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语文试卷(全9)1.doc_第1页
湖南师大语文试卷(全9)1.doc_第2页
湖南师大语文试卷(全9)1.doc_第3页
湖南师大语文试卷(全9)1.doc_第4页
湖南师大语文试卷(全9)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诗是( D ) A、国风 B、大雅 C、小雅 D、颂2、我国古代早期文人五言诗的典范作品是( C ) A、诗经 B、楚辞 C、古诗十九首 D、汉乐府3、通篇用比体表达应试前复杂心理的作品是( A ) A、闺意上张水部B、再别康桥 C、短歌行 D、西塞山怀古 4、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是( C ) A、杜牧 B、刘禹锡 C、白居易 D、柳宗元5、在艺术上具有叙事、议论互为表里特色的诗作是( B ) A、闺意上张水部 B、西塞山怀古 C、行行重行行 D、蒹葭 6、词多写都市繁华及倚红偎翠的生活,尤善表达羁旅行役之苦的北宋词人是( D ) A、苏轼 B、王安石 C、李清照 D、柳永7、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女主人公崔鸳鸯最担心张生( B ) A、文齐福不齐 B、停妻再娶妻 C、崔老夫人赖婚 D、郑恒求配8、汤显祖的戏曲作品今合称为( A ) A、临川四梦 B、玉茗棠集 C、牡丹亭 D、还魂记9、属于“新月派”的诗人是( C ) A、余光中 B、舒婷 C、徐志摩 D、郭沫若10、以整体寓言构文形式来阐发深微玄奥的哲学道理的作品是( B ) A、三王墓 B、秋水 C、徐文长传 D、前赤壁赋 1、D 2、C 3、A 4、C 5、B 6、D 7、B 8、A 9、C 10、B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6分,多选少选不给分)1、高晓声创作的“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 ) A、李顺大造屋 B、“漏斗户”主C、陈奂生上城 D、陈奂生转业 E、陈奂生包产2、欧阳修论文反对宋初浮艳文风,提出文章应( ) A、明道 B、致用 C、事信 D、言文 E、缘情3、诗经的艺术特点有( ) A、以四言为主 B、常用重章叠句 C、广泛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D、大量运用神话传说 E、想像丰富 1、BCDE 2、ABCD 3、ABC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蒹葭: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2、短歌行: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 3、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 4、春江花月夜: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5、秋兴八首(其一):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 6、鹧鸪天: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拢两依依 。 7、再别康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 8、民歌: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 1、所谓伊人 2、唯有杜康 3、越鸟巢南枝 4、不知乘月几人归 5、孤舟一系故园心 6、旧栖新垅两依依 7、不带走一片云彩 8、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四、词语解释题(每小题1分,共8分)1、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表:特出2、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阑干:纵横3、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丑:鄙陋4、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 绐:欺骗5、直夜溃围南出。 直夜:当夜6、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 阕:终了7、莫邪子名赤,比后壮。 比:等到,及至8、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殆:恐怕,大概 1、表:特出 2、阑干:纵横 3、丑:鄙陋 4、绐:欺骗 5、直夜:当夜 6、阕:终了 7、比:等到、及至 8、殆:恐怕、大概五、简析题(28分)1、关于八声甘州,回答下列问题: (1)试指出关合上下片的词句。(2分) (2)试分析“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句的情感内涵。(2分) (3)词的上片抒情有何特色?(6分) (1)“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2分) (2)江水无语,可谓言外有意,寄托了词人青春不再,人生如寄的感伤。(2分) (3)词的上片借景抒情,以层层铺叙的手法,描绘登高所见之景。开头以一“对”字领起,先总写清秋江天之寂寥;继起霜风、关河、残照之景,作气氛渲染;“红衰翠减”,更见一片萧瑟;江水无语,则寄托词人青春不再的感伤。写景中浸染了词人浓重的人生感叹。(6分)2、关于梅圣俞诗集序,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本文的结构特点。(4分) (2)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 请回答:这一段文字的意思是否与作者提出的“穷而后工”的观点形成矛盾,你如何理解?(4分) (1)本文以“穷而后工”发端,统领全文,并以它作为内在的结构线索,从而将说理,写人、论诗合为一体,言简意赅,神完气足。(4分) (2)不矛盾。作者虽深知梅诗之工得力于“穷而后工”这一普遍规律,但他又衷心希望友人能仕途通达、生活顺利,这里用假设和希望的口吻表达了对梅圣俞的深切同情。(4分)3、关于林黛玉的学习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提出了一种什么样的学习方法?(4分) (2)宋代的黄山谷曾说:“大率学者喜博而常病不精”,请就“博”与“精”谈谈你的看法。(6分) (1)从“精于开始”的学习方法。(4分) (2)言之成理即可。(6分)六、作文(40分) 请以“由徐文长想到的”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题目可自拟。