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文档资料PPT课件_第1页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文档资料PPT课件_第2页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文档资料PPT课件_第3页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文档资料PPT课件_第4页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文档资料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学习目标 1 了解国际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我国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建立与发展2 了解国内外急危重症护士培训及护士资质认证 1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国际19世纪南丁格尔克里米亚战争救护20世纪50年代北欧脊灰流行呼吸监护病房20世纪60年代现代电子设备发展重症监护病房 ICU 1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国内急诊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早期急诊只是医院门诊的一个部门初级阶段1980年 1983年北京上海成立了急诊室 急诊科和急救中心20世纪80年代各地相继成立专科或综合监护病房快速发展阶段1983年急诊医学被卫生部和教育部正式承认为独立学科1988年以后国家教育部将 急救护理学 确定为护理学科的必修课程1989年卫生部将医院建立急诊科和ICU作为医院等级评定的条件之一各级医院普遍设立了急诊科或急救科设立了120急救专线电话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后急诊医学与急危重症护理学地位进一步提升 1 国内外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 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对急诊和危重症护士已实行资质认证制度国内处在尝试阶段没有统一的资格认定标准2006年上海急危重症专科护士适认证书2006年安徽成立了第一个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现在包括湖南在内全国各地相继开展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 1 国外20世纪30 40年代美国急诊专科护士培训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英国急诊专科护士培训1981年日本急救护理专家培训国内起步晚近年来逐步受到重视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5 2010 中明确指出2005年 2010年 分步骤在急诊急救 重症监护等重点临床领域开展急诊和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目前 急救护理学 高校护理专业必修课培训形式 在职教育为主培训内容 理论教学临床实践 急危重症护士培训 第二章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 急危重症护理学 授课人 袁群英 1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 学习目标掌握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及原则 掌握院外急救的定义 任务及特点 理解院前急救的运转模式了解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 理解急诊科的运转模式 了解重症监护的定义与任务 理解重症监护的运转模式 1 主要内容 1 第一节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 1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 定义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EMSS 是集院前急救 院内急诊科诊治 重症监护病房 ICU 救治和各专科的 生命绿色通道 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1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 1 1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在概念上强调急诊的即刻性 连续性 层次性和系统性 主要是应对地震 水灾 火灾 重大交通事故 楼房倒塌 爆炸等灾难事故造成的群体伤员的紧急医疗救治 1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 主要目标 建立一个组织结构严密 行动迅速 并能实施有效救治的医疗组织来提供快速的 合理的 及时的处理 将患者安全地转送到医院 使其在医院内进一步得到更有效的救治 1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 近30年来 EMSS体系在国外迅速的发展 法国最早组建EMSS 美国 日本 德国等许多国家都先后完善了EMSS体系 1 1781年法国拿破仑建立了巴黎消防会1883年巴黎设立了两匹马拉的急救车 医院 1968年麻省理工学院提议建立 急症医疗系 1970年日本规定急救车标准1972年 美国国会举行了建立急救医学体系听证会1973年美国总统颁布了急诊医疗体系 EMSS 法案1980年德国运用直升机运送伤病员 称 空中救护车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 1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 50年代初期危重患者集中放在靠近护士站的抢救室70年代心脏手术后监护病房的建立80年代卫生部颁发 加强城市急救工作 的指示 成立了 急救医学专科学会 90年代民航机构与急救中心相结合 1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 目前 我国二级以上的医院均设有急诊科 地市级城市均有急救中心或急救站 综合性大医院都建立了重症监护病房 配备了一定的专业队伍 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 120 1 第二节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 1 一 院前急救 院外急救 定义 院前急救 prehospitalemergencycare 也称院外急救 outhospitalemergencycare 即在患者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其过程包括 现场呼救 现场救护 途中监护 1 一 院前急救 院外急救 院前急救组织必须具备以下标准用最短的反应时间快速到达患者身边 根据具体病情转送到合适医院给患者最大可能的院前医疗救护平时能满足该地区院前急救需求 灾害事件发生时应急能力强合理配备和有效使用急救资源 获取最佳社会 经济效益 一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害性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救援 平时对呼救患者的院前急救 执行特殊任务时的救护值班 普及急救知识 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 任务 一 院前急救 院外急救 1 运行模式国际 英 美模式 法 德模式国内 主要借鉴法 德模式 可进一步分为独立型指挥型 院前型 依托型等 一 院前急救 院外急救 1 二 急诊科救治 院内急诊 定义 医院急诊科 hospitalemergencydepartment 是EMSS体系中最重要的中间环节 是院前急救医疗的继续 又是医院内急救的第一线 24小时不间断地对来自院前的各类伤 病员按照病情轻重缓急实施急诊或急救 1 急救医疗 急诊医疗 接受上级领导指派的临时救治任务 教学培训 科研 任务 二 急诊科救治 院内急诊 1 二 急诊科救治 院内急诊 运行模式独立自主型急诊科医护人员完全固定 全部医生为急诊专科医生 负责诊治全部急诊患者 1 半独立型急诊科有部分固定医护人员 急诊专科医生主要负责危重患者的抢救 其他医生定期轮换 主要负责急诊患者的接诊救治 二 急诊科救治 院内急诊 1 轮转型急诊科无固定医生 各种急诊患者均由各科派出在急诊室轮转的医生接诊 再交由各专科病房医生诊治 二 急诊科救治 院内急诊 1 三 重症监护 定义 重症监护病房又称加强监护病房 intensivecareunit ICU 是指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应用现代医学理论 利用现代化高科技的医疗设备 对危重病患者进行集中监测 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场所 1 三 重症监护 任务为危及生命的急性重症患者提供高级监测治疗技术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对危急重症患者进行生理功能的监测 生命支持 防治并发证 以促进和加快患者的康复 1 三 重症监护 运行模式专科ICU各专科将本专业的危重患者进行集中管理和加强监测治疗特点与优势 对患者的原发病 专科处理 病情变化及监护等 从理论到实践均有较的水平 1 三 重症监护 综合ICU跨科室的全院性ICU 以处理多学科危重患者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