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意象的历史文化内涵_第1页
云意象的历史文化内涵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意象的历史文化内涵 冥芒世间物,总是以某种内涵进入人们的头脑之中。实际上,是人们在劳动生活中对万物认识的加深而对其附加某种情感因素,从而寄托着某种精神内涵,成为人们寄情于物的对象。特别是文人诗者,其情感的因素始终系在世物之中,物动牵情。是而在诗人们的作品中的意象不仅是简单的具象,更是含括着诗情人性的理念。在诗歌意象之中,最为常见的不过花花草草,山山水水,风云雷雨,鸟虫鱼兽等。从这些意象之中,我们不但可以看到一个万象界限,而且借助意象能解读诗人的思想精神,生存状况等。诗歌意象蕴含着某种诗人个人的精神内质,解读者可以从某种意象中看到诗人的思想情感,从而知晓诗人的人生境界。 “云”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意象,很早就已为人们所注意,并进入诗歌审美之中。诗经里便有: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非我思存。 郑风.出其东门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齐风.敝笱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都人士之仕.白华 诗经之“云”多以意“多”。因于认识上的局限,见天上漫漫云朵,其实为众,是而认为众多。也有看云飘飘而产生感叹的,如“英英白云”句,看白云飘悠悠而想到时运之艰难,有几分惆怅,已有象征的义素。 楚辞之中“云”也不少,如: 飘云屯其相离兮,帅云霞而来御 屈原离骚 云霞来迎,一如亲友,可见诗人给予“云”的任达,浪漫之情采。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屈原大司命 此云能“乘”,可谓为行铺路。岂是云能行?诗者思行矣! 眇远志之所及兮,怜浮云之相羊 屈原悲回风 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 宋玉九辩.四 “浮云”于高空飘荡,似高志之于理想,又不免“浮”而不定,何者?云因“浮”而难免有不能自控之处,因而高志遭疑总难免,此“浮云”实为诗人心中情感之云矣。 如果说诗经里的“云”仍是比较集体意识,那么楚辞里的“云”则已比较个性化。诗经之“云”仍多在实物与其本义的层面,而楚辞中“云”更注诗人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色彩。如“云霓”成为拟人化的物象而恭迎诗人;是诗人用以遮天蔽日的“云”;“玄云”则为乌云,有迎风乘云之宏势;而以“青云”为衣“白霓”为裳,寄寓诗人精神上的舒放壮达;有时“云霏霏”弥漫天宇,仿佛把诗人的欢乐都笼罩去了,“云”即有黑暗势力之意;诗人心中的“浮云”则含有一种浮离不定之感,其飘其止仿佛其身其志,因而发出哀叹之声;而“云蒙蒙”则明显地指希望太阳(光明势力)耀长空,可恨乌云(黑暗势力)来迷蒙。总而言之,楚辞里“云”意象已具很强个性色彩,含有更多的是其本义之外的象征义。古代诗歌中的云,既具有自然的物质属性,又被诗人们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体现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文化意蕴。论语述而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浮云往往比喻为富贵荣华。对它们的蔑视态度,体现了一种安贫乐道、注重精神追求的高洁生活态度。浮云游于空中,往往遮蔽了日月的光辉,浮云便成了恶势力的象征。宋玉九辩有“何泛滥之浮云兮,猋雍蔽此明月”之句,奠定了以“浮云蔽日”来隐喻正义被邪恶压制的意义。云,孤独无依,飘飘摇摇,正如游子的漂泊无所。故“浮云”又往往比喻游子之飘泊无定。说文曰:“云,山川气也。从雨,云象雲回转形。”故云雨常常连用。宋玉高唐赋序记载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