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采光与节能PPT课件_第1页
建筑采光与节能PPT课件_第2页
建筑采光与节能PPT课件_第3页
建筑采光与节能PPT课件_第4页
建筑采光与节能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采光与节能 制作人施志鹏1 18主讲人肖继宏18 36 一 建筑采光与节能分析二 不同类型建筑的采光三 绿色节能建筑四 采光材料举例 建筑采光与节能分析1 简介2 从建筑被动采光向利用天然采光发展3 天然采光节能4 天然采光节能设计策略5 天然采光新技术 Page 4 1 简介 我国公共建筑能耗中 照明能耗所占比例很大 中国北京大型商场 照明用电占40 美国商业建筑中 照明用电所占比例为39 荷兰这一比例高达55 因此 建筑照明也有着巨大的节能潜力 天然光 清洁 廉价的光源 天然光 室内采光照明 有益于环境 在心理和生理上感到舒适 有利于身心健康 提高视觉功效 利用天然光照明 是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 是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Page 5 天然光代替人工光源照明可节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照明用电 还可大大减少空调负荷 有利于减少建筑物能耗 此外 新型采光玻璃 在保证采光量的前提下 根据季节不同 可将热量引入室内或将热量挡在室外 人们的认识误区 酒店人工光源照明 电费可以转嫁给顾客在建筑设计上会相对复杂费时不如大量安装人工光源 方便省事 Page 6 2 从建筑被动采光向利用天然采光发展 天然光的合理利用主要面临的问题 a 天然光稳定性差 直射光会使室内的照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产生较大波动 b 建筑进深 层高以及特殊区域 如大面积的中庭 采光设计难度加大 天然采光节能措施 1 解决大进深建筑内部的采光问题2 提高采光质量侧采光 窗口照度 最深处照度 引起眩光 3 解决天然光的稳定性问题天然光 日光跟踪系统 保持室内较高照度 Page 7 3 天然采光节能 利用有利朝向朝南 天然采光最佳方向 采光与采暖得热兼得 北方 光线虽弱但稳定 适于非常炎热地区 最不利的方向是东面和西面 采用有力的平面形式建筑物平面 决定天然采光口数量和侧窗和天窗搭配天井及其功能 中央天井的透光性 反射率 以及其空间的几何比率 深度和宽度之比 Page 8 4 天然采光节能设计策略 采用天窗采光天窗采光 单层或多层的顶层屋顶上设置天窗采光建筑物天窗的好处a 光线相对均匀b 水平窗口比竖直获得光线多开天窗引起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问题 来自天窗的光线在夏天时比冬天时更强 解决办法 采用矩形天窗 锯齿形天窗 避免平天窗锯齿形天窗优点 a 光线反射到室内墙壁上 作漫反射体 舒适感提高b 彻底解决因直射光线或阳光带来的眩光问题 Page 9 采用天窗采光散光挡板的作用 a 使光线分布更均匀 b 消除来自天窗的眩光散光挡板的布置及效果 采用有利的内部空间布局建筑内部开放空间 对日光进入屋子深处有利 措施 用玻璃材料分隔屋子 或视平线上部安装玻璃 颜色建筑物外部 屋顶 墙 使用浅色可以造成漫射光使高侧窗和低层窗获得更多的日光 Page 10 7 天然采光新技术 导光管三部分组成 集光器管体部分出光部分 Page 11 光导纤维导光原理 全反射光导纤维采光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聚光部分传光部分出光部分 Page 12 8 天然采光新技术 采光隔板侧窗上安装一组反射装置 使窗口直射阳光多次反射进入室内 提高房间内部照度的采光系统 导光棱镜窗利用棱镜的折射作用改变入射光方向 使阳光照射到房间深处 减少直射光引起的眩光 1 上海火车南站2 威卢克斯办公楼3 水立方 4 风景住宅的阳光通道5 通风采光设计独特的映雪居 不同类型建筑的采光 Page 14 Page 14 上海火车南站 Page 15 总投资33 8亿元的上海铁路南站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启用 作为申城目前规模最大 交通组织最健全的城市交通枢纽和目前亚洲最大的火车站 其最具亮点的主站屋采用晶莹剔透 富有高科技感的巨大钢结构圆屋顶 使用 人 字型支撑结构直径达265米 其采光效果非常好屋面体系的材料组合 使白天室内产生漫射天光的效果 为旅客带来良好的视觉心理感受和独特的车站空间体验 夜晚 在灯光透射下 站屋作为一个均匀发光体 晶莹剔透 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Page 16 威卢克斯办公楼的采光介绍 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自然光 同时使空间富于变化 设计中采用了带型采光天窗 阳光可以沿着这个结构照射到办公室中 给楼内提供光线和生机活力 悬桥通道的顶部也设置了天窗 新鲜的空气从大楼立面设置的天窗进入 沿着 带型天窗 上升 从而达到了最好的自然通风的效果 Page 17 Page 18 水立方 的采光介绍 Page 19 膜材料的优越性 水立方 的建筑围护结构采用了膜材料 ETFE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充气枕 该材料与传统的建筑材料在物理性能方面完全不同 大多数已落成的建筑物使用ETFE气枕作为天窗或植物园的外墙和屋顶 主要原因是它具有非常好的采光特性 其透光率高 透明膜材透光率可达98 与透明玻璃的透明度相同 可以附着不同的色彩 同时 膜材非常薄 重量非常轻 其次 水立方 项目的设计上 充分考虑了建筑节能 