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其它拍摄控制技术素材.ppt_第1页
第5章--其它拍摄控制技术素材.ppt_第2页
第5章--其它拍摄控制技术素材.ppt_第3页
第5章--其它拍摄控制技术素材.ppt_第4页
第5章--其它拍摄控制技术素材.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其他拍摄控制技术 第一节拍摄模式选择与利用 一 单帧和连续拍摄模式二 间隔定时拍摄模式三 多重曝光模式四 包围式拍摄模式五 摄像模式 一 单帧和连续拍摄模式 1 单帧拍摄模式S每次拍摄一幅照片 与按下快门按钮的时间长短无关 是默认拍摄模式2 连续拍摄模式C长时间按下快门按钮 连续拍摄多幅照片 连续拍摄模式简称连拍 是指将数码相机快门钮按下不松时 数码相机的快门可连续开启曝光的方式 连续拍摄时 拍摄到的数字影像文件先暂时存放在高速缓冲存储器中 在连拍结束后再存入贮存卡中 普通连拍 AF连拍 限制最大连拍数量的因素 拍摄像素量影像文件格式影像质量水平缓存容量大小 二 间隔定时拍摄模式INT 间隔定时拍摄功能 是指每隔一定时间自动拍摄一次的方式 间隔定时拍摄功能首先出现在柯达DC260型 美能达DimageEX型数码相机上 该功能适合记录有研究价值的连续演变及运动过程的拍摄 如拍摄动物及植物的生长过程 随时间变化的化学反应现象以及运动的分解等 数码相机上的间隔定时拍摄功能 比传统照相机上的定时拍摄功能更有实际意义 因为对于一系列数字化的图像 可方便地用多媒体制作软件将它们组合制作 在显示器上动态呈现 从而使数码相机成为动画 动态图像的输入源 目前很多数码相机都加载了定时间隔拍摄功能 三 多重曝光模式ME 1 遮挡式分区多重曝光分身照分拍遮挡器的选择 光圈大小 f 8 2 黑背景前互不重叠式多重曝光孪生照每一次曝光都按主体的光值确定曝光量3 亮背景前多重曝光每重拍摄的曝光量应为拍摄总曝光量的重数分之一 曝光次数不能太多 四 包围式拍摄模式 数字照相机包围式拍摄的优势1 内容丰富2 即拍即看3 仅占空间 自动按照一定的规律改变某控制项 使连续拍摄的几帧影像在某些方面有所变化的拍摄 包围式曝光 Bracketing 是相机的一种高级功能 尽管测光技术日臻完善 由于光线条件 被摄主体千变万化 仍可能会有测光偏差 为了防止因测光失误而错失重要拍摄主题 在许多高档传统相机中就已经引入了包围式曝光功能 就是当你按下快门时 相机不是拍摄一张 而是以不同的曝光组合连续拍摄多张 从而保证总能有一张符合摄影者的曝光意图 在数码相机中 不但引入了针对曝光量的包围式曝光 有的相机甚至可以针对白平衡 对焦 锐度 对比度 饱和度等进行包围式拍摄 五 摄像模式 1 摄影与摄像的区别与融合2 衡量摄像功能的指标摄像分辨率 帧率 可最大连续摄像时间 活动影像的格式3 摄像技术要点推 拉 摇 移 跟 第二节存储及管理 第二节存储及管理 一 数字照相机用存储媒体二 存储卡的使用与维护三 影像文件的管理规范四 影像复制删除与保护 一 数字照相机用存储媒体 1 缓存与可移动式存储缓冲存储器的作用 缩短拍摄之间的时延 具有较强的连续拍摄功能可移动式存储的作用 2 可移动式存储媒体的种类与特点 数码相机将图像信号转换为数据文件保存在磁介质设备或者光记录介质上 如果说数码相机是电脑的主机 那么存储卡相当于电脑的硬盘 存储记忆体除了可以记载图像文件以外 还可以记载其他类型的文件 通过USB和电脑相连 就成了一个移动硬盘 市面上常见的存储介质有CF卡 SD卡 SM卡 记忆棒 MemoryStick xD卡和小硬盘 MICRoDRIVE 