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_第1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_第2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_第3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_第4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宿州市十三校联考高一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13.7亿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安徽省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为6862.0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616.7万人,增长9.9%,年平均增长0.95%。1、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已经进入:( )A原始型 B传统型 C原始型到传统型过渡阶段 D现代型2、与全国总体状况对比分析,目前针对安徽人口问题主要的对策是( )A继续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 B遏制人口老龄化趋势C平衡人口的性别比例 D迅速提高城市人口的比重2011年10月,世界人口达到了70亿,读10万年来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104106108101010102103104105人口数(人)距今(年)图13、据图分析,世界人口增最长快的时期是( )A B C D无法判定4、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总体上已经进入现代型B世界人口增长已经呈现减缓的趋势C发达国家的人口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D世界各国都应采取控制人口的政策5、读下图,如果a、b、c分别代表0-14岁、15-59岁、60岁及其以上的人口比重,下图中符合我国人口比重情况的是:( )A B C D0100%100%20406080020406080100%020408060abc图26、下图是1970年以来,西亚重要产油国科威特的人口迁入率变化示意图,影响图中a年份人口迁入率急变的原因可能是:( )人口迁入率时间1970年a2010年图3A洪涝灾害 B政策因素 C资源枯竭 D战争因素读下图,完成7-9题。宿州市图47、改革开放以来,宿州市大批人口流向东南沿海,最根本的原因是东南沿海:( )A交通便利 B文化设施齐全 C经济收入高 D医疗卫生条件好8、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出,对宿州市的不利影响是:( )A加大了宿州地区的人地矛盾 B使宿州的就业机会减少C出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问题 D引起社会治安混乱9、宿州市的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是由大量农民工流动而引起的,图中最能说明这一问题的箭头是:( )A B C D读欧洲、非洲1950年和2000年人口对比表。欧洲人口数(亿人)非洲人口数(亿人)1950年5.472.212000年7.297.8410、据表分析,关于欧洲、非洲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欧洲人口一直多于非洲 B非洲从1970年起人口数就超过了欧洲C欧洲女性寿命低于非洲 D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欧洲11、关于欧洲、非洲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战前,欧洲迁往非洲 B二战后,欧洲迁往非洲C二战前后,非洲一直是人口迁出地区 D二战前后,欧洲一直是人口迁出地区12、第六次人口普查,安徽省的人口数为a,假设安徽省的合理人口容量为b,安徽省的环境人口容量为c,则三者的数量关系是:( )Aabc Ba=bc Cbac Dab=c13、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是否超出合理人口容量的主要依据是:( )A看GDP的大小及增长状况 B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资源环境的适应状况C人口的出生率大小 D科技水平和人们的消费状况14、读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关系示意图,能大致说明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关系的曲线是:( )环境人口容量消费水平图5A B C D读图,完成15、16题。一环路二环路公路干线市中心地租水平图615、下图四条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地租从市中心向外变化的是:( )A B C D16、影响该城市地租从市中心向外变化的因素是:( )A城市的性质、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B城市的规模、交通的便捷程度C城市的性质、城市的规模 D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交通的便捷程度读我国某大城市郊区1990年-2010年20年间土地利用比例变化示意图。20406080占面积比例(%)1990年2010年图717、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可能是:( )A工业用地、农业用地、商业用地、行政机关用地B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绿化用地C建筑用地、农业用地、文化用地、工业用地D交通用地、农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18、郊区土地利用类型比例的变化,说明:( )A工业用地增加导致居住用地减少 B该大城市逆城市化现象已经十分明显C该地域城市化现象表现为郊区城市化 D该城市功能分区极其不合理读下列某国轮廓示意图,完成19-21题。南回归线甲300mm750mm等降水量线图例图819、该国甲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混合农业20、不属于该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A机械化程度高 B科技水平低 C商品率高 D生产规模大21、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A地表崎岖,人均耕地少 B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降水少C科技水平低,资金不足 D河流水量小,灌溉水源不足近年来,种植反季节蔬菜是我国菜农的主要收入来源。完成2224题。