环保建材的使用和水资源保护 水立方 计划80 的水资源可进行有效地使用和循环利用 空调系统采用了排风热回收技术 并充分利用室外新风在冬季对内区提供 免费制冷 采用了可变遮阳系数技术 太阳能被动池水加热技术和双层墙通风技术 泳池大空间内温湿度分区控制 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Page 20 风景住宅的阳光通道 47 47 48 N 13 8 12 E是这座住宅的坐标也是它的名字 这座住宅位于奥地利 紧邻萨尔兹堡的阿德内 它的主人由于工作的需要建造了这座风景住宅 Page 21 建筑介绍 整栋建筑是一个不规则的几何立方体 平直的屋顶上点缀着倾斜的天窗 那是阳光的通道 内部遵循极简主义原则 阳光几乎能从起居室的一侧照射进来 顶部天窗照射进来的阳光弥补了室内日光的不足 屋顶的天窗安装角度倾斜于水平面30度 建筑师根据室内功能的不同 设置了不同倾斜方向的天窗 浴室的天窗朝向东面 捕捉清晨的阳光 衣帽间的天窗朝向北面 以免室内过热 厨房的天窗面向西侧 可以接收到落日的余辉 此设计解决了跨度较深及黑暗的功能空间的采光问题 大约300平方米的玻璃将室内和室外分隔开来 成为名副其实的 看得见风景房间 Page 22 通风采光设计独特的映雪居 映雪居是宝盖镇苏厝村一座古朴典雅的老房子 这座建于民国丙子 1936 年的房子 如今依然是气派十足 映雪居的通风采光主要依赖天井 门窗 以及房檐的天窗和空气阁 因而这么大的古厝常年清新明亮 即使是阴雨天气亦不淤浊晦暗 绿色节能建筑 绿色节能建筑的由来英国绿色节能建筑介绍日本太阳能住宅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 Page 24 绿色节能建筑 在20世纪60年代 国际上出现了 生态建筑 新理念 70年代 石油危机的爆发 使人们意识到 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速文明发展史难以为继 耗用自然资源最多的建筑产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80年代 节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 并在英 法 德 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广为应用 同时 由于建筑物密闭性提高后 室内环境问题逐渐凸现 以健康为中心的建筑环境研究成为发达国家建筑研究的热点 1992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的召开 使 可持续发展 这一重要思想在世界范围达成共识 绿色建筑渐成体系 并在不少国家实践推广 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 绿色建筑技术集成体系是反映绿色建筑发展的综合性指标 目前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已在绿色建筑设计 自然通风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 绿色环保建材 室内环境控制改善技术 资源回用技术 绿化配置技术等单项生态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大量成果 并在此基础上 发展了较完整的适合当地特点的绿色建筑集成技术体系 这些建筑通过精妙的总体设计 结合自然通风 自然采光 太阳能利用 地热利用 中水利用 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 充分展示了生态建筑的魅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Page 25 绿色建筑典型事例 英国Integer生态住宅示范房 英国Nottingham税务中心 英国Nottingham大学生态住宅楼 Page 26 日本太阳能住宅 Page 27 日本太阳能住宅 Page 28 日本太阳能住宅 Page 29 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 Page 30 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 采光材料举例 PC板介绍双层幕墙介绍遮阳板介绍 Page 32 采光材料举例一 PC采光板 PC板是以聚碳酸酯为主要成分 采用共挤压技术CO EXTRUSION而成的一种高品质板材 由于其表面覆盖了一层高浓度紫外线吸收剂 除具抗紫外线的特性外并可保持长久耐候 永不褪色 PC板连接可用专用正成企业胶水连接 有效地防漏 PC板的特性1 耐冲击性 耐力板的冲击力最大可达到3kg cm 比重为1 34g cm 是普通玻璃的200倍 比压克力板强8倍 几乎没有断裂的危险性 2 透明性 采光极佳 透光率高达75 89 而其透明度可与玻璃相媲美 3 耐候性 表面UV剂 抗紫外线 具有吸收紫外线 并转化为可见光 户外可保证十年不褪色 4 耐燃性 耐力板本身不自燃并具有的自熄性 5 耐热性 耐寒性 在零下30 到130 的测试范围内 不会引起变形等品质变化 Page 33 Page 34 双层幕墙 双层幕墙又称热通道幕墙 呼吸式幕墙 通风式幕墙 节能幕墙等 由内外两层立面构造组成 形成一个室内外之间的空气缓冲层 外层可由明框 隐框或点支式幕墙构成 内层可由明框 隐框幕墙 或具有开启扇和检修通道的门窗组成 也可以在一个独立支承结构的两侧设置玻璃面层 形成空间距离较小的双层立面构造 内外幕墙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 其下部有进风口 上部有排风口 可控制空气在其间流动状态 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