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课标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的第17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2、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定教学过程。二、教学课题: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学难点: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课前准备:1、 搜集并阅读其他颂扬亲情的故事。2、多媒体课件。三、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歌颂了父爱的伟大,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课文先写大地震的混乱中,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急切地冲向儿子的学校,尽管学校已成废墟,他还是坚定地向儿子教师的方位走去。接着写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坚持寻找自己的儿子,最后写经过38小时不停的挖掘,他的儿子和另外13个同学终于获救。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四、教学方法:新课标提到:教学中,“过程和方法“是语文学习的重点。根据文本内容,我本着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为研索的宗旨,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以及高年级年段的特点,在注重自己教法的同时也重点指导学生的学法以及把读写结合在一起,把这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 播放汶川地震的相关影像、图片资料。/36311/2008/05/14/Zt25294441751.htm/show/d3RI1rSI-z5AsVU4.html2、教师导入:是啊,地震时多么的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亲人,流离失所。1994年,当巨大的危害侵袭美国洛杉矶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读课文,要求:(1)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和新词。(2)画出自己不懂或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设计意图:在阅读中要求学生边读边做笔记,这是高年段学生需要做到的,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正如我们平时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2、交流: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重点记住“墟、砾、颤”等字形;相机说说自己理解和不理解的词语。(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读文,提出自学要求:(1)这是一次怎样的地震?文中哪些地方告诉了我们?(2)在这次地震中,你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3)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2、交流。理解:(1)“30万人、四分钟”(用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地震来得之快,波及的范围之广。)(2)“废墟”(说明受到的伤害程度之深。)(设计意图:读通读顺课文,理清课文条理,为精读课文做好准备,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四)品读感悟,深入情境。1、自主读课文,读后说说文章是属于哪一类的文体?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课文?(学生自由发言: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理解课文或抓住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2、学习第112自然段出示自学要求:默读课文,文中哪些地方写了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画出有关的句子。3、反馈交流画出的句子。句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句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便疾步走到那里。分析:这是对人物动作的描写,从“冲向”“疾步”可以看出父亲当时非常焦急。体会用词的准确性。(1)当这位父亲来到学校时,那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孩子们的父母表现得怎样?这位父亲又表现得怎么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描写方法?(衬托对比,突出父亲的执着。)(2)师创设情景,指名读句子:当有些人说没希望时,这位父亲说谁愿意帮助我?当消防队长来挡住他时,这位父亲说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当警察劝他马上回家时,这位父亲说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分析:这是对人物语言的描写,从语言当中可以表现出人物的品质。人们都走开了,但是这位父亲为什么不愿意离开呢?想想他开始的时候有过绝望吗?(有,前面写到:父亲当初“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跪在地上大哭”。但是他并没有放弃。)齐读句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过渡:人们都认为这位父亲精神失常了,你认同吗?预设:不认同,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这是他和儿子的约定。导读:他挖呀出示句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分析:这段话不是直接写38小时,而是从8小时写起,这样写,表现出艰难的过程,更能体现出父亲执着的信念和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指导想象:这些困难是无法预知的,也许他在挖掘中刮伤了手,也许有大块的水泥板搬不动;也许他在这38小时内没水喝,没饭吃,没人帮助他所以,他(出示下一句)句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谁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师生共析:从“满脸“布满”、“到处”“破烂不堪”这几个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预设答案:这位伟大的父亲已经面目全非,全身没有一处地方是完好无损的。)这句话表面上是写父亲的外貌,但其实是通过对外貌的描写突出父亲那种坚忍不拔、恪守诺言、不向困难低头的高贵品质,凸显出父亲那高大的形象。感悟:从这位父亲的行动、语言、神态的描写中,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恪守诺言 决不放弃 责任心强)指导感情朗读句句,读出对父亲的敬佩之情。(3)小结:即便是正在发生的地震,威胁着人的生命,但是这位伟大的父亲为了兑现对儿子的承诺,坚持挽救自己的儿子。这是一位多么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k)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能做到这些,完全来源于父亲对儿子的爱!(4)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位了不起的父亲说些什么? 4、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不仅仅是课文中的父亲,还有在我们中国汶川大地震中的父母。(播放图片资料)/xwzx/UploadFiles_6624/200805/20080526075456496.jpg导读:他不停地挖,终于奇迹出现了5、学习1324自然段。分角色朗读父子的对话。(要求读出惊喜、兴奋的语气)(1)这又是一位什么样的儿子呢?找出描写儿子的句子,体会理解。(2)全班交流,说说对句子的理解。如果你就是这个孩子,正在废墟下面,你会想些什么?小结:这只是一个七岁的孩子,他在漆黑的废墟下能表现得那么勇敢,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撑,这种精神来自对父亲真诚诺言的信赖,奇迹的出现来自伟大的父爱!(4)让我们带着对这位了不起的儿子的敬意有感情地朗读他说的话。(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使学生感知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使学生从理解与品味中获得阅读的乐趣,在充分理解词句的基础上,从而感悟文本的精髓。)(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速读课文,夸夸这对父子。2、从父子俩身上感悟到的深厚的父子情。(六)课后拓展,课堂练笔。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师小结:其实表达爱,不仅仅只是用语言来表达,还可以用动作、神态、外貌来描述。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小竞赛,是对人物进行描写,看谁写得精彩。出示开头:我拿着只有75分的试卷闷闷不乐地推开家门,妈妈迎了上来(设计意图:把在堂上学到的写作知识加以巩固运用,读、讲、练成一主线,达到读写结合的原则。)(七)作业。1、阅读类似颂扬亲情的故事。2、这对父子重逢后会说些什么,写下来。板书设计:17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 恪守诺言 决不放弃 责任心强 了不起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父子情深 子: 信赖父亲 先人后己 聪明勇敢六、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读。读通读顺课文,明确文章的文体,采用相关的方法学习课文。2、品。指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的行动、语言、神态、外貌等表现手法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理解句子时不仅要弄懂句子的意思,更要懂得感悟句子的深刻含义。同时启发学生明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盲目追求答案,要注重思考过程,也就是说要做到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常见急救技术-吸痰术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足疗推拿治疗常见足部疼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产业技术创新与政策法规研究报告
- 2025年社区团购市场用户留存策略与区域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年影视工业化制作流程改革与质量标准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拉弦乐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半轴套管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解析卷-人教版8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定向攻克试题(含答案解析)
- 考点攻克自考专业(小学教育)试题(名校卷)附答案
- 2025版外墙保温涂料分包工程合同规范
- 2025年贵州省中考英语试题(附答案和音频)
- 得意温控器DEI-107F使用说明书
- 驾驶员高级工考试题及答案
- 小学科学新教材培训心得分享
- 心理工会活动方案
- 2025届四川眉山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卷(等级性)(含解析)
- 2025秋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 【教学课件】1.2《人口》
- 服装工艺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股指期货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报告
- 2024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二10月月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