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通史复习 中国史世界史 古代史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近代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现代史 过渡时期 探索时期 文革十年 新时期 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 14 16C 工场手工业时期 17 19C初 蒸汽时代 19C初 19C60 70S 电气时代 20C初 20C40 50S 信息时代 二战后至今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指鸦片战争前的历史从大约170万年前开始 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结束 其间经历了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社会发展阶段 中国古代史 按社会形态划分 原始社会 170万年前 公元前2071年奴隶社会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476年 夏商西周春秋 封建社会 公元前475年 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 按朝代划分1 先秦时期 原始社会 三代 春秋战国 2 秦汉时期3 三国 两晋 南北朝时期4 隋唐时期5 五代 辽 宋 夏 金 元时期6 明清时期 阶级社会 1 战国时期 前475年 前221年 封建制度确立阶段 2 秦汉时期 前221年 220年 封建社会初步发展阶段 3 魏晋南北朝 220 589年 分裂 民族融合 4 隋唐时期 581 907年 封建社会繁荣阶段 5 宋元时期 907 1368年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经济重心南移 6 明清时期 1368 1840年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封建制度日益衰落 封建社会 公元前475年 1840年鸦片战争前 禅让制 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制度 公天下 公有 氏族公社所有 神农传说 制耒耜 教民劳作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纺织业 葛 麻 丝织出现 掌握青铜制造技术 陶器 如彩陶 白陶 黑陶 以物易物 文字 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生产力水平低下 中华文明的起源 生产工具 石器 耒耜 水利工程 大禹治水 彩陶画 鸛鱼石斧图 阶段特征 史实整合 重点与热点 第一讲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 先秦时期 一 先秦时期 阶段特征 先秦时期 远古 公元前221年 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阶段 是国家产生和制度初创的重要时期 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1 王位继承 世袭 家天下 2 西周分封制 3 西周宗法制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国有 井田制 耕作方式 石器锄耕 生产工具 仍以耒耜为主要农具 少量的青铜 水利 纺织业 织机 提花织物 冶炼业 商周青铜时代 西周铁器 原始瓷器 工商食官 职业商人 贝 商朝 工商食官 西周 文字 商朝甲骨文 比较成熟的文字西周金文学在官府诗歌发展 1 土地制度 2 农业 3 手工业 4 商业 生产力水平提高 国家产生和完善 前2070 前771 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2 它是属于什么社会性质的王朝 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 3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4 王位世袭制确立的朝代 人物 传承方式 5 观察禹的两幅装束 其身份和地位有何变化 6 从书上甲骨文的卜辞来看反映王权带有什么色彩 由部落联盟的首领变为夏王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王权和神权相结合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和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 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 城郭沟池以为固 故谋用是作 而兵由此起 禹 汤 文 武 成王 周公 由此其选也 1 两段材料分别描述了什么政治制度 简单阐述理由 2 有人说 禅让制体现了一定的民主 王位世袭制体现了一定的专制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评判标准 经济决定政治生产关系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 最根本 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商朝 1 王位世袭制 2 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 设有相 卿士等掌管政务 地方 封侯和伯 定期向商王纳贡 奉命征伐 3 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 王权具有神权色彩 内外服制度 基本方式 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族首领成汤灭夏 建立商王朝 内服 王畿 商王直接控制的区域 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内服 夏商的政治制度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影响 孔子说 殷因于夏礼 所损益 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 可知也 意思是说商朝继承了夏朝制度而稍有变化 周朝又继承商朝制度而略有调 反映了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 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西周政权的建立和灭亡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伐纣灭商 建立周朝 史称西周 都城镐京 陕西西安 周朝末年 王室衰微 西部少数民族来犯 公元前771年 周幽王被杀 西周灭亡 周平王东迁 东周开始 西周的重要政治制度 1 分封制 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 简称封建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封给同姓亲族 功臣 古代帝王的后代 广建诸侯国 以拱卫王室 2 宗法制 根据父系血缘的亲疏 