)4080120#7低加-90-500(中心线下650mm)5090130#8低加-90-500(中心线下650mm)5090130除氧器水位中心线-1200中心线+670中心线+750中心线+830中心线+910中心线+10604、回热抽汽系统联锁与保护4.1 高加联锁及保护4.1.1当以下任一条件发生时高加解列:1)任一高加水位高III值,延时2S。2)汽机跳闸。3)OPC动作。4)发电机跳闸(脉冲)。5)高加进口电动门进口向关到位。6)高加出口电动门关到位。7)手动解列按钮(软按钮)。4.1.2 高加解列后联锁的设备为:1)关闭一段抽汽逆止门。2)关闭二段抽汽逆止门。3)关闭三段抽汽逆止门。4)关闭一段抽汽电动门。5)关闭二段抽汽电动门。6)关闭三段抽汽电动门。7)关闭高加进口电动门。8)关闭高加出口电动门。9)超驰关#3高加正常疏水至除氧器调门(0%)。10)超驰开#1、2、3高加紧急疏水调门(100%)。4.1.3 高加进口电动门允许开启(以下条件所有满足):1)高加出口电动门开到位。2)无高加解列。4.1.4 高加进口电动联锁关闭(以下条件任一满足):1)高加解列。2)高加出口电动门开到位消失。4.1.5 高加出口电动门允许开启:1)无高加解列。4.1.6 高加出口电动门允许关闭:1)高加进口电动门关到位。4.1.7 高加出口门联锁关闭(以下条件任一满足):1)高加解列。2)高加进口电动门进口向关到位且开到位消失。4.1.8 一、二、三段抽汽电动门允许开启(以下条件所有满足):1)高加进口电动门进口向开到位且高加出口电动门开到位。2)高加水位低于高I值。3)无高加解列。4.1.9 一、二、三段抽汽电动门联锁关闭(以下条件任一满足):1)汽轮机跳闸。2)高加解列。3)发电机跳闸(脉冲)。4.1.10 一、二、三段抽汽逆止门允许开启(以下条件所有满足):1)无汽机跳闸。2)无OPC动作。3)无高加解列。4)高加出口电动门开到位。5)高加进口电动门进口向开到位。6)对应高加水位低于高I值。4.1.11 一、二、三段抽汽逆止门联锁关闭(以下条件任一满足):1)汽轮机跳闸。2)高加解列。3)发电机跳闸(脉冲)。4)OPC动作。4.1.12 #1、2、3高加紧急疏水电动门联锁开启:1)#1、2高加水位高I值,#3高加水位高II值。2)高加解列。4.1.13 #1、2、3高加紧急疏水电动门联锁关闭:1)对应高加水位高I值和高II值均消失。4.2 除氧器及四抽联锁与保护:4.2.1 除氧器溢流电动门联锁开启:1)除氧器水位高II值延时2S。4.2.2 除氧器溢流电动门联锁关闭:1)除氧器水位无高I值延时2S。4.2.3 除氧器放水至排污扩容器电动门允许开启:1)除氧器放水至凝汽器电动门关到位。4.2.4 除氧器紧急放水电动门联锁开启:1)除氧器水位高III值延时2S。4.2.5 除氧器放水至凝汽器电动门允许开启:1)除氧器放水至排污扩容器电动门关到位。4.2.6 除氧器放水至凝汽器电动门联锁开启(以下条件任一满足):1)除氧器水位高III值,延时2S。2)除氧器水位高II值,延时2S。4.2.7 四段抽汽#1、2逆止门允许开启:1)无联锁关闭条件且除氧器水位不高且不低。4.2.8 四段抽汽#1、2逆止阀联锁关闭(以下条件任一满足):1)汽机跳闸。2)OPC动作。3)发电机跳闸(脉冲)。4)除氧器水位高III值延时2S。4.2.9 四段抽汽电动门允许开启(以下条件所有满足):1)无汽机跳闸。2)除氧器水位无高I值。4.2.10 四段抽汽电动门联锁关闭(以下条件任一满足):1)汽机跳闸。2)发电机跳闸。3)除氧器水位高III值延时2S。4.2.11 四段抽汽至除氧器电动门允许开启(以下条件所有满足):1)除氧器水位不高且不低。