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大泡病人的护理查房、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1)(1).ppt_第1页
肺大泡病人的护理查房、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1)(1).ppt_第2页
肺大泡病人的护理查房、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1)(1).ppt_第3页
肺大泡病人的护理查房、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1)(1).ppt_第4页
肺大泡病人的护理查房、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1)(1).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肺大泡病人的护理查房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外一科黄晓月2015 2 12 掌握肺大泡临床表现 学习目标 肺部解剖图 肺大泡的病因及病理 肺大泡一般继发于小支气管的炎性病变 如肺炎 肺结核或肺气肿 也有一些病因不清的特发性肺大泡 肺大泡有单发也有多发 继发于肺炎或肺结核者常为单发 继发于肺气肿者常为多发 临床表现 1 大多无症状 多在体检时发现 症状主要与肺大疱数目 大小及是否有继发肺部病变有关 2 肺大疱自发膨胀增大的机会为100 破裂几率为50 肺大疱破裂可致自发性气胸 血气胸 继发感染 3 临床表现为胸闷 胸痛 气促 呼吸困难 体征 局部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气急时紫绀 气管向健侧移位 4 肺大疱常合并有慢支 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 一旦肺大疱形成后症状会加重 肺大疱的好发部位 可位于各肺叶边缘脏层胸膜之间 以上肺叶尖段最为常见 偶见于肺实质内的肺大疱 肺大疱可单发也可多发 肺大泡的并发症 1 自发性气胸 是肺大泡病人最常出现的并发症 常因剧烈咳嗽 屏气或运动 使肺内压力骤然升高 导致肺大泡破裂 肺内气体进入胸膜腔而产生 病人临床表现为突发胸痛 喘憋 咳嗽及呼吸困难 体格检查可见患侧胸部叩诊呈鼓音 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严重时可见气管向健侧移位 病人多数为瘦高体型的青年男性 起病常无明显诱因 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呼吸困难 胸痛等 肺大泡的并发症 2 自发性血气胸少数肺大泡病人可出现突发的自发性血气胸 一般缘于气胸发生时胸膜腔粘连带撕裂 其中的小血管断裂所致 病人除了气胸症状外 还可有头晕 心悸 面色苍白等失血症状 胸片检查可见胸膜腔内液气平 部分病人表现为进行性血胸 病情凶险 需紧急处理 肺大泡的并发症 3 张力性气胸 若肺大疱破裂后形成活瓣 吸气时胸腔负压增高 气体进入胸腔 呼气时活瓣关闭 气体不能排出 尤其是咳嗽时 声门关闭气道压力增高 气体进入胸腔 声门开放后 气道压力减低 裂口又闭合 每一次呼吸和咳嗽都使胸腔内气体量增加 就形成张力性气胸 肺大泡的并发症 4 继发感染 肺大泡继发感染时大泡腔被炎性物质填充 可使空腔消失 或形成液气平 病人出现咳嗽 咳痰 寒战和高热 原有的喘憋症状加重 临床上需要与肺脓肿或空洞性肺结核相鉴别 诊断依据 1 胸部X线检查 是诊断肺大泡最常用的方法 2 胸部CT 是有效的诊断方法 比X线更精确 胸腔镜手术 胸腔镜手术是电视胸腔镜手术 Video AssistedThoracicSurgery VATS 的简称从技术层面上看 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 是通过二至三个 钥匙孔 在电视影像 Video assisted 监视辅助下完成过去由传统开胸进行的操作手术 其本质是用 腔镜 做手术 或称为腔镜外科 相对于传统的开刀手术具有创伤小 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等技术特点 其本质与开刀手术的原理相同 但改变了传统的手术入路 分离步骤 结扎与缝合方式以及手术过程中的观察方式 由直接肉眼观察到经内镜观察 胸腔镜手术的适应症 胸膜疾病 脓胸 胸膜间皮瘤 转移瘤 良恶性胸积液等肺部疾病 肺良性肿块切除 肺大泡切除 肺癌 终末肺气肿的肺减容 食管疾病 食管平滑肌瘤 食管憩室 贲门失驰缓症 食管癌 纵膈疾病 小于5cm的纵隔肿瘤 巨大纵隔囊肿 其他疾病 手汗症 乳糜胸 胸部外伤 心包积液 椎旁脓肿 胸腔镜手术的禁忌症 胸膜广泛粘连密闭胸 胸腔镜无法进入凝血障碍 心肺功能不全 心肺储备功能极差 