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诗经中的民歌多集中于( A )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颂2、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D ) A、杜甫 B、陆游 C、苏轼 D、屈原3、文选的编者是( ) A、刘勰 B、朝廷乐府机构 C、萧统 D、钟嵘 4、春江花月夜的结构中心是( B ) A、江 B、月 C、花 D、夜 5、在艺术上博采众长、各体兼备的诗人是 ( B ) A、李白 B、杜甫 C、苏轼 D、陆游 6、再别康桥选自( C ) A、志摩的诗 B、翡冷翠的一夜 C、猛虎集 D、云游 7、下列诗作中,以结构形式相同的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推进诗意表达的现代诗是( D ) A、再别康桥 B、一念 C、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D、民歌8、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 A ) A、史记 B、庄子 C、汉书 D、资治通鉴9、前赤壁赋属于( B ) A、骚体赋 B、骈赋 C、律赋 D、文赋10、搜神记属于( B ) A、志人 B、志怪 C、传奇 D、话本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6分,多选少选不给分) 1、新月派的“三美”主张包括( B CD ) A、意象美 B、音乐美 C、绘画美 D、建筑美 E、情感美 2、诗经中主要采用的表现手法有( ABC ) A、赋 B、比 C、兴 D、风 E、雅 3、下列诗句中属于对偶句的是( AB ) A、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B、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C、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D、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E、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BCD 2、ABC 3、A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蒹葭: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 2、短歌行: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 3、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 与君生别离 。 4、春江花月夜: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5、闺意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 6、念奴娇过洞庭: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 。 7、再别康桥: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 8、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呵,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1、白露未晞 2、人生几何? 3、与君生别离 4、江天一色无纤尘 5、画眉深浅入时无 6、表里俱澄澈 7、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8、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四、词语解释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右:迂回曲折 2、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掇:拾取 3、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可怜:可羡 4、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恁:如此 5、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将息:休息 6、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笃:拘限 7、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期:约定 8、王大怒,使相之。 相:察看 1、右:迂回曲折 2、掇:拾取 3、可怜:可羡 4、恁:如此 5、将息:休养、调理 6、笃:固、拘限 7、期:约定 8、相:察看五、简析题(28分)1、关于秋兴八首(其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诗悲秋的含义有哪些方面?(3分) (2)说明此诗前三联借景抒情的不同特点。(6分) (1)悲秋是古代诗歌中习见的主题,杜甫此诗,由悲自然之秋到悲人生遭际之秋和悲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含蕴深厚。(3分) (2)全诗绘景抒情联系密洽,浑然一体。 首联融情入景,写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引起流寓在外的伤悲情怀。 颔联象征寓意,写望中的巫峡景象,骇浪滔天,阴云匝地,暗寓时局动荡和心潮翻卷,象征着国运黯淡和心情沉闷。 颈联移情于景,借“丛菊两开”、“孤舟一系”展开联想,抒发羁旅外地的伤感,彰显乡思之深长浓烈。(6分)2、关于徐文长传,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本文结构上的特色。(3分) (2)作者在文末感叹徐渭“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1)本文紧扣一个“奇”字,围绕徐文长“人奇”、“才奇”、“事奇”来构架全篇,精心选材,突出个性特征,不求事件完整,因而全篇虽记事纷杂,却不失骨力遒劲,神气凝聚。(3分) (2)表露出作者对徐谓才气的由衷钦佩及对其潦倒终生、癫狂自戕的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5分)3、关于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回答下列问题: (1)本诗是怎样运用意象组合刻画祖国形象的?试结合诗作具体分析。(5分) (2)诗人在本诗的四个章节中是怎样逐层递进地抒发情感的?(6分) (1)本诗通过多组意象的组合,来刻画祖国形象,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全诗共分四节,每一节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包蕴着特定思想感情的意象群。以第一节为例,“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所组成的意象群,其共有的陈旧、颓败、贫瘠、阻滞的整体色彩,处处都在展现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给予祖国的沉重负载,虽无一词一句的现实描述和直抒胸臆,读者却能联系自己所了解的史实而深受感染。