确立起一套土地 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3 礼乐制 在衣 食 住 行等方面规范贵族身份地位的制度 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 默写 背诵提示 目的 对象 内容 受封者的义务 权利 社会结构 作用 分封制 狭义 西周实行 春秋战国遭到破坏 1 目的 2 对象 3 内容 4 受封者的义务 权利 5 分封制的结构 6 作用 巩固统治 同姓亲族 功臣 先代贵族 封建亲戚 以蕃屏周 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 朝觐述职 积极 消极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如设置官员 建立军队 收税等 土地和人口 巩固统治 加强了 开发了 扩大了 诸侯享有较大独立性 导致春秋战国的割据混战 西周分封 根据教材第5页及上图 将封国归类 王室贵族 先代贵族 对象 功臣 燕 鲁 卫 晋 吴 杞 宋 许 陈 楚 齐 阅读材料 探寻分封制的走向 材料二 天子适诸候曰巡狩 诸候朝于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 则贬其爵 再不朝 同削其地 三不朝 则六移之 孟子 告子 材料三 周 王夺郑伯 郑庄公 政 郑伯不朝 秋 王以诸候伐郑 郑伯御之 周 王卒大败 祝聃 郑庄公臣下 射 周 王中肩 摘自 左传 1 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 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有何历史影响 2 该制度在周初巩固了统治 后期却造成分裂割据 导致此情况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 造成春秋时期诸候争霸 生产力的发展 广义的分封制 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 后来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制 存在诸侯王 例如溥仪的父亲载沣就是醇亲王 但诸侯王已多不掌握封地的政权和军权 封国的官吏全由中央任免 练习 明初 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 随后 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 最后占领南京 夺取帝位 此事说明当时 A 实行了内阁制B 设立了军机处C 实行了分封制D 郡县制受到挑战 分封制与外服的不同 商代的征伐 只不过迫使叛逆者屈服 尚未有把被征服地区的土地人口授予自己的亲戚子弟统治的史实 而周人的各封国却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不同族人混居在一起的现象 沈长云 上古史探研 分封制 周武王修改了内外服制度 大举实行分封 1 概念 2 特点 宗法制 以父系血缘 嫡长子继承制 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通过血缘的亲疏确定权力的大小 保证贵族世袭特权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强化王权 族权与政权结合 家国一体 4 当时的作用 3 大宗 小宗关系 家族关系 政治隶属关系 5 对当今的影响 积极 有利于发扬尊敬祖先的传统 有利于民族团结 社会安定和祖国统一 消极 任人唯亲 传宗接代方面 容易出现重男轻女的现象 礼乐制 1 内容 体现等级有差 贵贱有序 2 举例 鼎 权力的象征 王九鼎 诸侯七鼎 卿大夫五鼎 士三鼎 死 的称呼 天子 驾崩诸侯 薨 hong 卿大夫 卒士 不禄平民 奴隶 去世 3 目的 维护宗法分封制度 夏商两代往往宣称王即是神 用迷信来维护王权 而西周崇尚周礼 神秘色彩减弱 是一种进步 周礼也是儒家思想的源头 分封制 宗法制与礼乐制度的关系 互为表里 相辅相成 紧密结合 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礼乐制度是维护分封宗法制的工具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属于贵族政治 2 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3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井田制 性质 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演变 开始于商 盛行于西周 瓦解于春秋 废除于战国瓦解的原因 生产力的提高 铁犁牛耕的使用 三年 周 幽王得褒姒 爱之 欲废申后 并去太子宜臼 以褒姒为后 以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 周太史伯阳读史记 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 曰 周亡矣 史记 周本纪 1 材料中为什么 周太史 发出 周亡矣 的感叹 4分 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二中所反映的制度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1 周幽王的行为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 动摇了西周的统治 2 作用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世袭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 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 材料所引用的史料属于哪一类 2分 答 二手史料 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 尽量选取第一手 原始 史料 1 第一手史料 直接资料 原始资料 即历史人物 事件 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 特别是当时的实物 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况 如原始文件 档案 信函 日记 照片 文物古迹和其它实物等 注意 实物也需考证真伪 2 第二手材料 间接资料 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 转述 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 包括当事人口述历史 文艺作品 传说等 史料价值高低排列 实物 官方文献资料 第三方民间日记 当事人口述历史 文艺作品 传说 2009山西12 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 氏于国 则齐鲁秦吴 氏于字 则孟孙叔孙 氏于居 则东门北郭 由此推论 司马 司徒等姓氏应源自A 官名B 爵位C 谥号D 行业答案 A如题干所示 以国名为氏 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齐 鲁 吴 秦等 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以居住地为姓 