不能耐受单侧肺通气和全麻的病人 年龄 6个月 体重 8kg的婴幼儿不宜行胸腔镜手术 因患儿胸腔狭小 呼吸快 手术侧常不能完全萎陥而使手术操作困难 手术体位 侧卧位 双侧肺大疱切除手术 完成一侧手术后 在翻身进行另一侧手术 30 仰卧位 手术切口 常规第六肋间腋中线为观察孔 腋前 腋后三 四肋间为操作孔 如术前发现病变以下肺为主 则切口相对下移 病历介绍 38床林良伟男16诊断 左肺大疱并气胸形成 主诉 左侧胸痛 呼吸困难1天 病史 1天前无明显诱因突觉胸痛 气促 无发热 无咳嗽 无咯血 咯痰 遂于今天到当地医院就诊 行胸片示 左侧气胸 左肺压缩50 遂转我院进一步诊疗 门诊拟 左胸大疱并气胸 收入我科 既往史 半年前因 左侧气胸 在本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 病历介绍 入院时病情 神志清 呼吸稍费力 口唇无发绀 左肺叩诊过清音 左侧肺呼吸间清 弱 右肺叩诊清音 右肺呼吸音清 入院后停留左侧胸腔引流管接水封瓶通畅 水柱波动明显 治疗予抗感染 吸氧 指导深呼吸 吹气球 有氧训练 经处理后呼吸困难减轻 5 2我院胸部CT 1 左侧液气胸 压缩约20 右侧少许气胸 请结合临床 2 拟左肺炎症 请结合临床 建议治疗后复查 病历介绍 7 2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右侧肺大疱切除术 术后神志清 敷料干洁 伤口轻度疼痛 停留左侧胸腔引流管接水封瓶通畅 引出浅红色液体 水柱波动明显 口唇无发绀 无胸闷 气促 术后予吸氧 预防感染 止血 解痉 化痰 支持治疗 10 2胸片示 1 拟 左肺尖肺大疱 术后复查 左肺上叶斑片状模糊影 并可见一液气平面影 拟出血 炎症 建议复查 2 左侧少量气胸 肺组织压缩约15 11 2胸片示 护理诊断 一 疼痛 与手术创伤 放置胸腔引流管有关 护理措施1 每日评估疼痛程度 给予对症治疗 2 患者咳嗽时协助保护伤口 减少胸廓运动幅度 体位改变时固定好引流管 避免刺激引起疼痛 3 聊天 看电视等方式转移注意力 减轻疼痛 4 肺完全复张时胸管刺激组织会引起疼痛加重 应做好解释工作 护理诊断 二 焦虑 与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护理措施1 耐心向患者及家属做疾病相关知识宣教 2 指导保持心境平和 避免七情过激 3 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种病友现场交流心得 三 知识缺乏 与缺乏引流的目的 疾病防治等健康知识护理措施 1妥善固定 引流管作好标记 2保持通畅 避免引流管扭曲 受压 经常挤捏 3严格无菌操作 每日更换引流瓶 4观察并准确记录24h引流液色 质 量 三 舒适度的改变 与留置胸腔引流管 伤口疼痛有关护理措施 1 妥善放置各种引流管 翻身时注意引流管固定3 向患者说明疼痛出现的必然性 评估疼痛部位 性质 持续时间 指导放松疗法 分散注意力4 做好晨晚间护理 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 主动关心病人 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护理诊断 四 低效型呼吸形态 与伤口疼痛 肺部组织损伤有关 护理措施1 持续氧气吸入 观察呼吸频率 节律及深度变化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拍背助咳 3 遵医嘱给雾化吸入 利于痰液排出 4 嘱患者多饮水 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ml 稀释痰液 使易咳出 5 患者半卧位 协助患者肺功能锻炼 如吹气球 呼吸训练器 深呼吸 帮助肺复张 四 有感染的危险 与手术及留置胸腔引流管有关护理措施密切监测体温 及时复查血常规等 严格无菌操作 保持胸腔引流口处敷料清洁 干燥 鼓励病人咳嗽咳痰 加强营养 遵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护理诊断 五 有管道滑脱的危险 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有关护理措施 1 将胸瓶置于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60 100cm 妥善放置 保持管道密闭性和引流通畅 2 加强管路护理 妥善固定引流管及胸瓶 防止牵拉 打折等 定时挤管 观察引流管内水柱波动幅度及引流液的颜色 性状 量 做好记录 3 定时巡视患者 观察胸管有无滑出 伤口处敷料有无渗血 渗液 4 床头悬挂警示标识 告知引流管脱落的处理方法 做好交接班 5 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 应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引流管 