(5分) (2)全诗四个章节,情感逻辑层次清晰。从为祖国苦难的过去而悲伤,为祖国的希望未能实现而遗憾,到为祖国的新生和美好的未来而欢呼,决定为祖国的富饶、荣光、自由而献身,大致构成了一种逐层演进的关系,由沉重到热烈,由抑到扬,最后达到了高潮。(6分)六、作文(40分) 前赤壁赋中有这样的文字:“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请据此提炼观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古诗十九首之名最早见于( ) A、汉乐府 B、诗经 C、楚辞 D、文选 2、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人是( ) A、元稹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3、下列作品中有“千字律诗”之称的是( ) A、长恨歌 B、春江花月夜 C、山鬼 D、登金陵凤凰台 4、大量制作慢词,推动词体发展的词人是( ) A、李清照 B、柳永 C、贺铸 D、苏轼 5、下列作品中参酌运用赋、比、兴表现手法的词作是( ) A、八声甘州 B、踏莎行 C、鹧鸪天 D、声声慢 6、词“别是一家”之论出自( ) A、词论 B、漱玉词 C、人间词话 D、苏东坡集 7、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概括全篇主旨的是( ) A、妙处难与君说 B、表里俱澄澈 C、肝胆皆冰雪 D、不知今夕何夕 8、成语“贻笑大方”出自( ) A、陈情表 B、前赤壁赋 C、登西台恸哭记 D、秋水 9、王实甫西厢记的故事来源于( ) A、李娃传 B、柳毅传 C、会真记 D、长恨歌 10、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作家是( ) A、袁宏道 B、徐谓 C、汤显祖 D、李贽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D 2、C 3、A 4、B 5、C 6、A 7、B 8、D 9、C 10、A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6分,多选少选不给分。) 1、陈子昂论诗的主张有( ) A、反对齐梁浮艳诗风 B、倡导新乐府运动 C、倡导对偶 D、提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 E、穷而后工 2、下列典故出自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的有( ) A、长安父老 B、新亭风景 C、平泉草木 D、东山歌酒 E、绿野风烟 3、在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中,用来刻画苦难祖国形象的意象有( ) A、挂着眼泪的笑涡 B、失修的路基 C、破旧的老水车 D、干瘪的稻穗 E、雪白的起跑线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6分,多选少选不给分。) 1、AD 2、ABCDE 3、BCD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踏莎行:驿寄梅花, 。 2、短歌行: ,乌鹊南飞。 3、登金陵凤凰台:三山半落青天外, 。 4、西塞山怀古: ,山形依旧枕寒流。 5、八声甘州:不忍登高临远, ,归思难收。 6、鹧鸪天: ,头白鸳鸯失伴飞。 7、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 第2页共6页 8、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鱼传尺素 2、月明星稀 3、一水中分白鹭洲 4、人世几回伤往事 5、望故乡渺邈 6、梧桐半死清霜后 7、点点滴滴 7、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四、词语解释词(每小题1分,共8分) 1、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参差: 2、歌数阕,美人和之。 阕: 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望洋: 4、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往: 5、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 良: 6、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信心: 7、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 拟: 8、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掇: 四、词语解释词(每词1分,共8分) 1、参差:仿佛 2、阕:乐曲终了一次为一阕/终了 3、望洋:仰视的样子 4、往:流失 5、良:的确、确实 6、信心:任意 7、拟:比准、对准 8、掇:选取五、简析题(28分) 1、关于诗经蒹葭,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这首诗的意境是朦胧的?(5分) (2)分析重章叠句的形式在本诗中所起的作用。(4分) 1、(1)这首诗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为中心意象,营构了一种追求而不得、可望不可即的意境。由于追寻对象具有不确定性,“水”的意义在于阻隔,全诗具有整体象征特点,故全诗意境朦胧,意蕴深厚,它实际上涵盖了一切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的人生境遇,传达出一种人类的共通情感。(5分) (2)重章叠句形式有两个作用: 第1页共2页 a、使诗具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2分) b、深化了诗的主题和意境(2分 2、阅读秋水开头一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请回答:(1)河伯为什么会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4分) (2)庄子描绘河水和大海两种景象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5分) 2、(1)自愧不如、自识其丑。(4分) (2)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说明人的认识的相对有限性。(5分) 3、(1)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4分) 3、关于咬文嚼字,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分) (2)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请回答:在这一段中,作者阐述了一个什么观点?