1 闪存卡 2 磁盘 3 光盘 1 闪存卡 SD卡 SecureDigitalMemoryCard 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快闪记忆器的新一代记忆设备 SD卡由日本松下 东芝及美国SanDisk公司于1999年8月共同开发研制 大小犹如一张邮票的SD记忆卡 24mm 32mm 2 1mm 重量只有2克 但却拥有高记忆容量 快速数据传输率 极大的移动灵活性以及很好的安全性 miniSD卡的尺寸为20 21 5 1 4mm microSD存储卡接口SD存储卡标准规格电源电压2 7 3 6V标准规格SD存储卡规格标准外形尺寸11 15 1mm重量约0 4g CF卡 CompactFlash 是1994年由SanDisk最先推出的 CF卡具有PCMCIA ATA功能 并与之兼容 CF卡重量只有14g 仅纸板火柴般大小 43mmx36mxm3 3mm CF卡采用闪存 flash 技术 是一种稳定的存储解决方案 不需要电池来维持其中存储的数据 对所保存的数据来说 CF卡比传统的磁盘驱动器安全性和保护性都更高 比传统的磁盘驱动器及 型PC卡的可靠性高5到10倍 而且CF卡的用电量仅为小型磁盘驱动器的5 sm闪存卡即smartmedia 智能媒体卡 具有超小超薄超轻等特性 体积37 长 45 宽 0 76 厚 毫米 重量是1 8g 功耗低 容易升级 在2002年以前sm闪存卡被广泛应用于数码产品当中 比如奥林巴斯以及富士的老款数码相机多采用SM存储卡 但由于SM卡的控制电路是集成在数码产品当中 比如数码相机 这使得数码相机的兼容性容易受到影响 目前新推出的数码相机中很少有采用SM存储卡的产品了 索尼一向独来独往的性格造就了记忆棒的诞生 这种口香糖型的存储设备几乎可以在所有的索尼影音产品上通用 记忆棒 MemoryStick 外形轻巧 并拥有全面多元化的功能 memorystickduo即微型记忆棒 微型记忆棒的体积和重量都为普通记忆棒的三分之一左右 目前最大存储容量可以达到128mb 2003年3月份 在记忆棒PRO的基础上设计制造了记忆棒ProDuo 是一种是对过去的记忆棒Duo进行新支持并行接口的改进后的产品 记忆棒PRODuo将所有记忆棒PRO的先进功能打包压缩成Duo格式 它采用更高密度的叠加技术 MMC MultiMediaCard 多媒体存储卡 由SanDisk和Siemens公司在1997年发起 与传统的移动存储卡相比 其最明显的外在特征是尺寸更加微缩 只有普通的邮票大小 是CF卡尺寸的1 5左右 外形尺寸只有32mm 24mm 1 4mm 而其重量不超过2g 这使其成为世界上当时最小的半导体移动存储卡 它对于越来越追求便携性的各类手持设备形成强有力的支持 MMC在设计之初是瞄准手机和寻呼机市场 之后因其小尺寸等独特优势而迅速被引进更多的应用领域 如数码相机 PDA MP3播放器 笔记本电脑 便携式游戏机 数码摄像机乃至手持式GPS等 xD卡外观尺寸为20 25 1 7mm 重量仅为2克重 T Flash只有11 15 1mm 2004年07月年推出MotorolaE398手机即附带32MB的T Flash卡 2 磁盘 微硬盘MICRODRIVE是美国IBM公司推出的大容量存储介质 中文名称叫微型硬盘 是一种比较高端的存贮产品 目前 IBM 日立 和国产品牌 南方汇通 都推出了自己的微硬盘产品 微型硬盘外型和CF卡完全一样 使用同一型号接口 3 光盘随着CD R CD RW的发展 不少公司对其大容量颇感兴趣 但是真正使其产品化的仍然是索尼 索尼的MavicaCD系列除了记忆棒外 主要的存储介质就是CD R和CD