2)无汽机跳闸。3)无发电机跳闸。4.2.12 四段抽汽至除氧器电动门联锁关闭(以下条件任一满足):1)汽机跳闸。2)OPC动作。3)发电机跳闸(脉冲)。4)除氧器水位高III值延时2S。4.2.13 四段抽汽至引风机小机电动门允许开启(以下条件所有满足):1)除氧器水位不高且不低。2)无汽机跳闸。3)无发电机跳闸。4.2.14 四段抽汽至引风机小机电动门联锁关闭(以下条件任一满足):1)汽机跳闸。2)OPC动作。3)发电机跳闸(脉冲)。4)除氧器水位高III值延时2S。4.2.15 四段抽汽至汽泵小机电动门允许开启(以下条件所有满足):1)除氧器水位不高且不低。2)无汽机跳闸。3)无发电机跳闸。4.2.16 四段抽汽至汽泵小机电动门联锁关闭(以下条件任一满足):1)汽机跳闸。2)OPC动作。3)发电机跳闸(脉冲)。4)除氧器水位高III值延时2S。4.3 低加联锁及保护4.3.1 #5(6)低加进水电动门允许开启:1)#5(6)低加水位非高I值。4.3.2 #5(6)低加进水电动门允许关闭。1)#5(6)低加旁路电动门开到位。4.3.3 #5(6)低加进水电动门联锁关闭:1)#5(6)低加水位高III值且#5(6)低加旁路电动门已开。4.3.4 #5(6)低加出水电动门允许开启:1)#5(6)低加水位非高I值。4.3.5 #5(6)低加出水电动门允许关闭:1)#5(6)低加旁路电动门开到位。4.3.6 #5(6)低加出水电动门联锁关闭:1)#5(6)低加水位高III值且#5(6)低加旁路电动门已开。4.3.7 #5(6)低加旁路电动门允许关闭:1)#5(6)低加出水电动门开到位。2)#5(6)低加进水电动门开到位。3)#5(6)低加水位非高I值。4.3.8 #5(6)低加旁路电动门联锁开启(以下条件任一满足):1)#5(6)低加水位高III值,延时2S。2)#5(6)低加进水电动门脱离开位延时1S。3)#5(6)低加出水电动门脱离开位延时1S。4.3.9 #8低加进水电动门允许开启:1)#7A、#7B、#8A与#8B低加水位均非高I值。4.3.10 #8低加进水电动门允许关闭:1)#7,8低加旁路电动门开到位。4.3.11 #8低加进水电动门联锁关闭:1)#7A、#7B、#8A或#8B低加水位任一高III值,延时5S且#7、#8低加旁路电动门已开。4.3.12 #7低加出水电动门允许开启:1)#7A、#7B、#8A与#8B低加水位均非高II值。4.3.13 #7低加出水电动门允许关闭:1)#7,8低加旁路电动门开到位。4.3.14 #7低加出水电动门联锁关闭:1)#7A、#7B、#8A或#8B低加水位任一高III值,且#7、#8低加旁路电动门已开。4.3.15 #7、#8低加旁路电动门允许关闭:1)#7低加出水门已开,且#8低加进水门已开,且#7A、#7B、#8A或#8B任一低加水位非高I值。4.3.16 #7、#8低加旁路电动门联锁开启(以下条件任一满足):1)#7A、#7B、#8A或#8B任一低加水位高III值延时2S。2)#8低加进水门脱离开位延时1S。3)#7低加出水门脱离开位延时1S。4.3.17 五、六段抽汽逆止门允许开启(以下条件所有满足):1)无汽机跳闸。2)无OPC动作。3)#5(6)低加进水电动门开到位。4)#5(6)低加出水电动门开到位。5)#5(6)低加水位不高(无高I值)。4.3.18 五、六段抽汽逆止门联锁关闭(以下任一条件满足):1)汽机跳闸。2)OPC动作。3)发电机跳闸。4)#5(6)低加水位高III值,延时2S。5)#5(6)低加进水电动门关到位。6)#5(6)低加出水电动门关到位。4.3.19 #5、#6、#7A、#7B、#8A、#8B紧急疏水电动门联锁开启:1)对应低加水位高II值。