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 .doc_第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 .doc_第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 .doc_第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 .doc_第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设计者信息姓名电子信箱电话区县学校名称日期11月28日课题摘要教学题目跑进家来的松鼠所属学科语文学时安排1学时年级六年级所选教材人教版一、学习内容分析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内容,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地说出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2.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读句子,体会松鼠的可爱和我们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人的和谐相处。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一来让学生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二来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了解记叙文与说明文的写作特点与方法。2学习内容与重难点分析(学习内容概述、知识点的划分及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及其它必要的信息)跑进家来的松鼠是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从儿童的视角观察,用充满童趣的笔触描写了跑进家来的松鼠在我家所做的偷方糖、晾蘑菇、做垫窝的趣事。课文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有趣,松鼠在我家所作所为在一般人的眼里,是那样淘气顽皮,但在作者一家人的眼里,松鼠是那么可爱。细细读来,课文的字里行间,充满着“我”的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根据课标要求及本组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高年级学生特征,我预设了以上三个教学目标。项目内容应对措施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人的和谐相处。理解课文内容,用表格、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地说出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教学难点通过抓具体事例来感悟作者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在对比阅读中了解记叙文与说明文的写作特点与方法。1.课文重点语句体会。2.与以前学的说明文作比较。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一般特征、入门技能、学习风格等)1.一般特征:本班学生阅读水平低于平均程度的学生,抓重点语句体会不够深入。2.入门技能:能独立掌握课文的字词,对课文的内容能用小标题列出,只是个别字词需要调整。3.学习风格:属于接受形学习方式。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应用1学习环境选择(打,如)(1)简易多媒体教室(2)交互式电子白板 (3)网络教室 (4)移动学习环境 2学习资源应用知识点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及来源教学作用使用方式用小标题梳理课文脉络PPT 表格梳理课文脉络品读文本,感悟深情PPT重点语句明确学法对比阅读,把握文体PPT五上课文松鼠理解问题特点总结课文,拓展阅读PPT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及沈石溪动物系列作品课外拓展3.板书设计跑进家来的松鼠 具体事例 表达情感 (记叙文) 偷方糖 晾蘑菇 喜爱之情做垫窝 松鼠 说明方法 介绍要点(说明文)四、流程规划与活动设计1教学流程设计简介教学环节规划及流程设计,说明每一环节中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媒体应用策略,推荐使用图示加文本的方式描述。、热身运动 读名人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书是生命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活的、会说话的东西。我扑在书上好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人的知识越广,人的本身也越臻完善。5.师:知道这些名言是谁写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一、揭题、导入新课1.师:一起读题目 PPT出示-跑进家来的松鼠。2.师:来,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把课题写一遍。板书(学习就是这样,该读的读,该写的就得写,不能马虎。)3.师: 课文预习了吗?谁能来说说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留给你的印象吗?学生反馈:预设这只松鼠给我留下的印象(机灵、可爱、调皮、喜爱等等)4.师:听出来了,这只小松鼠已经引起了你们浓厚的兴趣。那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把书本翻到118页,从课题上看,很显然这是一篇-略读课文。1. 好,请同学们看阅读提示(PPT出示),请一位同学大声地读一读。(1)略读课文要求我们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能较快地感知并概括出文章中的主要意思。 (2)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地说说松鼠在“我”家做了 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6.