RW 8厘米的CD R CD RW容量为156MB CD R CD RW的缺点 1 尺寸大2 耗电量大3 容量有限4 使用寿命短 以上是目前流行的数码相机常用存储介质 挑选数码相机时 除了根据数码相机性能选购外 还请用户结合自己对存储介质的使用要求 选择适合自己的数码相机 二 存储卡的使用与维护 1 闪存卡在数字照相机上的装与卸看清前后和正反2 闪存卡的写保护及格式化处理3 闪存卡的维护切忌正在读写时抽取存储卡远离静电荷电场存放 1 闪存卡在数字照相机上的装与卸 认真按说明书步骤操作装入时注意 方向是否正确 下插是否到位 取出方式通常有两种 乒乓式 推杆式 2 闪存卡的写保护及格式化处理 写保护 SD和MS卡有写保护开关 SM卡有写保护区 格式化 快速格式化后 数据可恢复 完全格式化后 数据不可恢复 3 闪存卡的维护 1 防静电2 防强电磁场3 读写过程中切忌断电或取卡 三 影像文件的管理规范 1 DCF规范 文件夹命名8个字符表示 前3个字符为100 999间的数字 后面5个是任意的字母 2 Exif规范 拍摄信息3 DPOF规范 打印指令格式 中 高档数码相机具有文件夹的创建 改名和删除等功能 2 Exif规范 规定了存储拍摄影像文件时 同时记录的信息设备信息时间信息文件规格及所用软件信息拍摄参数 拍摄时闪光灯状态 曝光模式 曝光时间 光源条件 景物类型 数字变焦倍率 饱和度 清晰度 增益控制等等信息 参数调整信息 3 DPOF规范 数字打印指令格式 打印分数 打印尺寸 打印模式 是否自动传递 是否自动播放等等信息 在数字照相机上设定后 存入存储卡将卡直接插入打印机 彩扩机 投影机等兼容设备中 对影像进行自动处理 四 影像复制删除与保护 1 影像文件复制2 影像删除与保护 第三节呈现及输出 一 在彩色液晶显示器上呈现影像二 在电视机和投影机上呈现或投影影像三 数字影像输出 一 在彩色液晶显示器上呈现影像 1 彩色液晶显示器性能 几何尺寸 显示部分对角线的长度分辨率 用像素数量表示刷新频率 1秒钟内可更换显示的画幅数 可调节性 亮度 对比度 机身的俯仰角度 2 影像呈现方式 1 拍摄时呈现 即时回放 2 快速查看 拍摄模式下察看照片 3 播放呈现 进入播放模式 4 单帧显示 可缩放 旋转 显示拍摄信息 更换显示的照片 5 多帧显示 一屏显示多幅照片 6 幻灯显示 自动播放 二 在电视机和投影机上呈现或投影影像 A200可在电视机上查看图像 相机有一个视频输出端口 可用附带的AV线将相机与电视机相连 相机与ntsc和pal制式的电视机相互兼容 可在设置菜单 p 132 的第1部分 选择并设定视频输出设置 1 关闭电视机和相机 2 请将AV线的单插头插入相机的av输出端口 3 将AV线的另一端插入电视机的视频和音频输入端口 黄色的插头插入视频输出端口 白色插头插入单声道音频输出端口 4 打开电视机 5 将电视机调到录像频道 6 打开相机 将模式切换拨杆滑到回放位置 相机与电视机相连时 相机的显示屏被关闭 在电视机屏幕上可看到回放模式显示 7 按照回放部分的说明查看图像 使用电视机遥控器调节录音回放音量 由于显示电视图像的播放标准的原因 电视上回放的图像质量及分辨率比电脑显示器低 三 数字影像输出 1 接口传送 USB2 终端设备卡槽读出 打印机 彩扩机3 读卡器读取4 适配器 驱动器读取5 驱动器直接读取6 存储卡接口传送 第四节透视调整 空间透视 近大远小空气透视 近浓远淡 空间透视 一 利用不同镜头改变空间透视二 利用大型照相机改变空间透视三 利用镜头附件改变空间透视 一 利用不同镜头改变空间透视 1 鱼眼镜头2 透视调整镜头 经常利用广角镜头拍摄强化空间透视 利用摄远镜头拍摄缩小空间透视 