2)对应紧急疏水调门开度大于5%。4.3.20 #5、#6、#7A、#7B、#8A、#8B紧急疏水电动门联锁关闭:1)对应低加水位无高I值且无高II值。4.3.21 #5、#6、#7A、#7B、#8A、#8B紧急疏水调节门超驰开:1)对应低加水位高II值。4.3.22 #5、#6、#7A、#7B、#8A、#8B紧急疏水调节门超驰关:1)对应低加水位无高I值且无高II值。5 系统投入前检查5.1.检查系统各气动门控制气源投入正常,各电动门电源投入正常,且阀门状态正确。5.2 确认各疏水门动作正常。5.3 确认系统各表计已正常投入,投入加热器水位保护装置。5.4 确认高、低加充氮保护系统隔离。5.5 检查高、低加水侧所有放空气门在开启位置,水侧放水门在关闭位置。5.6 检查高、低加汽侧所有排气、放水门在关闭位置。5.7 检查汽前泵(电泵或汽泵)在运行状态。6.系统投入加热器投入原则及具备条件(1)投入时先投水侧,后投汽侧;停止时先停汽侧,后停水侧。(2)投入时按压力由低到高依次投入,即先投#3GJ、再投#2GJ、最后投#1GJ。(3)停用时按压力由高到低依次停用,即先停#1GJ、再停#2GJ、最后停#3GJ。6.1低压加热器投入6.1.1 水侧投入1)凝结水系统投运时,低加水侧直接注水排气,当水侧排气门见水后关闭,注水时检查低加水位无变化(加热器汽侧存水可能因凝结水加热出现水位上升现象,开启事故疏水调节门放掉存水后,加热器水位不应再次上升)。2)根据需要对低加进行冲洗至合格。6.1.2 汽侧投入1)#7A/B、#8A/B低加汽侧在汽机冲转时随机投入。2)汽机真空建立后若偏低,检查低加汽侧是否存在漏气点,必要时关闭#5、#6加热器汽侧正常排气门。3)汽机冲转至1500rpm后即可按#6#5依次投入汽侧,检查抽汽管道相关疏水门已开启,所投低加抽汽逆止门在自由状态,稍开所投低加抽汽电动门进行预暖,注意控制低加出水温度变化率不大于3/min。逐渐开启低加抽汽电动门至全开,正常疏水调节门投入自动,稍开各低加紧急疏水调节门维持正常水位,机组负荷升至198MW后,逐渐关闭低加紧急疏水调节门并投入自动,检查各低加正常疏水调节门自动调节正常。4)当五段、六段抽汽逆止门、抽汽电动门已开,且机组负荷198MW后,检查关闭五、六段抽汽管道的所有疏水门。6.1.3 机组运行中,低压加热器投入1)系统启动前的检查与操作已完成。2)稍开低加水侧进口门对低加水侧注水排空,注水期间,严密监视汽侧疏水水位应无变化;当水侧排气门见水后关闭,缓慢全开水侧进、出口门,关闭水侧旁路门;从旁路切至主回路时,应监视凝结水流量正常,防止断水。3) 稍开所投低加抽汽电动门进行预暖,注意控制好投入加热器的出口水温的温升率不大于3/min,逐渐开启低加抽汽电动门至全开。4) 关闭低加汽侧启动排气门,适当开启低加正常排气门,并严密监视凝汽器真空,若真空快速下降,应立即关闭该门,并对加热器进行检查,确认漏气点消除后才可继续操作。5)投入低加疏水调节门自动。6)当抽汽逆止门、抽汽电动门开启后,检查抽汽管道的所有疏水门应关闭。6.2 高压加热器投入6.2.1 水侧投入1) 关闭高加进、出水电动门,关闭高加水侧、给水管路放水门,开启高加水侧放空气门,开启高加进水电动门平衡门对高加水侧注水,各排气门见连续水流后关闭。2)启动电泵(或汽泵),提高给水泵出口压力大于5MPa,待锅炉冷态冲洗结束后开启高加进、出水电动门,关闭高加进水电动门平衡门。3)注水过程中检查高加水位不应升高(加热器汽侧存水可能因给水加热出现水位上升现象,开启紧急疏水调节门放掉存水后,加热器水位不应再次上升)。4)机组启动过程中,高加随锅炉一同进行热态冲洗。6.2.2 汽侧投入1)确认高加水侧已投运正常,高加水位联锁保护试验正常。