师:读完以后,请完成老师下发的练习单上的表格 学生默读全文,教师下发练习单,并巡视学习作业情况。二、初读文本,梳理脉络1.师:完成的请大家举手示意老师,开始组织学生反馈练习单。(PPT出示)预习单要求:1 认真默读课文,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地说说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 完成表格填空。松 鼠先后在我家里做了哪三件事?(小标题)所在段落通过这三件事我体会到了: 2.师:第一件事,谁先来说,注意用小标题。(教师在此环节梳理,注意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调控。)预设:“偷方糖”、或“叼面包”、或“叼小骨头”或“偷纸糖”等等用小标题来概括这是语文学习上一种很重要能力。板书“偷方糖”3.师:松鼠做这些的目的是什么?能用课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说吗?预设:“贮存冬粮”PPT出示 偷方糖(贮存冬粮)那这件事所在的段落是一到几?PPT出示(出示111)4.第二件事,谁来?预设:“晾蘑菇” 板书 PPT出示“晾蘑菇”(贮存冬粮)同样松鼠“晾蘑菇”也是为了-“贮存冬粮”段落 PPT出示(出示1215)5.师:第三件呢?预设:“做垫窝” 板书 PPT出示松鼠“做垫窝”又是什么目的 -为了使自己过个暖暖的冬日。段落 PPT出示(出示1620)6.师:这只跑进我家的松鼠做了三件那么有趣的事,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预设:这只松鼠很机灵,很可爱,很淘气,我们对他很喜欢等等)板书:“喜爱” PPT出示(可爱、机灵、 喜爱)7.师:同学们,我们看黑板,指着板书说,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一目了然,通过这样三个具体的事例来表达一份情感。这是我们小学阶段许多记叙文常见的方法。(板书 具体事例 表达情感)三、品读文本,感悟深情1.师:好了,事情明白了,脉络也清楚了,阅读提示里的问题也就很快解决了。那么摆在面前的是我们接下来做什么呢?请大家思考一下。2.师:梳理预设:作者是通过怎样的语言文字把他们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描写得淋漓尽致的。3.师: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是怎么做的? 预设:动动笔墨,画画圈圈,找找重点词句大家自由读读第一个故事,先找出一句你认为最能表达出松鼠的可爱和我们对松鼠喜爱的句子。(学生读书,找句子,教师巡视。)4.师:找的是哪一句,谁来说反馈预设: PPT出示 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5.师:你都体会到了些什么?是从哪几个词语中体会到的? 预设(我体会到了松鼠的机灵,可爱、调皮、捣蛋)(我们没有一点责怪的意思,有的只是称赞。)(从满屋乱跑,跳来跳去,灵活的惊人,从来没有碰掉)6.师:这么机灵、可爱的松鼠,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喜爱,读出称赞。师生合作读:即使它整天( ),即使它在橱柜和架子上( ), 可它动作 ( ),从来( )。 好一只灵活的松鼠! 7.师:其实到了高年级,不仅仅是动动笔墨,圈圈点点的,更重要的是还得写写旁注,老师也找到了一句,在细细品读之后还写下了我的旁注。大家看PPT(出示句子)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可我又上哪儿给它找去呢? 8.师:我圈出了三个松鼠的动作词“跳、蹭、咬”,我感受到PPT(出示句子)三个动词用得贴切、传神,它们不仅写出松鼠的可爱灵活,更流露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人与动物的和谐之美一览无余。同时也让我想起了冯骥才老先生在珍珠鸟里的一句话,你们记得吗?- PPT(出示句子)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读一读9.师:同学们,一句话,一个词往往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感受和体会,接下来建议大家不妨学学老师的样,读读下边的课文内容,PPT(出示句子)1.读读想想,画画圈圈(关键词句)2.品品议议,注注写写(体会或感受)学生自学、写旁注。(教师巡视)10.师:组织交流反馈旁注。来,大家先把自己找的句子,写的批注同桌交流交流。(同桌交流)11.师:老师在巡视的时候,发现同学们大致都找了这么些句子。可能还有遗漏的(PPT出示)(1)爸爸的书房里,挂着一副从森林里捡来的大鹿角。松鼠常常跳到上面去蹲,就像蹲在树枝上似的。(2)有一天,午饭后,我正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看书。忽然看见松鼠跳上餐叼一块面包皮,跳上了大柜顶。过了一会儿,它又来叼走了一块。(3)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们的松鼠自然不甘落后!”(4)过了些日子,天气真的冷了起来。松鼠尽量钻到暖和一些的地方躲起来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也许它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吧?我们心里空落落的.12.师:来,我们一起圈圈词语,PPT演示13.师:交流批注,教师评价14.师:提炼写法:至此,同学们你们从这些字里行间有没有发现过一个“爱”字,(没有)。可文中处处都洋溢着深深的情,洋溢着浓浓的爱。知道这应该归功于什么吗?(告诉大家四个字 板书 “细节描写”)15.师:所以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成就精彩”看来是很有道理的。作者高尔基真高。四、对比阅读,把握文体1.师:读到这里,同学们,你们是否对我们五上年级学过的一篇松鼠有印象?(PPT出示五上松鼠课文)2.师:请大家快速地浏览一遍,看不清楚的可以看作业单的反面。同样是写松鼠,这两篇课文在体裁上有什么不同?3.师:谁来说?预设交流 (板书,说明文 )4.师:我们来对比一下两篇课文所在的单元导语就知道了。PPT出示 (板书 说明方法 介绍要点)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读到说明性文章,不论是讲清楚植物的形态特征,还是说明白动物的生活习性,不论是介绍新产品的使用方法,还是解释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都要使用一些说明的方法。