鱼眼镜头 像鱼眼有大的视角 约180度 焦距非常短 所摄画面景深特别大 空间纵深感和空间透视效果特别强烈 圆形鱼眼镜头 暗视野鱼眼镜头 拍摄画面为圆形 圆形以外区域呈黑色 天文拍摄等科技摄影使用 对角线鱼眼镜头 明视野鱼眼镜头 全画幅的矩形变形影像 一般摄影使用 ZUIKODIGITALED8mmF3 5Fisheye镜头是奥林巴斯专门为4 3系统数码相机设计的鱼眼镜头 装在4 3系统的单反数码相机上 等效焦距为16mm 镜头采用6组10片设计 其中包含1枚ED镜片 能够有效消除各种色差 色散 同时镜片还采用了多层镀膜技术 可抑制鬼影 眩光等现象 该镜头具有7片光圈叶片 最大光圈为F3 5 最小光圈为F22 最近拍摄距离仅为0 135m 目前这枚镜头的官方报价大约为6800RMB 鱼眼镜头的使用 取景时不要将不相干的人和物摄入画面测光时一定要对准拍摄物体不能使用滤光镜 透视调整镜头 称移位镜头 移轴镜头 具有校正拍摄透视功能的镜头 主要用于建筑摄影方面 有效解决因仰拍在画面上造成的建筑物变形 倾倒等问题 二 利用大型照相机改变空间透视镜头可作平行移动 左右摆动和上下倾斜三 利用镜头附件改变空间透视增焦镜 鱼眼附加镜扩角镜 组合后镜头焦距变为原来的70 四 空气透视调整 即空间感的表现 第五节其它功能应用 一 红外摄影二 声音记录三 影像预处理四 个性化及风格化设置与选择 一 红外摄影 1 红外线2 红外胶片3 利用红外胶片红外摄影的特殊性与要求4 利用数字照相机红外摄影 1 红外线 太阳光包含可见光和人眼不可见的紫外线 红外线等 一个简略的光谱示意图 图一 可以描述各种类型的光在光谱中所处的大概位置 你可以从图上看见可见光处在大约350nm 750nm从紫到红的区域 紫外线对肉眼同样是不可见的 但是它位于可见范围的下方 蜜蜂正是具备了对紫外线的敏锐视觉 因而能便捷地找到花丛 我们将要讨论的红外线 位于大约750nm 2500nm的波长区域 红外线不被人眼所见 而一些动物 比如猫 却能够看见红外线 因此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 它们也能行动自如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 红外线的夜视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军事 刑侦领域 然而 人类对红外线的应用决不仅限于夜视 红外线还具备极强的穿透性 信息传递性 红外应用领域的研究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2 红外胶片 在CCD CMOS成像的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普及以前 拍摄红外照片需要专用的红外胶片 拍摄和冲印的技术难度较大 成本也高 普通摄影爱好者很少有条件去尝试 3 利用红外胶片红外摄影的特殊性与要求 1 滤光镜的选取 2 聚焦校正 3 曝光确定试拍法或包围式曝光确定曝光量 4 红外胶片保存 4 利用数字照相机红外摄影 从理论上说 所有以CCD CMOS为感光材料的DC DV都可以用来拍摄红外照片 但是由于部分机器的CCD CMOS前面加装了红外截止滤镜 ICF 如果这块ICF对红外线滤除得较多 那么这款机器就没有搞红外摄影的价值了 想知道某款数码相机 摄像机能否拍红外照片 推荐器材 Sony F707 一个简单的测试办法是拿一般家用电器的红外线遥控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