22、北京郊区种植反季节蔬菜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市场广阔 B交通便利 C灌溉水源充足 D地势平坦23、北京反季节蔬菜种植要改变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 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地形条件 D光照条件24、珠三角的冬季蔬菜能大量供应北京市场,主要得益于( )A航空运输费用的季节调整 B内河运输的快速发展C铁路交通运输的发展 D海上运输业的发展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今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平均每50公斤分别提高7.4元和16元。完成25-26题。25、“粮食最低收购价”在农业区位因素中属于:自然因素 交通因素 经济因素 政策因素 社会因素 科技因素A B C D26、目前,就我国而言,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最佳途径是必须依靠加大投入的是( )A扩大耕地面积 B加大化肥、农药的投入C加大农业劳动力的投入 D加大科技的投入读潘帕斯草原示意图,完成27、28题。40S潘帕斯草原铁路60W图927、下列不是潘帕斯草原大牧场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因素:( )A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B终年高温多雨,草场质量好C距离海港近,对外交通便利 D有先进的冷藏、保鲜技术28、与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相比,我国内蒙古放牧业:( )A靠天养畜现象严重 B科技水平高C商品率高 D草场质量更高读西欧地区略图,完成29、30题。海01010大西洋北5060图1029、西欧气候适宜发展乳畜业,其气候特点是:( )A常年温和湿润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 终年高温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0、关于乳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面向农村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的农业地域类型B主要分布在西欧、中欧、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及澳大利亚、新西兰C产品主要是牛肉、羊肉等肉类产品 D我国目前还没有乳畜业的分布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宿州市十三校联考高一地理试题第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综合题:(共40分)31、读某地区城市化发展示意图。(15分)河流河流公路图例:城市地域(面积大小表示城市规模大小)1978年,总人口200万,城市人口25万2010年,总人口500万,城市人口250万图11(1)据图分析,与1978年相比,2010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的标志有哪些?(6分)(2)简要说明城市化对该区域的地理意义。(4分)(3)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就城市化对水循环影响组织探究,甲组同学发现,某地区城市化前后径流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你说出径流的具体变化,并帮助他们分析变化的原因?(5分)32、(9分)材料: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从各地实际出发,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根据资源环境和人口承载能力,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与国土规模、资源分布、发展潜力相适应的人口布局。城市人口比重%20406080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后期阶段时间图12(1)读城市化过程示意图,结合材料,判断我国城市化所处的阶段,说明这一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5分)(2)温总理报告中指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等级体系”。合理城镇等级体系要求,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距离、服务范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4分)33、读东南亚示意图。(16分)图13(1)泰国是世界上出口稻米最多的国家,湄南河平面是泰国稻米主要产区,试分析其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优势自然区位因素?(8分)(2)下图A、B、C是美国商品谷物分布区。读图比较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与东南亚的季风水田农业,完成下表。(8分)ABC图14气候类型产品主要用途科技水平经营方式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商品农业家庭农场,规模大东南亚季风水田农业热带季风气候依靠传统经验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宿州市十三校联考) 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5DACCB 6-10DCCAD 11-15ACBDC 16-20DDCDB 2125DAACC 26-30DBAAB二、综合题:(40分)31、(共15分)(1)城市人口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数目增多;特大城市的出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增加。(每条2分,共6分,写3条得满分,共最后一条必须有,另外4个任写2个)(2)城市是区域经济的核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2分);同时对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都有着重要意义。(2分)(3)经过城市化建设地表径流比城市化前增加了,地下径流减少了(2分);大量水泥地面和水泥建筑(1分),使下渗减少(1分),蒸发、蒸腾减少(1分),因而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32、(共9分)(1)加速阶段。(1分)劳动力过剩(或就业压力大)、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或环境质量下降)、城市用地紧张。(任写4条,每点各1分)(2)等级越高,数目越少,反之,城市数目越多(1分);等级越高的城市距离越远(1分);等级较高的城市服务范围包括多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