如东门 北郭等字 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而对于司马 司徒等字词则属于古代的官职 所以这些姓氏是以官职为氏 1 2015 湖南衡阳三模 24 先秦盛行 天子建国 诸侯立家 卿置侧室 夫有贰宗 士有隶子弟 庶人工商各有分亲 皆有等衰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A 政权借助族权B 封建等级森严C 中央集权确立D 社会分工明确2 西周时期的学校实行 六艺 教育 所谓六艺是礼 礼仪规范 乐 举行各种仪式时的音乐舞蹈 射 射箭 御 驾车 书 书写 数 计算 其中礼 乐是核心 而教师则由政府中的礼官和乐官及军队中的高级军官担任 关于上述西周时期的教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标B 具有学在民间的特点C 体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D 教学内容以儒学为核心 3 2015 江西赣州高三适应性考试 24 山东素有 齐鲁之邦 之称 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 但山东的简称是鲁 而不是齐 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 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 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B 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C 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D 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4 2015 湖北天门高三四月调研 24 王国维在 殷周制度论 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 任天者定 任人者争 定之于天 争乃不生 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B 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C 所谓 天 就是天理D 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 知识整合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夏商 西周 分封制 重点 宗法制 重点 王位世袭制 相 卿 师等的设立 内外服制 特点 作用 内容 破坏 内容 特点 作用 礼乐制 夏商周三代主要统治中心的变化 毫 殷 河南 商 阳城 河南 夏 洛邑 河南 东周 镐京 西安 西周 1 王位继承 世袭 家天下 2 西周分封制 3 西周宗法制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国有 井田制 耕作方式 石器锄耕 生产工具 仍以耒耜为主要农具 少量的青铜 水利 纺织业 织机 提花织物 冶炼业 商周青铜时代 西周铁器 原始瓷器 工商食官 职业商人 贝 商朝 工商食官 西周 文字 商朝甲骨文 比较成熟的文字西周金文学在官府诗歌发展 1 土地制度 2 农业 3 手工业 4 商业 生产力水平提高 国家产生和完善 前2070 前771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走向崩溃 平王东迁 王畿缩小 王室落入诸侯的卵翼之下 周天子地位大为降落 大国兼并小国 卿大夫夺位 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各诸侯纷纷称 王 礼崩乐坏人才的流动方式 中央集权政制流行 有计划地抑制血缘贵族如楚国吴起 秦国商鞅 世卿世禄制 春秋战国时期 东周 周王室力量衰微 宗法制分封制瓦解 诸侯争霸 生产力进步 铁犁牛耕 井田制瓦解 确立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小农经济形成 重农抑商 百家争鸣 形成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诗经 楚辞 浪漫主义 司南 石氏星表 社会变革 政局动荡 经济发展 民族融合 前770 前476 前221年 春秋战国 时间线索前771年 犬戎攻破镐京 西周灭亡 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 史称东周 春秋时代开始 公元前476年 春秋结束 公元前475年 进入战国时期 标志 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春秋战国 春秋王室衰微 宗法分封制原则遭到破坏 为争夺土地 人口和霸权 各诸侯之间进行争霸 出现春秋五霸 齐桓公 管仲改革 尊王攘夷 晋文公 城濮大战 楚庄王 问鼎中原 吴王阖闾 孙武 越王勾践 勾践尝胆 但此时战争规模不大 旧观念有一定的约束力 战国兼并战争 战争规模变大 动荡剧烈 变革加快 旧观念完全丧失约束力 诸侯纷纷称王 各国变法图强 君主集权成为潮流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 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 是古代农业基本特点3 是古代农业基本模式 铁犁牛耕 3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A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B 石器锄耕 刀耕火种 铁犁牛耕C 铁犁牛耕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D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刀耕火种 答案 A 耕作技术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制 垄作法 代田法 耕耙耱和耕粑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 东周 周王室力量衰微 宗法制分封制瓦解 诸侯争霸 生产力进步 铁犁牛耕 井田制瓦解 确立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小农经济形成 重农抑商 百家争鸣 形成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诗经 楚辞 浪漫主义 司南 石氏星表 社会变革 政局动荡 经济发展 民族融合 前770 前476 前221年 井田制 土地公有制 土地国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 君主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制度的演变 公有制 私有制 1 原始社会 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 土地归公社所有 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 土地属于国家 国王所有 层层分封 不得买卖和转让 集体耕种 土地制度的演变 生产力水平低 3 