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措施20130715.doc_第1页
防雷措施20130715.doc_第2页
防雷措施20130715.doc_第3页
防雷措施20130715.doc_第4页
防雷措施20130715.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煤平朔井工二矿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为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抢、抢重于救、常备不懈”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防止或减少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井工二矿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一、雷电成因雷电是大气中自然放电现象,一般叫闪电,它的形状分为线状、带状、片状和球状。按空间位置可分为雷云之间和雷云对大地之间两类。前者发生在高空,对人类危害较小,后者为发生在雷云对大地间的落地雷,尤其是负极性落地雷,对人体和设备危害最大,是造成煤矿变电所雷击事故的主要来源。雷电与雷云的存在分不开,在天气闷热时,热空气上升到高空遇到冷空气,水蒸汽结成水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与继续上升的热空气发生碰撞出现水滴分离形成微细水滴,这些水滴随风吹聚形成带负电的雷云,雷云是产生雷电放电的前提。负极性的落地雷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先导放电 当天空中有带负电电荷的雷云时,由于感应作用,地面和地面物体都带上正电荷,雷云中某处电荷较多就使该处附近电场强度增大,增大到一定值时,就使空气绝缘被破坏,开始出现游离,形成先导放电通路,方向从雷云向大地逐级发展(放电速度约数10km/s),向下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地面物体可能产生向上的先导,它影响下行先导的发展方向和雷击点的方位。 2 、主放电 下行先导的极高电位和上行先导的感应电荷与大地距离较小,在电场强度足够大时,就使剩余的空气隙被击穿,游离出来的电子很快流入大地,大量地面电荷迅速冲向雷云,就会产生很强的光亮和巨大的雷声。主放电电流极大,大多数雷电流瞬间幅值约数10kA,少数可达数百千安。剧变的雷电流产生过渡过程,形成雷电冲击波,使雷击点周围的磁场出现很大的变化。虽然主放电时间只有几十微秒,但破坏作用极大,造成人畜伤亡、建筑物和设备损坏及引起火灾。 3 、余辉放电主放电后,雷云中的剩余电荷按通路持续流入大地,形成余辉放电,放电电流随时间的延长而快速减小,只需几毫秒放电就结束了。在存在多个雷云中心时,还会出现重复放电,只是放电电流小多了。二、雷电类型 1 、直击雷:雷云和大地之间的放电叫直击雷,雷击时,流过被击物的电流极大,对电气设备会造成最大威胁。2、感应雷:感应雷也叫雷电感应或感应过电压当雷云与大地放电后线路中的电荷失去束缚,以雷电波的形式向导线两侧流动,这种过电压是由静电感应引起的,电磁感应也可引起感应过电压。3、球形雷:球形雷是雷电发生时形成的发红光或白光的火球,球形雷很少见,它是由特殊的带电气体形成的能够从门、窗、烟囱等信道进入室内。4、雷电侵入波:是雷电时,在架空线路上或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路和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的雷电波。三、雷电危害1、破坏:由于雷电的冲击电压高达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伏,可以毁坏电气设备的绝缘,烧毁电线,引起火灾,爆炸事故,造成大规模停电,绝缘损坏后,增加了触电和危险性。2、量的破坏:当巨大的雷电流通过导体时,将转换成大量电能,造成金属导体过热甚至熔化,引起火灾或爆炸,若雷击在易燃物上,更易造成危险。3、质的破坏:由于巨大的雷电流通过被击物时,被击物缝隙中和气体受热剧烈膨胀,水分急剧蒸发为大量气体,使被击物损坏或爆炸,雷击时产生的气浪也有较大的破坏作用。四、成立矿井防雷电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组织结构组 长:姜玉连(矿长)、丁名雄(书记)副组长:张立海(总工)、李敬周(安全矿长)、马守峰(机电矿长)、潘军(生产矿长 ) 成 员:李鑫金、刘国志、李欣荣、刘海龙、张平、王永春、贺永强、李正东、王伟明、曹永胜、乔春明、张国华、救护队队长、急救站站长等各部门职能部室成员。领导小组职责1、 成立防雷电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负责人、各成员以及各自的职责,协调各部门和人员处理进行雷电灾害事件。 2、在最短时间内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物资资金到位、救援人员到位,确保高效妥善处理灾情。