2)汽机高压缸切换结束,机组负荷达20额定负荷时,按#3、#2、#1的顺序依次投入高加汽侧。3)检查抽汽管道所有疏水门已开启,所投高加抽汽逆止门在自由状态,稍开所投高加抽汽电动门对高加进行预暖,注意控制高加出水温度变化率不大于3/min。4)预暖结束后,按压力由低到高的顺序逐级开启高加抽汽电动门,应控制汽侧温度和压力缓慢上升,高加出水温度变化率不大于3/min,注意正常疏水调节门动作应正常,若级间压差不足可稍开高加紧急疏水调节门配合调节水位。5)当三段、二段、一段抽汽逆止门和抽汽电动门开启,且负荷66MW(三段抽汽为负荷132MW)后,检查关闭各抽汽管道的所有气动疏水门。6.2.3 机组运行中,高压加热器的投入1)系统启动前的检查与操作已完成。2)检查高加各启动排气门、各放水门在关闭,开启正常排气门。3)开启各高加水侧排气门。4)开启高加进水电动门平衡门进行注水排气,排气门见连续水流后关闭。5)高加水侧注水完毕,检查高加水侧压力与给水压力一致,高加水侧从旁路切至主路,注意监视锅炉给水流量正常。6)高加汽侧投入时应暧管充分,注意控制好投入加热器的出口水温的温升率小于3/min。其它操作同汽侧的正常投入。7.系统停运7.1 加热器解列运行时对机组负荷的限制:序号停用加热器的编号限制后负荷1110022100331004510056100671007810081、210091、2、3100102、390115、690126、790137、890145、6、880156、7、880165、6、7、8707.2 低加停运7.2.1 低加汽侧停运1)#5、#6、#7A/B、#8A/B低加随机滑停,停运过程中若疏水不畅可开启紧急疏水门配合调节水位。2)汽机打闸后,确认抽汽电动门和抽汽逆止门自动关闭,抽汽管道的所有疏水门应自动开启。7.2.2 水侧的停运1)加热器停运后根据现场情况,停运水侧。2)如加热器需长期停运,应放尽存水。7.2.3 机组运行中,低压加热器的停运1)依照低加停运的情况,汽机减负荷到规定的数值。2)缓慢关闭抽汽电动门,注意汽机胀差、轴向位移的变化在控制范围内,加热器出水温降率不大于2/min。3)抽汽电动门关闭后,检查抽汽管道的气动疏水门应自动开启。4)关闭上一级加热器正常疏水调节门及截止门。5)关闭本级加热器正常疏水、紧急疏水调节门及截止门,关闭本级加热器汽侧正常排气门,关闭抽汽电动门后各疏水门。6)确认加热器与凝汽器隔离严密后,开启汽侧放水门,注意观察凝汽器真空的变化情况。7)当汽侧停运后,开启水侧旁路电动门,关闭进出口电动门,开启水侧放水门,应注意监视凝结水流量正常,管道无振动。8)低加停运完毕后,各电动门停电,检查确认低加汽水侧隔离严密,已放水降压后方可通知检修进行工作。7.3 高加停运7.3.1 汽侧的停运(视情况停运高加汽侧,也可随机滑停)1)当负荷达132MW时,按#1、#2、#3顺序缓慢关闭抽汽电动门。2)当抽汽电动门关闭后,抽汽管道的所有气动疏水阀应自动开启。3)关闭高加正常排气门。7.3.2 水侧的停运1)加热器停运后根据现场情况,停运水侧。2)如加热器需长期停运,应放尽存水。7.3.3 机组运行中,高压加热器的停运1)依照高加停运的情况,汽机减负荷到规定的数值。2)缓慢关闭抽汽电动门,注意汽机胀差、轴向位移的变化在控制范围内,加热器出水温降率不大于2/min。3)抽汽电动门关闭后,抽汽管道的所有气动疏水阀应自动开启。4)关闭上一级加热器正常疏水调节门及截止门。5)关闭本级加热器正常疏水、紧急疏水调节门及截止门,关闭本级加热器汽侧正常排气门,关闭抽汽电动门后各疏水门。6)确认加热器隔离严密后,开启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