春秋战国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瓦解的原因 鲁国 初税亩 实质就是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 秦商鞅变法 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生产力发展 铁犁牛耕出现 私田大量出现 根本 周王室衰微 兼并战争频繁 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井田制上的劳动力减少 各国的税制改革直接 推动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 这种土地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2000多年B 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 大量兼并土地 激化社会矛盾C 封建社会前期 适应生产力发展 促进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但后期 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 封建土地私有制 影响 土地兼并现象出现 原因 抑制土地兼并现象 措施 思考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为什么会出现土地兼并现象 土地兼并会带来什么社会问题 古代封建政府对此采取什么措施 有效吗 原因 社会问题 抑制措施 没效 因为封建社会承认土地私有 北魏至唐前期 均田制明后期 按人丁和田亩收取赋税 土地私有 两极分化 社会矛盾激化 农民起义 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危胁统治 公元前594年 鲁国实行 初税亩 规定不论 公田 私田 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 这一税制改革A 是 重农抑商 政策的具体体现B 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C 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D 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 1 2009年1月广州市高三调研 在我国古代 社稷 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 社 指土地之神 稷 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 反映了我国古代A 非常重视祭祀B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 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 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 马克思指出 东方小农 不能自己代表自己 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 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 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 上述情况从一个角度说明A 东方小农在思想上信奉皇权主义B 封闭的环境和农耕经济促使专制的产生C 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D 儒家学说是中国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 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 是古代农业基本特点3 是古代农业基本模式 铁犁牛耕 精耕细作 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 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劳动 采用新技术 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农业生产体系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 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精耕细作的含义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铁犁 耦犁犁壁 耧车 播种工具 可开沟和播种 曲辕犁 传统犁基本定型 2 水利工程的兴修 都江堰汉代的漕渠 白渠 3 灌溉工具的改进 曹魏的翻车 唐朝的筒车 宋朝的高转筒车 明清的风力水车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 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 是古代农业基本特点3 是古代农业基本模式 铁犁牛耕 精耕细作 小农经济 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经济 没有商品交换 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的需要 是商品经济的对立面 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 封建社会及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商品经济是一种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是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 市场经济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价格机制所引导 属于商品经济的一种 计划经济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半殖半封 社会主义 自然经济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小农经济 自然经济 生产力低下 自给自足 很少商品交换 小农经济 以家庭为单位 种植业和手工业相结合 男耕女织 精耕细作 1 时间 2 条件 产生 春秋战国时期破产 鸦片战争后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入侵 小农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3 特点 1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2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 男耕女织 3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4 精耕细作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 铁犁牛耕出现和普及 