学习本组的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本组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读来令人难以忘怀。学习本组课文,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5.师:相同的内容,用不同的文体来呈现,随着学习的深入,这样的例子我们还会碰到很多。五、总结课堂,拓展阅读1.师: 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我们课后还能做什么? 预设交流 读动物文章,读高尔基作品 等等2.师: 阅读推荐:人与动物主题阅读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书中的主人公叫蒂皮,法国人,从小和身为摄影师的父母在非洲生活,拥有许许多多野生动物朋友,如果想知道具体的细节,请你们就去阅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3.师:最后,老师想送给同学们一个礼物(出示)动物故事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2学习活动索引设计(依据教学流程将学生学习活动依次填入下表)序号活动内容使用资源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备注1读名人名言PPT读介绍作者2理文章脉络PPT读课文说小标题精炼小标题3品重点句悟感情PPT读句品句范例引领4对比阅读把握文体PPT读文概括不同文体的学习要点5拓展阅读PPT读介绍推荐书籍3.教学实施方案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读名人名言介绍作者读理文章脉络精炼小标题读课文说小标题品重点句悟感情范例引领读句品句对比阅读把握文体概括不同文体的学习要点读文拓展阅读推荐书籍读介绍拓展阅读1评价形式与工具(打,如)(1)课堂提问 (2)书面练习 (3)制作作品(4)测验(5)其他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等)六、备注(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可能存在的教学意外及应急预案等)附:表格内容说明一、学习目标与任务的确定1学习目标描述用可观察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描述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包括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学习结果的描述、学习重点及难点的分析3问题设计精心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的内容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一般特征、入门技能、学习风格等。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1学习环境的选择学习环境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等。2学习资源的应用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并能在线阅读,实现共享的多媒体学习材料。(1)学习资源的类型包括:网络课件:适用于知识点的辅助教学网络课程:整门课程的教学专题学习网站:某一专题的学习和研讨案例库:典型个案的分析题库:单元或课程的练习测试等等。(2)学习资源内容要点及来源简要说明每个学习资源的名称、网址及主要内容。(3)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4)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四、学习情境的创设1学习情境的类型情境的类型包括真实性情境、问题性情境和虚拟性情境或其他。2学习情境的设计情境创设是指创设有利于对主题意义理解的情境。情境创设必须反映出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联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重组和改造;能够帮助学生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此处要对所选择的某一情境类型做一简要描述五、学习活动的组织学习活动的组织包括自主学习的设计、协作学习的设计和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等内容。1自主学习的设计:支架式学习、抛锚式学习和随机进入式学习支架式学习:是指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概念框架,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到一个更高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抛锚式学习:指根据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随机进入式学习:指首先确定学习主题,创设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题的各种情境,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意一种情境去学习。2协作学习的设计:竞争、辩论、伙伴、问题解决和角色扮演竞争:教师先根据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由不同的学习者“单独”完成,看谁完成得最快最好,然后教师对学习者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论,其他学习者也可以对其发表意见,各自任务完成后,就意味着总任务完成。辩论:协作者之间围绕给定的学习主题,先确定自己的观点,接着在一定的时间内借助虚拟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以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甄别,选出正反两方,然后双方围绕主题展开辩论,观点论证充分的一方获胜。通过辩论学习者可对问题进一步理解。伙伴:指协作者之间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而结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