并更换引流装置 6 发生脱管 应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 消毒处理后 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 并协助医师做进一步处理 护理诊断 六 便秘 与手后长期卧床 术口疼痛有关 护理措施 1 指导多饮水 2 超声波治疗 3 适量进粗纤维饮食 4 告知床上活动必要性及方法 护理诊断 七 有感染的危险 与术后创伤 置管有关 护理措施 1 每日更换胸瓶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 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3 监测体温 若有发热 畏寒 胸痛加剧 提示有发生感染的可能 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4 更换胸瓶或转运患者时 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闭引流管 防止漏气或引流液返流 5 协助有效咳嗽 排痰 预防肺不张或肺感染等并发症 6 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概述 胸腔闭式引流管是指放置在胸膜腔用于排除胸腔内积气或积液的管道 停留胸腔引流管还可以达到重建胸腔负压 维持纵膈的正常位置 平衡两侧胸腔压力 最终促使肺复张的作用 1 评估患者病情 需求 合作程度 评估留置引流管目的 引流管留置的时间 患者及家属对引流管知识的知晓度 2 确认引流管置入的位置 做好管道名称 置管时间和刻度标识 3 观察和评估伤口敷料有无渗血 渗液 伤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肿 4 评估患者体位 5 告知患者及家属引流的目的及重要性 促进肺复张的方法 减轻疼痛的方法 意外脱管时患者的紧急应对措施 留置管道期间的注意事项等 6 保持胸腔引流管的无菌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更换伤口敷料或水封瓶时要戴口罩 帽 手套 注意手卫生 清洁插管处 每48 72h以及需要时更换插管处的敷料 更换敷料时使用凡士林纱布 管道与水封瓶接口处要用无菌纱块包裹 并保持干净 每日更换 需要时更换引流瓶或引流袋 7 保持管道的密闭性和有效固定 确认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整个引流系统连接紧密 且固定稳妥 确保引流瓶保持直立状态 水封瓶长管应浸入水中3 4cm 将引流瓶放置于安全处 保持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60 100cm位置 适当留出足够长的管道以便于患者移动 翻身时注意防止管道受压 扭曲 搬运患者或是更换引流瓶时应用两把钳双向夹闭管道 防止气体进入胸腔 8 保持管道的通畅 监测X线报告以确定管道的位置 定期以离心方向挤捏管道 检查管道是否通畅 通过观察引流液的情况和水柱波动来判断引流是否通畅 一般水柱波动在4 6cm 若过高可能存在肺不张 若无波动则是引流不畅或肺已完全复张 观察胸腔积液体征 若患者出现胸闷气促 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症状 应怀疑引流管被血块阻塞 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管的短管 促使其通畅 并与医生协商处理 9 确保引流的效果 观察患者留置管道后的呼吸情况和主诉 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观察胸腔引流液的量 颜色和性状 一般正常引流量为第一个2h为100 300mL 第一个24h约500mL 第一个8h多为血性液 监测管路中液面起伏 液体排出量和漏气情况 监测胸腔闭式引流管路系统中抽吸瓶内气泡溢出处和水柱波动情况 观察插管处周围及其他部位有无出现皮下气肿 捻发音 皮肤有无渗液 红肿 观察体温和白细胞的变化 有无感染征象 10 促进肺复张 尽早拔管 采取半卧位或患侧卧位 有利于呼吸 减轻健侧肺的受压 每2h协助患者做咳嗽 深呼吸并翻身拍背一次 促进痰液排出 每日多活动术侧上肢 做抬手 过肩 摸对侧耳等动作 防止肩关节粘连 鼓励患者尽早离床活动 按医嘱使用雾化吸入以稀释呼吸道痰液 促进肺复张 必要时使用呼吸训练器或吹气球以促进肺复张 11 减轻患者疼痛 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 用软枕双手交叉抱在胸前 轻轻用力按压 以保护伤口 减少疼痛 避免各种引起管道牵拉的动作 练习腹式节律深呼吸 分散患者注意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