2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4 弱点 分散性 落后性 封闭性 脆弱性 消极 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社会发展经济基础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积极 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是中国落后的根源 5 小农经济的评价 在封建社会前期 基本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廉价商品大量涌入 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6 小农经济的破产 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 什么因素可能会影响小农经济的发展 铁犁牛耕推广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 农品种的增加和引进 科技的进步 如天文 历法 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封建政府的扶植 重农抑商政策 水利工程 沉重的赋税 封建王朝的剥削 天灾人祸 抵抗灾害能力差 脆弱性 土地兼并的严重 人口增加 春秋战国时期 东周 周王室力量衰微 宗法制分封制瓦解 诸侯争霸 生产力进步 铁犁牛耕 井田制瓦解 确立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小农经济形成 重农抑商 百家争鸣 形成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诗经 楚辞 浪漫主义 司南 石氏星表 社会变革 政局动荡 经济发展 民族融合 前770 前476 前221年 中国古代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1 春秋战国的商业 2 重农抑商 政策 产生 原因 表现 贬低商人地位 限制经营范围 重税 限制对外贸易 评价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繁荣 打破 工商食官 战国时期的商鞅 首创 变法 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保护小农经济 巩固封建统治 封建社会初期保护了农业生产 保证了赋税收入 巩固了封建统治 明清时期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是中国在近代落后的重要原因 商人出现和商业兴起 工商食官 打破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 出现大商人 西汉武帝 货币官铸 盐铁酒专卖 官营贩运 管控物价 加重商税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对外贸易 西汉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隋修大运河 商业中心 洛阳 长安 扬州 益州 农村集市贸易 柜访和飞钱 空前繁荣 如 清明上河图 纸币 交子 瓦子 夜市早市 草市 农村 市镇 四大名镇 大都 国际性大都会 城镇商业繁荣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出现商帮 区域性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对外贸易 广州十三行 海禁 闭关 对外贸易 海上瓷器之路 广州设市舶使 对外 泉州世界第一大港 对外贸易发达 贸易税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劝课农桑 鄙视工商垄断盐茶 加重商税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下列业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中外贸易发展起来 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集镇和夜市兴盛A B C D D 课堂检测1 乔家大院 晋商 徽商 等电影 电品使明清的 商帮 走入人们的视野 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商业群体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政府大力支持B 具有地域性C 长途贩运活动为主D 白银广泛流通为条件 A 2012 天津高考 马可 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 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 乃至此刺桐港者 则有船舶百余 刺桐 是指A 泉州B 广州C 扬州D 庆元 A 1 含义 百家 数量多 争鸣 争论和辩难 2 形成原因 经济 政治 阶级 思文 百家争鸣 局面的形成 根本 生产力发展 社会大变革 生产力发展 井田制崩溃 封建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安全监察人员复习提分资料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初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报告
- 职业素养演讲稿
- 畜牧饲料替代品种的生理响应研究
- 中衡精装合同7篇
- 正版职工合同5篇
- 【正版授权】 ISO/IEC 29168-2: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Part 2: Procedures for the object identifier resolution system operational agency
- 食品添加剂厂合同执行细则
-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现状及优化措施》6000字(论文)】
- 【《浅谈中小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威海S就业集团为例》6800字(论文)】
- 第08讲+建议信(复习课件)(全国适用)2026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讲练测
- 2024广东省产业园区发展白皮书-部分1
-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知识考核试题
- 2025四川蜀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6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任务一切中断时的接发列车办法授课颜保凡课件
- 情侣合伙开店合同范例
- 智能IT运维监控平台解决方案
- 山东大学工程流体力学(杜广生)课件第5章 粘性流体的一维流动
-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技术建议书
- 800 稳定大底
- 金属结构制造与安装-第七章平板钢闸门的安装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