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知识点(一)学习要求一、内容标准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知道 始皇帝的来历;了解秦朝的“三公”制度。知道 郡县制建立的史实。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体会 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 。二、史论共享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君主理念,往往影响着政治决策,影响着立法、行政和司法。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人”和“奴才”的关系。(二)基础知识一、“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秦统一1经过: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公元前215年,蒙恬北击匈奴,收回河套,修直道、长城;公元前214年,开凿灵渠,平定岭南,置郡管辖;开辟五尺道,治“西南夷”。2作用: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影响: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国家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矛盾,秦朝短命而亡。二、海内为郡县1内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秦朝推广。机构及职官:郡(郡守、郡尉、监御史)县(县令)、道乡里亭。特点: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2意义:有利于避免或削弱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巩固,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逐步削除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三、百官公卿、中央官制1. 皇帝制:秦王嬴政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确立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2三公九卿: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下设诸卿,如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中尉、将作少府);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命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3“朝议”制度可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但前提是君主专制,君主不接受,任何正确的政策也不可能施行。4汉承秦制、刺史制。汉武帝时设置十三部刺史和司隶校尉,加强对地方的控制。5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公元前212):焚书令、挟书律目的:加强思想专制,巩固王朝统治。与秦统治者欣赏和实践法家专制思想有关。影响:达到了思想专制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王朝统治。但它是文化高压,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开后代思想文化专制的恶例;是秦朝暴政的表现之一,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6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三)参考资料一、概念阐述1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1)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含义。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即帝王一旦登基,终身为帝;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2)形成原因: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3)建立的前提:秦王嬴政发动战争,灭掉六国,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4)确立的标志:秦始皇统一后,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了完备的中央和地方行政体制。主要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这套金字塔形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5)特点:皇权至上原则。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宣扬“君权神授”。 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伴随着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突出特征:皇权至高无上,主要表现在皇位世袭和皇帝总揽国家的政治、经济、司法和军事等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的官员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6)作用和影响:使秦朝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促进了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秦始皇颁布了通行全国的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 、车轨、文字 ;修驰道;开灵渠;筑长城;大规模移民等。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沿用并不断加强。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实行暴政,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导致了它短命而亡。2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别执掌行政、军事、监察职责。县隶属于郡。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特点:(1)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2)郡县长官,皆由天子任免调动,不得世袭。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郡县制在我国被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深远。3三公九卿秦王朝在皇帝之下设立的中央执政机构。最高长官有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有人称之为“三公”。丞相有左右二员,职责是协助皇帝,总管一切行政事务。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三公”各有分工,互相钳制。“三公”之下有所谓“九卿”,即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地位与之相当的还有中尉、将作少府等。所有这些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和调动,概不世袭。国家有军政要务,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等方式参与讨论,供皇帝用作裁决的依据。秦王朝建立的这套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以后一直为历代王朝所仿效,比如西汉就基本上照搬秦制。4皇帝制度 概念: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自以为功德超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便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中国皇帝制度维持了两千一百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才废除。皇权至上的君主专制政体特点:(1)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2)君主专制政体下,皇帝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理念,深深影响着政治决策,影响着立法、行政和司法。(3)秦朝以后,历代官僚体制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群臣关系,实质上是“主公”与“奴才”的关系。二、史料解读1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关“皇权”的几则材料: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材料二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材料三 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解读】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确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材料一说明了皇帝独尊的威势和地位;“制”“诏”说明皇帝的话就是法令;“玺”是皇权的集中表现,并为皇权披上了“天命”(君权神授)的色彩。材料二反映出皇权至上,皇帝独裁;大臣受皇命办事,没有决策权。材料三说明皇位世袭。 2秦始皇统一中国前秦国的郡县制材料一 武公十年(前688年),伐、冀戎,初县之。十一年,初县杜、郑 (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惠文君十年,前328年)魏纳上郡十五县。十一年,县义渠(惠文王十三年,前312年)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材料二 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五年(前242年)初置东郡十七年(前230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解读】两则材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秦设郡、县最早。秦孝公以后(亦即商鞅变法以后),聚乡为县,更成为定制。新征服的领土,基本上都是设郡县。秦始皇即位以前,郡县制在秦国的地方行政制度中已占据主导地位。 3郡县制与秦朝的灭亡材料一 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材料二 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三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王夫之:读通鉴论【解读】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在历史上有不同的看法。材料一认为,秦朝灭亡是由于采用了郡县制;材料二认为,秦亡是由于秦朝的暴政激起人民反抗,而不是郡县制的过失;材料三认为,郡县制的推行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事实上,制度创新能促进社会进步,秦王朝的衰亡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采用何种制度必须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三、难点辨析1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实行条件与宗法制相连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传承制度世袭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不得世袭官吏权力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与中央的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官员职责范围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对土地的管理权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历史作用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也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有利于2。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1)这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分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育产业并购整合策略与教育投资并购投资前景研究报告001
- 2025年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地质风险防控策略研究预研报告
- 江西省“红色十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信息科个人年终工作总结(19篇)
-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孤树镇方官屯中心小学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1-2单元)数学试题
- 2025年第28届中小学学校“推普周”活动总结:以语言为桥 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
- 应力应变试验培训课件
- 2025年房地产行业投资策略分析报告:恒大碧桂园
- 岩石力学许明课件
- 输电六防课件
- 培训学校前台工作
- 2025年建筑工程类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政治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度情侣分手预防协议书下载中心
- 202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立体几何试卷+解析
- 吸附及吸附过程课件
- 羽毛球运动基础知识简介课件
- 设计美学研究课件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雨的四季》课件(定稿;校级公开课)
- 自动控制原理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归园田居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