(3分)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分) 3、(1)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4分) (2)a、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3分) b、归纳论证、类比论证。(3分) 六、作文(40分) 以“知足者常乐”之我见为题,联系现实,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n 一、单选题1.善用神话传说、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辞华丽、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先秦散文家是( )n A、庄子 B、屈原 C、张孝祥 D、史达祖n 2. 下列诗人属于“吴中四士”的有( )n A、 王勃 B 、张若虚 C 、李白 D 、杨炯n 3.“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提出者是( )n A、韩愈 B、白居易 C、欧阳修 D、晏殊n 答案:1. A 2. B 3.B n 4.“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有( )n A、徐志摩 B、郭沫若 C、舒婷 D、余光中n 5.下列几首诗中不属于近体诗的是( ) n A、秋兴八首 B、西塞山怀古 n C、闺意上张水部 D、春江花月夜n 6.具有“沉郁顿挫”艺术风格的唐代诗人是( ) n A、王勃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n 7、蒹葭选自诗经中的( )n A、秦风B、卫风C、豳风D、王风n 答案:4. A 5.D 6.C 7. A n 8.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 )n A、渴望招纳贤才,及时建功立业 B、感慨亲朋离散,孤苦无依n C、感叹年华易逝,饮酒为乐 n D、表露人生苦短,忧从中来n 9.下列作家中,属于“公安派”的是( )n A、归有光 B、张岱 C、袁宏道 D、徐文长n 10.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最初发表于诗刊,后收入舒婷的诗集( )n A、女神 B、翡冷翠的一夜 n C、会唱歌的鸢尾花 D、双桅船n 答案;8.A 9.D 10.D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n 1.再别康桥:满载一船星辉,( )n 2.西塞山怀古:人世几回伤往事,( )。n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 n 4.鹧鴣天:梧桐半死清霜后,( )。n 5声声慢:守着窗儿,( )!n 6念奴娇:悠然心会,( )。n 7蒹葭:( ),道阻且长。n 8.闺意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 )。 9.秋兴八首:( ),塞上风云接地阴。10.春江花月夜:不知江月待何人,( )。 三、词语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n 1.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秋水)n 时:按季节 灌:注入n 2.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前赤壁赋)n 如:往 凌:越过n 3.一知县以他羁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徐文长传)n 以: 因 不偶:不成功n 4. 既济,疑有神阴相(登西台恸哭记)n 济: 相:助n 5.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n 茕茕: 吊:安慰四、简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n 1. 阅读韩愈的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n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 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 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屠,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 此矢所以志也。n 作者选用了哪些细节刻画南霁云的形象?n 从这段文字看,南霁云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n 本段中除了用人物语言、动作描写南霁云外,还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个人物?n 答案: 拔刀断指 射塔明志n 嫉恶如仇 忠贞刚烈n 对比反衬 侧面烘托n 2. 关于前赤壁赋,请回答:n 作者在本文中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n n 本文继承了赋家常用的何种表现手法?并简要说明这种表现手法的作用。nn 答案: n 表达了作者身处逆境却能忘怀得失,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n 继承了赋家常用的“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表现手法。n 作用:借客之口宣泄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借主之口表达超脱旷达,返归自然的情怀。nn 3. 关于箓竹山房,请回答:n 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箓竹山房”象征意义何在?n n 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箓竹山房”象征意义何在? n 答案:n 小说以新婚的“我”和阿圆去看望二姑姑为线索。“箓竹山房”象征着吃人的封建礼教。n 二姑姑的悲剧命运,从独特的角度表现了一个传统女性无爱的凄凉人生历程,揭示出封建传统文化对人性和生命的压抑摧残。nn 五、作文题(共40分) n 以责任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n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n 1.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是( c )n A、秦观 B、贺铸 C、欧阳修 D、梅尧臣 2.上继东坡,下开稼轩,在南宋初颇有影响的词人是( )n A、张孝祥 B、秦观 C、陆游 D、柳永n 3.王实甫的西厢记是( A )n A、元杂剧 B、明杂剧 C、小说 D、传奇n 4.现代诗人徐志摩所属的诗歌流派是( )n A、新月派 B、朦胧诗 C、边塞诗 D、田园诗n 答案:1. C 2. A 3. A 4. A n 5.下列诗歌属于律诗的是( ) n A、秋兴八首 B、长恨歌 n C、闺意上张水部 D、春江花月夜n 6.