3、建立健全雷电灾害报告制度,在遭受雷电灾害后应及时向上级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报告灾情,并协助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工作,分析雷电灾害事故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4、要加强防雷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员防雷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5、对违反法律法规导致雷击责任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6、发生雷击事故时,一方面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损失控制到最小,一方面要向上级领导部门和气象部门报告,保护好现场,协助有关技术人员到现场勘察、取证,分析事故原因,提出解决方法。五、防雷电具体措施及分工领导小组各成员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和管理区域做好相关的应急处理工作。各单位应加强对防雷设施的检查维护,如发现防雷设施损坏的,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及时处理。根据业务分工不同,现就措施安排如下:机电队:1、加强对地面重要地点(办公楼、场上皮带栈桥、驱动机房等)和重要设施(通风机、高架路灯、变频器等)进行防雷设备定期巡查,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及时检修,对失修的防雷设施必须进行及时跟换。加强对绝缘薄弱点的保护。2、对通讯机房、风机房、注氮车间等各高低压配电室加强巡查力度,并定期对防雷设备进行测试,对各重要场所供电电源加装防雷器。3、对入井高压电缆加装防雷装置,且避雷器接地电阻不得大于5欧姆。由地面入井的轨道、管路、铠装电缆外皮,必须在井口附近设置不少于两道接地,地电阻不得大于5欧姆,两道接地之间距离不少于20米。4、通讯电缆、光缆入井必须安装防雷装置,在机房加装信号避雷器,且避雷器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欧姆。提高供电线路及通讯线路本身的绝缘水平。通风队:1、 加强矿井通风管理和定期洒水降尘,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尘堆积。其它关闭矿井入井金属物体必须拆断、隔离,防止井下引起瓦斯、煤尘以及火灾等灾害。2、 加强对安全监控系统维护,对于入井安全监控电缆、光缆进行全面检查,保证安全监控系统运行正常。 3、加强对主通风机巡查力度,对风机运行状况、风速、井下压力等情况井下全面排查。安监部:1、 加强防雷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员防雷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2、加强巡查力度,对防雷设备及设施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及时进行整改。对违反规定导致雷击责任事故的,要根据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3、发生雷击事故时,一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损失控制到最小,保护好现场,协助有关技术人员到现场勘察、取证,分析事故原因,提出解决方法。设备管理部:1、 建立健全防雷电管理制度,并积极协调助气象主管机构对我矿建筑物,各配电室防雷设施的检测鉴定工作。2、 在遭受雷电灾害后应及时向上级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报告灾情,并协助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分析雷电灾害事故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3、 对于防雷设备采购及防雷设施工程的施工进行全面负责。确保防雷电设备设施及时到位,备品备件齐全。调度室:1、 加强对雷雨天气预测预报的情况,如遇严重灾害天气,必须停止井下作业,井下不得安排人员入井。在遇严重打雷时必须撤出井下作业人员,切断重要设备的电源,以防止雷击损坏。2、 发生雷击事故时,一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损失控制到最小,一方面要向上级领导部门和气象部门报告。6、 个人防雷电及救治方法:个人雷雨天注意事项:1、雷雨天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2、雷雨天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3、雷雨天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4、雷雨天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救治方法:如果出现了因雷击昏倒而“假死”的状态时,可以采取如下的救护方法; 1、 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雷击后进行人工呼吸的时间越早,对伤者的身体恢复越好,因为人脑缺氧时间超过十几分钟就会有致命危险。如果能在4分钟内以心肺复苏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