史达祖词多写闲情逸致,其主要代表作有( ) n A 蒹葭 B 、双双燕 n C、声声慢 D、西塞山怀古n 7张中丞传后叙中抨击的人物是( )n A. 张巡 B. 许远 C. 于嵩 D. 贺兰进明n 8. 苏轼前赤壁赋是一篇( ) n A、骚赋 B、骈赋 C、文赋 D、大赋 n 答案:5.A 6. B 7. D 8. C n 9.杜甫的诗歌深刻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社会风貌和时代苦难,从而被后人誉为( )n A、诗史 B、诗鬼 C、诗仙 D、诗豪n 10.洞庭一角选自余秋雨的散文集( )n A、霜冷长河 B、文化苦旅 C、山居笔记 D、行者无疆答案:9. A 10. B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蒹葭:蒹葭萋萋,( )。 2.再别康桥:夏虫也为我沉默,( )n 3.念奴娇: ( ) ,不知今夕何夕。n 4.鹧鴣天:原上草,露初晞,( )。n 5.秋兴八首: ( ) ,白帝城高急暮砧。n 6.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 )?n 7.闺意上张水部:( ),画眉深浅入时无。n 8.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n 9.声声慢:这次第,( )!n 10、西塞山怀古:( ),故垒萧萧芦荻秋。 三、词语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n 1.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秋水)n 方: 正 自多:自我夸耀n 2. 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张中臣传后叙) n 日滋: 沮遏: n 3. 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登西台恸哭记)n 榜: 属:n 4. 田父绐曰:“左。”(垓下之围)n 田父: 绐:n 5.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即无叔伯,终鲜兄弟。(陈情表)n 成立: 鲜:四、简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n 1. 阅读司马迁的垓下之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n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 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 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n 这段文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n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一语,表现了项羽怎样的内心世界? n 答案: 东城快战 展现了项羽勇猛无比、所向披靡的主导性格n 表现了项羽恃勇自负的内心世界n 2. 关于徐文长传,请回答:n 本文的作者是谁?他一贯所倡导的文学主张是什么?n 本文写作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n 答案:n 作者是袁宏道,他一贯所倡导的文学主张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文中有我3. 关于登西台恸哭记,请回答: 作者为何而恸哭?贯穿全文的情感脉络是什么? n 本文在行文方面有什么特点?n 答案:n 为民族英雄文天祥壮烈殉国而恸哭。 情感脉络:“哭” n 隐约其词,“春秋笔法”的运用五、作文题(共40分)n 以面对诱惑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提出“诗穷而后工”之说的作家是( ) A、欧阳修 B、王安石C、梅尧臣 D、苏舜钦 2. 先秦散文中较多采用寓言形式和富有浪漫色彩的作品是( ) A、论语 B、庄子 C战国策 D、墨子 3. 在表达手法上全用比体的作品是( ) A、闺意上张水部 B、秋兴八首 C、西塞山怀古 D、鹧鴣天 答案:1. A 2. B 3. A 4.下列诗中属于乐府旧题的是( ) A、秋兴八首 B、闺意上张水部 C、长恨歌 D、春江花花月夜. 5.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 ) A、清新俊逸 B、沉郁顿挫 C、苍凉悲壮 D、沉哀凄苦 6.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 A、叠字 B、夸张 C、拟人 D、比喻 答案: 4. D 5. B 6. A 7.徐志摩再别康桥在艺术上所体现出的 “三美”是( ) A、理想美、思想美、形式美 B、色彩美、回味美、意境 美 C、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D、节奏美、韵味美、意境美 8.一文最为显著的艺术特色是( ) A、记叙与抒情并重 B、抒情与议论并重 C、记叙与议论并重 答案:7. C 8. C D、抒情与描写并重 9.下列诗人中,提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的主张的是( ) A、白居易 B、 陈子昂 C、白居易 D、杜甫 10. 在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诗是( ) A、 风 B 、大雅 C、小雅 D、颂 答案: 9. B 10. D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再别康桥:在康河的柔波里,( )。 2.念奴娇:( ),著我扁舟一叶。 3.鹧鴣天:空床卧听南窗雨,( ) 4.闺意上张水部:( ),待晓堂前拜舅姑。 5.声声慢:乍暖还寒时候,( )。 6.西塞山怀古:( ),山形依旧枕寒流。 7.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 )。 8.春江花月夜:白云一片去悠悠,( )。 9.秋兴八首:江间波浪兼天涌,( )。 10.短歌行:山不厌高,(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词语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殆: 大方之家: 2.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前赤壁赋) 舞: 嫠妇: 3. 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垓下之围) 瞋目: 辟易: 4. 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徐文长传 数奇: 囹圄: 5. 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引: 绝:四、简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